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朱元璋晚年为何要分南北榜的考试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我国的科举制度最早产生于隋唐,此后,它就成为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每一个举行科举考试的王朝都是在自己国家的全部疆域之内举行公开、公正的考试,凭借考生的成绩高低来选拔人才。这“公开”、“公平”、“公正”应该是科举考试的精神内涵所在,但是有时候因为种种的原因,这三个评判标准并不一定能得到贯彻,有时是因为人为的主观因素,也有时是因为一些客观环境的因素而迫不得已的扭曲了这些原则。明太祖朱元璋在晚年就曾经做过这样一件违背了考试规则的事。
从朱元璋即位之初,为了网罗天下的人才为己所用,安抚多年战乱之下不安定的民心,朱元璋很快就重新举办科举考试。几年之后,他又颁布了明确的科举考试的章程,规定了考官人数和评定举子成绩的标准。每隔三年举行最高等级的科举考试,届时全国各地的考生们都聚集在京城,参加统一考试,然后根据考生的文章评出成绩,逐一颁给学位。这种做法本来就是符合公平原则的,但是在洪武三十年的这次科举考试中,朱元璋却一反常态,搞了一个区分南北榜的考试,不以成绩为取士标准,而改以地区为取士的标准。这样做又是为什么呢?
洪武三十年的这次会试本来进行的很顺利,但是发榜的这一天却发生了骚乱。骚乱的原因是这次上榜的所有举子都是南方人,居然连一个北方人都没有,这在历次的考试都是非常少见的。在当时明王朝的首都南京城里,落选的北方举子们成群结队的涌向负责科举考试的吏部衙门,要求吏部的官员对考试的结果作出解释。他们认为这次的主考官也是南方人,所以在考试成绩上弄虚作假,故意偏袒南方举子。这一下南京城里顿时乱成一团,南方人和北方人即使是素不相识,见了面好像也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城里时常出现因此打架斗殴的情况。负责维护京城治安的军队迅速开进城里,想设法平息这场骚乱。可是他们可以用武力阻止暴力行为,却不能改变南北方人之间的对立情绪,反而还加剧了这种情绪。这件事很快传到了皇帝朱元璋的耳朵里,他马上派人前去安抚那些闹事的北方举子,向他们保证说皇帝正在调查此事,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情绪激动的举子们子才慢慢散去,然后,朱元璋就找来这次考试的主考官刘三吾了解情况。
原来,刘三吾并没有在考试卷上做什么手脚,举子们的考试成绩都是真实的。南方的举子确实考的都比南方举子好。朱元璋也知道刘三吾一向刚正,不是会因私枉法的人。他相信刘三吾对考生成绩的判断,但是为了平息北方士子的愤怒情绪,朱元璋要求刘三吾从北方的举子中挑选几个来一并上榜。不料刘三吾这次真是倔过了头。这个老夫子认为自己的评判是公正无私的,毫无错处,所以他拒绝更改考试成绩,使成绩本来就差的北方士子上榜。朱元璋听了大发雷霆,认为刘三吾实在不通时务,记得把刘三吾赶了出去。他还把其他的几位考官都撤了职。北方举子听了这个消息都大声欢呼,要求皇帝为他们主持公道。
不久之后,朱元璋再次派其他官员去重新审定这次考试的成绩。可是当他再次听取审报告时,却发现真有几个不怕死的大臣。这些被派去复审的官员其实都很清楚皇帝的意思不过是为了给北方士子一个交待好下这个台阶。但是这些正直的学究们却仍然坚持北方士子的考卷确实不如南方士子的。他们的最后结论竟然和原来的主考官刘三吾的结论一模一样。这下朱元璋勃然大怒。他指指官员们互相包庇,有意蒙蔽自己,一气之下把这些官员都革职下狱,严加拷问。结果这件事情越做越过火了。这些无辜的官员最后定罪时竟然被与十几年前发生的胡惟庸案联系在一起,全部被处以死刑。
