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薛丁山为什么不下山救父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薛仁贵是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时期的“应梦贤臣”,立下不少战功。薛仁贵的儿子薛丁山,子承父业,继续领兵征战。不过薛丁山从小就不在薛仁贵身边,因为在他很小的时候,莫名失踪了,薛仁贵还以为就此失去了这个儿子。
其实薛丁山是被一位神仙收留了。这位神仙就是王敖老祖。王敖老祖比较神秘,“神龙见首不见尾”。当年救了薛丁山后,将其留在洞中,收为徒弟,并教他兵法。
七年后,王敖老祖算出紫微星被困锁阳城,白虎星有难(薛仁贵就是白虎星下凡)。所以,老祖认为这是父子团圆的好机会,于是就打算差遣薛丁山下山去营救父亲薛仁贵。
王敖老祖说道:“徒弟,你今灾难已满,应该离我仙山。今有西凉苏宝同作乱,唐天子有难锁阳城,汝父被飞镖所伤,我命你下山,前往锁阳城救驾,致使父子相会,平定西番回朝,其功不小”。
看到没有,此次下山,不但能救父亲,还能救驾,以后还能建功立业,可谓“一箭三雕”,但薛丁山听后,却不愿意下山,还哭道:“师父,弟子蒙师父相救,情愿在山中修道,学长生之法,不愿红尘中去走走。”
薛丁山为什么不愿意下山去营救父亲薛仁贵呢?其实原因挺简单。薛丁山担心自己本事低微,才疏学浅,武艺一般,别到时候不但救不了天子和父亲,还坏了师傅的名声,这就得不偿失了。
其实老祖也看出了薛丁山的心思,因为凭借薛丁山的所学技能,是够用的,唯一缺的,就是法宝和兵器了。于是非常大方地给了薛丁山十件宝贝。
这十件宝贝分别是太岁盔一件;索子天王甲(刀槍不进);一双利水云鞋(穿上会腾云驾雾);一把方天画戟;一柄昆仑剑;玄武鞭;朱雀袍;宝雕弓;三支穿云箭;一匹驾雾腾云龙驹马。
有了这十件宝贝,薛丁山也感觉信心满满了,也不哭泣了,准备出发。临行前,老祖还交代:“这十桩宝物,你拿到西边,就能平复西凉。天机不可泄漏”。薛丁山的宝贝之多,让笔者想起《封神演义》中的哪吒,哪吒这孩子,全身上下都是法宝。
话说回来,薛丁山固然厉害,但跟他父亲薛仁贵相比,还是要差一点。你看人家薛仁贵,凭一把方天画戟就能率领万千将士冲锋陷阵,且鲜有败仗。而薛丁山却要这么多的宝贝傍身才能有信心。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唐代)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在我国古代时,无论是中原分裂还是西北寇边,常常都会引起一番血战,而能统军作战的将帅,自然是各方诸侯必争的利器,一位能保家卫国的将帅不仅可以建功立业,更能名垂青史,受后世敬仰。
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中,一直流传着许许多多的英雄好汉英勇事迹。越是在乱世之中越有诸多名将枭雄成名,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也正是因为有这些英雄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历史进展的车轮,而得以在流传千古。成为了历朝历代百姓口口相传的英雄故事,即便他们已经消失死亡数百年,但他们的事迹却永远的留了下来。
但是有一些英雄事迹经过后代的添油加醋,渐渐与事情的真相相去甚远,例如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将其实并无此人,他们大多是在前人以历史改编而成的小说文学中诞生,然后经过后人的传诵,渐渐在人们的心中站稳了脚跟,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一、
杨家将之后——杨宗保
第一位就是著名的将门之后杨宗保。在西夏频繁来犯的宋朝时期,满门英烈的杨家将名扬天下,杨家将的故事也流传后世。
