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皇太极为什么让不满六岁的顺治继位,而不是自己的长子当皇帝呢

以史为鉴 2023-06-27 07:41:24

皇太极为什么让不满六岁的顺治继位,而不是自己的长子当皇帝呢

还不知道:皇太极为什么让不满六岁的顺治继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1643年八月九日夜,在毫无征兆下,大清国皇帝皇太极突然去世于清宁宫的南炕上。根据去世时症状,从现代医学看,皇太极应是死于中风,这也与朝鲜医生为皇太极的诊断是一致的。皇太极原本是个精壮的汉子,只是中年突然发福,陷入肥胖无法自拔,以致战马只能驮他行走几十里就再也走不动了。大家都知道,肥胖是中风的重要诱因,所以,皇太极的突然去世在偶然中也是必然的。

只是,皇太极走得太突然,身后事并没有安排,这使得由谁继位成为一个难题。按照皇太极的阿玛努尔哈赤定下的和硕贝勒共议国政的制度,不光是大汗的儿子,大汗的弟弟、甚至侄子都有继位权,具体继位人选由和硕贝勒们择优推举,这种贵族共和制,显然是部落联盟时代的遗风。

皇太极做了大汗后,自然不愿意受贝勒们的掣肘,实际上,伴随着后金的封建化进程,这套贵族共和的制度也越来越不合时宜。后来,皇太极就找机会削弱为首的三大贝勒:阿敏的镶蓝旗被划给了济尔哈朗,莽古尔泰的正蓝旗收为己有,代善也被削掉了大贝勒的名号,至此,皇太极实现了大权独揽,乾纲独断,并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既然走向了封建帝制,那就是家天下了,皇帝的继位人选也就不应再由推选产生,而应由皇帝的儿子继位,虽然皇太极在世时没有明文规定,但实际上,他就是按照家天下的计划,在一步步的推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最宠爱的宸妃海兰珠诞下皇八子后,欣喜若狂的皇太极大赦天下,这明摆着是要立这孩子为皇储。可惜的是,这孩子命薄,不到一岁就夭折了。不管怎么样,由自己的儿子继位而不是由贵族推选,这毫无疑问是皇太极的想法,也是他最终要做到的。

只不过,皇太极虽然在推进家天下,但毕竟没有就皇储问题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也没有就皇储立下遗言,所以,努尔哈赤的规矩仍然有效,这皇位继承人仍是贵族推选,不仅皇太极的儿子,皇太极的弟弟也有资格继位,这就给了多尔衮机会。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在皇太极统治时代,他屡立战功,因此被封为睿亲王。而多尔衮还是正白旗旗主,他的胞弟豫亲王多铎是镶白旗旗主,再加上胞兄英亲王阿济格,这白旗三王成为了一股非常大的势力,对权力的渴望,让拥戴三王之中威望最高的多尔衮继位,成为他们最迫切的政治诉求。

直隶于皇太极的两黄旗大臣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当然希望皇太极的儿子继位。此时,皇太极共有八个儿子在世,皇长子豪格已是34周岁,而年龄第二大的皇四子叶布舒只有16周岁,所谓国有长君,社稷之福,豪格无疑是最佳人选。何况,豪格随皇太极常年南征北战,被封为肃亲王,也有一定威望,所以,两黄旗大臣索尼、鳌拜等人就密谋拥立豪格为帝。前面所说的镶蓝旗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因其得益于皇太极,自然也站在豪格这边。

八月十四日,大清国的贵族们聚集在崇政殿,推举皇位继位人选。两黄旗为保胜算,已派兵包围了宫殿,白旗三王,虽未带兵,但毕竟驰骋沙场多年,剑拔弩张的场面倒是见得多了,也就无所畏惧。双方就豪格还是多尔衮继位争得面红耳赤,会议也陷入了僵局。大家其实也都明白,再这样争下去,整个大清就会有分裂乃至内战的可能。也就在这个时候,郑亲王济尔哈朗提出了第三个方案:即皇太极第九个儿子福临继位,他和多尔衮辅政。(另有流行说法,此乃多尔衮提议,考虑到福临说郑亲王有拥戴之功,故本文不采用此说法)

这个提议的妙处在于,满足了两黄旗拥立皇太极之子的愿望;而福临还不到六周岁,由多尔衮辅政,则满足了白旗三王掌权的渴望;由郑亲王共同辅政,是对多尔衮的制衡,也可打消两黄旗的顾虑。可以看出,只要立幼子继位,就可实现双方的平衡。但这里还有个问题,既然是选幼子,那皇太极尚有六岁的高塞、十岁的韬塞等幼子,却为何偏偏是不到六岁的福临呢?

