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五代十国中最强的后唐,居然只存在了短短14年

众妙之门 2023-06-27 05:10:20

五代十国中最强的后唐,居然只存在了短短14年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五代十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01

公元904年九月,唐昭宗李晔被宣武节度使朱温弑杀,他的第九个儿子、年仅十三岁的李柷继位,是为唐哀宗。

唐哀宗在位三年,没有尝过一天做皇帝的滋味,因为他无实权,一切政事都是朱温说了算。

后来,朱温连这个傀儡皇帝也见不得了,干脆废了他,第二年就逼他喝了一杯毒酒。

公元907年四月,朱温篡唐称帝,建立后梁。

后梁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的开始,这个大分裂时期,就是著名乱世“五代十国”。

从建立的那天起,朱温就开始与后唐的前身,也就是唐末割据军阀、晋王李克用建立的前晋展开了争霸战,史称“梁晋争霸”。

公元908年(一说909年),李克用怀着未能干掉朱温的巨大遗憾,病死于晋阳。

李克用死后,其子李存勖继晋王位。

两年后,李存勖就得到一个干掉朱温的机会——那个机会,还是朱温自己给他的。

02

据《旧五代史》:

公元910年,野心越来越大的朱温,企图彻底消灭义武军和成德军,成德节度使赵王王镕向李存勖求救,义武节度使北平王王处直更干脆,派使者直接表示愿归附后晋。

李存勖二话不说就派军去救,在河北一个叫柏乡的地方,把朱温的军队打得屁滚尿流。

“柏乡之战”虽然未能干掉朱温,但李存勖收获也不小:

一是重创了朱温的有生力量;

二是扩大了后晋的地盘。

此战过后,义武军和成德军都归了后晋。

得到义武军和成德军的第二年,李存勖就以平叛为名,灭了卢龙节度使燕王刘守光建立的“桀燕”国。

从此以后,河北也大多归了李存勖。

公元923年四月,李存勖在邺都称帝,认为自己是唐朝合法继承人的他,仍以“唐”为国号,史称“后唐”。

03

而在称帝之前,李存勖已相继拿下河朔三镇——今北京及长城附近一带的幽州、幽州以南和山西接壤的成德、渤海湾至黄河以北的魏博。

拿下河朔三镇,意味着梁、晋两国的实力,发现了根本性的逆转,后晋由弱变强,后梁则正好相反,并在之后位于河南胡柳陂的一场大战中,晋军再一次重创梁军。

李存勖又趁赵国内乱派兵讨伐,于922年灭了赵国。

后唐建立后,李存勖更是加快了东征西讨的节奏,于同光元年十月初二亲率大军攻打后梁。

一天后,他的前锋李嗣源就渡过了山东境内的汶水,次日与后梁将军王彦章遭遇。

王彦章可是后梁名将,史书说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其兵器是一杆铁枪,“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人们叫他王铁枪。

王彦章猛,李嗣源比他更猛,竟然把他抓了活口。

王彦章拒不投降,被李嗣源斩首。

打败王彦章、占领中都(今山东汶上)后,李存勖又采纳李嗣源“兵贵神速”的建议,命令前军当夜出发,直扑后梁东都汴州。

他自己则亲率主力,随后跟上,打算一举拿下汴州。

此次进军,有点势如破竹的感觉。

先是山东曹州的梁将不战而降,后梁末帝朱友贞在汴州苦等援兵,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绝望的朱友贞只好自杀。

朱友贞自杀后,唐军很快开到汴州,开封府尹王瓒开门投降,接着,郑州刺史率军五万到封丘请降,后梁亡。

灭掉后梁,相当于啃掉了当时最硬的一块骨头,那以后需要对付的,基本上都是“软骨头”了。

据《新五代史·唐本纪五》:

公元926年九月,李存勖命魏王李继岌为西川四面行营都统,郭崇韬为招讨使,领兵六万,从陕西凤翔出发,经大散关入四川,攻打前蜀。

在长驱直入的后唐军面前,前蜀军队一触即溃,梓、绵、剑、龙、普等州纷纷投降,武定节度使、山南节度使、阶州刺史纷纷献城投降,接着投降的,是夔州忠州万州……

公元92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李存勖长子李继岌率军抵达成都。

第二天,蜀主王衍出降,前蜀亡。

04

搞定前蜀后,后唐跻身NO1,成为五代十国时期疆域最广的朝代——“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

