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人中秋是怎么过的,和现在相比有什么区别呢

以史为鉴 2023-06-27 05:20:26

古人中秋是怎么过的,和现在相比有什么区别呢

还不知道:古人中秋是怎么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马上又到了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中国古代人们最注重传统,古人对中秋节也有很多的讲究,但是我们现在延续下来的传统已经很少了,所以我们现在来看古代人是如何过中秋节的,应该也是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吃月饼

朋友送的月饼已经收到了,作为一名东北人,收到月饼后我是老泪纵横,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精致的月饼,还送了刀叉!用刀叉吃月饼,大家在评论区告诉我这是哪个地区的习俗,纵横读书少,走的地方不多,让大家笑话了!

大家都知道的传统就是吃月饼,即使是放到现在的中秋节,还有很多出售月饼的。关于月饼来历,据说是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时,杨贵妃觉得他们吃的一种饼很好吃,就叫它为月饼。

现在,大家吃月饼都是一个一个吃的,但是古代吃月饼是好多人分着吃一个,每人都有同等大小的一份,寓意是合家团圆。月饼在古代就分为很多种类,但是大多数人们吃的还是五仁月饼,五仁月饼里有各种果仁。

我们知道的的就有五仁月饼,豆沙月饼等等。而在现在也有各式各样的月饼,中国古人过中秋就已经流行送月饼了,寓意是送团圆。

祭月

在古代的中秋节,人们是需要祭拜月神的。其实中秋节祭月就是自古以来的传统,早在周朝时期,就有中秋祭月的习俗了。而且古人祭月还有很多讲究,皇帝和寻常百姓祭月也是不一样的,皇帝要有专门的祭坛。

古人祭月,要提前准备许多祭品,然后全家人再祭拜。那么古人为什么要祭月呢?普通百姓祭月就是希望一年平平安安,也有想要考取功名的人希望自己金榜题名。皇帝祭月就是为了巩固民心,希望国家没有战争,风调雨顺,后来随着人们崇拜的改变,祭月活动逐渐的被人们冷落了。

当然,不祭月了还有赏月这样的习俗。

而在中秋节,正直八月份,这个时候菊花桂花也都开了,在赏月的同时,赏花也是必须的,纵横也很喜欢花卉,经常到花卉市场去逛,现在的菊花和桂花都是主打品种。

击鼓传花

古人都有很多讲究的,所以在中秋等重要节日,都是家里团圆的日子,所以为了增进感情,便出现了击鼓传花这样的娱乐项目。

击鼓传花,顾名思义,就是一边击鼓一边传花。如果鼓声停止了,花停到谁手里,谁就要给大家表演一段才艺,这样便促进了大家之间的感情。

其实,类似这样的活动,也演变为现在团体活动中的娱乐项目,例如丢手绢等游戏,就有击鼓传花的影子(没有考证,我猜测的)

燃灯

在中秋,也是月亮最圆,人们团圆的时候。人们在这种月色下,想出了燃灯以便衬托月色的办法。而花灯向来都是中国人喜庆的象征,不仅在春节,元宵节出现,而且人们也让花灯在中秋节出现,但是中秋节的花灯比较小型,没有春节的华丽。

在湖广一带有在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有制灯船的习俗。在广东地区,人们在中秋节前后,用竹条扎灯笼,然后糊上纸,涂上各种颜色。然后在中秋夜,将灯笼挂在树上,又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吃螃蟹

在中国古代,一直是“民以食为天”,不管什么样的节日,大餐一顿是少不了的,除了吃月饼外,吃点螃蟹那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秋风起,蟹脚肥,在这个时候弄点螃蟹,喝点酒,想想就美妙,红红的螃蟹看起来就让人食欲大开,作为中秋团圆宴上重要的一道菜,吃螃蟹的寓意也是极好的。

在红楼梦里,史湘云曾在中秋节举办了一次螃蟹宴,螃蟹都十分肥大,所以后来人们就一边赏桂花一边吃螃蟹。

有钱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奢侈且浪费,今年猪肉价格暴涨,吃螃蟹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澄阳湖大闸蟹听过没吃过,不过我们东北的盘锦河蟹,前几天我在市场上听是45元二斤,看样子还挺大了。

反正,我是海边的,最喜欢的还是梭子蟹,哈哈哈哈!

