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的朝廷和汉臣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1860年,北京到天津之间的平原上,效忠于清廷的蒙古王爷僧格林沁帅一万余名蒙古骑兵和两万余名步兵,手持大刀、长矛和弓箭对抗八千多名手持洋枪洋炮的英法联军,结果当日大败,折损了近两万人,而英法联军只损失了几十个人。于是北京洞开,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跑到了热河病死,两宫太后掌权,所有大臣把战败的责任全推给了僧格林沁,他被掳去了一切封号,从风光无限到不再受朝廷待见,一切都是因为他失去了他自己的军队,蒙古骑兵,最后他还战死沙场。这一切被湘军和淮军的将领看在眼里,他们知道,如果他们失去了军队,他们的下场可能还不如僧格林沁,毕竟僧格林沁和清朝之间还有血缘关系。
作为汉族大臣的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他们的士兵都有洋枪洋炮,但还是吸取了僧格林沁惨败的教训,打仗时只让士兵挖战壕,打呆仗,用火炮和子弹去杀伤敌人。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湘军和淮军不冲锋,不肉搏,他们全凭购买的先进武器对抗敌人,力保部队不损失,因为军队损失了,这些大臣就得不到朝廷重用了,这是他们在朝廷中,赖以立身的根本。
朝廷依赖于汉人的军队为他们效力,而汉人希望朝廷给他们加官晋爵,王室和汉族大臣成了一种互相利用,互相博弈的关系。汉族大臣为清廷尽力,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不能多也不能少,打仗可以,拼命不行,部队损耗大了会被裁掉,官也就做不成了。
所以甲午战争海军败了,但陆军实力还很强,如果上下一心还可挽回败局,但李大人已经不想战了,自己的北洋水师已经赔进去了,剩下的陆军必须保全。他知道,即便是把他们的士兵都拼光了命,自己也得不到比现在更多的好处,甚至失去一切,僧格林沁就是前车之鉴,所以最后只能认输讲和了。李大人和日本人签署了《马关条约》,让帝国重新恢复了利益的平衡。
满清看似强大,武器装备当时也十分先进,实际上它是由一个个各谋私利的集团组成,相互利用,相互牵制,维持平衡,但日本人用先进武器和白刃肉搏打破了他们这种平衡关系。
甲午之败,并不是武器落后,本质上是清廷无信,淮军无义,是清制之败。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曾经精明强干、建功立业的满人贵族相继去世,他们的子孙往往不学无术,沦为纨绔子弟,满人的整体素质也大为下降,大多数的政务和军事活动最后还是要依赖 *** ,譬如康熙平三藩、雍正征噶尔丹策零,最后都是依靠 *** 才得以成功;而那些满族子弟早已沦为老爷兵,靠边站了。更要命的是,这种趋势到晚清更是愈演愈烈,八旗子弟往往成天遛狗斗鸡,出入戏院茶楼,肃顺曾说,“满人大多是浑蛋多”,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对于本朝“重满抑汉”的祖制,慈禧不可能不知道,但她垂帘听政后各地军情急如星火,太平军仍旧盘踞江东,捻军和回乱也时时威胁着清廷的心脏地区,这些心腹大患,无一天不让她悚然心惊,坐卧不安。可是,再看看身边的那些满族亲贵,除了妄自尊大便是颟顸无能,真正有才华、能够治国安邦、统兵作战的满人官员几乎是凤毛麟角。
慈禧想到这里,不免叹了口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自己的丈夫咸丰在的时候,这天下都治不好,何况自己一个女人呢?但叹气归叹气,该承担的责任还得去承担,慈禧仔细一想,自从太平军起后,国内战祸绵延达10年之久,而清廷还没有垮台,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各项奏报来看,不是八旗,也不是绿营,而是 *** 的团练武装抵挡住了太平军的进攻,而这些 *** 将领,如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等,他们原本都是读书人,但战乱的年代,却将他们锻炼成了军中领袖。这些人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应该是值得信任的。
该到了重用他们的时候了。早在咸丰的时候,像曾国藩这样的优秀人物就该被提拔,可因为种种原因,却让这位“湘军”的创始人一直郁郁不得志。据说,民间常有曾国藩是“癞龙转世”的说法,让曾国藩屡屡被猜忌。比如1854年湘军攻占武汉后,咸丰帝大喜,说:“不意曾国藩一书生,乃能建此奇功!”他一时兴奋,要任命曾国藩署理湖北巡抚。结果旁边有个人插了一句:“曾国藩以侍郎衔在籍丁忧,现在还是个平头百姓。一个平头百姓能够一呼蹶起,这恐怕不是国家之福啊”。咸丰听后一个激灵,让曾国藩做巡抚的事就不再提起。
咸丰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万一曾国藩这些 *** 官僚势力坐大,拥兵自重,那清廷岂不是同样危在旦夕?不到万不得已,怕是不能授予 *** 过大权力的。对此,慈禧不是不知道,但中国士大夫最忌讳的是有功不赏、有禁不罚,曾国藩心里当然憋屈,他的门生弟子、亲朋好友也一个个为他喊冤抱屈:在镇压太平军中,曾国藩作为湘军的首创者和领袖,他的一些朋友和将领如胡林翼、刘长佑等一个个都封了总督巡抚,而曾国藩东奔西跑,却只得些钦差大臣之类的虚衔。
曾国藩与左宗棠为同辈,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张之洞比前3个都晚,但这4个都做到顶级大臣,都是晚清名臣。
左宗棠与曾国藩算一辈的,同朝为臣,互相钦敬佩服。而李鸿章是正式拜在曾门下的学生,张之洞比曾、左、李要晚上一辈,曾、李的鼎盛时期,张还在上升期,从中进士到做官办事。
李鸿章科举考试时,曾国藩是他的坐堂,后来成为曾国藩的门生。曾国藩比左宗棠大2岁,比李鸿章大十几岁。左宗棠与曾国藩算一辈的,同朝为臣,互相学习钦佩。而左宗棠是曾国藩的幕僚,所以三人都是为大清效力的重臣。他们三人的能力都受到了慈禧的肯定,给予了很高的权利和信任。