后来,朱元璋亲自主持,重新举办了一次考试。这次的考试结果与前一次截然相反,入选的61名士子全部都是北方人,一个出身南方的都没有。看来朱元璋为了平息北方人的不平情绪,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此以后,为了避免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朱元璋立下规矩,此后的科举考试,南北分卷考试,最后按南方60%、北方40%的标准取士,以求通过这种方法来使南北方人入仕的官员人数大致相同。因此,此后的科举考试并不单以成绩取人了,而且加入了地区的因素,并且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制度。
其实朱元璋对待那些官员的手段虽然是过分了些,但是他这么做实在有不得已的苦衷。当时虽然明朝建国时间已经不短,但是因为朱元璋是从南方起兵成势的,北方的士子在很长时间里仍然不信任这个政权。而为了取消这种疑虑,选拔北方的人进入政府做官无疑是一种最好的办法。他虽然知道南方因为经济发达,文化教育的水平也确实比北方高,但是他却不能让每一次入选的人都是南方人。这样一来岂不是朝中全是南方人在做官?这样对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极为不利。所以他只能采取这种分南北取士的方法,使南北两地的官员人数渐趋平衡,以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也算是用心良苦了。在这次的事件中,不能说是朱元璋正确还是死难的大臣正确,因为他们遵循的是不同的原则。那些宁死也不肯改变自己意见的大臣用生命坚持了科举考试的公正原则,他们的勇气是非常令人敬佩的。而朱元璋的选择则是从国家政治的角度出发的变通方法,也不能说他没有坚持公正就是错的,只能说这是情势所逼罢了。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插手南北书案?
南北榜案是丁丑系之后发生的一件大事、一个奇迹、一个丑闻明洪武三十年中考。说它大,是因为北方的一场暴动带头,最后演变成南北对峙的政治运动。朱元璋亲自打理;很奇怪,因为这个科目有两个列表。第一份名单中的五十二个人都是南方人,而第二份名单中的六十一个人都是北方人。它之所以丑陋,是因为朱元璋又一次用残酷的手段铲除了反对派势力,制造了20多名考官在当年农历新年被处死的血腥悲剧。
按理说,通过科举选拔人才是礼部的事,但身为皇位和朝政的朱元璋为何如此不顾身份,煽动群众,大发脾气,屠杀考官?笔者认为原因有三:第一,朱元璋从大局出发,通过此举,制服了北方士人的心。两者,考官没有我不理解皇帝的意图,这引起了朱元璋我怀疑他们。第三,朱元璋借机铲除反对势力,实行文化专制。
明初,北方士人受战乱影响,始终处于观望状态,不愿依附明朝。用科举制度制服北方士人势在必行。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如果仅以文章好坏为标准录取学者,必然导致地区间的巨大差异。一些落后地区的学者永远不会出人头地,这将影响落后地区的发展和政局的稳定。朱元璋作为皇帝,把握大局,考虑稳定。他只有采取人为的平衡,才能平息北方知识分子的怨气,安抚北方人民的心。
朱元璋的想法是清晰、正确和明智的,但偏偏每个人都没有我不买他的账。他先是让考官刘三五平衡一下,增加入围人数,选几个北方候选人上榜。结果刘三五拒绝了。接着,他命令张欣等人审阅试卷,希望从中挑选几个有才能的北方人。但对朱元璋令人惊讶的是,审查的结果与初步审查的结果完全一致,因此所有北方人都被重新命名为孙山。张欣等人没能我不理解朱元璋的意图,而一意孤行,这让皇帝很受伤,很恼火,很丢脸。朱元璋决定亲自负责第三次卷子审核。
无论是刘三五还是张欣,都是严格按照朝廷科举的规定,以文章的优劣来选拔人才。但朱元璋认为张欣和刘三五相互勾结欺骗你,就交给刑部严肃查处。刑部里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他们只好为胡于是刘三五、张欣等人一下子变成了遥不可及的青玉余党。朱元璋明知罪名无中生有,仍在年关处死张欣、白等20余人。刘三五老得可以免死,被发配边疆流放。连宋琮第一,南榜第二,安辰也因涉嫌行贿而被发配处死。至此,这起全国公案彻底尘埃落定。