控制了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湖南、重庆,以及陕西、四川、湖北大部,和宁夏、甘肃、贵州各一部分,以及江苏、安徽淮北等广大地区。

之后,开国皇帝李存勖就变了,变成了一个荒怠政务,纵容宦官、伶人乱政的糊涂虫。

尤其糊涂的是,他还无罪诛杀郭崇韬、朱友谦等功臣,无端猜忌替他打下江山的最大功臣李嗣源。

实际上,他和李嗣源的关系非同一般:李嗣源是李克用的养子。

这种猜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强烈,以至于当李嗣源自镇州入朝,李存勖居然令都虞侯朱守殷监视他。

朱守殷非常反感兔死狗烹那一套,不但把李存勖要他监视他的事告诉了李嗣源,还提醒他说,他已到了“德业振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的地步,希望他早做打算,以免大祸临头。

李嗣源的回答是:“吾心不负天地,祸福之来,吾无所避!”

——我的心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让它们来吧,我不怕,也没有什么好逃避的!

他的无动于衷,被人误以为好欺负,关于他的流言蜚语愈来愈多,对他的诽谤愈来愈过分,若不是枢密使李绍宏极力为他开脱,恐怕早就被杀头了。

公元926年二月,魏州军卒皇甫晖煽动魏州军发动叛乱,推赵在礼为头头,攻占了邺都。

李存勖先是命邺都行营招抚使元行钦平叛,姓元的却连打败仗,李存勖不得不改用李嗣源,命他平叛。

那时,由于李存勖嫉贤害能,对宿将功臣不是冷遇就是猜忌,搞得上下离心,同床异梦,尤其是李嗣源女婿石敬瑭,对李存勖的所作所为极其不满,劝老丈人趁机反了。

劝李嗣源造反的,除了他的女婿石敬瑭,还有他的部下安重诲和霍彦威。

不造反就只有死路一条!

李嗣源被迫造反后,李存勖不得不亲自率兵平叛,中流矢而死。

李存勖死后两天,李嗣源就进了洛阳,于李存勖柩前即位,成为后唐第二位皇帝。

05

据《旧五代史·明宗纪十》:

李嗣源即位之时虽然年已六旬,但他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具体做了整饬吏治、减免赋税、铲除伶宦、节省财政、削弱藩镇、整顿禁军、严惩贪腐等一系统利国利民的事情,所以他统治时间虽短,但国势有所起色,国家太平,出现了中兴气象,百姓生活有所提高,竟然达到了小康水平——比岁丰登,中原无事,言于五代,粗为小康。

公元930年十一月,武安节度使马希声上表请求归附朝廷,契丹国东丹王耶律倍归附。

他们的归附,使后唐的疆域达到顶峰。

不料,在位仅七年,李嗣源就因次子李从荣起兵叛乱,受到惊吓而死,第三子李从厚柩前即位。

李嗣源虽然是五代时期少有的开明君主,但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疑心过重,擅杀大臣。

连续杀掉宰相任圜和枢密使安重诲之后,他和大臣们的关系,和儿子的关系,不可避免地搞成了相互猜忌模式,次子李从荣起兵造反,与此有很大关系。

李从厚继位后,开始犯爷爷和老爹的老毛病。

遭到李从厚无端猜忌的,是他的弟弟、潞王李从珂和姐夫石敬瑭。

李从厚决定先拿弟弟李从珂开刀,先是罢了他儿子李重吉控鹤指挥使的职务,赶到亳州去当团练使,然后令李从珂改镇河东。

李从珂虽然是他爹李嗣源的养子,不是李从厚的亲弟弟,但对李家也算忠心耿耿,从无二心。

但李从厚这样一搞,无二心也不行了。

李从珂部下得知情况后,纷纷鼓动他造反。

李从珂“只好造反”,率军连续攻下长安、华州、陕州,李从厚慌忙逃往魏州,途中遇到姐夫石敬瑭。

在这之前,同样被李从厚当成眼中钉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已被李从厚改镇成德,如今冤家路窄,石敬瑭就把这个小舅子的亲随杀光,把他软禁在卫州。

