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曹操实施屯田制还有百万粮草,为何他在对战中还是缺粮呢

众妙之门 2023-06-27 01:21:01

曹操实施屯田制还有百万粮草,为何他在对战中还是缺粮呢

还不知道:曹操很早屯田为何还是缺粮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200年正月,袁绍让陈琳书写缴文并发表,就此开始了对曹操的征讨。当时袁绍大军进驻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的机会。为此,袁绍派出颜良率领大军进攻据守白马的东郡太守刘焉,打算以此为夺取黄河南岸的要点,好让大军渡河。但曹操为了争取主动,挫败袁绍大军,他奇袭了颜良的军队,其麾下将领关羽在万军之中斩杀颜良,就此解了白马之围。随后,袁绍又让文丑与刘备追击曹军,但却被曹操设计击败文丑,初战告捷。而在与袁绍进行了几个月的对峙后,曹操败多胜少,不得不退守。当时曹操的处境很是困难,毕竟前方兵少粮缺,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以至于曹操有一天看到一个运粮兵疲于奔命时心中不忍,几乎要放弃与袁绍对抗。

按理说,曹操不应该在官渡之战时这么缺粮,毕竟曹操从公元196年开始就采纳了部下枣祇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军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就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当时曹操大举兴办屯田,就此有效地解决了曹操集团的粮草问题。不仅如此,曹操还扶植自耕农经济,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多项举措保证农业生产。既然曹操后方实施屯田制,而且他还有粮草百万斛,为何在官渡之战时,曹操缺粮,反而是没有屯田的袁绍却并不缺粮?

从过程来看,曹操在公元198年已经灭了吕布,在199年又让刘备在徐州阻击袁术,在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时,曹操屯田的时间已经够长,按理说军粮已经积攒足够了,如果说此时曹操的军粮不足是不太可信的,毕竟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就派出部队度过黄河,打算偷袭邺城,只不过当时这个行动被袁绍发现了,这才没有成功,如果曹操的粮草不足,他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而曹操当时之所以敢偷袭袁绍的邺城,自然是做好了交战的准备,因此当时曹操储存的粮草是足够的。

当时曹操之所以缺粮,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就是曹操后方背叛不断,他难以将粮草搜集起来。在《李通传》中曾有提及,称李通虽然有报效曹操之心,但由于多郡都有背叛曹操的情况,因此碍于百姓和豪强都不愿意出资相助,后来为了阳安郡不背叛,李通连绵绢都发回去了,可见后方的动荡让曹操根本没办法收集到粮草。

另一方面是,袁绍虽然在军事能力上不及曹操,但他的外交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当时袁绍虽然与乌丸等少数民族的领土有所接壤,但袁绍身为北方第一诸侯,他却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与外交能力,使乌丸等少数民族与自己的关系十分融洽。正因如此,后来袁绍兵败身死,他的儿子们为了瓜分袁绍的权力而四分五裂,就此被曹操各个击破时,袁绍的两个儿子还不远万里的投靠了乌丸,这也让曹操十分头疼,若非郭嘉坚定了曹操的信心,只怕曹操也不愿意千里奔袭去诛杀这两人,如此一来,袁绍的后方自然没有什么顾虑。而曹操当时的周边势力,入刘表、孙策与刘备都与袁绍亲近,因此曹操不得不花费了极大的代价来镇压后方,就此在粮草上一直处于劣势。

笔者认为,曹操境内不缺粮草,但由于他对这些领域的控制力度远逊色于袁绍,加上外交能力不如袁绍,粮草搜集不起来,这才会在官渡之战时缺粮。

东汉末年,屯田制是如何帮助曹操有实力逐鹿天下的?

屯田制源自西汉,但将其利用并形成一种完善体制的是东汉末年的曹操。屯田制是国家强制农民或者是士兵来种植国家的土地,并收缴一部分的地租,相当于国家提供耕地,农民缴纳地租。东汉末年的曹操,正是在对的时间实行了屯田制,为曹操的军队提供了大量的粮草谷物,也让战争中的无家可归的农民和收复的黄巾起义军的军人能够有地方可去,不至于继续流浪和作乱,稳定了社会局势,增加了财政收入,这为后期曹操逐鹿天下提供了大量的军事和财政支持。

收拢流民解放军队,将屯田制度化。东汉末年,朝廷局势不稳,各地诸侯国互相攻伐,农民起义军也层出不穷,田地一片荒凉,没有人进行种植,战争导致的民不聊生,农民没有地可种,国家有地没人种的局面出现了。这个时候的曹操正在颍川击败了黄巾起义军的残余力量,黄巾起义本身就是受压迫的农民起义,军队中有非常多的农民,收缴的物资武器种也有很多是农耕的家伙事,这个时候曹操手下谋士枣麦、韩浩就提议在许昌附近进行屯田,提出这个建议的前提是,许昌是曹操的大本营,那里可以作为曹操的根据地作为试验,于是曹操一面招募无家可归的农民,一面将战争中收服的军队,实行屯田制度,这个制度在当年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收获的谷物百万斛,这样就解决了战争中的物资来源,还有一方面就是曹操合理的安排了黄巾起义军的残部,让他们可以有地耕种,就不会起造反的念头,俗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就这样的曹操的根据地不但富饶还稳定。

