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为什么古代一打仗就缺粮呢,真相到底是什么的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6 23:51:28

为什么古代一打仗就缺粮呢,真相到底是什么的

为什么古代一打仗就缺粮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战争中,两军开战除了具备强大的军事实力之外,也需要具备强大的后勤保障系统。简言之,就是需要很多钱粮物资,如果没有坚实的后勤保障,那么再强大的军队也无法取得成功。

当然了,没有坚实的后勤保障系统,也不可能诞生出强大的军队。

所以才有那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但是你会问了,一个士兵一天不过只吃两顿饭,平时不打仗的时候士兵们都没有叫饿肚子,可为何一遇打仗的时候就叫嚷着缺粮呢?

其实这个问题也并不难解释,只要你大致熟悉古代各个朝代的兵役制度和基本的战争常识你就知道了。

我们首先来说一下“兵役制度”。

我们就拿唐朝来举个例子。唐朝前期实行的是“府兵制”,什么叫做府兵制呢?简言之就是“农兵结合”的一种模式,也就是说,平时不打仗的时候,士兵们就是农民,到了打仗的时候,农民也就变成了士兵。

这种模式就是将“武装集团”变成了“生产集团”,所以在平时不打仗的时候,士兵们自然不用担心饿肚子。

但是到了打仗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这些士兵作为最有力的生产力,一下子就没有了,那么势必会对农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国家的生产也就成了问题。

如果战役持续过长的时间,那么国家的农业生产也就难以为继了。

但是这种兵役制度的实施对于战和时期的士兵影响都不是太大,因为本身就有一定的生产水平在那儿,而且府兵制度下的兵士本身数量也不多,所以在粮食问题上也不必太过担心。

但是这样的制度其弊端也很大,那就是不适合于大的战事。

当国家遇到大战事的时候,府兵的数量和正规性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所面临的战局,想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得培养数量更多且更为正规的正规军。

这也就是后来的“募兵制”。

募兵制的优点就是能培养出正规部队,其战斗力远远大于府兵。其次就是,募兵制下的士兵基本上不用劳作,是真正的职业军人。

但是职业军人也得养家呀,所以朝廷必须对其发放粮饷。这就引起了国家收支的一系列问题。

当然了,这些问题在没有战争的时候也都相安无事,毕竟没有战争的时候,其士兵人数也有一定的限制。

但是到了战争时期,士兵被开赴前线,动不动就死人,为了及时补充兵源,国家就不得不再招募更多的士兵去前线作战,这样一来,其战争成本也就慢慢增加了。

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前线作战,粮草是不可能运一次的,是需要运很多次的。但是运粮食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战争常识”。

什么意思呢?

我们平时看到影视剧里面所说的“运送粮食五千石”,实际上真正运到军营中的还不到一千五百石。为何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运量人也需要吃饭呀。而且运送粮草乃是大事,所以运量队伍的人数肯定也不少,在运量途中,他们也需要吃饭,并且在回去的时候也需要吃饭。

所以,军营中的粮食怎么能够呢?

其次,再加上战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等造成的一些浪费和损失,军营中的粮食也自然不够。

因为,处在作战期间的士兵是无法自给自足的,也无法开展生产活动,只能依靠后勤补给或者抢夺敌军的粮食予以自足,否则根本难以为继。

士兵打不打仗都要吃饭,那为何古代一打仗就会很缺粮食?

自古以来,行军打仗的规矩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能让士兵吃饱饭,粮草车队往往要先于军队出发,只有这样,在外征战的士兵才没有后顾之忧。其实不难理解,无论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有多强,只要粮食供应断绝,战斗力马上就会下降一个档次。历史上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桓温北伐前秦、宋辽岐沟关之战等,不都是这么败的么?

那么问题来了,古代士兵不打仗也得吃饭,可为何一打仗,就会出现粮草不够的情况?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很多王朝采用的都是征兵制,也就是说,士兵本身就是耕农,他们参军时能自备粮食,一方面减少了朝廷的开支,另一方面又能免除徭役,可谓是一举两得。但只要一打仗,谁也无法确定战争持续时间,一旦时间过长,士兵自带的粮食吃完了,就需要从官仓拨付,如果官仓的粮食也耗尽了,就满足不了一日三餐了。

