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收复不了蒙古,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清朝和明朝是两个不同的朝代,但有些地方又是极其相似的,比如他们都是定都于北京,并且都用了同一个皇宫。虽然有这些相同的地方,但终究生活在皇宫里的人是不一样的,所以面对同样的事情就会有不一样的处理办法。在明清两代,他们在北方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也就是蒙古部落,蒙古部落时常南下侵略,给中原的统治造成 了极大的困扰。
明朝从朱元璋建立国家开始,一直到崇祯灭国为止,蒙古始终是明朝的心腹大患。而清朝呢?清朝最后“吸收”了蒙古,从一开始的战争到最后的降服,彻底解决了北方边患的问题。那么为什么清朝能够收服蒙古,而明朝却只能与之硬消耗下去呢?
首先立场不一样。明朝是靠消灭蒙古才建国的,所以蒙古和大明一直是敌对关系,双方的仇恨一直都存在,也是非常难以化解的。另外明朝最有能力的两个皇帝,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都曾经狠狠地打过蒙古人,朱棣最后五征漠北,把蒙古一直打到了大漠深处不见人烟的地方,最后朱棣也死在了北征的途中。所以明朝后来的君王哪个还敢与蒙古修好呢?
明朝的 统治重心在中原,而不是北方的蒙古草原。蒙古部落只知道烧杀抢掠,虽然善于打仗但却从来不会治理国家,不懂得如何发展中原土地,他们曾经建立的元朝也只是在掠夺。所以明朝一开始就定下了祖训“君王死社稷”,迁都北京也是为了收住北方的敌人,“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这就是明朝的态度。
而清朝时候呢?中原地区和蒙古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因为清朝的统治者也是少数民族,满族。满族人口很少,但是他们统治者中原地区,所以清朝一方面感情上比明朝更能够接受蒙古,另一方面也是清朝统治者想要立足稳,毕竟打仗太消耗国力不划算,所以在康熙征讨准格尔后,一方面蒙古势力也受损,另一方面清朝也愿意和亲修好。
所以最后蒙古和清朝就成了一家人,北方的边患也消失不见了,清朝承认了蒙古的地位和称号,双方之间互相依存,而且清朝的龙兴之地也从此高枕无忧。所以不同的角色定位,导致他们对这件事的处理态度不同,不是不能而是不愿意为之,仅此而已。
明朝对蒙古的威胁强度,如果要划分一下,得以朱棣为起点。朱棣篡夺了皇位后,把军事重点放在了寻找朱允炆身上,虽然几次亲征,但都是打到蒙古没有了威胁程度就回去,并不是乘胜追击,也没想过要歼灭。因为他要保存实力,去下西洋,去挖朱允炆,去防止朱允炆的旧部回巢。所以在朱棣之前,明朝对于蒙古是以攻为主,如果后来的皇帝给力,拿下蒙古没有问题。当然虽然朱棣没有起到助攻的作用,但至少遏制了其发展扩张。再后来英宗英勇现身,希望能完成这一使命,可惜被俘,成为一大耻辱。
朱棣之后的皇帝已不像前皇帝那样能打,却还想赢得同样的荣誉,自不量力还被俘,吓得其他皇帝都不敢再动了。蒙古也敏锐的嗅到了这一点,其实从实力上来讲,明朝是绝对高于游牧民族的蒙古的,但是这一摊软绵绵的军事领导,给了蒙古可趁之机。这样年年打打杀杀,竟然有一次还让蒙古差点攻进北京城,吓得满朝文武直哆嗦。
还好,蒙古那边也不安稳,首领的孙子离家出走了!当时的首领俺达因为一个美人儿得罪了自己亲孙儿,气的孙儿带着部下要投奔大明。刚刚稳定了旁边部落,自己家又闹这一出,俺达一个头两个大。这时有人献计献策,只有攻打明国,才能让对方交出人质,否则肯定会被扣留。但是俺达的夫人坚决反对,并痛骂俺达,是想让孙子死是不是?俺达正急的到处乱窜,大明派来使者说,您的孙子我们已经安全送到边境了。俺达一听喜极而泣,当时就决定向明朝称臣,年年献贡。