曹魏的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每 50 人为 1 屯,这其中设置的长官是司马,再往上设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这些官职不属于郡县的常规编制。民屯的收入情况也是分得比较清楚,如果有农具和耕牛的与国家分成是对半分,要交5成租给国家,如果是没有耕牛和农具的,可以借用国家的,那么最后要交6成租给国家。在屯田之中的农民不能离开自己所屯的田地,私自离开要受到严厉的刑罚。军屯就是用那些士兵来屯田,每60 人为1 营,一边戍守,一边屯田,编制还是按照军队的编制,收入也是上交军队。屯田制规定如果有战争每个人都要参加战斗,不管民屯还是军屯,如果没有战斗,军队的士兵就要帮助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这一系列都是在当时的战争特定条件下形成的,曹操的大规模屯田制度,缓解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恢复并促进了农业的生产,为曹操的逐鹿天下创造了物资基础。

东汉末年的社会十分动荡,社会最缺的资源首先是壮丁,然后是粮食。曹操的屯田一下子就抓住了这两个因素,曹操后来能够攻克袁绍,打败刘表,变得三国首屈一指的强大,屯田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特别是他的军屯,士兵世世代代都是军屯里的人,只忠于曹操,其他任何人都没有办法调动,这就是声名赫赫的?青州兵?。曹操让他们不用再带着黄巾起义余孽的帽子过世,可以安安稳稳的种地,有着饭吃,他们肯定为曹操卖命,从侧面也看出曹操作为枭雄真的有着枭雄不一般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思想。

古代打仗有十几万士兵,那么粮草从哪里来?

下面简单列举一下古代军队获取粮草的途径。


一、正规军的粮草来源通常是官方拨付

有句老话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正规军队来说,粮草的供给往往由官方负责,而官方的粮草自然是向全国人民征收了。

?

二、军队自己种植粮食

古代有种制度叫屯田制,这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利用士兵来垦种荒地解决军粮供给问题。实行屯田制的代表人物就是曹操,虽然屯田制不是曹操首创,但在曹操却是将这种制度发扬光大的那个人。由于实行屯田制,曹魏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曹魏也因而有了争夺天下的强大经济基础。

?

三、购买

国库的粮食不够怎么办,买呗。只要钱使够,大部分情况下还是能买来粮食的。相传曹操为了筹措军费就曾设置摸金校尉一职,专靠盗墓挖坟来搞钱,这也算是筹措军费的一种极端方法了。

?

四、强抢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办法了。只要实力够强能打胜仗,不管是抢大户也好,抢敌方粮仓也好,总有地方能抢来军粮。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将抢掠作为粮草主要来源的基本是农民起义军,他们没钱又没粮,要想维持下去就只能靠抢。

?

五、吃人

在现代,吃人这种行为几乎已经绝迹,但在古代却不是这样。在史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吃人的记载,军队将人作为军粮食用的记载也不少见。比如《旧唐书》就记载黄巢军队曾把捉来的俘虏当做军粮来吃。十六国时前秦苻登率领的军队更是将人肉作为军粮的主要来源,他们打完仗以后就吃人肉,吃饱了继续作战,凶残至极。

?

总而言之,古代军队获取粮草的来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军队有着不同的粮草来源。

曹操为什么实行屯田制?

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曹操在许下屯田.由典农官募民耕种,为民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曹操为了更好的屯田,就推广屯田制,为此还设置了“屯田都尉”这一官职,进行行政的专人管理.

<<三国志.魏志.梁习传>>中有这样一段话:“习表置屯田都尉二人,领客六百夫,与道次耕种菽粟,以给人牛之费”.可见这一官职设立所需了.而屯田的农民也有的新的称呼,当时曹操所募的农民,称为客,亦称屯田客,这里也有一段文字介绍:“当兴立屯田,时议者皆言当计牛输谷...如抵议,于官便,于客不便.....”.语出<<三国志.魏书.任峻传>>注引<<魏武故事>>.当曹操设立专人管理,屯田就大大发展了,屯田制也就建立并向前发展着.

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又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

商屯亦称盐屯,是明盐商为了便于在边境地区纳粮换盐而办的屯垦。但是直到东汉末年,所有屯田的构想与实施都只限于避免从异地长途运输粮食,解决边境守备军队之需,并不作为经济和社会制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01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