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南宋两次北伐为何百姓会帮金国攻打南宋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众妙之门 2023-06-27 07:48:32

南宋两次北伐为何百姓会帮金国攻打南宋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还不知道:南宋两次北伐为何百姓会帮金国攻打南宋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尴尬的南宋王朝

在中国历史上,南宋是一个地位较为尴尬的王朝。因为一方面,南宋创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和经济的巅峰,南宋对于海商事业的支持,在中国古代史上,可谓空前绝后。因此,催生了很多“宋粉”,认为南宋堪称中国古代史上的天堂岁月。

而另一方面,南宋是建立在偏安一方,并且长期向金朝称臣的状态存在的,因此,南宋也被视为一个没有骨气的王朝,甚至南宋是否是正统王朝,在元朝以后争议也很大。

因此,南宋的历史地位处于尴尬状态。

不过,从某个角度来说,南宋或许有些软弱,但绝对不是没有骨气或者说理想,因为,南宋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重要的北伐战争。

隆兴北伐

南宋绍兴十一年(西历1141年),宋高宗赵构同金朝皇帝完颜亶双方达成协议:南宋和金朝以淮河一线为界,南宋向金朝称臣,自此,两宋之交长达十余年的宋金战争宣布告一段落。

而宋金之间这一和平,到了宋孝宗隆兴元年(西历1163年),出现了中断。

这一年,宋高宗赵构宣布将皇位禅让给养子宋孝宗。宋孝宗出身远支宗室(是宋太祖的后人),自幼长在民间,因为赵构膝下无子而被过继给赵构。宋孝宗或许是因为成长关系,自幼知道民间疾苦,同时也是一个有理想有热血的君主。对于南宋要向金朝臣服这一件事,宋孝宗万万不能接受。

因此宋孝宗登基的第一年,就对金朝发动北伐战争——南宋军队越过淮河,准备一鼓作气,收复淮河以北的北宋故地。

宋孝宗的理想、追求和志气都值得称道,但是,空有理想没有实力,一切也都尽属枉然:战争起初,宋军因为突如其来、出其不意,收复了几个淮河以北的州县,而随着金朝朝廷对南宋的北伐做出反应,并集结军队进行抵抗甚至反攻以后,战争局势对于南宋一方急转直下——甚至南宋朝廷里面,一度出现放弃淮河防线,依靠长江抵御金兵的想法。

好在金朝此时的军事力量也远非南宋初年可比,金朝朝廷也意识到无力利用这一战争为契机吞并南宋,于是,宋金双方于隆兴二年年底进行合议。

隆兴北伐给南宋朝廷带来了虚名:南宋皇帝不必再以臣的身份向金朝皇帝自居,而金朝得了实利:南宋需要向金朝割让一些土地。

开禧北伐

开禧北伐发生于宋宁宗开禧二年(西历1206年),此时距离宋孝宗时代的隆兴北伐已经过去四十余年了。

宋宁宗在位初年,南宋宰相韩侂胄为了给自己捞政治资本,决定利用宋宁宗对臣服金朝这一现实不满的心理,发动北伐战争。

早在开禧北伐发生之前,南宋朝廷上下的明眼人都认为开禧北伐的胜算几乎为零。奈何宋宁宗和韩侂胄各怀心思,坚持要对金朝发动战争,就这样,开禧北伐拉开序幕,南宋的北伐军队在战争爆发不久,就被金朝击溃。

无奈之余,南宋只好再度向金朝称臣,并处决了韩侂胄。这才平息了这一事端。

耐人寻味的金朝中原百姓态度

不论是隆兴北伐还是开禧北伐,在北伐之初,南宋统治者都认为,宋军北伐以后,北宋故地的汉人百姓会纷纷揭竿而起组织义军攻打金朝,迎接南宋官军收复中原。

但事实上,这两次北伐,北宋故地的汉人百姓,大多选择支持金朝抵抗南宋“侵略”。这一现象引起不少网友费解。

事实上,在近代之前,中华先民并没有近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念。对于中原的百姓来说,只要能安居乐业,给谁当百姓都是当。因此,随着南宋将中原割让给金朝,起初第一代宋朝遗民还能念着宋朝,但是,第二代汉人百姓开始,打小就在金朝统治下,并逐步开始认同金朝,支持金朝的朝廷。

因此,当南宋丢失中原若干年后,中原的新生代汉人对金朝产生认同,而视南宋为外邦。

于是有了南宋北伐,中原百姓帮助金兵抵御宋军这一幕现象。

南宋两次北伐分别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一提起南宋,大家的印象就是懦弱屈辱,饱受北方游牧民族的欺压而无还手之力,先是金人,后来又是蒙古人。
其实南宋也有雄起的时候,除了岳飞抗金之外,还曾经有过两次北伐,一次是宋孝宗时期的;隆兴北伐,一次是宋宁宗时期的;开禧北伐。


这两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
隆兴北伐,不但没能收复失地,还被迫将在采石矶会战以后收复的海、泗等六州悉数还金;
开禧北伐更为凄惨,南宋供奉给金国的岁币银帛各增加五万,并另给金国三百万两银以作;犒师,外交地位上也从;叔侄之国降为;伯侄之国。
开禧北伐还重演了岳飞事件,在金国的要求下,主战派韩_胄被杨皇后和权臣史弥远设计杀死,首级送到金国,金国这才接受了南宋的求和。
此外,两次北伐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中原百姓不仅不帮助南宋,还站到了金国一边,帮着金人打南宋,大出世人的预料!
这究竟是为何?