熬夜

前面说吃螃蟹,其实都是有钱人的生活,在中国古代一直都挣扎在温饱的水平线上,为了不消耗体力,平时晚上到点就睡觉,天亮才去干活。

恩,我小的时候,饿的时候,我奶就让我晚上早点睡觉。。。太难了,我现在能涨到180斤,我容易吗?

但是在古代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中秋夜越晚睡越长寿。有人想要长命百岁,就在中秋节熬夜。这和春节守岁是一样的道理,都是人们对生命长久的渴望。所以很多人就在中秋节熬夜,并对长命百岁寄予希望。

观潮

除了中秋赏月,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观潮了。相传农历八月十八为潮神生日,所以民间便有了观潮的风俗。

之所以会在这一天观潮,作为土生土长的海边人就要给大家普及一下小知识点了,潮汐跟月球引力有一定的关系,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都是圆月之时,所以潮水也最大。

与观潮有关的活动十分丰富,人们要祭祀潮神,而且还要有人主持,防止混乱对神灵不敬。而且还有各种艺术表演。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大赋名篇《七发》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在汉代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加兴盛了。

总结:

其实,详细来说,在古代物质条件不丰富的时候,往往都在过节的时候调节一下生活状态,并且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

我们看,古人过中秋节,又是吃月饼,又是祭月,又是赏月,又是击鼓传花,等等等等……十分热闹,而且人们之间还有互动。

近些年来,大家都觉得传统节日没劲,没有节味,其实我想是因为现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过节才能拿出来吃的东西,我们平时就能够吃到了,在没有物质的驱动下,人们对节日的视觉感觉自然就淡了,其实这是一件好事!

当然,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中秋节都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有人说,古人过中秋比现代人浪漫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人说,古人过中秋比现代人浪漫多了,这么说的原因:因为中秋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一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是国内仅次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传奇是为了庆祝仙女。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佳节。依据历史文献史料记载,“中秋节”一词最早使用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宰相镇牛淆,中秋夕与上下微服私访泛江”史料记载。直至唐朝初年,中秋才变成固定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述有“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中秋节的风靡起源于宋代,至明朝清代时,已经与元旦节并称,变成我们国家的关键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仅次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是我国最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关它发源有很多种观点。有些人认为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秋夕祭月”主题活动;有些人认为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农业制造的庆贺大丰收;也有人觉得中秋佳节源于唐代第一位丞相裴寂创造了月饼,并由此催生出了节日。但不管中秋节起源于哪里,有一点却毫无争议,那也是从唐代逐渐中秋佳节才被真真正正界定为固定节日,《唐书》中已经确立记录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到宋代,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度兴盛,中秋佳节逐渐成了一个十分备受期盼的节日。每一年中秋夜,汴京城(北宋首都)中的王孙公子、富家巨室会走上自己家亭台楼榭的最高点赏月,或邀亲戚朋友大摆筵席,大伙一起“琴瑟和鸣铿锵有力,酌酒鸡声”。而平民百姓人家也会“登小小的月台,分配宴会,团围儿女,以酬新春佳节”。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天卞京城内“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客,家婆于市”,不少人都是没日没夜地去玩玩耍,相比我们现代人的红灯区也不遑多让。

针对中国人来说,家是一个生命里重要组成部分,家和则万事顺,家破则人亡。中秋佳节暗示着阖家团圆、幸福,一家人在这一天里欢欢喜喜共处在一起,可以感受到承欢膝下美好的,尘世间最好的幸福如此这般。因此中秋佳节将会成为仅次中秋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由于三者都秉着同一个核心理念:合家团圆。那样除开宴会、赏月和吃月饼外,古代人在中秋节这一天还会继续干嘛呢?实际上与现代一样,根据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

中秋节究竟是怎么发展至今的?古人都是怎么过中秋节的呢?

