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廉颇当时正处于壮年又是忠臣,廉颇为什么不带兵去救赵武灵王

众妙之门 2023-06-26 20:39:15

廉颇当时正处于壮年又是忠臣,廉颇为什么不带兵去救赵武灵王

很多人都不了解廉颇和赵武灵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是其中的一个霸主,也是相对较为强大的国家之一,而将赵国从弱小的状态带上繁荣昌盛的道路的国君便是赵武灵王。可以说,倘若没有此人的话,或许赵国在不久之后便会亡国。

一般而言,这样一个优秀的国君,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的爱戴,但是赵武灵王却十分可怜,他被困于沙丘三个月的时光里,竟然没有人前来援助,很多人就很好奇,廉颇当时正处于壮年,也是一位忠臣,为何却没有带兵前去营救呢?

赵武灵王先后有两个王后,一个是韩王后,此人生下了太子赵章后不久便病逝了,而另一个是王后孟姚,此人在生下赵何后不久也病逝了。按照当时的传位制度,赵武灵王很早便将赵章立为太子,并培养他做皇帝的能力。赵章也确实是个能力突出的人,无论在朝堂上,亦或者是在军队中,都有比较高的威望。

然而,赵武灵王比较多情,他在孟姚去世之前,答应对方要立赵何为太子。赵武灵王是个守信的人,他后来不顾大臣反对,在赵章没有犯错误的情况下将其给废了,然后改立赵何为太子。

公元前299年之时,41岁的赵武灵王突然宣布退位,并让赵何继承王位。这样的行为引来了群臣的阻挠,但是赵武灵王却一意孤行,因为他希望赵何管理内政,而自己则无拘无束地去打仗。

赵武灵王虽然废了赵章,但是对他还是有一定的感情的,因此在打仗的时候将其带上,并委以重用。赵章本就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因此屡立战功,获得了国人的称赞和爱戴。

赵武灵王见此,觉得赵章也很不错,于是便想要将赵国一分为二,让赵章和赵何一个人管理一部分。这样的决定无疑是对赵国实力的一种削弱,自然遭到了赵何以及大臣们的反对。

然而,赵武灵王是个固执之人,他设计骗来赵何,想要强行令其同意。但是可惜的是,计策没有成功,赵武灵王反而被困在了行宫之中,并在三个月后活活被饿死。

由此不难看出,赵武灵王之所以会得到这样的下场,都是他自己作的下场。对于这样的状态,即使大臣们觉得赵武灵王是个不可多得的打仗能手,也不敢前去帮忙,不然就会让赵何忌惮,最终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而这些大臣,想必便包括了廉颇。

不过,赵惠文王五年(前294年),发生沙丘之变时,廉颇并没有手握重兵,他真正崛起是在赵惠文王(也就是赵何)十五年的破齐之战,当时东方六国以齐国最为强盛,齐国与秦国各为东西方强国。

赵惠文王十五年(公元前284年), 燕国名将乐毅联合秦、赵、韩、赵,率领5国兵力联合伐齐,一举攻灭齐国70座城池, 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廉颇带领赵军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威震诸侯,从此之后,廉颇名扬四海,也因此被赵王拜为上卿。

所以说,不是廉颇不去救赵武灵王,而是廉颇当时只是一个小角色,或许都不知道赵武灵王被软禁的内幕,怎么可能去救呢?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

揭秘忠诚的老将廉颇为什么晚年会背叛赵国

廉颇是春秋战国四大战神之一,其虽然打仗没有白起、李牧的善变和雷霆手段,但也创造了一生百战无一败绩的辉煌成绩,也不愧于四大名将的头衔。而其为祖国赵国服务了大半辈子,也是一个十分忠勇的老将,但是其在晚年的时候为什么会倒戈相向,叛逃赵国,晚节不保?最后在千里之外的楚国客死他乡?
“赵国的用人体制,廉颇很失望”
我们很早就听过,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也只有在赵武灵王时代,国家用人任人唯贤,创造了大好的局面,国家强盛,拓地三千里,是何等的气壮山河。而廉颇亲眼看到,这一帝国逐渐走向衰落,而且自赵武灵王之后,赵王重新开始重用宗族之人,而疏远外姓将军。廉颇虽然有才但是,终究不受重用。而长平大战,廉颇被换下,换上宗族的赵括小儿,使得40多万赵军被坑杀,使得廉颇对国家非常失望,满腔的抱负却无法施展。

“一朝天子一朝臣,彻底绝望”
好在赵孝成王及时反省悔悟,知道廉颇才是救国的将才,因此,长平之后再次启用廉颇老将。而且,在平原君赵胜死后,还直接把丞相之位给了廉颇,让其保家卫国。而廉颇也未让赵国失望,多次率军打败秦国、燕国等的进攻,使得赵国再次重整雄威。但是,好景不长,仅仅6年后,赵孝成王就死了,而一朝天子一朝臣,继位的赵悼襄王不喜欢廉颇,也不信任这些老将,因此,罢了廉颇的丞相,还乘廉颇在外带兵,就直接命乐乘前去替代。老廉颇终于是万念俱灰,彻底绝望,本来还想着,自己这把老骨头,努力使赵国再次恢复元气,没想到新王却不信任自己,于是,带兵攻击乐乘。
“犯错后,无颜也不敢留在赵国”
也许廉颇带兵攻打乐乘,无非是想让新国王知道,我廉颇还是最能打的,你为什么要派乐乘来取代我呢?于是,将乐乘打得大败,虽然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是其也意识到,带兵相残,一方面无颜面对家乡父老;而更为重要的是,这是触犯了国法,回去国王肯定会依法处置,以新王对自己的不信任,杀了自己是肯定的,因此,廉颇也不敢回去。最后,不得不,叛逃国家,跑到魏国,最后又到楚国,也死在了楚国。
其实从后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也可以看到,当时身在异国的廉颇其实很想再回去为国效力,年纪大了也还能杀敌。但是终因小人陷害,使其重返故国的愿望落空,成为终身的遗憾。不久之后,廉颇在楚国郁郁而终。

赵惠文王为什么没救父亲赵武灵王?让其活活饿死?