一方面是历史的原因。
金国打入中原初期,中原汉人忠的还是宋室,认为金国是侵略者,各地纷纷揭竿起义,反抗金国的入侵。
而金国本身是奴隶社会晚期,文明远远落后于宋,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无法统治已在封建社会顶峰的北宋国土。
于是,金人采取了以汉制汉的策略,先后扶持伪楚、伪齐两个傀儡政权,作为统治中原的代理人。
但中原汉人不认这两个政权,伪楚只存在了一个月。
伪齐虽然存在了7年,却没什么大用,在宋、夏、金以及土豪、流寇等武装力量各方的角逐中艰难求存,无法帮助金国;保境安民。


那时北宋灭亡不久,中原百姓尚且心存故国,因而岳飞北伐抗金时,才会拟定出;连结河朔之策。
岳飞经常派人与河北、河东忠义民兵山水寨的首领们进行联系,并大量地发遣人员潜入敌境,策动忠义民兵遥相配合。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国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日渐成熟,汉化程度越来越高。
尤其金世宗和金章宗,深受汉家文化的熏陶,在位期间坚持;中庸稳固的治国方针,大力提倡儒学,导致中原汉人对金国有了认同感。


抛开文化因素,中原汉人如此选择也情有可原。
正如张养浩诗中所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王朝更替与小老百姓的关系并不大,无论兴亡都苦。对于升斗小民来说,只要能有好日子过,头上是哪个王朝并不重要。
而且,北宋灭亡于1127年,隆兴北伐发生在1163年,以20年一代来算,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代。
如果某人北宋灭亡时刚娶妻,那么他的儿子、孙子一出生就在金占区,接受的也是金人的统治,没受过宋朝的教化,心理上不会认为自己是宋朝人。
等祖辈去世,父、子这两辈已经是彻底的金国人,自然要协助金军;保卫家园。


另一方面,南宋对金占区百姓的态度也很成问题。
宋廷南迁,本就相当于放弃了沦陷区的百姓,某种意义上对他们是有亏欠的。
可宋廷不但没有任何弥补,还对千方百计逃到南边的金占区百姓区别对待,蔑称其为;归正人。;归正人元是中原人,后陷于蕃而复归中原,盖自邪而转於正也。
这话就很好笑,中原百姓是自愿陷入;邪的吗?还不是朝廷无能。
大多数官员及名流都看不起归正人,宋孝宗时期的丞相史浩就是其中的代表,宣扬;中原决无豪杰,若有,何不起而亡金?的观点,;归正人这个称呼,就是他最早提出来的。
归正人在南宋一直受到歧视,被怀疑有异心,倍受猜忌。朝廷规定,归正人只允许添差某官职,而不厘务差遣,即只给一个闲散的官职而并无实权。


著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就是归正人,可如果朝廷对他多一点信任,他不会只以词闻名于世,说不定是另一位岳飞。
为啥?因为他具备极高的军事天赋,既是文人,也是侠客、大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借这首慷慨激昂、壮烈大气的词描绘自己的志向,更为厉害的是,他并不是纸上谈兵,还真有沙场秋点兵的本事。
他曾率领50骑兵,就敢闯5万人的金军大营,活捉叛徒张安国之后,又狂奔千里将其送交南宋处置。这个过程中,还从北地带回了上万人。
这样的大才,却因归正人的身份没能得到重用,蹉跎大半生,直到主战的韩_胄上台,辛弃疾才被任命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又为镇江知府、兵部侍郎等。
但当时他已垂垂老矣,壮志难酬。


还有范邦彦,在金国科举中试,特意求任于宋、金边境的蔡州新息县令,乘宋金交战举城南投,如此大功,却只得了个湖州长兴丞的小官。
也许是同病相怜,他才将女儿嫁给辛弃疾。
南宋对归正人的这种态度,引发了大量归正人的不满,使南宋不断的失去北地民心,彻底断送了北定中原的可能。

宋朝曾两次北伐志在收复失地,为何故土百姓却纷纷反抗,反倒助金?

南宋王朝在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中还是一个处于尴尬地位的王朝,虽然在宋朝的时候人们安居乐业,经济情况很好,文化事业更是发展到了巅峰。而且南宋相对于明朝和清朝来说,还是一个很开明的朝代,不像明朝和清朝实施闭关锁国的政策,南宋在航海事业上还是很支持的。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南宋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很懦弱的王朝。最让人不齿的就是,像周边的少数名族割地赔银,只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安稳,真的是太让百姓瞧不起了。但是,在一些搁地上生活的百姓,原先都是汉人,为什么会在南宋想要收复失地的时候帮助金人呢?在今天,我们中国人还是挺注重民族的观念的。但是在以前,封建社会的老百姓并没有很强的民族观念。对于一些农民来说,只要能够有地种,能够让自己过上好的日子,谁当皇帝都是没有差别的。可能宋朝刚把地赔给金的时候,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百姓会想念宋朝的统治。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百姓在这片土地上繁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代,这些后代一直是活在金人的统治之下的。

所以慢慢的他们也认可了惊人的统治,也不会去想念宋朝了。所以在他们的观念中,在宋朝收复失地的时候,他们认为宋朝的军队才是侵略者。 而且百姓们在金人的统治下日子过的很好,丰衣足食。很多人会觉得,如果宋朝军队过来统治他们,反而会失去现在的好日子。所以,他们是不愿意再次回到宋朝的统治之下的。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09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