后来,李从珂派人杀了李从厚。

公元934年四月三日,李从珂率军进入洛阳。

第二天,李从厚被太后下诏废黜,两天后,立李从珂为帝。

06

历史会重演,但谁也没想到,重演会来得这么快。

李从珂登基后,虽然委石敬瑭以重任,任命他为太原节度使、北京留守,充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军蕃汉马步总管,但并不信任他,反而把他当作最大的威胁。

在李从珂看来,不能让石敬瑭继续呆在河东,因为河东是他的根据地,可谓树大根深,若有不轨之心,搞起事来相对容易。

对于李从珂的心思,石敬瑭心知肚明,所以在京城参加完李嗣源的葬礼后,他都不敢提出回去,不然李从珂定会起疑心。

回不敢回,总在京城呆下去也不是办法,说不定哪一天就会丢了脑袋,肿么办?

石敬瑭整天愁眉苦脸,茶饭不思,竟然生起病来,瘦得像个鬼。

再这样下去,即使大老板不杀他,病也会把他病死,妻子李氏急了,只好向太后求情,请大老板放他回去。

尽管李从珂和太后不是亲母子,但太后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李从珂不得不让石敬瑭回到河东。

放是放回去了,李从珂派武宁节度使张敬达领兵驻屯代州,既是对石敬瑭的牵制,又是对石敬瑭的监视。

李从珂觉得还不够,又于第二年调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目的是削弱他的兵权。

被大老板接二连三苦苦相逼,石敬瑭觉得再也不能退让,否则就是等死。

决定造反后,石敬瑭上表指责李从珂的即位是非法的,应该马上把位子让给许王。

公元936年五月,李从珂命建雄军节度使张敬达率军讨伐,很快包围了太原,在太原周围筑起长围,打算把石敬瑭困死在城里。

起兵之前,石敬瑭就已有打算:如果干不过政府军,就以割让燕云十六州等为条件,请契丹人帮忙。

正愁没机会进军中原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顿时喜出望外,立即领兵从雁门关南下,既是帮石敬瑭打江山,又是给自己创造问鼎中原的条件。

后唐军队猝不及防,一战而被杀死一万多人!

当年十一月,石敬瑭被耶律德光册封为皇帝,国号晋,史称后晋。

随着后晋的建立,后唐,这个五代十国时期最大,也可以说是最牛的国家,短暂的“辉煌”过后,大浪淘沙一般退出了历史舞台。

事成之后,石敬瑭按照承诺,除了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人,使中原失去了最重要的一块北方屏障,还答应每年给契丹人布帛三十万匹。

石敬瑭自己,也以历史罪人的形象,受千夫所指,万世唾骂。

可以说,后唐是“物极必反”最好的例子,从爬到山顶的那天起,还没来得及体验一把“登高望远”的豪迈,没来得及看看四周的风景,就开始不停地从山顶往下跌,没多久就跌入了深渊,仅存在了短短的14年。

五代十国的历史大致进程是怎样的呢?

大唐帝国灭亡后,中国四分五裂。在短短的半个世纪里,仅仅是中原政权就换了五个,平均每十年时间就完成一次政权交替。每个政权所使用的国号,无一例外都是历史上曾有过的。为了区别雷同的名称,史学家只好统统加上一个?后?字,因此有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中原政权。至于地方割据政权,那就更多了,所谓的?十国?,指的是势力较大、存在时间较长的十个地方割据政权,分别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改国号为大梁,五代史由此为开端。五年后,朱温被儿子朱友珪所杀,弑君者还没坐暖皇帝宝座,便被弟弟朱友贞干掉了。公元923年,李存勖称帝,国号大唐,灭了后梁。后梁存国仅十七年,共三任皇帝。

后唐开国仅仅三年,唐庄宗李存勖被叛军所杀,李嗣源继位。李嗣源当了八年皇帝后去世,李从厚继位,很快被李从珂赶下台。公元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借契丹之兵,灭了后唐,李从珂自焚身亡。后唐存国十四年,共四任皇帝。

石敬瑭在契丹支持下,建立后晋政权,割幽云十六州予契丹。石敬瑭死后,继位的石重贵与契丹翻脸,可是他高估了自己的力量。经过数年苦战,后晋败于契丹之手,石重贵成为阶下之囚,后晋灭亡。后晋存国十一年,共两任皇帝。