大明也拿出了风度,开通了边境的通商贸易往来。至此,大明和蒙古一直和平相处,也就没人想着谁攻打谁这一出了。不过和平没过百年,大明衰退,蒙古又跃跃欲试,但很快被女真族,也就是后金王朝,即大清,连哄带骗,挨个收拾了。女真对蒙古连哄带骗并不假,还有趁虚而入。当时,大明的势力已经不用担心了,但是蒙古的势力还不容小觑。后金便联合蒙古,邀请其一起攻打大明。当时的蒙古和大明交战颇多,吸取了不少先进技术和经验,如果各部落联合起来攻打大明,完全没有问题。
再加上70多年的通商,蒙古的游牧民族性质渐渐有所改变,出现了农耕经济萌芽,经济和文明大幅度发展,根本不需要理会女真族。但是经济发展也带来了社会动荡,要知道,每一种全新生产力的发展,都将带来一次大格局的改变。蒙古各部落当时也受到了这个困扰,因此,急需要一个外力,将各部联合起来,去进攻新的目标。女真捡了这个大便宜。这边和蒙古一起打大明,那边,后金悄无声息的学习汉族文化。
他们知道,攻城容易,难的是如何守住这一大城池。后金在辽宁一带搞起了试点,他们通过学习汉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搞满汉一家亲,让汉人做官,使满汉之间紧绷的弦逐渐松懈,最终在统治区站稳了脚跟。有了这样一个重大的经验,统治汉人就不是问题,再用汉人的强大实力收拾蒙古,简直不能太棒。于是在后金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的时候,一举拿下了蒙古。
清朝与明朝的武力对比,不是按谁打过了蒙古。满清与蒙古都是骑兵见长,但蒙古已不复当年成吉思汗、铁木真时的勇武。而满清正事巅峰状态!并且距离蒙古近,不需要多少后勤。
而明国以步兵为主,骑兵也就山海关有三万,九边有点散骑。而且都驻守边关,无法调动,明朝廷不能用步兵去打草原追骑兵打吧!最重要的是道路遥远,后勤困难。
有人说满清多厉害,满清几次攻打山海关(几万步兵,三万骑兵),十万、二十万(算奴兵与辅兵)都没打下来,不得不绕道山西、陕西而近中原掠夺。如果不是李自成逼迫吴三桂,我想满清这辈子都进不了山海关
中原王朝想要收服游牧民族,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在军事上打散、打服对手,不能让游牧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这一点很难,因为游牧民族是流动的,可以跑很远。想要完成这一条件,需要中原王朝有持之不懈的军事打击态度。
二是打散、打服后,要将游牧民族圈定在一个范围内,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不能让其脱离中央政府的监视和掌控。想要完成这一条件,也需要中原王朝有持之不懈的态度。
三是天时。自身努力很重要,但天时和运气也是不可或缺的。
举个例子,东汉后期,中原军阀混战,这本是南匈奴脱离中原政权掌控的大好时机。但由于当时的漠南草原有一个远比南匈奴强大的鲜卑部落联盟,时时威胁南匈奴,迫使南匈奴必须依附于中原王朝。故而在整个汉末三国混战期间,南匈奴都是老老实实,不敢轻举妄动。
而到了西晋时期,中原还是乱糟糟的,但草原上已经四分五裂了。都是小部落。此时的南匈奴就有了不老实的机遇。
那么以上三点,明朝满足了几点呢?
很不幸,一个都没有。
明朝洪武、永乐两朝,虽然对蒙古进行了十余次打击。但打击效果并不理想。明军只是打散了蒙古,并未打服。
后来的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北征规模越来越小,明朝对打服蒙古的信心越来越不足。
到了明朝中后期,虽然也有汪直千里奔袭蒙古王庭,击杀蒙古传奇英雄满都海;马芳千里奔袭蒙古大营的操作。但这都是小部队出击,打击力度并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明武宗时期,为了反击达延汗的入侵,明武宗御驾亲征。但他的这一举动不仅在当时遭到满朝文武强烈反对,甚至在他死后,还被史官扣上了胡闹的帽子。
看看,连皇帝发动稍微大一点的北伐,都能被说是不务正业。统治集团如此保守,明朝还怎么可能打服蒙古人呢?