据记载,杨家父、子、孙三代均戍边卫国抵御大辽,在第二代时杨家七子都身居要职,领兵打仗,称“杨家七将”,之后在大战七人中无人战死沙场,只有五郎杨延浦和六郎杨延昭幸存归来,但也伤势严重。
杨门虎将中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等人因其忠心报国而且战功卓越,在后世中受到了广泛传诵。但是杨延昭之子杨宗保却是一个只广泛出现在各种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在史料之中并无此人的记载。
在小说《杨家将传》《杨家府演义》中,杨宗保是杨业之孙,杨延昭与柴郡主之子,是杨家将第三代传人,也是唯一的男孙。由于出身将门世家,他自小深受长辈教导,精通兵法而且武艺高强,立志要成为有勇有谋的大将军 。
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出征沙场,在他长大后,他曾奉命攻打穆柯寨,之后与穆柯寨寨主之女穆桂英结为夫妻,后来宋朝皇帝拜他为将军与其妻穆桂英一同出征大辽,大破天门阵,在他的父亲杨延昭死后,他奉命征讨西夏之后,中计受困于陷金山,中箭而亡,年仅24岁。
杨宗保征战多年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功勋卓著,但年纪轻轻就已经牺牲,之后便有了杨门十二女将出征。
杨宗保这个人物虽然没有他的父辈那么广为人称道,但关于他的故事在中国也已经流传许久。
然而根据《宋史》上的记载,杨家三代为将,但也只有杨业的儿子杨延昭,还有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其他的人都不曾有过记载,同样的杨宗保的妻子穆桂英也是小说杜撰而来,其实历史并没有此二人。
忠勇杨家将的故事感染了无数的人,杨宗保征讨西夏的故事,实际上应该大多取自于杨文广生平经历,但经过后来的考察发现,杨业有一个名为杨宗保的女孙,现在看来小说的改编也是有迹可循的啊。
二、
隋唐第七杰罗成
罗成,以外号“冷面寒枪俏罗成”的名号在隋唐演义中威名大震,之后成功地走入人们的眼中。
罗成是《隋唐演义》《说唐》《兴唐传》等小说中的虚构人物,在小说中,罗成是燕王罗艺的独子,秦琼秦叔宝的表弟,他的枪法卓绝、武艺高强,而后与秦琼,程咬金等人在瓦岗寨上聚义,之后在一次大战中,破解了杨林的一字长蛇阵,了瓦岗寨的燃眉之急,因此一战成名。
在瓦岗寨解散后,罗成转投李世民,成为建国功臣 拜越国公,在朝中地位举足轻重。
贞观元年间,罗成曾率领军队反唐进据州失败之后就逃向了甘肃乌氏,最后被他的部下所杀。也有一说是,罗成是在唐军与刘黑闼军的战斗中过程,由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忌惮罗成之勇,所以遭到了二人的设计陷害,被骗到了淤泥河处乱箭射死。
罗成作为虚构的人物,之所以能够被后世所铭记,是因为在小说他即英勇超群而且忠心耿耿。书中,他手下有著名的“燕云十二骑”,是一支非常凌厉的军队。
而罗成胯下一匹闪电白龙驹、手持五钩神飞枪,位列隋唐 ''十三杰四猛四绝''中十三杰之七,其勇智堪比赵云,得之可抵挡百万雄师。唐太宗登上了皇位后,就进封罗成为开府仪同三司,地位堪比三公,最后战死沙场也让很多人扼腕叹息。
根据文献记载,罗成的由来应该是出自于隋唐的一位猛将罗士信,他原本是隋朝的将军,后来背叛了王世充,转投李世民,而后622年,罗士信在洛水之战中被刘黑闼俘虏,最终被杀害。罗士信和小说中虚构的罗成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很多人都认为罗士信就是罗成的历史原型。
三、
白袍少将俏儿男,银戟光闪震敌寒
薛丁山是小说演义里的人物,他出生于唐朝武则天时期,他的父亲是唐初名将薛仁贵,祖上多为官为将,当在薛仁贵少年时家道中落,生活拮据只能种田为生,在妻子的鼓励下薛仁贵决定参军建功,薛丁山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生的。
