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邦做了一件事,看似十分愚蠢却是大智慧

以史为鉴 2023-06-27 09:52:17

刘邦做了一件事,看似十分愚蠢却是大智慧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楚汉相争四年后,公元前202年,刘邦一统天下。面对疆域庞大的汉帝国,刘邦推行了一个争议很大的“杂合型”制度:郡国并行制。“郡”是指郡县制,是秦始皇最喜欢、并在全国推行的制度;“国”是指封国制,又称分封制,是西周时期推行的经典政治制度。

郡与国并行,一个挨着一个

问题就出在分封制上,要知道,分封制是一个很古老的制度了,如果从西周算起,它已经800多岁了。纵观古今中外各种制度,跟人一样,都是有它自己的寿命的,寿命的多少,要看它与生产力同步的时间有多久。很多制度的寿命不过几十年而已,而分封制持续了800年;800年中,其实只有300多年是好的,其余400多年时间,处于崩溃状态,却是崩而不溃,溃而不死,直接造成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这说明,分封制已被时代抛弃,它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可是,刘邦却依然采用了它。

这是刘邦推行封国制的理由

刘邦先是分封了8个异姓王,之后又分封了9个同姓王。分封完毕,若是从简单的历史脉络看,刘邦与他的刘氏天下似乎陷入了无休无止的麻烦之中:

先是异姓王反叛,刘邦亲自带兵镇压;虽然逐一平定,但公元前196年,在镇压淮南王英布时,刘邦不慎被射中一箭,次年死于帝都长安。

接着是同姓王犯上作乱。这些同姓王也非善类,他们成了刘邦儿子、孙子们的心腹之患,最终酿成“七国之乱”的弥天大祸……

综上,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刘邦搞封国制是害人害己,得不偿失。

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历史,真的可以这样简单推论吗?

要知道,经国之大事,绝非儿戏,刘邦会犯蠢吗?就算刘邦智力不足,蠢了一回,那他身边的谋士呢?张良、陈平之辈,萧何、曹参之流,不会给他把关吗?

其实,一个国家建立后,实行什么制度,最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当时的实际是什么呢?当时有两个实际:

第一个实际:生产力发展了,汉民族早已从石器时代过渡到铁器时代,统治者完全有能力直接统治全国了。换言之,刘邦完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单一的郡县制,以取代分封制。

第二个实际:刘邦出身不好,家族势力单薄,打天下靠的是“丰沛派”功臣及各方势力的鼎力支持。这"各方势力"并非善类,他们只愿做分享天下的诸侯王,并不愿做一般的臣子。比如“兵仙”韩信,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东进灭齐之后,他上书刘邦,要做齐王。刘邦恼怒不已,却惧怕韩信势力,只能答应他。像韩信这样拥有重兵的“实力派”还有彭越、英布、张耳、臧荼、吴芮等等,个个都不好对付,个个都要分封,不分封就可能分道扬镳,甚至反目成仇。所以,在汉朝建立之前,刘邦就已经被迫分封异姓王了。注意,是被迫的。汉朝建立后,又分封了一些。

很显然,如果根据第一个实际全部实行郡县制,必然要承受第二个实际——各方势力反叛的结果,如此则国家分裂,刚刚统一的局面会被打破,会重新回到诸侯纷争的乱世中去。刘邦能容允出现这样的结果吗?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只能是两者兼顾,既实行郡县制,又实行分封制;在地方势力强大的地域保留分封制,分封异姓王,作为权宜之计,别的地方则采用郡县制。待时机成熟,再逐渐消灭异姓王,废除分封制,统一为郡县制。

刘邦正是这么做的。

郡国并行制推行后,政权逐趋稳定,一直在积聚力量的刘邦感到消灭异姓王的时机成熟了,便从韩信开始,挨个下手,几年时间内就消灭了异姓王,将其封地易为郡县。刘邦用古老的分封制解决了地方割据的问题,而且解决得非常好,不能不说,他是个聪明人。

汉武帝彻底解决了难题

不过,刘邦在分封异姓王之后,又分封了同姓王,以对抗异姓王并防止刘氏天下旁落。这一招,留下了后遗症,引发了后来(前154年)的“七王之乱”;“七王之乱”的破坏性很大,但最终有惊无险,汉景帝成功平叛,后来,汉武帝又采用柔道之术——"推恩令"解决了这一难题。

结语:从整体上说,刘邦的“郡国并行制”是很好的,它以不算太大的代价解决了汉初地方势力威胁皇权的问题,使刘氏天下得以维系、壮大,为之后的大汉盛世奠定了基础。刘邦的聪明就体现在3个字:灵活性!不是说一个制度过时了,就永远都不能用了,也不管旧制度还是新制度,只要能解决问题,都可为他所用。

善待百姓且从不嗜杀的刘邦,为何还被人称作是无耻小人?