大体来看。在明朝中期时,其实已经放弃了打服蒙古的战略。无论是官僚阶级,还是一般老百姓,都对征讨蒙古持负面态度,认为这是是劳民伤财之举。
因此可以这么说,有明一朝,明军始终未能在军事上彻底打服蒙古人。
军事上无法打服对手,想达到政治经济上的操控,自然也是无从谈起。
明朝前期,朱元璋、朱棣通过联姻、册封等利诱方式瓦解了蒙古势力。
但明朝的利诱政策和军事打击一样,并没有贯彻到底,也是很不成功。
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明朝前期的各种进取政策,到了中后期,都被推翻了?
是因为皇帝不作为吗?是因为财政问题吗?
确实有这两方面的因素。但从满朝文武反对明武宗讨伐达延汗,以及万历皇帝力排众议打三大征来看,这些并不是主因。
真正的主因,其实是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上位了。导致明朝像宋朝一样,出现了重文轻武的情况。
为什么重文轻武,就会导致封建王朝的进取心不足呢?
这是因为,如果武人地位不高,那么武将就没资格经略一方,只能搞些单纯的军功。如砍人头攒军功,慢慢往上爬。
而如此一来,武将群体就不可能产生具有很高战略眼光的帅才。
这一点,我们看明朝中后期的将领名单就知道了。与早期的徐达、常遇春、蓝玉、李文忠等人相比,明朝中后期的将领,普遍缺乏大兵团作战经验和经略一方的能力。
这不是人的素质不行,而是时代变了,武将被文人死死压制,很难产生帅才。
至于文人,让他们治理国家是可以的。但指望他们去征讨蒙古;打服蒙古人后,蹲守在草原管理居牧民,他们就做不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中后期的文官,还多为南方出生的士子。
比如嘉靖朝的十二位首辅,除了毛纪、翟銮和李时外,其余九人,诸如夏言、严嵩、杨一清等,全都是南方人。
文人主政,而且还多是南方文人。这种人员配置对于明朝征服蒙古的政策执行,简直是灾难性的。
这就跟元朝皇帝不重用儒生,任用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达鲁花赤,治理中原,把中原搞得一团糟是一样的道理。
不是那块料,硬顶上,必然是适得其反,搞得一团糟糕。
实际上,明朝对蒙古的所有决策,妙招不是没有,奏效的策略也不是不存在。只是从整体来看,很多政策都是昙花一现,到了中后期就废掉了,并未能从始至终地贯彻到底。
最后是天时。
明朝时期,没有天时可言。这一点,站在全球范围的高度来看,可以看得很明显。
14 16世纪的游牧民族,虽然已经不复成吉思汗当年之勇了。但散落在欧亚大陆的游牧部落仍然有很强的实力。
如沙俄和克里米亚汗国的战争,奥斯曼帝国和帖木儿帝国的战争。都是血战。沙俄和奥斯曼帝国赢得并不轻松。
并且,蒙古人仍然有相当大的活动空间。
他们打不过,可以跑。跑到一个敌人追不到的地方窝着。
可以这么说,明朝时期的世界,不单是明朝无法彻底搞定蒙古人。其他与游牧民族有矛盾的民族,也都搞不定。
明朝一点不占,未能搞定蒙古。清朝呢?