这里就牵扯到血统和出身的问题。皇太极对清朝的一大贡献,就是征服了漠南蒙古,而安抚漠南蒙古,满蒙一家亲,是皇太极此后的国策,以至于他的五大福晋,全都是蒙古人。而福临的母亲正是五大福晋之一的庄妃,福临也是皇太极尚在世的儿子中,唯一有蒙古血脉的,如果新帝有蒙古血脉,无疑是对之前国策的延续,是对漠南蒙古最好的笼络。另外,福临作为五大福晋唯一的儿子,按照汉人的眼光,算是嫡子,由他继位其实也符合汉臣的伦理观。(野史认为多尔衮与庄妃有私情,因此选择福临,本文基于正史写作,故不采用此说)

所以,由福临继位,既能让各方政治势力接受,又能笼络各个民族,福临的胜出,其实是一种必然。八月二十六日,福临登基,是为顺治皇帝,以后的历史会说明,这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

皇太极死时长子已34岁,那为何还让6岁的顺治继位?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九月二十一日,清太宗皇太极整日都在意气风发地处理朝政。入夜,天色骤变,乌云突起,电闪雷鸣,年仅52岁的皇太极骤然崩逝,朝廷上下顿时一片哗然!

由于皇太极死前并没有就继位人做出安排,随之而来的就是长达十七天之久的满清皇位之争,这是满清政权自建立以来,所面临的一次最大危机。

清太宗皇太极共有11个儿子,但是真正有继位资格的只有3个。

皇太极一生共有11个儿子,分别是:

皇长子正蓝旗旗主、肃亲王豪格,时年34岁,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

皇二子洛格,幼殇,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

皇三子洛博会,幼殇,生母元妃钮祜禄氏;

皇四子叶布舒,时年16岁,生母庶妃颜扎氏;

皇五子硕塞,时年14岁,生母侧妃叶赫那拉氏;

皇六子高塞,时年6岁,生母庶妃那拉氏;

皇七子常舒,时年6岁,生母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皇八子,幼殇,生母是关睢宫宸妃海兰珠,也就是后来的敏惠恭和元妃;

皇九子福临,时年5岁,生母是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也就是后来的孝庄文皇后;

皇十子韬塞,时年4岁,生母庶妃克伊克勒氏

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时年2岁生母是麟趾宫贵妃娜木钟,也就是后来的懿靖大贵妃。

由此可见,皇太极的11个儿子中,活到皇太极去世,还有8个。

按照“子以母贵”的传统,侧妃和庶妃的儿子因为出身不高,没有继位的资格,所以只能从皇太极的五宫后妃的子嗣中选择,因而也只有永福宫庄妃所生的福临和麟趾宫贵妃所生的博穆博果尔有继位的资格。

当然,尽管豪格也是庶妃所生,并且他的母亲因为有失礼节被努尔哈赤勒令与皇太极离婚,但是此时的豪格已经是贵为四大亲王之一的肃亲王,统领正蓝旗,并且获得了两黄旗的支持,拥有者皇太极其他儿子们所没有的军功和爵位,更为重要的是,努尔哈赤曾留下所谓的“太祖遗诏”,里面圈定了当时后金大汗的继位者的名单,豪格也是位列其中的。因而豪格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继位候选人之一,并且是最为热门的候选人。

所以,尽管皇太极一生共有11个儿子,而真正有争夺皇位资格的也仅仅是有3人,即皇长子、肃亲王豪格,永福宫庄妃所生的皇九子福临,以及麟趾宫贵妃所生的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

皇长子豪格在与多尔衮的竞争中,原本已经占有了优势,但是因为自己大言不惭的一句“德小福薄”,痛失皇位。

皇位的争夺首先是在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与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之间展开的。

