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是好是坏?对宋朝有哪些利弊影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王安石变法到底是好,还是坏?对宋朝而言到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如果全方位回答其实挺复杂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最简单的一个点来看一下,窥一管而知全豹。
大家可以想一下,王安石变法之前大宋朝廷都是哪些人在当政,变法之中和之后又是哪些人在当政?
王安石是在宋神宗时期变法的,宋神宗之前的皇帝是英宗,在位4年,英宗之前的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宋仁宗,在位41年。
后世对宋仁宗的评价是“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也就是啥事也不会,就会做皇帝。宋仁宗在位期间,名臣辈出,朝政清明,文有范仲淹、欧阳修、包拯、庞籍、晏殊、司马光等,武有狄青、种世衡、王德用等,共同创造了太平治世。
宋神宗在位期间,大力支持王安石变法。由于绝大多数正直的高级官员,比如韩琦、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都不支持王安石变法,他们也不会诚心诚意听命于王安石。于是,他们都被王安石贬到外地做官,王安石为了尽快推行变法,启用了一些“听话”的人,比如吕惠卿、曾布、章惇及韩绛等。当时这些人官职比较低,王安石大力提拔他们,用他们来推行新法。
这些人是什么货色大家也都知道,都是些阿谀拍马的小人、奸臣,为了升官不择手段。王安石之所以被罢相,就是被吕惠卿搞下去的。
简单说就是,变法之前,朝廷上的高级官员都是好官、忠臣,变法期间,小人和奸臣当道,变法之后则爆发了党政,新党和旧党轮流执政,互相攻击,直到北宋灭亡。
更为严重的是,旧党本来不贪污,看到新党贪污不受惩罚,多数旧党也开始贪污。这样,新旧两党其实就都成了“一丘之貉”,他们只是为了斗争而斗争,根本不管朝政和百姓死活。
正是因为王安石变法,宋朝从名臣当政变成了奸臣当道,宋朝靠这么一群人主导,怎能不灭亡?
值得一说的是,王安石本人的道德品质非常好,不贪财,不以权谋私,他一心为了宋朝的强大,才推行变法。王安石变法确实也让宋朝在一时间变强了,只是民间却被搜刮干净了,属于竭泽而渔,埋下了灭亡的祸根。
更惨的是,宋神宗好大喜功,在元丰五路伐夏战争中功败垂成,宋朝5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王安石变法的成果毁于一旦。
那么,既然王安石变法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历史教科书为什么夸赞王安石变法呢?
1.王安石变法的主观意图和精神还是好的。对中国近现代的各种改革有借鉴意义。
2.王安石变法的一些措施非常超前,创造了很多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涉及到金融创新等。让后世之人,尤其是外国人注意到宋朝时期中国的先进。列宁评价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王安石变法之前的宋朝相当于得了“肥胖症”,虽然有慢性病,但并不致命。王安石变法就相当于让宋朝吸DU减肥,宋朝上瘾了,欲罢不能,最后把宋朝给“减”死了。
大家也可以说下自己的看法。
弊多,从客观规律来讲,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意识形态。王安石变法有些背离了当时封建大地主的意志,从意识形态上看是进步的,但实际上却违背了客观规律,造成相反的影响。详情请看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以及当时宋朝封建经济的矛盾冲突,发现了吧?全是正面的矛盾冲突。和当时的大跃进是一样的性质——左倾。
变法影响
成效
王安石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指挥下,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甘肃临夏)、岷(今甘肃岷县)等五州的作战。宋军收复5州,拓地2000余里,受抚羌族30万帐,建立起进攻西夏地区的有利战线。
结果
熙宁六年(1073年)大旱,安上门监郑侠画《流民图》,图中流民或身背锁械,或口食草根,告诉皇上说旱灾是王安石造成的,神宗大受 *** ,对变法产生重大怀疑。王安石认为“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司马光又上《应诏言朝廷阙失状》,随着改革深入,变法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发生动摇,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出知江宁府。
变法运动由韩绛、吕惠卿等人继续执行,吕惠卿师心自用,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
熙宁八年二月,召王安石回京复职,继续执行新法。熙宁九年(1076年)爱子王(字元泽)病逝,王安石求退金陵,潜心学问,不问世事。
原因
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司马光曾经多次上书皇帝取消新法。有效的募役法也被废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01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