而张之洞是南洋的大臣,同属于洋务地方势力一派。但没与他们三个一起战斗过。基本上没交情只是同僚来往。
扩展资料
1、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2、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3、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晚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称“李中堂”。
4、张之洞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1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
以这几个大人物为首的精英,支撑了晚清从鸦片战争开始至辛亥革命这70年间的朝局。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是当时的牛人。而且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清醒认识到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强弱差距,都支持洋务运动,办了不少实事,进行了不少改革创新。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曾国藩
百度百科-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因为张廷玉总是在乾隆面前提及配享太庙的这件事,这让乾隆感到很不爽,也感到很有压力,深怕这个人会对自己构成威胁,所以才会打压他。张廷玉在他的职位上一直都做得很不错,尽职尽责的。此外,张廷玉辅佐了清朝的三代皇帝,深受这些皇帝们的信任与喜爱。张廷玉本人平日里做事非常谨慎,对帝王说的话从来都是言听计从。
当时,清朝帝王的集权达已经到达巅峰状态,整个国家的权力都掌握在帝王手中。所以在三代以后,张廷玉可以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点也让乾隆感到了巨大的威胁。虽然张廷玉从来都没有策反之心,但张廷玉在朝中上上的威望很大,这也让乾隆感到很不舒服。虽然张廷玉为官时很小心,但他还是让乾隆揪住了他的一些小辫子。
然而,乾隆并没有选择杀死张廷玉,因为如果杀死朝廷如此高级的官员的话,势必会引起朝廷上下的舆论。然而,最终乾隆仍然允许张廷玉享有太庙,仅这一点就足以让张廷玉享有至高的荣誉了。
事实上,清代满汉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仅从满族官员与汉族官员所享有的权力就足以看出,这也使得满族人非常不尊重汉族人。此外,为了防止汉族官员变得更大,清朝的统治者也在尽力压制汉族官员。
虽然这些汉族官员中有些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他们却并没有被放到重要的位置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对满汉两族官员在政治上是有区别对待的。后来,满族官员的昏庸腐败才使得汉族官员崛起。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英法联军从天津大沽口杀入中国,兵锋直指满清的京城北京。当时满清的皇帝咸丰非常的惊慌失措,他除了命令当时满清的重要将领僧格林沁和胜保率军在北京到天津的沿途抵抗英法联军之外,还下旨给在江南和太平天国作战的曾国藩派出大军北上勤王。可是曾国藩当时坐拥十余万大军,最后却见死不救,根本就没有派兵进入北京救援,所以咸丰皇帝只好带领着一些重要的朝臣和后妃,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要知道曾国藩死后被满清最终追谥为曾文正公,这种谥号是最高级别的,可见盖棺而论对他的评价相当的高,认为他是满清的忠臣。但是在满清遇到巨大的危机的时候,曾国藩却并没有全力救援,可见曾国藩对满清朝廷也并不是表面上的那样忠心。这也不稀奇,事实上咸丰皇帝对曾国藩这些汉臣自始至终都防范甚深。在对抗太平天国的战斗中,咸丰刚开始的时候是重用自己的满族大臣,而曾国藩这些汉臣都是靠边站,最多也就是协助他们抵抗而已。因为咸丰是不会让汉臣掌握军权的,这也是满清的传统。
后来曾国藩的湘军受到了重用,那是因为太平天国实在太厉害,把咸丰派去的那些满族军队打的落花流水,到了最后咸丰已经无人可用了,所以不得不用曾国藩。但即使到了这时候,满清朝廷对曾国藩的湘军还是钳制很多,例如在满清朝廷中正规军胸前都是写着兵字,而曾国藩的湘军胸前都是勇字。也就是说曾国藩的湘军只是临时招来的临时工而已,在地位和待遇上根本无法同满清的正规军相比,咸丰自始至终还是把曾国藩当外人来对待。
所以在曾国藩组建的湘军中,曾国藩和满清朝廷双方事实上是一种博弈的关系,就是满清朝廷在借助湘军消灭太平天国的同时,自始至终都在防止湘军实力扩大。曾国藩和李鸿章,左宗棠等幕僚也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但是他们也完全无可奈何,当然在表面上还是保持着对朝廷的恭敬,在各种文书上对咸丰皇帝依然是毕恭毕敬。如果不看他们的实际动作,光看他们写给皇帝的奏折的话,那谁都认为曾国藩是一个大大的忠臣。但是真正到了要曾国藩救命的时候,曾国藩却又不大愿意了,因为他当时正在集中兵力对付太平天国,而且还处于紧要关头,他不愿意为了去打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而把自己的老本填进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1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