当时,各方势力的分布及支持情况如下:

正黄旗、镶黄旗,由皇太极亲掌,皇太极死后坚决支持由皇太极的儿子继位并至执掌两黄旗。其中最坚定的支持者就是康熙初年辅政大臣索尼、鳌拜为首的八名两黄旗的高级将领。

正蓝旗,由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掌管,豪格时年34岁,全力支持豪格。

正白旗、镶白旗,由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的三个儿子,即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掌管,坚决支持多尔衮继位。

尽管多尔衮兄弟仅仅掌握着两个白旗,但是这两个旗却是是八旗中实力最为强大的正白旗和实力仅次于正白旗和镶蓝旗、排名第三的镶白旗,加起来的实力比豪格手中的正蓝旗和支持豪格的两黄旗加起来还要强。

正红旗、镶红旗,由当年“四大贝勒”之首的大贝勒、礼亲王代善家族掌管。代善为了政局的稳定,表示支持由皇太极的儿子继位。

镶蓝旗,由舒尔哈齐第六子、阿敏之弟,郑亲王济尔哈朗掌管,由于济尔哈朗能有当时的权势和地位,全都仰仗皇太极所为,所以也是坚定的支持由皇太极的儿子继任皇帝。

从这个政治格局态势可以看出,豪格占据了夺取皇位的主动与优势地位。

但是原本处于极为有利位置的豪格优柔寡断,缺乏当仁不让的果敢,迟迟没有关键性的行动,又在最为紧要的关头大言不惭的说了一句“德小福薄”,不仅引得自己立马遭到了多尔衮兄弟的反扑,也使支持他的力量大失所望,而多尔衮口口声声他“无继统之意”,使双方重新陷入僵局。

与此同时,尽管多尔衮夺位呼声很高,但是如果贸然继位,毕将引起其他旗的极力反对,特别是当时两黄旗与两白旗已经处于武装对峙状态,稍不留神就会擦枪走火,日渐兴盛,形势一片大好的满清政权也将因为内部的分裂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最终,不管是豪格还是多尔衮,一方继任皇帝,必然引起另外一方的不服,两人同时失去了继位的资格,而抛开豪格统领的正蓝旗以及多尔衮三兄弟掌管的两白旗,其他五旗已经明确表示要立皇太极的儿子为帝,因而新君也将从皇太极的其他儿子,也就是福临和博穆博果尔之间产生。

博穆博果尔的生母麟趾宫贵妃虽然地位更为尊贵,但她与皇太极毕竟是“二婚”,永福宫的庄妃则是从12岁开始就是皇太极“原装”的妃子,因而皇九子福临继位为大清皇帝。

博穆博果尔的生母麟趾宫贵妃比福临的生母永福宫庄妃级别更高,地位更为尊贵。

皇太极共有五宫后妃,按照尊卑顺序排以此是:正宫皇后哲哲、关雎宫宸妃海兰珠、麟趾宫贵妃娜木钟、衍庆宫淑妃巴特玛璪以及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

按照这个勋被顺序来看,麟趾宫贵妃要比永福宫庄妃级别更高、而且是高出三个级别,地位也更加的尊贵,特别是在关雎宫宸妃去世后,在后宫之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自然她生出的儿子博穆博果尔也将比福临更加的尊贵。

但是,毕竟麟趾宫贵妃与皇太极是“二婚”,他的第一任丈夫是察哈尔部的林丹汗。

麟趾宫贵妃娜木钟,原为漠南蒙古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正室大福晋,天聪八年(1634年),林丹汗去世,后与苏泰太后带着林丹汗的接班人额哲,率部归降了皇太极,并且献上了传国玉玺。之后,皇太极便娶了娜木钟,封为西宫贵妃,即麟趾宫贵妃,其也为皇太极生下了一女一子,这一子便是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

尽管地位尊崇,身份高贵,但是麟趾宫贵妃毕竟是嫁过两个男人的女人,也正是因为这一层的关系,负责推举新君的八旗议会的满洲贵族们并没有将博穆博果尔作为皇位继位人,而是选择了地位虽然没有麟趾宫贵妃尊崇,但是自12岁起就嫁给皇太极,与之相伴近20年的永福宫庄妃所生的儿子,皇九子福临。

