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诸葛亮浪费的人才有多少,为何说蜀汉后期没有人才呢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6 21:33:12

诸葛亮浪费的人才有多少,为何说蜀汉后期没有人才呢

诸葛亮浪费的人才有多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三国时期是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在这将近百余年的历史中,出现了很多经典战役。这些战役足以改变三国的局势。说到三国,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历史上的三国之所以被人熟知,原因就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出现。这部小说如今已成为四大名著之一。

乱世中的三国时期,被明朝作者罗贯中编著成了小说。这就让后人对三国这段历史变得非常熟悉。现如今来看,根据三国的题材,已经衍生出了电视剧、电影、游戏等等,这些都是三国题材的最好表现。三国时期,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的。

这个人就是诸葛亮,无论是电视剧、电影还是游戏中,诸葛亮都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说到诸葛亮肯定是不陌生的。在历史上,诸葛亮的名声都是非常显赫的。同时诸葛亮死后,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武侯庙。

这就是专门用来祭祀诸葛亮的。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描写有很多精彩的地方,比如说三顾茅庐、空城计等等。可是这两个事在历史上,却是不存在的。小说中的诸葛亮出神入化,几乎是无所不能,这一点与正史还是有所区别的。

刘备在建立蜀汉的过程中,诸葛亮都是尽心尽力的。后来刘备与诸葛亮谈话几次之后,就开始决定重用诸葛亮。这时候的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开始上升。可以说,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这在古人的眼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恩惠。

作为历史上的大忠臣,诸葛亮更是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在刘备死后,蜀汉的运势就走了下坡路。到了后期的蜀汉,人才已经凋零了,再也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大将。因此还流传出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时候的廖化已经年过七旬。

其实,在历史上,诸葛亮浪费的人才足以组建一个超级军团。那么诸葛亮浪费的人才都有谁呢?刘封肯定是其中一个,作为刘备的义子,刘封在最开始的时候得到了刘备的喜爱。刘封先随诸葛亮、赵云、张飞的“二路兵团”进攻益州,后来又随刘备、法正进攻汉中。这时候的刘封仅仅二十多岁,就已经是战功赫赫了。

后来刘封没有救援关羽,诸葛亮建议刘备杀死刘封。其实根本原因并不是这个,当时的刘禅已经长大,假如刘封不死,那么皇位就要给刘封,反而刘备的亲儿子得不到皇位了。其次在诸葛亮掌管蜀汉期间,还有两位被耽误的主将,就是李严和魏延。

李严在担任太守一职的时候,就曾经用五千兵马抵挡住了以马秦、高胜为首的数万人的起义。由此说来,李严绝对是主将的不二人选。魏延就是更人熟悉的了。魏延前期被刘备任命为汉中太守,汉中对蜀汉来说,肯定是重中之重,它的重要性不亚于荆州。

能够让魏延担任汉中太守,足以说明刘备非常看中魏延。等到诸葛亮坐镇南郑指挥北伐时,此时的魏延已经成为了独当一方的主将。无论是魏延还是李严,两人的结局都不太好,在刘备时期两人被重用,可是到了诸葛亮辅政的时候,两人的地位就下降了很多。

李严在诸葛亮时期被贬为了运粮官,魏延本来是汉中的太守,可是到了诸葛亮时期只能够做先锋了。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亲力亲为,因为这种做法,还让诸葛亮活活累死了。诸葛亮就是没有放权,才导致的自己仅仅54岁就去世了。这时候的诸葛亮消失在了历史上。

虽说诸葛亮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诸葛亮对手下有能力的大将不放手、不放权,实际是浪费了蜀汉有限的人才。这就导致了在蜀汉后期,蜀汉没有拿得出手的大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是个庸才,其次姜维也是陷入了蜀汉的斗争中,不能够发挥作用。

蜀汉为何后继无人,人才凋零?

蜀汉后期人才断层严重,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道尽了蜀汉后期人才凋零、后继无人的无奈与现实。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状况呢?

蜀汉人才少的原因之一:国土小

汉末经过群雄逐鹿,曹操在北方打败各路诸侯,在赤壁之战前北方除了关中、雍凉和辽东地区基本上都掌握在曹操手中。刘备在荆州刘表手下驻守新野,而孙权占领江东,赤壁之战后,曹操止步于长江,刘备趁机占领荆州四郡再加上借的东吴的南郡一部分占领荆州五郡。

占领荆州之后的刘备集团可谓是顺风顺水,建安十七年到建安十九年刘备占领益州。建安二十四年又在汉中打败曹操占领汉中及东三郡。此时的刘备集团势力达到顶峰,占领荆州三郡(在汉中之战前夕,东吴与刘备对峙荆州要求刘备还荆州,刘备怕汉中有失遂与孙权以湘水划界,平分荆州。),益州一州。