南北榜案发生在洪武朝文字狱结束后不久,历时十三年。是朱元璋采取极端手段打击朝臣反对势力,延续了文化专制和高压政治。这一案例不仅反映了南北政治平衡对国家统一发展的要求,也反映了朱元璋这是美国打击和限制江南地主的一贯政策。朱元璋皇帝
说到朱元璋的统治,有一个名词不容回避--残暴。残暴的方式,就是屡兴大案。
历史学界,很早就有“洪武四大案”之说。所谓四大案,即空印案、郭恒案、蓝玉案、胡惟庸案,简单的名词后面,是千万颗人头落地。
四大案中,“空印案”和“郭恒案”都是贪污腐败案,前者因官员使用盖有官印的空白文书,激起朱元璋?怒,前后株连数万人。后者因户部侍郎郭恒贪污官粮,再次兴起大狱,株连上万官员。“蓝玉案”和“胡惟庸案”都是谋反案,受牵连的大多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前后十余年,屠戮上万人。桩桩案件,皆是血雨腥风。
但要论对后世的影响力,“四大案”中不论哪一桩,都有限得很。“胡惟庸”“蓝玉”两案株连无数,朱元璋的本意是为他的后人“接班”扫清障碍,谁知事与愿违,反导致即位的建文帝无将可用,“靖难之役”中败给了朱棣。至于“空印案”和“郭恒案”的目的,则是为了整顿吏治,扫清腐败,然而即使在当时?面对贪官屡杀屡不绝的情况,朱元璋本人也曾感到绝望,发出“朝杀而暮犯”的悲叹。而后明王朝吏治腐败,贪污横行,或许更是朱元璋生前想不到的。
然而却有这样一桩案子,论株连人数和规模,皆无法与“四大案”相比,但案件产生的影响,却远比四大案深远,不但终明一世,甚至波及今日。这就是发生在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的“南北榜案”。
南北榜案,又称刘三吾舞弊案,与四大案“公说公有理”的争议不同,这桩案子,是一件彻头彻尾的冤案。
明朝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正笼罩在“蓝玉案”血雨腥风中的明王朝,迎来了其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在这个蓝玉案株连甚众,无数官员落马的非常时期,此次科举的结果,也无疑将对朝局产生微妙的影响。正因其重要性,在主考官的选择上,朱元璋煞费苦心,经反复斟酌,终圈定了78岁高龄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
刘三吾在当时可谓大儒,此人是元朝旧臣,元末时就曾担任过广西提学(相当于教育厅厅长),明朝建立后更是多有建树。明王朝的科举制度条例就是由他制订,明初的刑法《大诰》也是由他作序,此外他还主编过《寰宇通志》,这是今天中国人了解当时中国周边国家的百科全书。他与汪睿、朱善三人并称为“三老”,《明史》上更说他“为人慷慨,胸中无城府,自号坦坦翁”,可谓是人品才学俱佳的士林领袖。选择他为主考,既是朱元璋对他本人的认可,也是朱元璋对这次科举的期望。
然而刘三吾不会想到,他的一世英明乃至身家性命,都会因为这次科举而葬送,一切,都源于一个谁都不曾想到的“低概率事件”。
洪武三十年二月,会试开始,经一月考核,选出贡士51名,又经三月初一殿式,点中陈安邸为状元,尹昌隆为榜眼,刘鹗为探花。然而仅仅6天过后,明朝礼部的大门就差点被告状的砸破,大批落榜考生跑到明朝礼部鸣冤告状,南京街头上,更有数十名考生沿路喊冤,甚至拦住官员轿子上访告状,短短几日里,整个南京城沸反盈天,一片喧嚣。?科场舞弊”,成了南京百姓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话题。
喊冤的原因,很简单,也很奇特。当年会试中榜的51名贡生,清一色的来自南方各省,竟然没有一名北方人。因此街头巷尾各式传言纷飞,有说主考收了钱的,有说主考搞“地域歧视”的,种种说法,皆是有鼻子有眼,直让主考们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