最终,在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提议下,最终由福临继位,也就是顺治皇帝,而这也是当时的情况下能够做出的最佳选择。

一来,福临是永福宫庄妃所生,出身高贵,强调贵贱尊卑的满洲人不会反对。

前文曾经说过,皇太极共有11个儿子,活下来的8个儿子里,除去豪格,有5个是庶妃和侧妃所生,五宫后妃的子嗣只有永福宫庄妃所生的福临和麟趾宫贵妃所生的博穆博果尔。而麟趾宫贵妃又因为嫁过两个男人,此时的竞争力必然不如永福宫的庄妃。而永福宫的庄妃自12岁嫁给皇太极开始,一直就是皇太极非常宠爱的妃子,一点也是众所周知的。

所以从“子以母贵”的出身上来说,福临是当之无愧的选择。

二来,福临身上流淌着蒙古人的血液,有利于维护满蒙的团结。

永福宫庄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孝庄文皇后,来自于科尔沁蒙古,福临是满蒙结合所生,福临的继位,必然有利于继续维持与蒙古人的良好关系,并且获得蒙古人的大力支持,这对于志在问鼎中原的满清政权来说,至关重要。

三来,福临年龄尚小,可以最大化的维持现有的政治局面,这是满洲贵族特别是当时掌权的八旗旗主王爷们所愿意接受的。

当时的福临只有6岁,还无法处理政务,还需要八旗贵族的辅政,这样就保持现有的政治格局,依然可以将整个满清政权发展的核心放在对付大明朝以及李自成和张献忠身上,不至于因为内耗而是新兴的政权土崩瓦解。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郑亲王济尔哈朗提出立福临为新君的方案后,由于福临也具备皇太极儿子的身份,随即得到了两黄旗的拥护和代善所统领的两红旗的支持,而在整个王朝的大局利益面前,多尔衮兄弟和豪格也没有提出异议。

最终,福临登基为大清皇帝,并且由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出任摄政王进行辅政,至此持续了长达十七天之久的满清皇位之争最终落下帷幕,满清政权则重新团结一致,挥师入关,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皇太极去世后,其长子已34岁,为何还要让年仅6岁的顺治继位呢?

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对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顺治的登基有所疑问,有人觉得顺治当年年仅6岁,却能够在强大的豪格与多尔衮斗争中成为皇帝,实在是有些蹊跷,估计是如一些传言所说,孝庄当年与多尔衮有暧昧关系,顺治才能登基。

事实上是否真的如此呢?为何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已经34岁了,却没有成为继承人,而是让一个年仅6岁的顺治成为继承人呢?这其间是否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皇太极去世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要是按照常理来说,其实皇太极也是没有机会成为皇帝的,因为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最开始是立了老二代善为继承人,可是后来因为代善与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之间的一些绯闻,导致努尔哈赤一生气就废除了代善,这才让皇太极有了机会。

在努尔哈赤去世之后,在大家的拥立下,皇太极成为继承人,后来又在多尔衮的帮助下,最终拿到传国玉玺,并且在沈阳称帝,将原本的后金国号改为大清。皇太极在位期间,迅速发展生产力,促进了大清的发展,为后来的清朝统治奠定基础。

在没有称帝之前,其实皇太极是一个强壮的男子,可是在登基之后,皇太极可能是因为伙食太好,并且很少出去打战,所以身体逐渐发福,成为了一个大胖子,连马都有些驼不动他了,就是因为肥胖,导致皇太极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皇太极突然“端坐无疾而终”,年仅52岁,还来不及选择继承人,也没有留下遗嘱,就这样皇太极在中年时期突然离世,留下大清的江山不知道该给谁继承,于是大问题就来了。

多尔衮与豪格之间的斗争

在皇太极去世后,主要势力就分为两个阵营,一方是以皇太极长子豪格为代表的两黄旗阵营,支持者有代善、济尔哈朗以及两黄旗的一些主要领导,包括索尼、鳌拜等人;另外一方就是以多尔衮为代表的两白旗阵营,主要包括的就是多尔衮的大哥阿济格以及弟弟多铎,虽然支持者不算很多,但是多尔衮在皇太极时期一直征战沙场,有着比较扎实的群众基础与政治经验,与年轻的豪格相比,明显多尔衮更加让人恐惧。

