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袁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三国这样一个战乱纷飞、政权不定的年代里。涌现出了大量的能人将士,有战争就有统治者,各大诸侯盘踞一方,各自都有势力,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各大诸侯对待称帝这件事都比较避讳的,不敢轻易称帝,但是有个人实力不怎么样,自我感觉良好,就敢称帝,他就是袁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袁术的皇帝梦!
我们知道曹操英雄一生,大权在握,到头来终究也不敢篡汉称帝。而远在曹丕、刘备、孙权等人建立帝号二十多年之前,有位老兄却当过一阵子的皇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位抢先当皇帝的仁兄,就是袁术。袁术的家世很好,我们之前说过袁绍家世“四世三公”,父亲袁逢担任过司空,《三国志》说袁家”势倾天下"。袁绍还只是庶出(婢女所生),袁术却是袁逄的嫡长子,出身比袁绍要正宗。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就是亲兄弟,袁术却一直看不起袁绍、不愿意和他合作,反而互相攻击的原因。
袁术靠着父祖庇荫而能担任官职,后来当上南阳尹。董卓为了拉拢他,又封他为后将军,但是袁术认为和董卓合作,迟早要倒霉,于是跑回南阳。他在南阳行事放纵,史称袁术”奢淫肆欲,征敛无度,百姓苦之”。可见袁术这个人,心中只顾着自己的享乐,毫不以人民为念,当然也没有任何群众基础。
他的名声其实很坏,曹操、袁绍很轻视他,孙策更觉得袁术是个纨绔子弟,早想离开他;说得不好听些,袁公路(袁术,字公路)先生在当时,其实是被天下英雄"鄙视”的。
偏偏袁术有个致命的人格特质:无自知之明,也就是弄不清天下大势,自我感觉良好,硬要逆天而行。他自认家世高贵,现在汉室又衰微,说:姓袁的该当王,所以袁术觉得当皇帝的时候到了,于是就在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的冬天,不听手下劝阻僭号(冒用天子名号),自己当上皇帝!袁术不当皇帝还好,一宣布即位,马上就遭到围剿。首先是被吕布攻破,后来又两次遭曹操击败,孙策接着和他划清界限,袁术走投无路,想把皇位送给老哥袁绍,却在半路上病死。
读过《三国演义》的网友都知道,袁术乃是袁绍之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初平元年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兵,共同讨伐董卓,后与袁绍撕破脸皮相互对立。
袁术心有统一天下的霸业,故获得玉玺后成为三国时期第一个敢称帝的人。但是袁术称天子的行为,惹来曹操的反感,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袁术称帝等于否定了曹操手上的天子正统地位。袁术很快成为了众矢之的,不久就接连遭到孙策、吕布、曹操三方的叛盟与打击。
首先是孙策在江东脱离袁术而自立,逐走袁术任命的丹杨太守袁胤,并连带使得袁术的广陵太守吴景、将军孙贲在收到孙策的书信后弃袁术投孙策,使得袁术丧失广陵、江东等大片土地,势力为之一挫;其次是吕布大败袁术军,在淮北大肆抄掠;第三是曹操在袁术入侵陈郡时,大败袁术,袁术此时此景腹背受敌,只能再度奔逃到淮南。
袁术被围剿后,又在不久碰上冬季大旱灾与大饥荒,实力严重受损,江淮之间处处可见人吃人的惨剧。当时将士劝袁术开仓放粮来救饥民,袁术听后大怒,要把将士拉出去斩杀。
天灾人祸,使得袁术陷入了被动,不少将士看到自袁术称帝后百姓生灵涂染,自己的战士也被四面追杀,他们再看不到任何希望后,纷纷叛变逃跑,大军中的粮草也被叛军掠夺不少。袁术此时深感后悔,但已经无法逆转,只怪自己当时不该被野心冲昏了头脑一心称帝。
袁术最终难以支撑,于199年将归帝号于袁绍,想投奔袁绍长子时任青州刺史的袁谭。结果在路上被曹操派来的刘备军截住去路,经过激烈的战争后,早已衰败的袁术军队不得过刘备大军。只好又退往寿春,中途想要前往灊山投奔他以前部曲雷薄、陈兰,却为雷薄等拒绝。
此时正是天要绝袁术的退路,眼看军中粮草日渐减少,袁术只能又退军至江亭。当时正值六月盛暑,军中又无粮草稀饭解渴,袁术望望了惨不忍睹的将士,叹息良久,大喊一声:?袁术至于此乎!?最后呕血而死。
袁术的确是三国里面最早称帝建国的军阀,但是这个想法第一次是在冀州牧韩馥与袁绍有意立刘虞(当时任幽州牧)为皇帝,其实这是袁绍的计谋,引发幽州公孙瓒不满攻打韩馥,从而不费一兵一草夺下冀州,说明称帝是有很大风险的,这是前车之鉴!可惜作为袁绍兄的袁术没有明白,虽然他有玉玺,但是当时的环境不成熟,主要表现在:
1、当时军阀混战,各有牵制,想打对方,但是没有借口,很明显称帝时给了对方一个打他的借口,导致群起而攻:
2、在当时的军阀势力中,袁术的实力不是最强大的,就算是他的兄弟袁绍也是对他很不满,不会给予全力支援,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他的实力很弱;
3、当时汉朝统治在明鉴还是很有影响力的,称帝就是反朝廷,不会有很多百姓响应;
4、处于扬州,周围强敌环绕,有曹操、吕布、孙权(当时已经开始独立门户)、刘备;
5、没有强力的援助,虽然和公孙瓒、陶谦建立盟约,对抗曹操、袁绍的阵营,但是在当时都处于下风,无法也无力给予支持(虽然称帝本来就不的掌权者支持)。
所以综上所述,袁术称帝就注定了他的死期!
