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魏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都想要将自己变得更加的强大,这样既能够抵挡他国对于自己的侵略,也能够更快的拥有统一全国,成为霸主的能力。因此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都开始了变法图强的道路,战国时期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变革时期。而在七国之中,魏国是最先开始实行变法的国家,造成魏国称为七国之中的首个变法国家,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魏国内部政治相对比较稳定。
虽然随着当时战国时期的发展,社会的各种矛盾频繁发生,社会必然需要进行新旧状况的革新,但是能够带动这种新旧状况革新的,还是要在于当时领导者的主要目的。七雄并立的状况下,每一个国家都想要快速的发展自己,都想成为统一其他六个国家的霸主,因此社会中就出现了一种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然后统一全国的发展潮流和发展思想。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楚国之所以任用吴起进行变革,最终目的也是实现“强兵”。商鞅变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所以说当时的魏国之所以首先要在全国进行变法,最根本的目的也是为了更进一步地实现国家的发展,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而魏国之所以能够率先进行变法,是因为魏国本身就是属于三家分晋中其中一家,并且魏国所占据的部分属于晋朝的主要统治疆域,因此魏国在统治过程中,直接的继承了晋朝大部分的统治内容。晋朝在春秋时期的霸业直接的影响着魏国的统治者,所以魏国的变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同时魏国还有一点是其他六国无法比拟的是,当时的魏国国内的政治局面比较稳定,同时魏国的大臣也大都支持国家进行变法革新,变法的阻力相对较小,因此魏国的变法能够比较顺利的进行下去。但是其它几个国家都面临着各种内乱,比如赵国内部因为统治者的选择问题发生了统治集团的分裂,齐国则因为田氏政权未得到承认,政局动荡,无暇顾及变法,秦国也经常因为王位的继承问题发生争斗。
楚国虽然是当时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是由于其内部的统治较为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同时外部也有不断的战争,内忧外患的双重影响下,楚国也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变法革新。所以在当时,只有魏国最先具备了变法革新的政治环境,因此魏国能够最先进行变法。
拓展国家领土的客观需要。
魏国变法之前的领土相对来说较为狭小,虽然占据着中原的大部分地区,但是由于魏国内部人口较多,根据商鞅在《商君书》中对于魏国的记载:“彼土狭而民众 ,其宅参居而并处 ,其寡萌贾息民 ,上无通名。”由此可见,魏国内部的面临着严重的耕地少,人口多的问题,粮食供应能力相对来说较为困难,所以统治者必须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只能够是向外拓展自己的国土面积,增加国内的耕地,才能够真正地解决这一问题。
并且魏国处于一个中心地区,在魏国的四周有齐国、楚国、赵国、秦国,魏国在这四国的包围之下,一旦开战,四周都会受到的严重的威胁。如果魏国的国立强盛起来,那么魏国反而可以借助这种地理位置的优势,向四周都能进行国家领土的扩展。因此魏国的统治者就需要让自己逐渐的强大起来,从而更好地向外拓展自己的领土范围,缓解国内的这种耕地不足的状况。因此这种拓展国家领土的客观需要就进一步促进了魏国率先走向了变法的这条道路。
魏国统治集团对于变法的支持。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拥有最高的国家领导权,一个国家之中要想实行强有力的改革变法,统治者的支持是必然需要的。而魏国之所以能够率先实行变法,正是在魏国的统治者魏文侯的支持下才能够实现的。魏文侯是我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位统治者,他自身也具备很强的治国才能,同时他本人也是一个比较能够虚心请教,心胸开阔的人,他的思想相比较其他国家的统治者来说更加的开放,在众多的各家学说当中,他能够做到兼容并包,吸取每一家思想中的优秀部分,并且将这些内容都应用到魏国的改革变法当中,所以魏国的变法才能够获得很大的成功。
同时魏文侯也是一个十分爱惜有才之士的人,他礼贤下士,对于人才不管其出身,都委以重任,因此当时魏文侯在朝廷中的统治集团中,游学许多的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对于国家的发展状况也是十分的清楚,他们不仅赞同魏文侯实行变法改革,并且还积极地提出建议,促进魏国的变法,这就为魏国的变法提供了内部的动力支持,减少了变法在魏国当中所遇到的阻力,魏国的变法也能够在七国之中率先有效的实行下去。
而反观其他国家的变法改革,很多都是因为变法的内容影响到当时封建贵族和其它统治阶层的利益,因此受到了许多来自内部统治集团提出的反对意见,由于这些贵族统治集团在国家政治统治中拥有较大的权力,而变法者很多是来自别的国家,在变法的国家中缺乏权力的基础,使得这些国家在改革变法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秦国的商鞅变法。所以魏国统治集团的支持为魏国率先变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在战国这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下,率先进行变革就是率先掌握了作战的时机,变法的成功与否也是直接的决定了国家能够就此发展起来或者是衰落下去,魏国能够率先实行变法,是魏国迈出的成功的一步。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还是天子,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
在战国七雄中,虽然秦国、赵国、楚国、齐国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强国。但是,实际上,在战国七雄中,率先称霸的却是三晋之一的魏国。在魏文侯这位君主在位时,魏国进行李悝变法,打造精锐的魏武卒,夺取秦国的河西之地,甚至还越过赵国去消灭了中山国。那么,问题来了,战国七雄中率先称霸的魏国,为何走向衰落?对此,在笔者看来,魏国的衰落,离不开这三个原因!