契丹人入主中原,改国号为辽。与此同时,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自立为帝,号召诸道反契丹。在各地纷起的反攻下,辽太宗耶律德光被迫撤出中原。刘知远改国号为大汉,史称后汉,这一年是公元947年。五代史没有一个皇帝当得久,仅仅一年后,刘知远便去世,他的儿子刘承佑继位。在政权频繁更迭的年代里,君与臣之间的信任降至冰点。公元950年,刘承佑突下重手,连杀大臣,并想除掉手握重兵的天雄节度使郭威。郭威不得不反,率军反攻开封,刘承佑败亡,后汉仅仅存在四年便灭亡了。


皇帝轮得可真快,这回轮到郭威加冕,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定都开封,这也是五代史里最后一个中原政权。郭威称帝后第四年(公元954年)去世,其养子柴荣(又称郭荣)继位,他是五代史中出类拔萃的一位皇帝。柴荣在位期间,南征北战,败北汉,征南唐、后蜀,北伐辽国,大有鼎定乾坤之势。可惜的是,他与五代多数皇帝一样短命,在位六年便英年早逝,只活了39岁。七岁的柴宗训被推上皇帝的宝座,不久后被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给夺权了。

五十年的时间,光是中原政权就换了十四个皇帝,其中有一半是以发动政变、兵变的形式夺权。皇帝被打倒、被推翻、被赶下台,甚至被杀,都是司空见惯的事。直到赵匡胤建立大宋政权,杯酒释兵权,采取?强干弱枝?之政策,皇帝才算坐稳了江山。

南唐为什么是五代十国里最强的?五代十国北汉为什么最后才灭亡?

南唐为什么是五代十国里最强的?

五代十国的南唐和宋代一样,都是“空手套白狼”一样皇朝,都是他人打江山,她们钻空子坐天下。南唐“建国”皇上李昪,本名徐知诰,是杨吴佞臣徐温的义子。徐温尽管有好几个儿子,但没一个比得上徐知诰。最后,徐知诰夺位取得成功,于公年937年设立了齐朝。2年后,徐知诰乱认祖先,自称为唐朝之后,更名李升,国家名字易齐为唐,建都南京金陵。

南唐初的领土,和杨吴最富强时没变化。杨吴是五代十国早期,对中原皇朝极具威胁的阵营之一,另一为李存勖的晋国(后唐其前身)。杨吴地界有多大?北以淮河分界,但淮河往北的泗州(今江苏盱眙)、海州(今江苏连云港)皆为杨吴操纵。西面最远方,控制了鄂州(今湖北武汉)西,随后顺着现今湖南与江西两省的界限往南划究竟。换句话说,如今江西省的西、南、东三线界限,便是那时候杨吴的南方地区边境线。然后是安徽省的安徽一部分,及其苏北(没有苏州)。

这种地界都是杨吴明太祖杨行密打下来的。遗憾杨行密的儿子不成器,权利被徐温抢走。想不到徐温也是个“二传手”,沾到手上的权力,在自己手上是捂热了,最终被和自己没什么血缘关系的义子李昪给转走了,自己辛苦一世,白忙一场。

五代十国是存在唐代中间的一个时长,开始于唐代后期,完毕于宋。宋代算得上结束唐朝末年以来的半世纪的瓦解,但是只是一部分,最后完毕瓦解的算得上清朝,由于宋代时北边还有一部分在少数民族的手里边。因此宋代那时候的贡献还是比较大的。

五代十国北汉为什么最后才灭亡?

大家看一下五代十国。首先要了解五代十国是两个词,五代和十国。五代十梁、唐、晋、汉、周五代,由于这个年号的名称以前都是有些人用过,为了能有别于以前的时期,因此史籍上称之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通常是存有于北方,是当年的擒雄政权,她们是一个替代一个的,并不是并存的。

十国通常是中原地域以外的政权,大部分都是存在南方地区,都是并存的,史籍上记载的称之为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军阀割据政权。其实他们基本上都是并存的,也都是和五代并存的,并且十国只是个虚数,并不只是十个。大家看一下她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五代十国创始人是朱温,因为这人把唐代灭了,所以开辟了五代十国的历史。朱温当年是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的里边的一个手底下,后来他缴械投降唐代,最后灭了黄巢和其他的农民起义,也被赐名朱全忠。但是朱全忠并出轨行为,他最终在907年谋反,设立了梁国。其实就是五代里边的后梁。后梁在第三个皇上的时候被那时候另一个军阀割据政权唐给灭了。唐取代了梁,这一唐和唐代不一样,他们不是朱温的手下,并不是农民战争的。

