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如果魏国的人才没有流失,统一中国的伟业可能没秦国什么事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魏国是周朝的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随即周显王二十五年(前344)魏文侯在安邑称王,国祚179年。其领土包括现在的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东部、河北南部。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交错接界、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
由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的雄心让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初时他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在整个战国时期,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那么为什么战国时期的很多人才都从魏国流失了呢?
一、魏国是一个人才培养基地,但没有人才施展的空间。在战国历史上,要说对各国贡献最大的那些臣子名将里,细数之下我们很容易发现大多都是魏国人:张仪、商鞅、范睢,这三人可以说是为秦国扫六合铺下了坚实的基础;吴起、孙膑、庞涓、李悝等等也都在战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整个魏国在魏惠王后,魏国开始走下坡路。魏惠王曾感叹“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鸟都是择良木而栖,当一个有才能的人看到魏国这样的境况后,都能分析出魏国未来的发展轨迹,也就失去了辅佐它的信心。
魏国的君王无能导致了臣子之间互相倾轧,增加内耗。雪藏商鞅,直到濒死之际才举荐商鞅的公叔痤,仇视孙膑、妒忌孙膑的庞涓,迫害范睢、自大狂妄的魏相魏齐……这些种种事迹在任何国家都会发生,但只有魏国这样的事发生最多。这样的风气,这样的环境又怎是一个良好的吸引人才的环境呢?
二、魏国改革无疾而终,还不够彻底,依然是贵族政治。相比秦国的商鞅变法,魏国最开始的李悝变法真的是太软弱了。整个改革没能牵扯到魏国的根本,对当时的旧贵族打击力度不是很大,导致了李悝之后,魏国的改革很难再持续下去。同时魏国的国君在对改革的看法上也没有像秦惠文王那样继承父志,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
反观当世秦国,旧贵族在商鞅建造的法令体系下受到了残酷的打击,被灭族抄家的不计其数,这让秦国大大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将权力越来越集中在秦王一人手上。
三、魏国地理位置特殊,决定了人才易流失。魏国位于各个国家来往的要道,联通整个东南西北,这里的信息网络相较于其他国家更多更全。这对于人才来说,但凡知道哪个国家的招贤令或者哪个国君招贤纳士,自然会前往投奔。这是个学术活跃的时代,学者们自然可以随意离开去往不同诸侯国。相比其他国家,魏国做得太差了,因此魏国的人才也容易流失。
刘向曾在《战国策》里写道:“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此非公叔之悖也,惠王之悖也。”事实上,任何朝代的发展都要重视人才,而君王的作为就十分的关键,得了人才才能得天下。
魏国,曾是战国时代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其强大的时间非常长,在整个战国有250多年的时间里,有140多年魏国都是第一强国。即便是秦国出现了大名鼎鼎的秦孝公,魏国的实力依然碾压秦国。魏国地理位置和外交环境比秦国好,这得益于魏国继承了春秋最大国(晋国)的家业,同时文候最早任用李悝变法,快人一步。加上地处中原,文化交通繁盛,所以魏国人才济济也是情理之中了。 按理,强大的国力加上众多人才,魏国一定可以横扫六国,实现大一统/然而,历史上最后实现大一统的却是人才相对匮乏的秦国。 秦国能实现统一离不开人才的帮助,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商鞅,他的变法使秦国从此走上军事强国。还有外交专家张仪,正是有他们对秦国的辅佐,才有了秦国的强大,才有秦王嬴政在先人的基础上实现扫六合,建立大一统。 但其实秦国的地理位置不具备优势,土生土长的人才很少。倒是从魏国来了不前人才,比如商鞅,比如张仪。可以说,嬴政能成为千古一帝,离不开魏国人才的相助。 可魏国人才济济,为何留不住人才,却给秦国运输了大量人才?在此举几个例子,简要说明一下。 范睢,字叔,魏国芮城(今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人。范睢家境贫寒,但颇有政治才能。他想要游说诸侯王,通过对自己想法的实践,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他的家庭,却又没有能力为他提供坚实的后盾。