在唐宋时期,中秋节主要是赏月和玩耍的时间。中秋节一般是一个社会娱乐的日子。在明清时期,节日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人们也赏月,但他们似乎更重视月神的神圣意义,以及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和经济关系。中秋节是收获的季节,人们用中秋节来表达人们对收获的庆祝。祭月的季节性成果,不仅是对月亮的祭祀,也是对劳动成果的享受。明清两代,中秋节时节是盛行的习俗,清代谚语:"八月十五圆,西瓜月饼供神前"。

清代有一种特殊的月饼,与日常的月饼相比,它 "圆而大"。"燕京岁时记 "说。"月饼随处可见,最大者多为方形,上绘月宫蟾兔形。" 特制的月饼通常在农历节后由家庭分享,或留待过年时食用。它们通常被称为 "团圆饼"。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以素食方式供奉月亮,用老南瓜、莲藕和月饼,旁边放一碗冷水。拜月后,妇女和儿童用手指蘸水涂抹眼睛,祝愿眼睛凉快。(周作人《中秋节的月亮》)这一习俗来自于六朝时期八月中旬用露水洗眼的习俗。当时,人们在中秋节时并不赠送月饼,而是用白草露装眼囊。(《荆楚岁时记》)

对月神的形象有不同的描述和理解。在福建汀州地区,秋夜有 "请月姑 "的习俗,孩子们在次月设果糕拜辞,请月姑来卜灾吉利。浙江喜安县的小孩子们把钱放在一起,准备好糖、米果、茶叶等环,以备下月之用,称为 "拜月婆"。诸暨的大户人家在中秋节做大月饼,拌上瓜果,"叠案为月,谓之'嫦娥'"。

“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古人怎么过中秋节

一、上古时期

在古代农耕社会,一开始并没有中秋节一说,先人们会在秋分祭月,以求得丰收和护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祭月也逐步演变为了后来的赏月、颂月活动。

二、汉代和两晋时期

作为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朝代,汉代是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时期,也是在汉代成书的《周礼》上最早出现了有关于中秋一词的记载。

不过汉代的中秋并没有现在的赏月、玩月活动,大部分为敬老、养老的活动,两晋时才出现了有关中秋赏月的文字记载,不过也只在南方地区盛行。

三、唐朝

唐代时中秋节才开始在全国普及开来,尤其是作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长安,无数的文人墨客在中秋佳节齐聚,品酒斗诗,怀月作词,抒发心中的所思所想。

在这些才华横溢的诗人笔下,涌现了无数关于赏月寄情的诗句。查看全唐诗,唐朝的八月十五赏月诗共111首,出自65个诗人之手。

根据传说,月饼一开始名为胡饼,是太宗犒劳远征归来的李靖时吐蕃商人所奉,在玄宗时,因杨贵妃望着皎洁的明月有感而发才变名为月饼。

四、宋朝

说起宋朝,人们想到的是靖康之耻、岳飞精忠报国、割地赔款等一系列神操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宋代在古代封建王朝中绝对算富庶的一个朝代,人们的生活水平等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就将春节、端午、中秋定为三大节日。所以,每逢中秋佳节,都会举办各种盛大的庆典,场面浩大,热闹非凡。

抛开皇宫不谈,民间亦有在中秋节期间通宵达旦饮酒作乐的习俗,除了赏月之外,宋代还有赏灯的习俗,而且主要是在江河之上放水灯,以求江神、河神保佑。

五、明清

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与春节并驾齐驱的重要节日,再加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已经由人文性向社会性转变,逐渐演变成渴望团聚、康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06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