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朝御膳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在吃上面是非常讲究的,既特别爱吃,也特别懂吃。几千年来,中国各地区发展出了富有特色的几大菜系,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无愧于舌尖上的中国之称。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中国民间都有这么多美食,那作为皇城禁地的紫禁城中,必然更是名厨云集,珍馐遍布,而九五之尊的皇帝,肯定也是食前方丈,顿顿都有飞禽走兽,山珍海味来大饱口福。尤其是清朝还有满汉全席,数百盘美食摆满长桌的画面,也经常出现在清宫剧中。
虽然想象很美好,但在现实中,皇帝的膳食标准可能会让人大失所望。不仅没有一顿吃100道美食的待遇,甚至可能比不上一般的富豪人家。
首先是食材上。清朝御膳房平时提供的饭菜,以猪肉、鸭肉和时令蔬果为主,海鲜都相对较少,更没有天天做野味给皇帝吃。
主要原因,是古时候交通运输不发达,物流成本很高,内务府不能天天到处高价采购。而各地进贡的优质食材,本身数量不多,皇帝还得拿出其中一大部分赏赐后宫和臣属,所以剩下给自己吃的就更少了。
其次是烹饪方法上。御膳房可能不缺好厨师,但皇帝用膳,要求随传随到,如果等他想吃饭了才开始做,饿着了皇帝,那就是欺君之罪。
所以,御膳房有个办法,就是把菜提前做好,放在炭火上炖。一个早早做好炖了老半天的菜,味道早就流失,也就更谈不上好吃了。
如果说只是菜做得难吃,那也可以忍了,毕竟皇帝自家开的厨房,总得给点面子,照顾照顾生意。但关键是御膳房的菜不仅难吃,而且还贵得非常离谱。
清人笔记记载,有一次道光皇帝召对军机大臣曹振镛,闲来聊到物价。道光皇帝问曹振镛说,你在家里吃的鸡蛋,需要多少钱一个?曹振镛知道御膳房要价太黑,不敢如实作答,于是托故说“臣少患气病,生平未尝食鸡子,故不知其价。”
无独有偶,清末之时,一日光绪皇帝也和老师翁同龢聊起鸡蛋的价钱。光绪问翁同龢早餐吃的什么,翁同龢答曰吃了三个鸡蛋包,光绪听后自顾自地说,“师傅每早点心,要用九两银子了。”原来御膳房给皇帝报账,说采购一个鸡蛋的费用是三两银子。而实际上,在甲午战前,天津大沽口炮台一个士兵一个月的饷银,也才只三两六钱而已。
由于御膳房饭菜不好吃,皇帝也不是天天吃他们做的菜。清废帝溥仪曾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小时候用膳时,根本不吃御膳房的饭菜,而是吃太妃们的小厨房。那么朋友们可能疑惑,既然御膳房的菜都不吃,又要花那么多钱,为何皇帝不干脆直接把它裁撤掉?
事实上,宫中贪腐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御膳房上,整个内务府皆是如此。皇帝不仅吃得贵,穿得也贵,道光曾经给自己裤子打个补丁,内务府便开价五两银子。
而晚清以后,宫中这种风气愈演愈烈,皇帝却无动于衷的原因,一是皇帝大多自幼长在深宫,不谙外事,自以为民间物价也是如此;二是内务府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且都是皇室近仆,关系到皇帝自己的日常生活起居,对其进行裁撤改革的难度相当大,因此皇帝只能对其贪腐行为采取纵容态度,以致后来积重难返,再难措置。
既然说满汉全席,那就是说清代了,不过其实清代皇帝没吃过满汉全席,清代宫廷设宴满席和汉席分开,满汉全席其实源自扬州。而说皇帝偏爱小厨房的菜,这个说法源自溥仪的回忆录。满人入关以前,在东北渔猎为生,因此饮食大多是肉类,其中也有很多野味,蔬菜很少。入关以后为了表示不忘本,因此皇帝饮食也以传统菜为主。根据《光禄寺则例》记载,在举行庆典时,所备办的酒席都分满汉两种,满席共六等,而汉席分五等,并无满汉全席一说。
满汉全席这个说法,最早见于乾隆年间李斗的著作《扬州画舫录》,里面记载为了招待来扬州巡视的“六司百官”,特意综合了满汉两种菜系,创立了一个满汉全席。所以满汉全席其实是出自扬州,而并非宫廷,皇帝也不大可能吃到。
至于溥仪回忆偏爱小厨房的菜,据他在回忆录《我的前半生》里介绍,是因为御膳房为了保证皇帝想吃东西的时候马上能上菜,所以都是提早把菜做好,煨在火上等皇帝宣召。这么一来皇帝什么时候想吃就吃,方便是方便了,可再好的菜煨久了也不好吃。他日常所吃的,都是裕隆太后自己膳房里大厨师做好以后,再专门送来的。等裕隆太后去世以后,则是四名太妃她们的膳房负责送菜,御膳房的,溥仪说自己从来不吃。不仅溥仪不吃,按照溥仪的叙述,从光绪时起,御膳房做的菜皇帝就不吃了。这事听着有些匪夷所思,不过溥仪是末代皇帝,其他人都没这经历,他说是,那也只能是了,这个别人无从反驳。当然,光绪前的皇帝,应该还是吃过御膳房做的菜的,想来也没真的那么难吃吧。
说到清廷御膳,很多人就想到“满汉全席”。拜托,谁说皇帝天天吃“满汉全席”的?就厨艺标准而言,清朝皇帝享受的宫廷御膳已经是封建王朝登峰造极的终极版本了;就规模而言,清朝御膳的规模在古代也是数一数二;就最终呈现在皇帝面前,被品尝之后的效果而言,清朝御膳实在是不入流!
可能因为慈禧太后以及“满汉全席”的影响力太大,很多人都以为清朝御膳都是每顿上百道菜,然而并非如此。
清朝大多数的皇帝还是比较“节俭”的,尤其中前期的几位皇帝。除了乾隆皇帝弘历之外,其他皇帝在饮食方面并没有奢侈成分的记载。而即便是“最奢侈”的乾隆皇弘历,他每顿大概三四十道菜,与以讹传讹上百道离得远。
虽然规模没想象中那么大,不过清朝宫廷御膳的精致却是真的。清宫御膳,虽说集中百家之长应有尽有,但主要还是以满洲菜、鲁菜与淮扬菜为主。选用材料名贵,做工繁复,清廷之中,御膳房供职者数千人,其中负责做菜的厨子三百多人,平均下来其实一个厨子就专门做一道菜。
就好像明朝初期,太祖定下的“四菜一汤”的规制,其子孙却用雀鸟脑子代替豆腐做菜奢侈无度一样;清朝中后期也腐烂到令人无语。
明后期奢侈,皇帝吃到的却还货真价实,清朝中后期,由于内务府等内廷中饱私囊,皇帝吃个鸡蛋要数十两白银,京中40文一碗的面汤,内务府竟称需要上千两准备。牛肉的钱花出去,清朝皇帝吃到的却是烂菜叶子。
清朝礼法更加森严,皇帝所享用御膳也并非享受,而是折磨。因为吃多少、吃什么都是有“祖制”的。一道御膳,从御膳房经过一整套流程到皇帝面前,已经没了食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9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