无力远行,范睢便只好先投靠到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了一个幕僚。 后来,须贾受命代替魏昭王出使齐国,范睢作为须贾的家臣随行。须贾一行人在齐国停留了数月,魏昭王却都没能收到使团传递回来的有用消息。同一时段,能说会道的范睢入了齐襄王的眼,齐襄王给范睢赏赐了金十斤和一些酒肉。 虽然范睢对此拒而不受,但须贾还是大怒。须贾认为,范睢一定是向齐国透露了魏国的消息,背叛了魏国。不然齐襄王不会给范睢一个外国人大量赏赐。 使者团好不容易回到魏国以后,须贾仍记得此事,便向魏国国相、魏宗室子弟魏齐报告了此事。魏齐听从须贾的片面言辞,武断地给范睢定罪,将范睢打得"折胁折齿",遍体鳞伤。魏齐还想将范睢用竹席裹起来丢进茅厕淹死,不过重伤装死的范睢,在说服守卫之后,趁众人不注意,成功脱逃。 在范睢逃走后,魏齐又后悔自己这么折磨一位人才,想着将范睢带回去。与范睢相识的郑安平得知魏齐的命令以后,迅速带着范睢逃出魏国。而范睢也隐姓埋名,改名为"张禄",怀着对魏国的仇视,开始了在秦国的从政之路。 张仪,魏国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王显乡)人,出身于魏国落魄贵族家族。他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鬼谷子。他的同窗,是战国另一位纵横家苏秦。在学术上,张仪甚至比苏秦更有成就。 学成归来以后,张仪也四处游说,推销自己的谋略。然而魏国和其他国家一样,并未看上张仪的谋略,甚至让他陷入"频被困辱"的境地。无奈之下,张仪只得应苏秦的邀请,前往赵国。 作为贵族后代,张仪在魏国朝堂如此不吃香,在赵国也不如意,这也后来去了秦国,这位名震战国的纵横家,凭借一张利嘴,成为秦国第一任丞相,又凭借一张利嘴游走于诸国之间,冒着生命危险实现秦国的"连横"战术一一"事一强以攻众弱"。他的利嘴不仅成就了秦国的强大之梦,还深深影响了列国的兼并形势。对他自己来说,他也凭借着这张利嘴在秦国官场混迹自如,排挤了众多竞争对手,成为秦国官场上数一数二的人物。 吴起,卫国左氏(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人。吴起早年的仕途十分坎坷。在一掷千金之后,他没能在卫国谋得一官半职,还被人嘲笑。愤然离家的他后来几经周折,甚至为表忠心而杀妻,却还是被鲁国怀疑,后来不得不辗转到魏国。 魏文侯曾问吴起是个怎样的人,李克回答:"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因而一开始,吴起受到魏国重用,得以为将,与秦、韩对峙。 然而等到公叔任魏国国相时,吴起也走上了被魏国上层怀疑的老路。公叔采纳了门客的建议,准备让公主下嫁给吴起,以试探吴起的忠心。结果吴起果然如他们所料,拒绝了这门婚事。后来吴起得知此事的内幕,害怕因此惹恼魏武侯,便逃去了楚国。 对吴起而言,他作为一个外国人,被怀疑是正常的。然而魏国上层等到吴起已经为魏国立下汗马功劳才来怀疑他,就是没事找事了。 战国中后期,魏国统治阶级对待人才的这种糟糕态度,远远比不上被视为蛮夷的秦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魏国逼走的,更是一浪高过一浪的滔天巨浪。魏国也想保住自己的霸主地位,然而却没有采取正确的政策,以至于眼睁睁地看着曾经的魏国贤才将自己打倒。 从这几个例子,不难分析出,内斗是魏国人才流失的原因,而内斗也是因为人才太多。 有人说魏国国君不识才,其实不然,不能说留在魏国的就不是人才。不论是魏武侯魏惠王,还是公叔痤庞涓乐羊,表现都可圈可点,远谈不上昏聩。但由于人才太多,反而造成人才之间的消耗。所以公叔丞相临死前才上书举荐商鞅,庞涓处心积虑要 *** 孙膑,秦国因为本土太缺人才,对人才极好,招揽人才也十分有名,反倒是也吸引了人才。 同样吸收魏国人才的还有齐国,但齐国本土人才也多,从吸引人才的角度,还是不如秦国。 不过,魏国的国君不能说昏庸,但识人的水平还是不够,孙膑PK庞涓,吴起PK公叔痤,商鞅PK公叔痤,每次都是更差的人才留下,更厉害的流失,离开的人才倒过来把魏国的人才碾压,确实比秦孝公差了许多。
魏国人才的流失重要原因不是魏王不会用人,是魏国人才太多。魏国是天下中心,周朝首都故地,是个养人才的地方。商鞅、吴起、孙膑、范雎是人才,但难道死才举荐商鞅的公叔痤、逼走吴起的公叔、残害孙膑的庞涓、迫害范雎的魏齐就不是人才?
正如毛遂所说“吾乃囊中之锥, 未曾露锋芒,今日得出囊中,方能脱颖而出”,很多人在魏国没有得到展露的机会,拥有众多人才的魏国之所以不能崛起,很大程度上是臣子之间的内斗。一方受到魏王重用,另一方就只好离开。而他们去了其他国家,其他国家人才相对匮乏,便受到重用,又没有其他大才的掣肘,得以大显身手,最后被我们后人定义为“人才”。就像三国的诸葛亮如果出山投奔曹操,他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达到他在蜀国位极人臣的高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05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揭秘,魏国为什么总留不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