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大禹手中的叉子叫什么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大禹治水的故事我们从小就了解,他是历代帝王祭祀的常客,也是百姓心目中治水的英雄。
大禹的形象深入人心,不管是在雕像还是图画中,他的手里总是拿着一把叉子一样的物件,因为年代久远,大禹的人物样貌不得而知,可只要见到手里拿着一把“叉子”的人,我们第一印象就会想到:“这是大禹”。
所以说人们不是因为样貌认识的大禹,而是因为他手里的那把“叉子”而认识的他,这无疑已经成为大禹的一个符号,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太上老君的芭蕉扇,许多传说中的人物都有一个或多个符号特点。
那么大禹手中拿着的那个“叉”形的物件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作用?纵观我国古代,似乎也只有上古时期出现过这样的工具,像是船桨从中间割掉一块,着实令人捉摸不透。
好在在一些典籍中出现过这种工具的名称,据《庄子·天下》记载:“禹亲自操耜”,最后一个字念“si”,第四声。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耒耜”(lei si)这个工具,其中耒是把柄,耜是下半部分像叉一样的工具,是我国前秦时期以及原始社会晚期使用的农耕用具,主要用于翻整土地播种庄稼,说白了就相当于现代的铁锹。
那么问题来了,大禹是治水的英雄,那他治水的时候为何要随手不离一件农耕用具?难道他边治水边中庄稼?
这就得说说大禹治水的方式,首先我们要知道,洪水肆虐的时期,第一个领导治水的并不是大禹,而是他的父亲鲧,鲧是由尧帝的大臣五岳推荐,可鲧并没有治好水患,主要说法有两种。
一种存在于神话传说中,说鲧为了治好水患,从天上偷来了神土息壤,据说这种土可以自己生长土地,鲧眼看就要将水患治好,天帝却发现了这件事,派火神祝融将其杀死在了羽山。
另一种说法我们或许可以从大禹的治水方式中得到答案,大禹之所以能治好水患,乃是吸收了父亲在治水中的教训,改用疏通的方式治理,可见鲧之前所用的手段应该是堵水的方式。
既然是疏通,肯定要开江扩渠,用的最多的自然是有着铁锹一样作用的耒耜,而那个时期没有成熟的冶炼技术,人们用的仍然是石器,全靠打磨,自然没有现在铁锹这样的挖地能力,而在铁锹上挖一个缺口,不仅可以减少受力面积啊,还能更方便的松弛土地,大大的增加了石器时期的工作效率。
可见,大禹能够治水成功,耒耜这件工具也是功不可没,在条件那么艰苦的情况下,古人能想到这种“绝招”,老祖宗的智慧着实令人佩服。
1、大禹手中拿的是耜。
2、耜是汉族古代耜曲柄起土的农器,即手犁。各地曾出土木耜、骨耜,青铜耜出现于商代晚期,实际出土的都是耜头。形制为扁状尖头,后部有銎,用以装在厚实的长条木板上。木板肩部连接弯曲而前倾的长柄。柄与耜头连接处有一段短木末端安横木。使用时,手执横木,脚踩耜头短木,使耜头入土起土。
3、大禹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为都城,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市南),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我们常以"洪水猛兽"来比喻极大的祸害,这猛兽是残食人畜的野兽,而这洪水则是洪荒水灾。区区水灾,缘何会在古人心中的形象如此邪恶?这是因为,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农耕文明,治国摄政最重要的在于农赋,风调雨顺能造就一方富甲,而旱涝灾害则会害得百姓流离失所。
凡是强时代,必定兴水利。在脱离工业文明的古代,治水基本靠指挥官的聪明才智,孙叔敖、西门豹、李冰等人都是赫赫有名的治水能手。但他们还没有资格坐第一把交椅,中国历史上治水第一人的桂冠当落大禹无疑。大禹治水是中国最著名的神话传说之一,堪称家喻户晓,后世纪念的画像以及雕塑颇多。
在崇敬大禹治水功绩的同时,小解却发现了一个令人疑惑不解的细节:在所有的画像之中,无一例外,大禹的手上都拿着一把叉子,可是用叉子怎么治理水患?这事儿其实还要从大禹的父亲鲧(gǔn)说起。鲧是有崇部落的首领,被誉为"崇伯鲧",大禹能够治水就是得承于他的衣钵。