也许很多人都忽视了打仗时的耗粮程度,《管子》一书中就曾提到:出一次兵,就会消耗十年的粮草;打一次仗,一代人积攒的粮草就搭进去了。此外,乾隆三十三年的一份奏折上也曾提到:四万士兵十个月耗粮四十二万石,大约为两万五千吨,而当时全省的仓粮才三十五万石。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战马、运粮民夫的话,即使穷尽一省之力,也无法供应四万士兵十个月的口粮。


一般来说,除了亡国之战,平时不会有那么大规模的兵马调动,而且中原王朝国力强盛,可以征集的资源足以满足长期作战的需要,可是,一旦作战地点在偏远的边境地带,尤其是匈奴等少数民族入侵的话,运粮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中国土地广阔,运粮的代价极大,古时交通不便,信息传达不及时,前方作战军队稍有变动,后方的运粮大军就需要改道。

改道之后,如果遇上了崎岖山路,还会在路上消耗掉大量的粮食,且不说那些丢在半路上的粮草,一路上的战马、运粮民夫吃掉的粮食也不少。《史记·平准书第八》记载:“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另外,关于民夫消耗掉的粮食,《梦溪笔谈·官政一》中也有提及:“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

由此观之,运粮比行军打仗消耗的粮食还要多,如果没有一个充足的准备,还没等遇见敌军,己方士兵就先断粮了。实际上,相对于步兵,骑兵的优势就有很多了,他们不但可以把粮食放在马背上,补给用完就折回,还可以轻装疾行,对敌人进行骚扰作战,就算粮食不够了,也可以随时跑上个几十里地补充粮草。

不过到了后来,不少皇帝都学聪明了,就像隋炀帝一样,他为了过足打仗的瘾,在各地建了不少大粮仓,迄今为止,里面都有余粮。但是,若不是他太能“折腾”,相信隋朝也不会那么快灭亡,打仗毕竟是劳民伤财的事,和平才是大势所趋。

为啥古代军队平时也要吃饭一打起战就喊缺粮呢?

因为前线的粮食都是从后方运过去的,运输的路程往往很远,负责运输的人马来回也是要吃饭的,加上长途运粮耗费时间带来的食物保存问题,所以能有20%到30%的粮食能送到,让一线作战士兵吃上就不错了。因此作战中一般都会要求“就地取食”或“掠食于敌”的


这个早在《孙子兵法·作战篇》中就已经有: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古代士兵每天都有饭吃,为何一遇到打仗就不够吃了呢?

士兵在古代的时候,本来就是劳动力,他们不打仗的时候,就开荒种田。这样源源不断的劳力、收获,就会产生粮食的积累。

这种操作带来的结果就是,生产的粮食,不但够自己吃的了,而且还有可能会产生剩余,上交给国家。

但是,一旦发生战争,这种情况就会产生逆转,粮食总是不够吃的。

之所以发生这种原因:一是劳动力减少了,毕竟去战场上打仗的人,就不可能在家种粮食了,这就直接导致了粮食的减产。

不但如此,这些人上战场上打仗的时候,不但不生产粮食了,还是粮食的主要消耗体。

他们在外常年的作战就需要,源源不断的粮食供应。

既然说到粮食的供应,就不得不说另一个一打仗就会断粮的原因。

这个原因就是粮食要从储备的地方,运送到战场上,才可以达到最终的目的。

打仗的时候,总是会出现断粮的情况,其实问题就是出现在了运粮这个环节上。

往往打仗的地点,不是粮食储备的地点,这期间的距离,只有通过运输才能达成。

要知道运粮的途中,会发生各种可能性。

那些运送粮食的人,或者牲口,在运送过程中,他们也要消耗粮食吧。还有保护运送粮食的军队,也要吃饭吧。

你也可以这么认为,运粮的人,若是运送十万人的口粮,他就必须要准备二十万人要用的粮食。

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粮食的消耗体。

幸运的话,这些粮食能被运送到前线,解燃眉之急。万一不幸的话,被敌军给劫粮了或者断了粮道,那就必死无疑了。

曹操和袁绍打官渡之战的时候,他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就是把袁绍在乌巢的粮食给烧了。袁绍的粮食断了,军心也就不稳定了。

所以,也就导致了他战争的失败。

还有,赵括打长平之战的时候,就是被白起断了粮道的。

粮食根本运不过来,你说在前线打仗的将士们没有吃的了,这个仗还能怎么打?

这也就是为什么打仗的时候,都不愿意打持久战的原因。

也是为什么一打仗,军队就缺粮的主要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99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