刘邦之所以会被叫做无耻小人,跟他的行为肯定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属实是因为刘邦在每次遇到危险的时候都表现的非常不好,所以历史上给刘邦的评价也都不是很高。司马迁也正是因为大大的贬低了刘邦,才得罪了汉武帝,迎来了牢狱之灾。


秦二世骄奢淫逸,每天就只知道醉生梦死,误国误民。直接将秦始皇给他留下来的家底儿都挥霍一空。百姓们苦不堪言,于是纷纷揭竿而起。刘邦也是顺应天时组建起了自己的军队。

一次次的出生入死之后,他也是渐渐强大起来。成为当时的第二大的诸侯,要比起第一的项羽又要差了不少。刘邦出生贫寒,并没有受过太高的文化教育。刘邦虽然善待百姓,但是他也并不算是好人。是刘邦战败逃跑的路上,刘邦碰到了一个姓戚的好心人收留他,在他家里面可以说是好吃好喝。刘邦饭饱酒足之后,居然对他的女儿产生了非分之想。不顾妇女的态度就强行的和他女儿发生了关系。这不就是正大光明的耍流氓吗?

不仅如此,刘邦和项羽大战的时候,因为自己的疏忽,不小心将自己的老父亲给弄丢了。父亲丢了,刘邦当然也是十分着急的,于是急忙派人寻找自己父亲的下落。这不找不知道,一早吓一跳。好巧不巧的是,刘邦的父亲是被项羽给抓住了。既然有了人质,项羽自然是要威胁刘邦一番,刘邦根本不吃这一套,他不顾自己老父亲的死活。就是说刘邦可以为了权利而放弃生育他的父亲。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刘邦的人品即便好也好不到哪去。最后项羽也是无奈的将自己的老父亲还给他了。


司马迁为了历史的真实性也是不惜得罪皇室贵族,也要将真相给写下来。刘邦的无耻行径也是暴露一二。所以也不怪老百姓,称他为无耻小人。

刘邦“分我一杯羹”是舍私为公的表现,为什么被骂作小人言论?

面对战争打到那份上,项羽将刘邦父亲押解在军前威胁,这本就是小人之行,任何朝代的军将如果用此招数都会被世人谩骂,而刘邦想战胜项羽或者自保都不能受此威胁,可是方式有三:第一,破口大骂项羽无耻小人,誓为父亲报仇,可留下刚烈之名,可是会激怒项羽,一怒斩杀刘父,为刘邦留下一世遗憾;但是项羽是个自诩正义之人,刘邦集团也是尽人皆知的,所以刘邦绝不需要选择第一种方式;第二、以谦谦君子之风,文和的向项羽回答,君子之争,希望放过家人,如果项羽执意要杀死刘太公,请让我先设案祭拜,送别刘太公,望项王不留此杀人家小的骂名,这样的话就会给刘邦留一个所谓的美名,以项羽脾性(鸿门宴故事)也不会再为难刘太公,可是这方式在情急之下会是张良能做出的举动,而不是刘邦;作为刘邦地痞无赖出身,自有其存世之道,于是情急之下刘邦选择了他熟悉的方法,第三种,耍无赖,说我们算是结拜过,我父既是你父,你要杀就杀吧,等做熟了,也分我一碗,这方式最有效,就是因为熟悉项羽为人,知其不齿,所以绝不会杀死刘太公,可是这等地痞手段当然会让刘邦落下无耻及不孝的骂名,十足小人行为,但留下骂名又如何?在情急之下,无暇与智囊协商,以本能回答,结果良好,手法欠妥已顾不得了,能有此急智,也可见刘邦大才,拿鹿鼎记来比喻,同一件事,由陈近南处理就会显得大气,因为刘是世家子弟,做事堂堂皇皇,可是由韦小宝做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可行事一定会颇带猥琐,因为他是混混出身,想的招只为结果,不考虑过程;

无用、无知、无为之人,大智慧之人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拥有大智慧的人往往都大智若愚。

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说过:

即使你很聪明也不宜锋芒毕露,不妨佯装笨拙;

即使你很懂,也该谦虚收敛;

即使你志节高尚也莫要孤芳自赏,该随和一二;

即使你很有能力也莫要过于激进,该以退为进。

曾国藩身在官场,深知官场险恶,凡事他都只求平稳不求十全十美,对于“藏巧于拙,用晦而明”的箴言,曾国藩一生都在践行。在他带领湘军击溃太平军之后名震朝野之时,曾国藩依旧战战兢兢藏巧于拙。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曾国藩正是懂得此理,他才能在朝中立足不倒。

范仲淹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心抱负,他有着超越时代的真知灼见,但他毫不收敛,锋芒太露,最后招惹权贵,被一贬再贬,再无地方展开抱负。

真正大智慧的人,就该做到“无用”、“无为”和“无知”。

?

