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大人指的是什么意思,凡是官员都能叫做大人吗

众妙之门 2023-06-27 08:57:11

古代大人指的是什么意思,凡是官员都能叫做大人吗

还不知道:凡是官员都能叫大人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国内的古装电视剧中经常可以见“大人”一词,其常搭配于姓之后,如称狄仁杰为狄大人、和珅为和大人等,但这样用真的合理吗?

“大人”一词是在什么时候成为了对官员的称呼的?

这个称呼指的是哪些官员?

在此之前它又指的是些什么人呢?

01“大”的人

其实“大人”一词在中国古代出现极早。

《易经》中有谓“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一句,之后这个词更是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文献之中,例如《诗经》、《论语》中即多有出现。

“大人”一词在先秦文献中的意思基本集中在两个层面,其一为德高,其二为位高。

《论语·季氏》中,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何晏对此处“大人”的解释为,“大人,即圣人,与天地合其德者也。”此处之意着重于强调德行之高。

▲《大秦帝国2》剧照,嬴驷称呼的“大人”,不海涵还能怎样呢

而在《左传·昭公十八年》“而后及其大人”中,杜预注:“大人,在位者。”可知此处所强调的是在位者。《左传·襄公三十年》中“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句中的“大人”也强调的是其政治地位之高。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即有人认为“大人”也可用来指占梦之官。比如朱熹《诗经集注》在对《诗·小雅·斯干》中“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一句进行解释时曾说:“大人,太卜之属,也。”不过此说尚存争议。

▲电视剧《神话》剧照,可能小川和高要两个人穿越时自带了修复“大人”称呼bug的补丁

02先秦词义的丰富与对长辈的尊称

秦汉之后,“大人”一词的含义逐渐丰富起来。

首先,“大人”在先秦时的古意“有德”、“有位”以另一种方式被保留下来。《孝武本纪·封禅书》一文中曾说:“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见天子’。天子于是幸缑氏城,拜卿为中大夫。遂至东莱,宿留之数日,毋所见,见大人迹。”

此处“大人”指神仙,也是“有德”、“有位”之意的变体。司马相如“见上好仙道”而作的《大人赋》,其中的“大人”所喻的正是天子,即汉武帝。

▲《美人心计》剧照,周亚夫:你叫我大人,我什么也不敢说

其次,“大人”还被作为一种尊称用作称呼父母尊长。其一,被用来称呼父亲,比如《史记·高祖本纪》中说:“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中“大人”指的就是刘邦的父亲;李世民在劝其父李渊起兵反隋时也说:“大人受诏讨贼······”用“大人”尊称父亲。

其二,被用来称呼母亲。《后汉书·范滂传》中,范滂陷党锢之祸与母诀别时其说:“涝归黄泉,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大人”即指其母;韦昭对《史记·刺客列传》中高渐离附传中的“家大人”一词解释也为母亲,“古名男子为丈夫,尊妇姻为大人”。

此外,“大人”也可以用来称呼其他长辈,比如《汉书·疏广传》“从大人议。”这里的“大人”指的是其叔父;再如《后汉书·马严传》:“京师大人咸器异之”中,“大人”也为对长者的称呼。

此外,也有部分史料中将宫中的内侍称为“大人”,比如《后汉书·陈球传》中,“球小妻,程璜之女。璜方用事,宫中所谓程大人也。”此处指的就是太监。

根据统计,宋代之前的正史中“大人”一词共出现633次,其中296次是指少数民族首领或少数民族政权中的官员,46次是对父母的尊称。在正史中,第一种用法占压倒性优势可能是因为其主要记载国家大事,汉人日常生活中还是多用其来称呼父母尊长。

▲《琅琊榜》剧照,这种时候还不忘尊称,林殊哥哥真实好涵养

03“大人”从亲长进入官场

正如清代史学家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七《大人》条中所称:“唐以前称贵官为大人者,乃从旁指目之词,而非觌面相呼也。觌面称大人,则始于元、明耳。”

虽然很早以前,司马相如就曾为奉承汉武帝将其喻为“大人”,《左传》等史籍中也多次以“大人”来代指身居高位的人,但直到宋代之后才出现当面称呼官员为“大人”的情况,且到了明清两朝这种称呼才真正得已流行开来。

关于“大人”为什么会成为对官员的称呼,学术界大概有四种观点。

第一种认为此意是由之前的内侍之意转换而来。比如赵翼认为“惟近侍称大人,因而后世相沿,京朝官亦称之,如徐以尚书称大人也。

京朝官称大人,因而京官出使于外者,亦皆以大人称之,如巡按称先生大人是也。因而遂为贵官之隆称,于是督抚亦称之。此又近日京官、外官位高者皆称大人之所自也。”