然而好景不长,在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出荆州攻打曹操的襄樊,襄樊之战前期关羽占尽优势,但后期曹操与孙权联合,孙权偷袭荆州,糜芳傅士仁投降东吴,荆州丢失关羽败逃回益州在临沮被杀。孟达背叛刘备投降魏国,东三郡丢失,此时刘备集团只剩下益州和汉中,直到蜀汉被魏国灭亡版图基本上也没有太大变化。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一直到公元263年蜀汉被魏国所灭版图基本上保持不变,到刘禅投降时,蜀汉的在籍人口也就九十多万人,军队十万多一点,这样的国家人才自然很少。

蜀汉人才少的原因之二:人才政策

俗话说得好,“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人才不是腾空而出,而是需要栽培,想栽培就要有相应的国家政策制度,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曹操三次颁发求贤令,唯才是举的机制;曹丕称帝不久,四年之后重办已停办三十多年的太学;魏明帝曹叡尊儒贵学等等,足以说明曹魏政权重视人才、培养人才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的实际行动,相比东吴和蜀汉政权只能以汗颜相对。

蜀汉人才少的原因之三:几次大战的消耗

战争不仅消耗钱粮、士兵这么简单,还有战将人才的损失。汉中之战、丢失荆州、夷陵之战蜀汉损失武将、谋士不下五十余人。这样的消耗即使在曹魏也是个不小的数字,更何况刚刚成立没几天的蜀汉了。战争损失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后续的人才接替。蜀汉五虎上将几年之内相继离世关羽阵亡、张飞被下属杀死、赵云郁郁而终、马超病死、黄忠老死。而二代的武将还没有独当一面的才能,发展较好的关兴、张苞二人又英年早逝。所以导致蜀汉后继无人,人才凋零。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蜀汉之所以后继无人,这两方面的原因是主因,人才对于蜀汉来说是无可或缺的,但是却没有办法,蜀汉地小人稀,再加上长年累月的战争人口更是无法恢复,人才也自然很少。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留言分享。

蜀汉后期为什么感觉没有人才呢?

蜀汉后期为什么感觉没有人才呢?其实蜀汉后期是有人才的,孔子曾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不管是什么地方,都会有人才。

之所以感觉蜀汉后期没有人才,一方面是受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三国演义》里对诸葛亮个人色彩的神话,这就像演电视剧,龙套再有才,他的戏份也只能是龙套。



那么蜀汉都有那些才人呢?蜀汉是在公元263年灭亡的,以这一年为例,蜀汉此时还有百万人口,十万军队,四万官吏,而且这还不包括家族仆人以及未登记入户的人。就算一个国家再怎么昏庸,四万个官员里挑100个有才能的人还是有的吧。

蜀汉早期损失人才最严重的就是孙权偷袭荆州和夷陵之战,一大批能力处于一线的不是战死,要么就是不愿意投降吴国,而回蜀还回不去,就去投靠魏国了。虽说自从刘备死后,蜀汉唯一一个顶级人才就只有诸葛亮一个人,但顶级人物周围一定是围绕着有才干的。光是陈寿在《三国志》中为诸葛亮执政时期立传的蜀国官员就不下四十位,而且这四十几位还不是全部的蜀汉人才。还有《华阳国志》中也写了很多蜀汉官员的名字,并不像《三国演义》里那样,蜀汉只剩下诸葛亮一人。



最早提出蜀汉无人的是明朝的王夫之,但王夫之所说的人才是指像诸葛亮、费祎、蒋琬那种执政人才。而且蜀汉中跟蒋琬、费祎不相上下的人有很多,只不过没人发现而已。总不能让这些人直接去找刘禅说我可以执政,让我当丞相吧。

在这里举几个例子,有一个叫柳隐的就是文武兼备的人,他早年随姜维多次北伐,经常给姜维出谋划策,而且他还能提枪上阵,别人给柳隐的评价是“当敌陷阵,勇略三军”。他最辉煌的一次就是与钟会对抗。



公元263年,晋王司马昭兵分三路伐蜀,一路上,钟会所到之处无不攻城略地,可偏偏打到了柳隐这里就打不下来了,不管钟会施展什么样的进攻手段,就是打不下来柳隐。最后还是刘禅投降后,以皇帝的名义命令柳隐投降,柳隐这才大摇大摆的来到钟会营中。像柳隐这类直到刘禅下诏才投降的还有很多,他们都是有能力的人,只不过一直在中层官员徘徊,没有得到重用。再加上《三国演义》注重个人描写,导致了三国后期只有诸葛亮一个人的戏份,这才让人们觉得蜀汉没有人才。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96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