影视演员陈道明不占烟、酒、牌,不喜应酬,从不去酒吧、歌厅等娱乐场所。工作之余,就只是读书、练字、弹琴、下棋,为女儿做衣服,为妻子裁皮包。

在别人汲汲追名逐利之时,陈道明早已学会了看淡。他不想一味的追求那些有用之物,对他来说“无用”方得从容,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才能成就自己百毒不侵。这也是陈道明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有魅力的缘故。

所以,“无用”并不是真的没用,而是在时间轮转中润物无声的影响着一切。

其意是说:山中的林木因为不是良木,反而能够保全,长成参天大树。可见“无用”之用,有时反而能成大用。

?

老子说过:“三十辐共一毂(gu),当其无,有车之用”,老子用比喻的方式告诉大家“中空无用有大用”。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中空无用有大用”,无用之用的大用的精妙所在。?

做人亦是如此,看似无用之人,实则拥有大材。

老子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真正的有用看似无用,那就是抱愚藏拙。这样的人以“无用”的面庞示人,常常能包容旁人的长处,像刘邦、刘备、宋江之流,他们总能收揽有识之士为其所用,看似“无用”之人,却能天下英雄尽收麾下。

?

知道自己愚蠢的人才是智慧的人,不知道自己愚蠢才是真正的愚蠢。

能知道自己无所知,这就很高明了;不知道自己无所知,这就是缺点。所以圣人没有这个缺点,因为圣人厌恶这个缺点,所以才没有这个缺点。

真正天纵奇才的人,一般都不会轻易用自己的智慧处理天下大事,而是集思广益、博采众议,然后择优而用。

?

刘邦一路从平民走向皇帝,表面看起来,刘邦满不在乎、大而化之,但当他一统天下登上皇位之后,也曾坦言说:

由此可见,刘邦看似无用却是有大智慧。

天纵睿智的最大境界就是大智若愚。

孔子乃是圣人巅峰,也觉得自己无知。

可见,真正的智者,才会知晓自己并非无所知,愚蠢之人哪里会晓得?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看似无知却是大智。

在某种意义上,大智若愚不过是有智之人保护自己的处世之道。

过于聪明的人,往往都会遭到猜忌和嫉妒,更甚的是会遭受流言抨击、无故栽赃、虚假罪名或是谋杀,古往今来,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

苏轼四子满月之时,苏轼曾作诗《洗儿戏作》:

苏轼曾言“平生文字为吾累”,他因为诗文而扬名天下,也因为诗文而无端惹出“乌台诗案”,以致于身陷囹圄,险些害了性命。因此才会发出儿子不必有世智辩聪的喟叹。

难得糊涂、抱朴守拙、大智若愚之人,方能活得轻松,能够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的乐趣。

白居易曾作《养拙》:

脱去名利的缰绳枷锁,落居田园远离尘嚣,日日无所事事逍遥自得,看似无所为,但却享受到人生的逍遥。

庄子的世界里,逍遥便是无为,但又不全是无为,无为方能无不为,无为,方得坦然。

庄子哲学的最后归宿,便是为了达到人生逍遥的目的,游心于物外,不为世俗所累。“上与造物者游”,而又“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睥睨于万物。”

关于庄子的无为,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庄子的这种哲学思想失去了进取精神,只是对与自己格格不入的时代的一种逃避方法,是一种消极的思想;也有人说,庄子哲学尊重天性,逍遥处世,活出了自己最想要的生活,活出了真正的自我。

?

人生在世,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就是在告诉世人行事该有所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

“无为”并不是让你什么事都不干,不是让你懒惰、消极、逃避,“无为”不过是让你不要幻想不切实际的东西,脚踏实地,顺应自然规律,无为亦有为。

生活中,不要刻意追求甚至强求,轻轻松松的做每一件事,把心态放正,那么效果好的就会出人意料。

无为是一个人的个人状态,行事轻松,好似什么都没做却是做的极好。

其实“熟能生巧”,也是一种“无为”。这是因为你已经达到了无为的水平了。

就像是我们上学时背古诗一样,当你随口就能背出来之时,说明你已经做到了“无为”。

像是学舞蹈,刚开始都是一步一步学,但当你一听到音乐响起时,能够自然而然的跳出来,那说明你的肌肉已然有了记忆。这也是做到了一种“无为”的状态。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此等惬意谁人不喜?但真正的惬意不是让你懒惰,而是让你自由。无为,绝非无所作为。

“无为”并不是让你“碌碌无为”,“无为”是让你“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不恋过往,不畏将来,有所为有所不为。

?

?大智之人,必大愚,“大愚”之人必“无用”、“无知”、“无为”。

?

?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12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