反而是少数名族沙陀族建立的,朱温灭了唐朝的情况下当年的这地方虽说是军阀割据政权,但是还奉唐代为擒雄,之后在923年唐国的老大李存勖灭了后梁,由于取代了梁国的擒雄,并且自己认为姓张,自认为是唐朝的后台管理,因此建立的年号又称为唐。后唐疆域宽阔,关键控制着中国华北地区,东接海宾,西括陇右、川蜀,北带长城,南越国汉阳,整体实力或是十分强大的。

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过于短暂,现在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个时代,如何理清五代十国的历史?

一般认为5代十国从公元907年开始到960年结束。想要理清五代十国的历史,那么需要了解5代十国中这15个政权到底是谁建立的,怎样建立的。

一、第一国“前蜀”

前蜀这个政权是王建于公元891年建立的,位置处在西川等地,王建是当时唐朝的一名大将,他建立的这个政权,在当时看来更像是自立为王,后来朝廷才不得不认可它的存在。

二、第二国“吴国”

吴国的创始人是唐昭宗亲自任命的“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于公元892年称王。当时的他被封为吴王,而他所领导的这个政权也被称之为吴国。

三、第三国“闽国”

而在公元893年,当时在福建等地极其厉害的王潮被唐朝政府封为“福建观察使”,而由于王潮的弟弟因为后来被封为闽王,所以这个政权后来也被大家称之为闽国。

四、第四国“吴越”

吴越同样也是在公元893年被承认的,钱鏐当时由于占据浙西等地,唐昭宗不得不任命他为镇海军节度使。

五、第五国“楚国”

楚国是在公元896年被成立的,当时也是因为马殷占据了湖南等地,不受朝廷的管辖,朝廷只能任命他为“潭州刺史”。

六、第六国“南汉”

在公元905年的时候,当时岭南的土霸王刘隐被任命为“青海节度使”,而这个政权也是前6个政权当中唯一一个之后称帝了的政权,称帝后,国号便改为汉,所以被称之为南汉。

七、第七国“荆南”

荆南政权是朱温称帝以后任命的,当时他是直接任命了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但其实当时的荆南能够被朱温管理的也就只有小小的一座城市而已,但可笑的是荆南这个政权却存活了50多年,甚至比朱温所统领的政权还要长。

八、第八国”后蜀“

孟知祥是李存勖任命的”西川节度使“,在李存勖死后,便反了后唐,自立为王,后来登基称帝,改国号为”蜀“。为了区分和王建的政权,后人便把他的政权称为”后蜀“。

九、第九国”南唐“

李煜的爷爷李昪在公元937年发起政变,逼迫吴主禅位,建立南唐政权。甚至在之后的发展当中南唐政权成为了当时的南方第一强国。

十、第十国”北汉“

北汉其实是五代十国第五代政权后汉残余势力建立的,也是五代十国当中最后一国。

第一代后梁

朱温于公元907年登基,逼迫唐朝的帝王禅位,改国号为“梁”,从此开始了五代十国的第一代。由于朱温他是继承的唐朝的一切,所以史学家们也把这当作真正的的五代十国的开始。

第二代后唐

李存勖以及他的父亲都是反对朱温政权的人,所以在公元923年,李存勖消灭掉了朱温建立的后梁政权,称帝建立后唐。开启了五代十国的第二代。李存勖也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人,在两年后他便消灭了五代十国中的第一国前蜀,并任命孟志祥镇守。

第三代后晋

在李存勖死后,后唐政权便岌岌可危。后唐的一个将军石敬瑭于公元936年联合契丹人消灭掉了后唐政权。石敬瑭称帝,改国号为晋。开启五代十国的第三代。

第四代后汉

后汉政权是在后晋被契丹人消灭后建立的,由于当时契丹人在中原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遭到了汉人的抵抗,所以后晋的一大臣刘知远便趁乱称帝,于公元947年开启第四代“后汉”。但是后汉政权并没有坚持多久就被消灭了。

第五代后周

后汉政权仅仅建立了4年时间,郭威便发动了政变,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这也是五代十国的最后一代。

而在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逼迫后周帝王退位,登基称帝,建立了我们所熟知的宋朝。也从此五代十国落下了帷幕。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06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