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输的冤不冤,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战国时代各国相互攻伐,无数战役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影响了历史的进程,要说作为惨烈的一战,长平之战自然可以列数在内,在这场战役中,赵军将士被坑杀了40多万,导致赵国元气大伤,秦国统一天下成为必然的趋势,而长平之战的失败,大多数人都归结到赵括身上。
赵括发明了"纸上谈兵"的成语,所以在后世他的名声并不好,但仔细看看史料,就会发现,虽然赵括最终战败了,但他并没有投降,而且是战斗到最后一刻,完全符合一个军人应有的气节,再仔细分析一下,可以看出长平之战的失败,并不能算是赵括的,原因还有许多。
长平之战过程中,秦国和赵国都换了主帅,其实临阵换帅是非常忌讳的事,尤其像赵国一样,还把廉颇换成赵括,由强变弱,秦国则由王龁换成白起,而换将领是赵王决定的,由此可见赵王并不懂打仗,但却爱瞎指挥,这是长平之败的原因之一。
就算赵王不换将领,廉颇跟秦军已经对战良久,一开始廉颇也吃过亏,后来廉颇学乖了,他不在出战,只是一味坚守,可见秦国是虎狼之师,这并不是吹出来的,就算赵括不上,廉颇想必也不能取胜,久而久之战败的概率也是很大的,只是比赵括晚败一点罢了。
长平之战开始没多久,赵军就失利了,这是赵王就想着跟秦国求和,这一下就失掉了人心,在赵军心目中,原来自己的老大一直想求和,而这种心态对于秦军来说,则是一种兴奋剂,秦王则大肆宣传,说赵军根本不敢跟秦军对打,从心态上来说,秦军已经胜了赵军,这一切都是赵王的责任。
长平之战后期,秦赵双方军队都陷入了胶着状态,尤其是粮道都被切断了,而当时秦王的做法是亲自下令,让15岁以上的男子参战,捣乱赵军的粮草运输,这样赵军也就陷入了绝境,对此赵王却坐视不理,或者说赵王的才能不足以处理这事,可见从双方国君方面,赵国又输了一阵。
从双方国力来看,当时距离商鞅变法已经有一百多年,秦国的实力本来就在诸国以上了,赵国虽然有赵武灵王曾经的"胡服骑射"改革,但光靠这点余荫是远远不够的,就算赵括不上,长平之战赵国还是会败的,这是综合各方面总结出来的。
总而言之,长平之战中,赵国败得并不冤屈,只可惜赵括做了战败的替罪羊,加上后人这么一宣扬,配合"纸上谈兵"的典故,赵括这口锅背得实在有些憋屈啊。
长平之战真的是因为赵括才失败的吗?在战争的准备上有什么问题?
长平之战是历史之中的著名战役,而且长平之战的影响很深远,不但是直接消耗了赵国的有生力量,还造成了赵国四十万大军被坑杀的惨剧。在《史记·秦本纪》当中记载“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
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上党郡被秦军围困,但是赵孝成王却轻易接受了上党郡的投降,就导致了秦军将大军指向了赵国。
实际上长平之战只是历史中的偶然,原本范雎对秦国所规划的统一策略是远交近攻,也就是达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的目的。也就是要真正消化自己的土地,并且保存住胜利的果实。也正是这一策略的形成,
从此秦国将自己的目光定位在三晋上。秦昭王时期秦国正式讨伐韩国,根据《史记》记载“东伐韩少曲、高平,拔之。”;随后又“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
”;直接切断了上党郡和韩国的联系,没有办法韩国为了求和只能够向秦国献上上党。然而上党郡守冯亭却不愿意轻易投降,所以暗中将上党送给赵国,赵孝成王欣然接受。
而有关于长平之战的失败很多人都将原因怪罪在了赵括的身上,并且还流传下了一个成语,那就是纸上谈兵。认为赵括空有军事理论但无经验,所以造成了之后的长平悲剧。但事实的确如此吗?其实战争的结果往往只在一瞬间,但是奠定胜利条件的过程是漫长的,故而说长平之战并非败在了赵括上,而是在于战争准备上。
能而示之不能
在《孙子兵法》当中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反之亦然。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所以说用兵之道本身就是一个战略欺骗的过程,而且战争并非投机取巧,而是不断创造不败条件,再等待对方失误然后取胜。
所以在长平之战初期廉颇的做法是保守作战,《史记》记载“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在连续的失败之后廉颇选择坚守不出,即使面对任何的挑衅廉颇都不为所动。秦军方面为了能够创造胜利条件,
故而在赵国内部制造矛盾,先是暗中安排奸细在赵国散播谣言,说秦军并不害怕廉颇而是害怕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随后又是将白起给调换,暗中等待机会。《史记》记载“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所以这便是“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的策略。