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周朝周王族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始祖为周文王之子毕公高。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地处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魏文侯这位君主在位时,用翟璜为相,治理国家;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以此变法图强。凡此种种,促使战国初期的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不过,对于魏国来说,西边是秦国,东边是齐国,北边是赵国,南边是楚国,其旁边还有一个朝秦暮楚的韩国。因此,魏国在崛起之后,自然成为战国七雄的众矢之的。
魏国领土曾包括现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东部、河北南部、江苏北部。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交错接界、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的魏国又被称为梁国。自战国中期开始,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传至魏王假。公元前225年,魏国为秦国所灭。
在战国时期,人才对于各个诸侯国的影响,无疑是非常大的。比如在武将上,秦国拥有白起、王翦等名将,赵国拥有李牧、廉颇等名将,这是他们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诸侯的原因之一。
对于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霸的魏国,本来也拥有众多的人才。比如李悝、吴起、乐羊等人,就为魏国的崛起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魏国流失的人才,不仅让魏国出现了人才断层的问题,也让周边诸侯国获得了好处。
比如在魏国没有得到重用的商鞅,来到秦国推行了商鞅变法。比如在魏国遭到庞涓陷害的孙膑,最终来到了齐国,帮助齐国打赢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再比如训练魏武卒的吴起,也选择离开了魏国,并在楚国推行了吴起变法,促使楚国得以崛起。
战国的开端就是韩赵魏三家分晋,这三个国家一开始实力都是差不多的,为何魏国却迅速崛起,成为战国初期第一强国呢?这与魏国前三位国君的关系密不可分。下面让我们看看魏国如何强盛起来,又如何盛极而衰的?
1.西抑秦国。 魏国强大起来之后,魏文侯又极力促成三晋联合。之后,魏文侯开始西攻秦国,公元前419年,魏国开始在黄河西岸的少梁筑城,建造进攻秦国的战略基地。吴起率魏武卒大败秦军,魏国占据了秦国的河西之地,将秦国牢牢压制在关中数十年之久。
2.攻灭中山。
此时,赵国国力衰落,经常被北方的中山国侵扰。赵国不堪其扰,于是向魏国求救。公元前408年,魏文侯派乐羊率军越过赵国攻打中山国。苦战三年,魏军终于攻灭了中山国。
3.联和败齐。
齐国攻打战国,赵军不敌。赵国只好向魏国求救,魏文侯联合韩赵两国一起攻打齐国。齐国大败,只好割地求和。魏国得以向东方扩展。
4.南击楚国。
韩赵两国向南方扩张,与南边的楚国发生了冲突。魏文侯于是率三晋联军大败楚国。楚国丢失了中原大片土地,魏国在中原站稳了脚跟。
魏文侯在经济上实行李悝变法,在军事上任用吴起,乐羊等名将连败秦齐楚各国,在外交上促成三晋联合。魏国也因此迅速强大起来,成为中原地区的霸主。
魏国自魏文侯时兴盛起来,魏武侯时达到鼎盛时期,却又在魏惠王时衰落下去。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地缘环境的劣势。
魏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北有燕赵,南有韩楚,东有齐国,西有强秦,可谓四面皆敌。加上魏国被韩国一分为二,还有中山这些飞地,十分不利于防守。
二.魏武侯,魏惠王的用人不当。
早在魏武侯时期,魏武侯就听信了公叔痤的谗言,逼走了一代名将吴起,从而给秦国以喘息的机会,给魏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魏惠王时先是听信了庞涓的谗言,错过了孙膑,使得魏国之后两败于齐,失去了霸主地位。接着又不听公叔痤的话放过了商鞅。这两任君主用人唯亲,给魏国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三.外交策略的失误。
魏文侯时期魏国之所以强大起来和他的联合三晋,打压秦齐楚三国的外交策略有很大的关联。但到了魏武侯,魏惠王时期,魏国开始疏远韩赵,四处出击。这些举措导致魏国举世皆敌,耗光了魏国的元气,给了齐国可乘之机。
在战国七雄中,魏国是第一个通过变法崛起称雄的诸侯国。周贞定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段干木等人进行了政治、军事、经济等诸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此为基础,魏国几代君主积极对外扩张,使魏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盛的诸侯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11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揭秘,三国时期为什么没有游牧民族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