董卓采取的方式是废立,袁绍采取的方式是另立,袁术的方式就更猖狂,也更愚蠢。那么,袁术当时心里想的是什么呢?
实际上他心里头是准备自己做皇帝,这就是第三种做法——“自立”。袁术的逻辑是这样的:一,天下已经打乱,大汉王朝已行将就木,迟早要有别的家族来替代刘氏家族;二,当今之世,有资格、有能力替代他们老刘家的就是咱老袁家,因为我老袁家“四世三公”啊,已经有了足够的政治资本;三,我们老袁家最有资格替代现任皇帝的是我袁术,为什么呢,我是嫡出,袁绍他是庶出,哪有小老婆生的人当皇帝的道理呢。更何况袁术这个时候他得了一个宝贝,什么宝贝呢?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是当年洛阳之乱的时候被太监从宫殿里偷出来,又被孙坚缴获的,因为在那个天下大乱的时候,我上一集讲过就是所有的诸侯都是不敢进军去打董卓的,只有曹操去打了,又打败了,其实还有一个人去打了,就是孙坚,就是孙权的父亲孙坚。孙坚是个英雄,一直杀进洛阳城,把董卓赶跑了,那么孙坚到洛阳以后他就得到了这块传国玉玺。后来孙坚战败了以后这个玉玺就到了他夫人手上,被袁术知道以后就把孙坚的夫人扣做人质,硬是把这个玉玺要了过来,捏在自己的手上。这一回袁术就叫做耗子腰里别了杆枪,起了打猫的心思,他觉得下一任的中国皇帝非他袁术莫属。
到了公元197年,袁术按耐不住,正式称帝。但是袁术的这个做法同样招来一片反对,首先他的部下就不赞成,袁术打算称帝的时候他也开了一个会,说大家看现在天下大乱,得有人出来收拾局面,我袁某打算顺应天意和民意,大家看怎么样啊?他虽然没说我要当皇帝,他说我要顺应天意和民意,大家就明白他是要当皇帝。他的属下就说,袁公,当年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尚且服侍殷纣王,请问您比得上周文王吗?当今圣上难道是殷纣王吗?这就是不赞成嘛。袁术没有办法,只好说算散会,然后又去征求意见,所有的反馈全是反对。和他关系好的诸侯都反对,比方说孙策,孙策本来跟他关系还不错,一听说他当皇帝,马上写封信来绝交。那么袁术没有办法就去找吕布,派一个使者到吕布那儿说,咱们结个儿女亲家,我让我的儿子娶你的女儿做媳妇,你看怎么样;吕布说你谋反,把他的使节扣起来,把袁术写来的信送到许昌上交朝廷。袁术勃然大怒就去打吕布,结果又打败了。
所以这个时候的袁术已经是众叛亲离,四面楚歌。于是曹操出手了,这个时候的曹操已经非比寻常,他已经到洛阳城迎奉了天子,而且把天子迎到了他自己的根据地许县,改称许都,已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哪里容得了袁术这个小丑出来跳梁。于是曹操决定亲自征讨袁术。
袁术在称帝之前,就有些看不清楚局面,有人说他的大局观念不够强。在他称帝之后,这个问题就更加凸显了。称帝之后,袁术有些放大了自己的实力,以为自己真的能够在乱世当中杀出一条血路。
所以,他没有第一时间为百姓谋福利或者是韬光养晦、储蓄兵力,而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开始就进行征伐。这样的举动对百姓来说是非常难过的,生活负担会变得更重。
所以,袁术的大肆征伐很快就把自己和老百姓都搞得筋疲力尽。不仅丧失了民心,也没有换来什么好结果,最后被刘备给杀了。
再者,袁术称帝之后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马上就要对吕布展开征讨,要知道吕布可不是什么好惹的人。而且要杀掉吕布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吕布杀了自己的使臣。
这并不是一件马上立刻非做不可的事情,大可以稍微缓一缓,做稳定自己的位置。但是袁术一刻都不能等,挑选了一个最差的时间出发了。
可能他是想要彰显一下自己的能耐,但是偏偏要找吕布下手。吕布能让他随便捏吗?结果非但买能斩杀吕布,还把自己给搭上了,搞了个两败俱伤,一点儿便宜没讨到。
其实,袁术很快就没落了还有一个隐藏的原因,就是他称帝并不是民心所向。古时代大家都很看重血统和身份,虽然袁术有称帝的实力,但是曹操和袁绍难道没有吗?为什么他们两都知道按兵不动,袁术就忍不住了呢?
当时的百姓,心还是在汉室上面的。所以袁术选择称帝之后,不仅外交关系恶化了,甚至连自己的堂兄袁绍也不来往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10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孙权是怎么处理凌统与甘宁的关系的
下一篇: 张任到底做了什么,让刘备狠心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