直到薛丁山长大成人后父亲才挂帅归来,所以他父亲并不亲近,但他心怀大志要和他的父亲薛仁贵一样,征战沙场建功立业。是时薛仁贵正在征战西凉苏宝同,误中圈套被飞镖所伤,唐高宗在朝中见此行出征不利,于是广招天下能人挂二路元帅,出征西凉。
薛丁山在云梦山上拜王鳌老祖为师,学习为将之道,王鳌老祖得知后,命薛丁山下山救父,于是薛丁山下山请缨,以无敌之势夺得征西帅印,这就是薛丁山挂帅救父的故事。
之后薛丁山就走上了建功立业的道路上,甚至他的妻子也是他在征讨中结识,娶了女将樊梨花为妻,之后又有了三休梨花的故事,这一段姻缘反覆纷杂、爱恨交织,所以流传甚广。
后来薛丁山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武则天命薛丁山出征突厥,任陇右节度使。他连败吐蕃于武阶驿、长城堡,斩获无数,功成名就。直到72岁时来逝世,死前还一直镇守西凉边关。
在历史上,薛仁贵的儿子叫薛讷。在他担任蓝田县令的时候就敢拒绝其他官吏的不义邀请。之后突厥来访,武则天因他事降温之后将他调往前线,于是薛讷就立有战功。后来因为兵败而被撤职,再被启用后他连败吐蕃,斩获无数。生前薛讷一直镇守西凉,年七十二而亡。
结语
诚然有些名将并不是真实存在,但他们征讨卫国的事迹以及为人处世忠义精神却滋养数不清的传奇故事,渐渐深入人心,以此激励鼓舞了后世之人,成为了难辨真假,只存乎吾心的英雄。
但由此可见我同样不可太过迷信小说以及影视作品,其中情节哪怕取自于真实的历史桥段,但是却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做了改编,有些更是于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如果我们太过于深信其中,说不定会在因此而贻笑大方。
是因其子薛刚元宵夜酒醉打死皇子惊死高宗被武则天下令处死。
薛丁山(公元649年—公元720年),小说演义人物,父亲薛仁贵,母亲柳金花,其妻子窦氏窦仙童,樊梨花。在获知父亲薛仁贵遇难后,参加了二路平乱大军,西去救父。在途中成功收服了山贼窦一虎,大战敌军,救出了父亲薛仁贵和李世民。其历史原型为唐朝名将薛仁贵的儿子薛讷。
扩展资料:
一、原型
名薛讷,字慎言,薛仁贵之子。在担任蓝田县令之时,就敢拒绝当朝酷吏来俊臣的不义之举。后突厥犯边,武则天因薛讷为将门之后,将他调往幽州前线。薛讷久驻边关,立有战功。玄宗曾于新丰操练唐军,独薛讷和解琬部进退有序。
二、征西
薛丁山征西,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因征东有功,被封为平辽王。由于与皇叔李道宗结怨,薛仁贵被陷下狱。危急之际,西凉哈迷国犯境,徐茂公力荐薛仁贵挂帅征战,从而逃过此劫。薛仁贵征西,误中圈套,被困锁阳城,为苏宝同飞镖所伤。
当他伤重昏迷、魂游地府之际,得知儿子薛丁山尚在人间,并知自己与儿子有一段难解死结。唐高宗见出征不利,征召能人挂二路元帅。薛丁山请缨,以无敌之势夺得帅印,与母亲及妹妹出发西征。
途中遇窦家兄妹拦路,薛丁山为求脱身,假意答允窦仙童的婚约,并招揽旗下,同往解救父亲之危。薛丁山杀死苏宝同,救出了父亲薛仁贵。但薛仁贵却不满于薛丁山阵上招亲,于是将之锁入天牢,以示惩戒。苏宝同的死讯传至哈迷国,群臣为之震惊,寒江关关主樊洪悲愤不绝。
樊洪有女樊梨花,貌美绝伦、智勇双全、武艺高强。临下山前,其师告知她与白袍薛丁山有一段前世姻缘。樊梨花与薛丁山阵前交锋,一见钟情。樊梨花装败退走,薛丁山欲乘胜追击,被樊梨花所擒,薛丁山遂娶樊梨花为妻。在樊梨花相助下,薛丁山征西成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薛丁山 (小说演义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薛丁山 (电视剧《隋唐英雄4》人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09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