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同是托孤大臣,司马懿夺权,诸葛亮却没有

以史为鉴 2023-06-27 08:06:34

同是托孤大臣,司马懿夺权,诸葛亮却没有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249年正月,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带着魏帝曹芳一同到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叡。当时托孤大臣司马懿看准时机,当即放出了被软禁的郭太后,并拿着郭太后的懿旨开始占据洛阳城。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他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都,而司马懿则在诸位老臣的帮助下不仅占据了曹爽等人的兵营与洛阳城中的武器库,而且司马懿还占据了洛水浮桥,就此切断了曹爽返回洛阳的道路。在此之后,司马懿写下一份曹爽罪状的奏折呈给曹芳,希望曹芳能治曹爽的罪。与此同时,司马懿还派出老臣劝曹爽投降,他自己也不惜对着洛水发誓,称只要曹爽交出手中的权势,他就能饶曹爽一条性命。

当时曹爽担心自己斗不过司马懿,于是经过了一夜的思考后,曹爽天真的认为司马懿只想要夺权,而不是想要自己的性命,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拒绝了冒死逃出洛阳的大司农恒范的建议,而答应了司马懿的要求,交出了手中的大权,从此,曹魏大权尽数落入司马氏的手中。不久之后,司马懿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及其党羽,并为后来司马氏篡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比之下,身在蜀汉的托孤大臣诸葛亮则显得尤为忠心。在刘备去世前,他将蜀汉与刘禅尽数交到诸葛亮手中,当时刘备称诸葛亮有更换帝王的权力,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可以说,同为托孤重臣,诸葛亮当时的地位甚至高于刚刚托孤时的司马懿,然而诸葛亮即便大权在握,他也没有借此机会篡汉。虽然诸葛亮手握军政大权,而刘禅也表示内外政事全部都交给诸葛亮,他自己只需要祭天就可以了,但诸葛亮从来都没有僭越的行为。在北伐前,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刘禅,在得到刘禅的应允后才敢出兵,而在北伐战败后,诸葛亮自贬三级,而且无论战功多大,诸葛亮从未给自己加九锡,也从不晋公称王。既然诸葛亮和司马懿都位高权重,为何司马懿会夺权,而诸葛亮却没有?

同样是托孤大臣,司马懿能够篡位而诸葛亮却没有,主要是因为权力的基础不一样。毕竟曹操是靠剿灭黄巾起义而逐渐起势的,在此之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因此当时汉朝的名号对于曹魏政权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工具,曹魏的政权基础是曹家与夏侯家两家的军人。而司马氏在曹操手下时,一直做的是汉臣,而不是魏臣,当时是曹操强行用天子将他们请到曹魏集团中来,因此他们一直都不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不仅如此,在谋逆的事情上,曹丕先做了一个榜样,司马懿自然学得有模有样了。

但蜀汉不一样,虽然刘备也是剿灭黄巾起义起家,但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之后,刘备逃离了许都,他的名号一直是“奉诏讨贼”,也就是当时董承发动的衣带诏。正因如此,刘备才能吸引到一批汉室臣子投奔他。也就是说,跟着刘备打仗的目的就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而不是改朝换代。如果刘备也要改朝换代,那刘备就和曹魏是一样的目的了,对于蜀中百姓而言,他们大可不用跟着刘备,他们完全可以投奔实力更强的曹操。正因如此,诸葛亮即便有能力篡汉,他也不会篡汉,因为一旦这样做了,诸葛亮就不得不面对蜀中政权是否能稳住的问题了。

在权力基础不同的情况下,诸葛亮本人的忠心也是毋庸置疑的,正因如此,诸葛亮才没有篡汉。

同是托孤大臣,为何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的选择会不一样?

诸葛亮与司马懿都是托孤大臣,世人也经常将司马懿与诸葛亮做对比。因为二人都是计谋无双,聪明绝顶的人物。诸葛亮与司马懿也交锋了几次,双方互有胜负。最后司马懿活活熬死了诸葛亮,笑到了最后。那么二人同样作为顾命大臣,双方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国家呢?

咱们先说诸葛亮,刘备白帝托孤诸葛亮时对诸葛亮说必要时可以自己做皇帝,废掉刘禅。诸葛亮惶恐不安,对刘备失声痛哭,发誓要尽心尽力辅佐刘禅。后来诸葛亮为了回报刘备的知遇之恩,数次举兵北伐。在位一直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最后在五丈原病死。也引得后人叹息,哀婉。

而司马懿就不一样了,一直在曹操手下做事,但曹操认为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一直在提防司马懿,而且有几次差点杀了司马懿。后来司马懿一直藏着掖着,熬死了曹操,日子才好过起来。最后曹叡托孤司马懿与曹爽。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

回顾二人在各自君主下做事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刘备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对诸葛亮一直委以重任,看作自己的“水”,也一直特别尊重诸葛亮,诸葛亮在蜀国贵为“国父”。而司马懿却几次差点被曹操杀害,一直被曹操家族提防。司马懿也自然对曹氏家族没有感恩戴德的心理,儒家君臣那一套对司马懿也没用。哪有君王一直想杀大臣,提防大臣还让大臣鞠躬尽瘁,忠心耿耿的美事呢?

同为三国重臣,为什么诸葛亮流芳千古,司马懿却没有好名声呢?

没错,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三国时期的重臣。我想正是因为两个人的性格不一样导致他为人处世的方法不一样,从而后世对他们的评价有所不同。下面我从不同的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他们留给后世的名声不一样的原因。

百姓:从古至今,每一个卓越的政治家,都知道百姓的重要性。先秦百家争鸣,诸家学认为不管自己持有什么样的观点,都会把百姓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圣人孔夫子就大力支持以“仁”治国,然后,秦王对百性十分残酷,农民开始有了反抗意识。

到了汉朝的刘邦,十分尊重百姓。再到唐,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说法,都表现了百姓的重要性,所以诸葛亮和司马懿对百姓的态度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留下的名声。

诸葛亮: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三国志·诸葛亮传》有这样一段记载,粮食不继,于是屯田,却始终不侵犯百姓的一丝权益,这就是为什么诸葛亮死后百姓们会自发地去祭奠。

司马懿: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伪公卿已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晋书·宣帝纪》有这样一段的记载,发生在襄平城,司马懿对待百姓是多么残忍,杀了总共七千多人,百姓有多么寒心。

君臣关系:诸葛亮和刘备之间的君臣关系,被人们看作是君臣关系的榜样。因为虽然能做到君仁臣忠的有不少人,但是,像诸葛亮这样鞠躬尽瘁的,像刘备这样毫无防范的就很少了。

诸葛亮:刘备托孤的时候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之后诸葛亮的做法是: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蜀应该是三国中力量最小的国家,为了报达先帝的知遇之恩,诸葛亮硬是拖着虚弱的身体平孙吴、伐曹魏,硬是支撑起了一个蜀国。

司马懿:曹魏对司马懿的信任,一点不比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少,你要知道,司马懿可是三朝托孤的重臣,曹操、曹丕、曹叡,都对司马懿给予了绝对的信任。

而司马懿及其儿子的做法呢?篡位就不说了,曹家后继无人,皇帝年幼,司马家位高权重,两个儿子正当壮年,也称得上有勇有谋,你就算篡位,我也认了,顶多是个权欲熏心。但是小皇帝走在路上当街拿刀给剁了,这是有多么丧心病狂才做的出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09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