▲《知否,知否,应时绿肥红瘦》剧照,京官倒是真京官,可内侍这么说,放以前还以为他叫自己呢。

第二种与第三种类似,都认为“大人”一词与谄媚风气脱不开关系。第二种认为其来自对上级官员“有德”、“有位”的恭维,第三种则认为是“亲属称为语外化”与谄媚风气相结合的结果。

第四种认为其来自古代一些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名,是由“塞外民族统治邑落的族长的意思转化而来的”。的确,在其他民族中曾有“大人”一称,且这个称呼也曾大量出现在中原王朝的史籍中。

如《魏志·倭人传》中记载,“见大人所敬,但搏手以当跪拜。其人寿考或百年,或八、九十年。其俗,国大人皆四五妇,下户或二三妇。……下户与大人相逢道路,逡巡人草。传辞说事,或蹲或跪,两手据地,为之恭敬。”

学者在关于“大人”具有称呼官员作用的原因探究上各有侧重,但在这一词义覆盖范围扩大的路径探究上却基本保持了一致。即认为多出于谄媚之原因,经历了从京官到外出出使的钦差大臣,再到地方督抚及更低级别的官员的逐渐扩大、泛化的过程。

▲《绣春刀》剧照,韩旷:别看了我级别挺高。

04“大人”称呼的泛化

赵翼曾在《陔余丛考》中对“大人”称呼的适用范围是如何一步步扩大的做过考究,认为其最先用于称呼京官,之后随着京官的出京,逐渐扩大到地方巡按等,后来地方的高官贵官也多用起了这一称呼。这一说法大抵是合理的,那么在什么时候“大人”指的是京官,什么时候指的是地方高官?

这要从另一个称呼“老爷”说起。明朝时,对中央各部院长官如尚书、都御史、通政使,以及地方省长官布政使、按察使及道员等尊称为老爷。明末,地方督抚权力加大,便有人称之为大老爷。清康熙时,有人有称督抚以下的布政使为大老爷。

大老爷成为更尊贵的称呼后,到乾隆年间,对重要各部院长长官及地方道员以上官员,都已尊称为大老爷,较低的知府以下、知县以上被称为太老爷。举人、贡生等尚未得官者则称为大爷。有献媚者,对知府知县等也称大老爷。

后来,“大人”又成为官场中最时髦的高级尊称,有人便以大人称呼原来称大老爷的官员。嘉道以降,中央官四品以上,地方官道员以上已“无不称大人”。咸丰后,知府、同知多加道员职衔,亦称大人,“甚有未加衔者,属吏亦媚之曰大人”。

光绪末年,京官如六品主事、七品内阁中书,地方官知府等已都被称为大人。知县则都已称“大老爷”(福格《听雨丛谈》卷八),甚至市侩之人花钱捐六品衔者也称大人(《清稗类抄·称谓类·老爷大老爷》)。

▲《康熙微服私访记》剧照,爷,您受苦了,看电视剧总想找茬的我们也受苦了。

由上可知,凡是以先秦、两汉、三国两晋等中国早期历史为背景的古装剧中,称呼官员为“大人”的桥段一律是错的;宋元虽已出现类似的称呼,但不过为个例,影视剧中铺天盖地的盛大人、齐大人、顾大人用法也不甚考究;即使是元明,也得具体看官员究竟是什么官,官品有没有资格当得起“大人”。

“大人”一词作为一个照妖镜,轻易地让许多号称制作精良的古装剧翻了车。虽然“法不责众”,也没必要在字眼上苛求这些古装编剧们一字不落地还原历史,但编剧与导演在拍摄一些与今天距离较的古装影视作品时还是应该注意,要审慎对待那些今天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词语。

参考文献:

1. 杜家骥:《杜家骥讲清代制度》,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年;

2. 崔晓飞:《语言研究——基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

3. 船木胜马、古清尧:《关于匈奴、乌桓、鲜卑的“大人”》,《民族译丛》1984年第3期;

4. 叶枝青:《论中的“大人”》,《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5. 朱孟臻:《从古代文献看“大人”词义的历时演变》,《名作欣赏》2016年24期;

6. 龚维英:《“大人”的确释—兼说“大人”词义的历史演化》,《求索》1983年3期。

古代勋爵“官”字不仅意味着官员是错误的而且是屈辱的



现在古装影视剧里,凡是有兼职的,上至宰相,下至小官吏,都称为“大人”,通常包括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有时还能演变成第一人称“本大人”。看来“大人”和“官员”是同义词。但我一直很疑惑。在严肃的经典和史书中很少提到官员是“大人”。那么,“成人”这个术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不是所有的官员都可以称之为“大人”?我们先通过搜索《二十五史》,《资治通鉴》,《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唐文》的电子版和宋元明清的一些笔记小说来做一点考证。


