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司马光砸缸救得人是谁,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以史为鉴 2023-06-26 23:18:18

司马光砸缸救得人是谁,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还不知道:司马光砸缸救得人是谁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无论是古代的人们,还是现如今的人们,都对这个故事非常熟悉。司马光砸缸出自《宋史》,在书中,就连宋史的作者都对司马光非常敬佩。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值得人们敬佩的人物,那么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

从古至今,很多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故事都是对后人有警示意义的。现如今的历史课本上,经常出现这些能够警示后人的历史故事,包括司马光砸缸。在宋史中,史官对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其次对司马光本人也是进行了详细记载。

史书的原文是“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就是说一群孩子在庭下玩耍,一个孩子失足跌入到了水缸中,就在所有孩子束手无策的是,司马光将水缸砸破,于是孩子被救。

古代的时候,一般的水缸是不会让小孩子溺亡的,可是这个孩子掉进的水缸,偏偏是用来救火的。换句话说就是在失火的情况下,这种水缸才会用到。那用水量可不得一盆接着一盆,因此这种水缸是非常大的。假如不及时救援,孩子肯定会死。

幸好司马光聪明机智,将水缸砸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已经是尽人皆知了。那么鲜为人知的是,司马光救的孩子是谁呢?司马光的一生成就非凡,小时候的司马光就是聪明过人的,通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可以看出。更为厉害的是,司马光留下了《资治通鉴》这样的煌煌巨著。与司马迁的《史记》相比,毫不逊色。

由此史学界有了一个说法,就是“史学两司马。”,这两个司马指的就是司马迁和司马光。司马光所救的人,也不是碌碌无为的。他叫做上官尚光。在历史上,他的名声不如司马光,可是此人的能力不在司马光之下。那么上官尚光有多厉害呢?

上官尚光热爱学习,钻研孔孟哲学,后来参加科举考试步入仕途。虽然参加了科举,可是上官尚光没有得到重用。结果上官尚光辞官回乡。这时候的上官尚光已经长大,早已不是当时被困水缸中的孩童,虽然多年过去了,上官尚光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救命恩人。在上官尚光的家乡,他不断的宣扬司马光的事迹。

上官尚光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将司马光的名声大大提升了。为他日后位极人臣奠定了基础。上官尚光不仅仅是宣扬了司马光,其次还给司马光建造了一座感恩亭,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之所以能够流传到今天,与上官尚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辞官回乡的上官尚光没有闲着,回到家乡之后他就想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后人,于是选择做了一名教师。时间久了,上官尚光的名声就不断的增强,这时候的他成为了当地最为有名的教书先生。上官尚光的学生们无疑是司马光优秀事迹的传播载体。

上官尚光在正史中没有记载,反倒是上官家族的族谱中有记载。因为在家族的族谱中,记载了司马迁救过上官尚光的故事,由此上官家族的后人对这件事都是非常熟悉的。上官尚光把这件事情写进了自己上官家的族谱,誓要把司马光的故事流传下去。

可以说上官尚光成功地将司马光变得尽人皆知。同时司马光的事迹也是进入尽人皆知了,不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能够流传,里面是存在很多原因的。故事的流传与上官尚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上官尚光誓要将自己的救命恩人变得名留青史。

由于上官尚光将司马光的事迹广为流传,结果让司马光变得尽人皆知,不过这也不全是上官尚光的功劳。因为司马光本身就是一个博学多闻的人,这一点是在司马光家乡广为流传的。后来司马光用尽一生写下了资治通鉴,由此司马光的名声更为厉害。

司马光砸缸救的人是谁

司马光砸缸救的人是谁解说如下
“司马光砸缸救的小孩是上官尚光。上官尚光原名叫上官尚,他与司马光从小一起长大,两人互为发小一起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上官尚的家境十分优渥,他们家是光州地区有名的富裕家庭,他自己也是有名的富二代。而他之所以把名字改为上官尚光是因为他在感激司马光砸缸救他一事。在司马光七岁之时,一群小孩在上官尚他们家玩耍,大人们在前面谈论要事,小孩子们就在后院里面嬉笑打闹。

砸缸家喻户晓的司马光,砸缸是为了救谁,后来怎么样了?

天之生人,各有偏长。国家之佣人,备有众长,然而投之所向,辄不济事者,所用非所长,所长非所用也——司马光。

司马光的这番话倒是跟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有异曲同工之妙,司马光跟李白一样,都没有得到皇帝的重用,他因为谏言退居洛阳,绝口不论政事,他用了15年的时间,编撰出了《资治通鉴》。

元丰七年(1084年)司马光已经六十六岁,《资治通鉴》已经全部修完,他将《资治通鉴》和目录奏给了神宗皇帝,神宗皇帝十分重视,将书的首尾都盖上了睿思殿图章,并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御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自写上了序言。

对许多人来说,都司马光和《资治通鉴》都不了解,人们最熟悉的还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毕竟每个人都是听着这个故事长大的,那么司马光当年救出的人又是谁呢?

司马光,陕州夏县人,父亲是司马池,他是宋代的官员,司马光从小深受父亲影响,饱读诗书,七岁时就表现的像个小大人了,他非常喜欢读书,七岁就能够熟练的背诵《左传》,还能够将《左传》里面的故事讲给他人听。

有一次司马光在院子里面读书,一群孩童在嬉戏,其中一个孩子就爬到水缸上面去玩,这个孩子就是我们常说的熊孩子,其余人围在水缸边上欢呼,然而就在下来的时候,一不小掉进了水缸当中。

对一个六七岁的小孩来说,水缸就大海一样,他在水里面挣扎,可越是挣扎,越是出不来,围在水缸下面的孩子也被吓到了,他们都十分慌乱,正在读书的司马光听到了声音,他虽然年纪小,但心性如大人。


他捡起地上的一块大石头,往水缸砸去,水从缺口流了出来,孩子得救了,《宋史》有载: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洛阳一带广为流传,还流传着图画歌颂,司马光未来的成就我们有目共睹,那么司马光救出的那个孩子呢?

司马光救出的小孩叫上官尚光,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吧!他的身份在史书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不过司马光的父亲是官员,上官尚光能够到他家去玩,可见身份不一般,他并没有入朝当官,所以在史书中并没有他的记载。

只有上官氏的族谱有记载,上官尚光长大后为了报答司马光的救命之恩,建造了一座’“感恩亭”,由此可见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并非杜撰,小小年纪他就有砸缸救人的意识,也说明他年少有才。

而上官尚光,能够一直铭记他的恩德也十分难得,从他建造“感恩亭”的行为也能够看出,上官尚光应该有一份不错的家业,比起司马光的晚年生活也要优渥,还养育出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历经千年,上官氏的族人都在铭记司马光的恩情。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并不是发生在洛阳,而是河南光山,很多人对这段历史都猜错了,2008年,光山县就司马光出生光山的史料写进了小学语文教材,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成了光山的一张名片,这段往事恐怕连老师都不知道,所以老师只讲司马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98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