当然了,这场争斗从一开始就几乎注定了结局,双方几乎势均力敌,在剑拔弩张之际,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甚至还可能因为双方的内斗导致大清支离破碎,所以在最关键的时刻,济尔哈朗出面调解(也有说是孝庄提出的建议),出了一个主意,就是拥立年仅6岁的福临为皇帝,而豪格一方选择济尔哈朗出来做摄政王,多尔衮一方就让多尔衮做摄政王。

有了这个建议之后,双方的皇位争夺战,才算正式告一段落,至于为何会选择福临为继承人呢?其实是大有学问的,当时豪格代表的就是两黄旗以及正蓝旗,换言之也就是说两黄旗和正蓝旗将会是皇太极儿子的忠实支持者,至于哪个儿子当皇帝,他们并不在乎,只要是皇太极的儿子就可以,所以福临在这一点是完全符合的。

因此让福临当皇帝,至少可以得到两黄旗以及正蓝旗的支持,他们不会再搞事情,一切就稳定下来了,其次就是多尔衮一方,之前让豪格当皇帝,多尔衮自然十分担心,如今让年幼的福临当皇帝,多尔衮老谋深算,他明白暂时妥协一下,日后再慢慢收拾豪格之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双方都答应这个建议,达到了一种暂时的政治平衡,可是后来多尔衮迅速对济尔哈朗以欲加之罪处罚,罢黜了济尔哈朗的摄政王之位,此后再以当初皇太极去世的时候豪格与济尔哈朗等人欲自立为王等借口将豪格入狱,甚至抢了豪格的一个老婆。

最后豪格在狱中死去,多尔衮算是彻底除掉了豪格这一方的威胁,成为实权掌握者,福临这个皇帝当得十分憋屈,不仅没有实权,还要被多尔衮逼迫喊多尔衮皇父摄政王,更严重的是,多尔衮与孝庄传出诸多绯闻,让顺治很是厌倦。

所以最后在多尔衮去世之后,济尔哈朗等人迅速列举多尔衮罪状,顺治将计就计,剥夺了多尔衮的一切封赐,并且挖坟鞭尸,惨不忍睹。从这些事情,我们足以看出,其实当时福临能够成为皇帝,完全就是一种暂时的政治平衡,在权力面前,人们根本不会顾及太多儿女私情的,多尔衮不会因为与孝庄的绯闻,答应让步,豪格更加不可能因为其余事情让步,双方只是为了共同的利益暂时妥协而已。

顺治出身高贵很多人又会有疑问,皇太极一生共有11个儿子,虽然早夭了3个,也还有8个在世,福临排行老九,在福临之后还有更年幼的皇子,要是仅仅为了立一个傀儡皇帝,为何不立福临之后更加年幼的皇子呢?

其实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立一个年幼的皇子为傀儡皇帝,考虑的是内部豪格与多尔衮双方的政治平衡,可是仅仅搞定内部稳定,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大清还有外部的一些威胁,其中比较主要的就是蒙古的科尔沁部。

正是因为有威胁,所以自从努尔哈赤开始,就在不断与蒙古结交,采取的手段主要就是联姻,皇太极的老婆当中,有三个都是科尔沁部的,比如哲哲皇后、孝庄、海兰珠,其中哲哲是孝庄与海兰珠的姑姑,海兰珠是孝庄的姐姐。

这三人就是当时大清与蒙古的直接连接点,可是哲哲皇后与海兰珠没有给皇太极生下儿子,只有孝庄生下福临并且在皇位争夺的时候尚且在世,所以当然为了外部的稳定,只能立福临为继承人,毕竟血统比其余的皇子要高贵一些。

结语

皇太极去世后,已经成年34岁的豪格没有机会成为继承人,而年幼仅仅6岁的福临却成为继承人,其实除了内部豪格与多尔衮的政治利益平衡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福临出生高贵,有利于维持大清与蒙古的友好相处,结合两方面的因素,最终选择福临为皇帝就比较正常不过了,与孝庄和多尔衮之间的绯闻没有丝毫关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09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