“成人”是唐宋以前。


指有一定地位的人。


“大人”这个词在很多经书中都有,比如《全唐诗》:“大人与天地相合”,陆德明的解释引用了王素云的话:“圣人在位之旨”,《周易》:“大人不可失其赤子之心”,《孟子》:“大人不足以为圣人。这里的“大人”都是指“既有道德又有地位”的人,即道德高尚、有名望、有地位的人。


还有《庄子》:“恐惧大人”,《论语》:“用轻蔑的语气说大人”。这是“就势分而言”,即有权力、有一定地位的人。


然而,司马相如的《孟子》致力于被称为天子。按照这种用法,大臣、部长都不能称为“大人”。


指父母、叔伯、兄弟等长辈。


宋代以前,“大人”在史书中常被用来指父母、叔伯等长辈,如《大人赋》:“曾子说,'你得罪大人'”,《孔子家语》范蠡的儿子说,“我配不上长子,弟弟有罪。”这都是指父亲。


这样的用例太多了,不胜枚举。以下是一些测试笔记:


汉高祖对其父刘太公说:“先大人视大臣为无赖。”


霍去病失散多年的父亲霍仲如说:“我不知道我是大人的身体。”


皇甫礼对父亲皇甫嵩说:“只有大人和董才能安稳地安身立命。”


王和尚儒年轻的时候,有人送给父亲一个冬梅,先给他一个吃。王僧儒曰:“未见其味也。”


石天因为某些事情进了监狱,想自杀。他的儿子田心说:“大人,朝廷很重要,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什么?”


裴毅给他父亲打电话:“大人是不是生病了,如果是这样。”


我们的驻河使节凯利的妻子,是李克用的女儿。凯利被侯亮围攻,以至于他的妻子给李克用去了一封信,信中说:“贼势如此之强,大人都奈何不了他?”


蔡京的儿子蔡佑谒见,握着父亲的手说:“大往来舒缓,身体无不适。”


南安翁被官员扣为长子,欲为长子受官罚。孩子说:“大人可以被工作人员处罚吗?孩子们今天在这里。”


在上述情况下,父亲被称为“成年人”。


另一个《史记》曙光劝侄儿退休回老家,说:“从大人那里说吧。”这是作为叔叔的“大人”。


张博假扮淮扬王,写道:“求大人骨头。”范滂说:“只有成年人不忍心断绝他们的善良。”这里指的是作为母亲的“大人”。


柳宗元说:“我不忍于堂中亲人之贫,不得已白他大人。”这是把别人的妈妈称为“大人”。


以上都是唐宋以前“大人”的称呼。他们只是用来称呼父母为叔叔,而不是官员。

古人,为什么称呼上级为“大人”?

古人等级制度深严,对于称谓也有许多讲究,其中,由于种种历史演变原因,古人称呼上级为?大人?。

众所周知,古代等级制度十分地严苛,称谓之间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一旦称呼出错,或许就要面临重刑或者是落头之罪。所以,古人在这方面都是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一般不会随便称呼别人。那么,对于上级称呼为大人又是如何演变来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

一、说文解字之王众所周知,字形演变到现在经过许许多多的变化,就拿?王?字来说。在甲骨文中,王字有三种字形:一种是大字或者是夫字;一种就是现在的王字;一种是斧钺字形。而这三类中,第一类也在暗中解释了为什么古人称呼上级为王。其实仔细看,大字就像是一个高大的人,站立在地上,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早期社会,人们统治只要靠战争,那个时候,没有远大的谋略和远大的见识,力量成为主导因素。所以,统治者大都是身强力壮。而且从流传下来的壁画也可以看出,统治者一般身材都比旁人高大许多。不仅如此,游牧民族的首领也都很强壮。所以,到了后世,普通老百姓对于那个高于他们等级的人,都会称呼一声?大人?。

二、出于尊敬大人本意是指古代子女称呼父母的称谓。元主中原之后,逐渐流行起称呼大人的风尚,他们认为官员为百姓父母。也有的人并无官位、德行也不好,但因其身居要职,人们就以大人称呼他。元代免亡之后,但称呼大人的制度却被保留了下来,这种称呼习惯被延续了下来。

三、文化发展的演变到清代,由于文化的大变革,文人提倡种种的变革,导致那个时候文化节操要求不断下降,大家称呼官员为大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以上就是古人称呼上级为大人的种种原因以及缘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11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