赵武灵王一开始娶了韩国公主为妻子,生了儿子叫赵章,赵武灵王就立了他为太子。后来韩国公主死了之后,赵武灵王又娶了孟姚为妻,生了个儿子赵何。赵武灵王很喜欢孟姚,孟姚短暂的一生给他带来了很多快乐,临死前孟姚对赵武灵王提了唯一一个要求,就是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于是赵武灵王就改立了赵何为太子,这一改就有了隐患了。

赵武灵王原本打算自己安心出去打仗,把王位传给赵何,让赵何在臣子的辅佐下管理国家。但是被废了的太子章却对这件事情咽不下气,于是就联合田不礼起兵谋反,但是他们谋反很快就被赵成和李兑给镇压住了。赵章看形式不对,于是就和田不礼退到了赵武灵王住的沙丘宫内。

当时李兑想向赵何请示,但是被赵成给阻止了。赵成说如果这件事情让赵何知道了,赵何很难下令把自己哥哥和父亲杀死,到时候就会非常难处理。如果先把他们解决了,那么赵何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了。

于是赵成和李兑就把沙丘宫给团团围住了,而且还给里面断水断粮。很快宫里的那些水果点心就被吃完了,赵武灵王就被活活的饿死在了自己的寝宫里。对于赵何为什么不去救赵武灵王也有很多说法,一说当时赵成和李兑权势太大,赵何年纪小不是他们的对手,二说赵何不知道赵武灵王被困着,还有说赵何是被权利迷了心窍,所以才不去救的。但是这些也都仅仅只是猜测罢了。

赵惠文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君,他是赵武灵王的次子,嬴姓,赵氏,名何。赵惠文王年幼时就继位了,但是之前的太子章就起兵反对赵惠文王,还杀死了当时的相国肥义,但是最后兵败,躲到了赵武灵王住的沙丘宫。之后被赵惠文王的人包围,断水断粮三个月,最终饿死了赵武灵王。于是在这次叛乱中的功臣公子成就专断朝政,另一位大臣李兑就做了相国。

后来魏昭王向赵国敬献了赵惠文王两块地,以求联合对抗秦国。之后,赵国派兵联合魏军攻打宋国。第二年,赵国又和燕国、韩国、齐国和魏国五国一起攻打秦国,迫使秦国废除帝号。第三年,赵国又联合了秦、燕、韩、魏五国举兵伐齐,齐国很快就被攻破了。齐国衰弱之后,除了秦国这个强大的国家之外,就只有赵国比较强大了。

秦国想扩充领土,赵国就成为了主要目标,于是秦王多次派兵攻打赵国,但是廉颇率兵屡次打败秦国,无奈秦国只能改变策略,与赵国联合。与秦国讲和之后,赵、秦、韩、燕、魏五国又去攻打齐国,齐国又一次败北。在惠文王十五年的时候,廉颇又一次带兵攻打齐国,这一次廉颇长驱直入,一直打到了齐国内的阳晋,一时间赵国风头无两。

之后廉颇出征攻必胜,守必固,可以说是百战百胜,赵国也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十年间秦国不敢来犯。

长平之战时,赵括遭白起围困两个月,为何廉颇李牧都不去救他呢?

不作死就不会死,赵国是战国时期大国作死的典范。

赵国通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成为了战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大国,实力足以抗衡秦国,但在战国后期,赵王昏招频出,活生生将赵国给作死了。长平之战是赵国走向灭亡的关键之战,这场战争初期原本双方处于均势,但赵王的一个昏庸决定,撤换廉颇让赵括跨帅,最终被白起诱敌深入并包围。

长平之战中,白起将赵括围困了两个多月,在这两个多月中,赵括组织士兵多次突围,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也给秦军造成了重创,使秦军伤亡过半,以至秦军在长平之战大胜后,因伤亡过大再不适合继续攻打赵国,这才罢兵,准备休养生息,来年再战,让濒临死亡的赵国也有了喘息之机。

长平之战是赵国的生死存亡之战,为何白起围困赵括长达两个月时间,赵王不派廉颇和李牧率兵去救他们。这样他们可以里应外合,前后夹击秦军,既可以让秦军分心,又可以减轻赵括的压力,虽说不一定能够击败秦国,但是可以增加赵括突围的几率,赵括也不会出现全军覆没的情况。

长平之战的起源是秦、赵两个争夺上党郡,秦国强大后,制定了"远交近攻"的灭六国的策略,首先出兵攻打魏国,然后出兵攻打韩国,但在秦国攻打韩国时,韩国为了保全自己,提出将上党郡给秦国来换取和平,但是上党郡百姓不同意,他们要求将他们划分给赵国,来换取赵国的出兵相助。

赵王为了上党郡的几十座城池,同意出兵帮助韩国。

表面上看,赵王为了几十座城池招惹强秦,是件很愚蠢的事,但从大的层面来说,赵王这样做没有错,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韩赵两国唇亡齿寒,赵国若坐视秦灭掉韩国,自己也就离死亡不远了,毕竟秦国的野心是灭掉六国,而不仅仅只是得到韩国的十几座城池,所以赵王出兵帮助韩国也是帮助赵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94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