清朝是三点条件全满足,最终搞定蒙古。
军事打击方面,清朝站在明朝的基础上,对已经四分五裂的蒙古诸部,进行了长达百年的猛烈打击。
首先是皇太极。1635年,皇太极在拉拢科尔沁等部落后,通过穷追猛打,干趴了蒙古名义上的领袖林丹汗,一统漠南蒙古。并成为蒙古人的大汗。(先是后金大汗兼蒙古大汗。称帝后变成清朝皇帝兼蒙古大汗)
接着是康熙。1688年,康熙力排众议,趁准噶尔攻打喀尔喀蒙古之际,坚持吸纳主动归顺的喀尔喀蒙古,并与噶尔丹开战。最终靠运气和武力,打败了噶尔丹,牢牢控制了外蒙地区。
清朝入关后,受中原传统思想影响,清廷对荡平蒙古的策略也多次产生动摇。大有与准噶尔共存的意思。这种形势影响了雍正和乾隆前期的国策制定。
但好在1755年,乾隆力排众议,顶着满朝文武的反对压力,趁准噶尔内乱之际,出兵伊犁。最终击败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吞并了准噶尔汗国,结束了清朝与蒙古诸部的百年战争。
值得一提的是,皇太极的蒙古大汗头衔,不是他自封的。而是林丹汗的儿子额哲带领一票蒙古王公一起上表,心甘情愿把蒙古大汗的头衔送给了皇太极。
从这就可以看出,漠南蒙古真的是被清朝打服了。否则蒙古人也不可能请一个女真人做自己民族的大汗。
而由于蒙古是被清朝打服的,所以清朝对蒙古的管理力度就很深了。
一方面,清朝利用札萨克制(一种官制,用蒙古人的话说就是执政官的意思)将蒙古诸部分为两百多个旗,封蒙古王公贵族为执政官,让他们管理自己的地盘。
这招类似于西汉的推恩令,意在“众建诸候分其力”。成功地把一个原本就分裂为十多个板块的蒙古,又再进一步得分裂成了两百多个小板块。
蒙古广泛实行扎萨克制度后,各旗相互之间不存在统属关系,互相也没有往来,牧民只能在自己的地盘上放牧,严禁跨界。只要牧民不能到处跑,被严格限定在一个很小的圈圈内。管理也就没那么困难了。
再一方面,清朝通过理藩院和将军,如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对担任扎萨克的蒙古王公进行监督。
有清一朝,别说是牧民不能到处跑,就连蒙古的王公贵族也不能到处跑。如果某个王公想跨区,或是进京,亦或是去中原汉地,都必须向理藩院申请、登记备案后才能成行。
如此一来,就算某个蒙古上层王公不服清朝统治,想造反,也折腾不起来了。
另一方面,清朝皇帝还信奉黄教,在蒙古草原大力推崇黄教。甚至于清朝皇帝还把黄教提升到了国教的高度,给予蒙古的喇嘛以极高的礼遇,如当喇嘛后,可以不用服役,不纳税,不用干活,吃喝不愁。以此,笼络蒙古的黄教信徒。
据不完全的统计,至清末时,整个蒙古地区的黄教寺庙超过了两千座。平均每个旗就有十多座寺庙。
有如此多的寺庙,信徒数量自然也不少。
而当蒙古人广泛信仰藏传佛教后,原本英勇尚武的蒙古人就被驯化成了软绵绵的羔羊。
这一招用乾隆的话说:以黄教柔训蒙古,中国之上计也!
分裂+限制行动+推行藏传佛教,这三招组合拳下来,原本桀骜不驯、充满斗志的蒙古人就被清朝驯得服服帖帖了。
最后是天时。
明朝时期的蒙古人虽然辉煌不在,但仍然能与欧亚大陆上的其他民族打得有来有回。
但当时间进入18世纪后,时代变了。
原本被蒙古人按在地上摩擦的俄罗斯人,反过来将蒙古人按在了地上摩擦。
原本被按在地上摩擦的乌兹别克人和哈萨克人,也反过来将蒙古人按在地上摩擦。
可以说,当时间来到十八世纪,原本辉煌的蒙古人,已经大势已去。向西既打不过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向南也打不过中亚的一票游牧民族。唯独帖木儿的后裔,在走投无路之下,打败了印度土著,在南亚次大陆又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在这种蒙古人被各方势力挤压,活动空间被限死,逃都没处逃的情况下,如果清朝还解决不了蒙古,那只能说明清朝的水平实在不行。
而清朝的水平,显然没有渣到与印度人一样的档次。所以清朝搞定蒙古,是一种 历史 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果把明朝和清朝的时间颠倒过来。先有清朝,后有明朝。有清朝做垫背的,估计明朝也能降服蒙古。
现代很多人,喜欢把明清对立起来,仿佛好像明就是明,清就是清。但实际上,清朝承继明制,清朝是在明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所以清朝降服蒙古,其实与明朝有分不开的关系。
A:满清没灭蒙古。满清是满蒙共治,根据协定皇后必定要是蒙古人,历代下来,满清皇帝可以说就是蒙古人了。B:不单单是明,冷兵器时期的历朝历代都灭不了草原部落。原因1:游牧民族机动性强,很难全歼,打跑了又回来。2:农耕文明要控制草原,必须建城,逐步蚕食,但当时没有耐寒农作物如土豆(明土木堡之变后,就无力北上了),不能屯田,放牧所需地域广阔,远离城市很难保护。单凭运输十存一成本太高,投入远大于产出,完全耗不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97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