消息传来,明王朝上下震撼,先后有10多名监察御史上书,要求朱元璋彻查,朱元璋的侍读张信等人,也怀疑此次科举考试有鬼。朱元璋本人自然恼怒,穷人出身的他,一生最痛恨的就是“贪污腐败,?私舞弊”。事件发生仅几天,三月初十,朱元璋正式下诏,成立了12人的“调查小组”,这其中有曾经怀疑此次科举舞弊的张信等人,也有以学问著称的严叔载、董贯,还有以“忠直敢言”闻名的周衡、黄章等人。成员的选择上,可谓是做到了公平公正。
然而调查小组经过数日的复核,到该年四月末做出的调查结论,再次让朱元璋瞠目结舌:刘三吾等人的阅卷公平公正,以考生水平判断,所录取51人皆是凭才学录取,无任何问题。
结论出来,再次引起各界哗然。落榜的北方学子们自然不干,朝中许多北方籍的官员们更纷纷抨击,要求再次选派得力官员,对考卷进行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然而震怒下的朱元璋,却做出了一个更加极端的决定。
是年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诏,指斥本次科举的主考刘三吾和副主考纪善、白信3人为“蓝玉余党”,尤其是抓住了刘三吾10多年前曾上书为胡惟庸鸣冤的旧账,认定刘三吾为“反贼”,结果涉案诸官员皆?到严惩,刘三吾被发配西北。曾质疑刘三吾的张信更惨,因他被告发说曾得到刘三吾授意,落了个凌迟处死的下场。其余诸人也被发配流放,只有戴彝、尹昌隆二人免罪。此二人得免的原因,是他们在复核试卷后,开列出的中榜名单上有北方士子。六月份,朱元璋亲自复核试卷,开出了一个更令人瞠目结舌的录取名单:51名中榜贡士,竟然清一色是北方人,无一名南方人。
该事件以后,明王朝的科举制度,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革。从此明朝的科举录取,不再是“全国统一划线”,相反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式。这个制度不但此后沿用于整个明清两朝,与今天高考中的“分区划线”,也有异曲同工之意。
朱元璋用“搞平衡”的办法处理了这次震撼明王朝的科举大案,但案件背后的谜团,依然值得深究。
深究南北榜案,第一个疑团是:为什么经过两次复查,中榜的依然清一色是南方人,究竟是舞弊,还是“巧合”?
解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面对一个现象--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
这个现象,从唐王朝安史之乱时就已开始,到南宋时期则进一步扩大。北宋灭亡后,大批的北方文化精英南逃,使南方文化开始了长足发展。南宋灭亡后,元王朝一度废除了科举制,虽然在后期重开科举,但汉人的录取比例极其少,科举出身的官员,在元王朝政府中的地位也极低。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在历经了金朝、元朝几百年的异族统治后,无论经济还是文化,早已大大落后于南方。
在元王朝的科举中,中榜的汉人,也多来自安徽与江南地区。朱元璋起兵平天下的年代里,彼时中国文化界最富盛名的人物,更是来自于浙江的“浙东四才子”--吴征、刘基、章溢、宋濂。早期创业的朱元璋,也正是因为笼络到了大量的江南文化界名人,才得以迅速壮大实力。朱元璋的谋士朱升、李善长等人,同样都是来自安徽与江南等地的才俊。
明朝以前,中国南北方文化教育的先天差距是巨大的,明朝建立后实行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非但没有弥合这个差距,相反则继续拉大。先说教育体制,明王朝的教育体制,早在朱元璋打天下时就确立了,各地的府学、州学、县学,最早都设立于朱元璋早期的占领地,如安徽、江苏、江南地区,北方大规模重设学府,普及教育,多是在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北伐元朝之后,无论从师资水平还是开展程度,比起南方都相去甚远。当然北方并非无人才,山东、山西两省一直为教育大省。但朱元璋厉行文化专制,明朝早期,北方士子对新政权多持怀观望态度。朱元璋的几度文字狱,遇害者大多是北方文人,因此许多名士们隐居山林,对明王朝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如此境况,明朝早期北方教育远落后于南方,似是情有可原。