五帝时期,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苦不堪言,连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帝尧也是两手一摊无可奈何:"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众人不敢接茬,赶紧甩锅给鲧:"等之未有贤于鲧者。"鲧临危受命,前后治水共达九年之久,他的治水方法非常传统,那就是"治",而且是硬治。
鲧采取古老的障水之法,在岸边设置河堤阻挡洪水外溢,哪儿的洪水肆虐,他就带人去哪儿修建堤坝围追堵截,短时间内的确取得了良效,一度缓解了中原泛滥的洪水。可这种方法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洪水倒是越淹越高,堤坝被冲毁者甚多,九年的付出没有解决本质问题,只是给百姓吃了一片止痛药。
就在这个时候,大禹挺身而出,扛起了治水的大任。一开始,他也学鲧那样横冲直撞,企图掌握洪水的主动权,自然以失败告终。后来,他决定以柔克刚,不与洪水硬碰硬,而是借着洪水的力量予以疏通,变堵截为疏导:只要洪水不经过农田,把它疏导去哪里都行。大禹的这一改革取得了历史性成效。
大禹带领部下轻装上阵,考察地理风貌,逢山开山,遇洼筑堤,目的就是把洪水引流到海里去。那么,问题来了,大禹开山和开道的工具是什么呢?没错,这就是大禹手上之物的用途所在。这不叫叉子,而是古代的一种农具:耒耜(lěi sì),可视为是如今耕犁的前身。
耒耜主要用于翻土,耒是一根木棍,耜是头部的金属,它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农具,《易经》载,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耒耜的形制有很多种,有类似于铁锹的,有像斧头的,也有如大禹手上叉子式的。大禹治水却拿着翻土用的耒耜,显然是开河道用的。
五帝时代制造业很不发达,大禹很可能是没有其他工具可用,所以才想到了耒耜。后世的画像或者雕塑之中,无不突出了耒耜的作用,都把它与大禹紧紧捆绑在一起,我想这是有深刻含义的。
首先第一点,大禹最主要的功绩就在于治水,那么纪念他必定要凸显他最显著的功绩。这很好理解,画后羿就得画射日,画夸父就得画追日,而画大禹就得画治水,这是他们的文化符号。
第二点,大禹治水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对治水方法进行了改革,而耒耜便是改革的象征。突出耒耜,就是突出大禹的智慧形象,突出远古先民的智慧结晶。小小一个"叉子",却蕴含这么多内涵,这就是中华文化的魅力。
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有名的神话故事,近年来历史学家也有论证,证明这是事实,而不是神话。4000多年前,黄河泛滥,洪水滔天,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当时的部落首领是尧,于是他命令鲧治理洪水。鲧采用堵的方法治水,但是越堵越严重,洪水每次冲破围堤都更汹涌,鲧治水无功,因此被罚。后来他的儿子大禹继续治水,他采用通的方法,引导大水到别的河流,成功治理了大水。
从汉代到现在,人们画了许多大禹治水的画来表达对他的赞美。但画中大禹手里拿的是什么呢?铁锹不是铁锹,挠钩不是挠钩。
这种东西其实叫耒耜(音念磊寺),是那个时候人们用来翻土耕种用的农具。农业出现以后,人们最初是先把一片森林放火烧掉,然后用石刀挖洞种植,烧过的树草灰烬就成了原始肥料,这就是“刀耕火种”。
但石刀挖的坑太浅,不容易生长,还会有鸟儿动物来吃,所以必须要深挖坑,把土翻出来,种子丢进去后再盖土才行。
但当时没有铁器,石头也不方便,于是人们就把木棍一头削尖,靠近尖头部分绑上短横木,这就是耒耜,耒是柄,耜是柄以下部分。使用耒耜的时候,脚踩横木,尖头就能入土,方便省力。
一次挖一个坑还是很不方便。相传有一次,神农看到野猪用嘴拱土翻土找食物吃。他见野猪拱过之后,两个獠牙位置留下了很深的坑印,于是受到启发,改进了耒耜。
他把耒耜的一个尖头改为两个,成为双齿耒,就像野猪的两个大獠牙一样,这样一次可以挖两个洞,能不能再改进呢?
神农不断试验,又把两个尖头改成扁平,扁头下方很薄,像刀锋一样,这样就可以翻出一块土而不是一个洞了,效率明显更高。木制的耒耜头不耐用,人们又逐渐换成骨头、石头,这样人们就可以用很久了。
由于这种耒耜能挖土,所以大禹就拿着它进行挖沟排土,治理洪水了。耒耜一种用到秦汉,直到汉代出现直辕犁后,耒耜才逐渐消失。不过,这种形制却作为挖土工具传承了下来,直到今天,农村用的铁锹、锨就是这样,不过耒耜中间是少一块的,铁锹不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96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