而这所导致的后果就是“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而且赵括在上任之前就曾说,对方只要不是白起就没有问题,要是白起还可能需要考虑考虑。显而易见秦国的策略成功,不但是给胜利提供了条件,还换掉了一个难以对付的敌人。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孙子兵法》中说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在长平之战的兵力对比上,双方并无太大的差距,故而说这也符合了《孙子兵法》中的倍则分之。而白起所采取的正是这也的方式,《史记》记载“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这里说到的分兵不但是要分自己的兵,更要分敌人的兵,这也才能扩大胜利的优势。杜牧在注解孙子兵法的时候,就曾经提到这一点,要让对方分兵然后逐一击破。随后这进入了被围困阶段,《史记》记载“而秦出轻兵击之。
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陷入包围的赵军失去了补给只能选择突围,但因为被分兵的缘故,所以力量上并没有秦军强,最后数次突围失败,只能是战败告终。
《史记》记载:“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根据其记载可以想象当时赵军内部的惨状,因为失去了粮食的补给,缺少食物的赵军只能够互相残杀,四五次的突围都是失败,最后赵括自己本人也在战斗中被射杀。
知己知彼
同样在《孙子兵法》之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那就是“知己知彼”。然而这句话虽然著名,但是却并非所有人都能够理解,知己知彼的前提是知己,而并非知彼。赵括的指挥失败也就是不懂得知己,而光是关注秦军动向了。
实际上替换廉颇的时候,赵国中就已经有了反对的声音,名相蔺相如就曾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变也。”;也就是赵括虽然是赵奢的儿子,但是却只知道理论不知道实际应用,恐怕不了解战场的变化。
同样赵括父母的态度也一直反对赵括为将,例如在赵奢生前就曾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将来要是赵国失败,那一定是败在赵括的手里。赵括的母亲也一样,请求赵王不要因赵括怪罪自己,说“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可想而知赵括不得为将并不是秘密,其周边人早有预料。
而这也并非只是单纯的臆测,赵括母亲的一番话当中就已经说明了赵括不可为将才的原因。
《史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於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这段话是说赵括的父亲为将时总是亲自捧着饭伺候的人有十几个,而被认为是朋友的则是几百个,所得到的赏赐则是分给同僚,接到了军令之后则不再过问家里的事情。而赵括却在成为将军之后,军官们一个敢抬头看他的。
得到了赏赐总是自己藏起来,还每天到处寻找田地房产,便宜就买下来。从这些对比上,也能看出赵括和其父亲的差距,这也就是为什么他母亲始终不愿赵括为将的原因。
长平之战在历史之中所产生的影响不可磨灭,赵军方面在这一战之中全军覆没,而秦军也并非毫无损伤,双方总体伤亡多达六十万人。而这也是在春秋时期最为惨烈的一场战斗,正所谓是“长平之战,血流漂橹”。而也就是在这一场战争之后,战国时期开始结束,秦国具备了一统天下的前提,从此形成了历史中的第一个集权帝国。
赵国和秦国国力有所差距
?赵国在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之后,国力迅速上升,赵国军队也因此战斗力大大提升,成为了战国中期为唯一一个能跟秦军相提并论的军队,并且在马服君赵奢的带领下击败了秦军,破灭了秦军不可战神的神话;但是秦国和赵国依旧有着国力上的差距,秦国有关中沃野千里,还有巴蜀之地源源不断提供粮草,而赵国的粮草则远远不及秦国,同时战争所需的各种资源,比如铁矿等等赵国也完全不能和秦国相比,所以最终长平之战会惨败。
赵国临阵换将导致惨败
赵国和秦国展开长平之战,双方在长平集结了几十万人的恐怖规模,赵国军队前后一共有四十几万,而秦军比赵国军队更多;一开始赵国统帅是廉颇,廉颇认为秦国战线太过于长,只需要坚守几个月秦军就会褪去,而秦昭襄王不惜国力受损也要将长平之战打下去于是全力补给前线,双方在长平消耗了三年的时间,最终赵国因为国力不支选择换下廉颇,启用主战派的年轻将军赵括接任主帅,而赵括纸上谈兵并没有实战经验,导致赵国最终惨败。
赵国对手是杀神白起
虽然赵国长平之战战败很大原因是因为赵括,但是他的对手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杀神白起,赵括输的也不丢人。白起一生大小百战从未有过败绩,并且之前在对六国征战之中斩杀了几十万敌国军队,甚至让很多将领都感到害怕;在赵国换上赵括的时候秦国也将主将换成了白起,并且白起料定赵括会进攻,于是摆下口袋阵围困住了赵括,最终四十万赵军在被围困三个月后突围不利选择投降,赵国一战失去40万精锐,从此一蹶不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99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