明朝科举,以“八股文”取士,这种考试方式本身就给南方学子提供了优势。今人说八股文,多以为是明王朝首创,其实八股文取士,开始于北宋王安石变法,当时王安石革新科举制度,提出以“经义之学”取士,但对文体无特殊要求,这是八股文的开始。随着时间推移,对八股文的要求越发细化,其风格特点也日益明朗。明朝科举的实际制定者,正是“浙东四子”中的刘基和宋濂,其考试规范、考试范围、考试要求,更适合江南学子。每次开科,南方学子自然“驾轻就熟”。
大明王朝建立之初,百废待兴,最缺乏的往往就是人才。因此朱元璋渴望民间众多的能人志士能够来到朝廷,为国家效力。朱元璋办学相当成功,可这只是国家培养人才的一个办法。这只手不够,他还留了一手,就是所谓的科举考试。
第一:早在当吴王的时候开设文武两科,当了皇帝更是如此1:朱元璋一介农民出身,深知人才的重要性,科举考试尤为关键
老朱大家都知道是放牛娃出身,通过十余年的奋斗努力才有了后面的辉煌。在古代仕子一旦中了进士,就是金榜题名,从此仕途很通畅。早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他是第二年开始建国称帝的。那时候他已经有了称帝的资本,首先开设文武两科。
2:当上皇帝后把科举制度更加完善
从隋唐开始出现了科举制度,后面经过历朝历代不断完善。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按照当时历史上的传统,有时间的限制。像明朝规定,凡是子午卯酉就是乡试。第二年是会试,就是全国统一性的考试。每四年一次科举考试,头一年八月省里考乡试,中举。第二年二月,举人们到京城去考试,考中的就是进士。
第二:朱元璋意外废除科举制度,后面再度开创科举,晚年爆发南北榜案1:废除科举制度的原因,主要还是为了巩固统治
从洪武三年开始,朱元璋举行了科举考试。可是没过多久,突然接到中央奏报,科举制度被迫停止。主要的原因就是朱元璋建立了社学,废了再恢复,科举制度也是废了,想要把事情做好,还是得不断积极去探索。得尝试去做,朱元璋要的是真正能够帮助他治理国家的良才。后面想到了让大家互相推荐,宋濂也知道国家需要什么人才,有些人显然对文人来说肯定不合格。
2:第二次再度开启科举制度,一步步慢慢完善
朱元璋十年后恢复了科举制度,人才积压了十年,允许他们来考试。这可不得了,洪武十七年,这一科出的人才是最多的。到科举时,会试选好了,排好了名次,报告朱元璋进行殿试。夏原吉也是从这一科选拔出来的,因此我们把它称为开国第一课。要知道夏原吉可是后面历经五朝而不倒的户部尚书,辅佐朱棣成就千秋霸业。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朱棣那么伟大的历史性功绩。
3:朱元璋在晚年的时候爆发南北榜案,让老朱顿时勃然大怒
1397年,这一年会试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状况。一结束考试,举人们纷纷开始闹事。说刘三吾作为主考官,录取的五十二个进士都是南方人。这一看,事情闹大了。最终闹到朱元璋那边,一调查属实。那时南北文化差距很大,北方不管怎样就是考不过南方。可朱元璋不这么看,把落选的卷子里看看有没有好的,换一些北方人。
下去考官们把试卷一分,结果还都是南方人。朱元璋一看勃然大怒,把考官杀的杀,发配的发配,录取的前三名全部充军。皇帝亲自阅卷,录取的六十一个全部都不要。这一科考了两榜,二月这一榜是正常的。另一榜是朱元璋六月份选的,史称春夏榜,他录取的全部都是北方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02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