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原因是什么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6 20:36:50

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原因是什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朱元璋汲取历史教训,早早就立下了太子,并定下了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祖训,而且为了能够建立一个持久强大的帝国,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的培养工作也非常重视,几乎集中全部优势资源来培养他。事实上,朱元璋对自己的这个继承人也是非常满意,即便是朱标的执政理念与他的多有冲突,他也相信朱标的休养生息、推崇仁政的思想是符合明朝的历史实际的。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朱标因为生病在他之前去世,一边忍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他一边还要劳心劳力地去选择新的接班人。当时的形势是,朱棣无论是能力还是影响力都是最佳人选,然而按照朱元璋设定的继承人产生原则,朱标的儿子才是唯一合法合理的人员。

选择哪个作为继承人确实让朱元璋颇为为难,最终他综合各方意见,还是选择了朱允炆作为继承人。此举虽然维护了自己立下的规矩,但也导致了著名的“靖难之役”,让明朝刚刚恢复的生机再次被战火摧毁,百姓再次进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对此不少历史爱好者大胆猜测,如果朱元璋当时把皇位直接传给朱棣,明朝就可以免除四年的战争灾害,明朝的强盛时期会来得更早,持续的时间会更久。那么,如果这一假设的前提真的成立的话,明朝真的会走向更加强大吗?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对朱允炆和朱棣进行一个比对:从军事能力来看,朱棣从小跟在朱元璋身边,耳濡目染学到了朱元璋很多军事指挥能力,而且他在徐达、常遇春、蓝玉等名将手下工作多年,实战经验丰富。而朱允炆从小在温室中长大,没有见过战争的残酷,也不懂的战争的艺术,所以与朱棣比基本是完败。从执政能力来看,朱棣早早的就被封为了藩王,驻守着帝国的北大门,一直在与北方的游民打交道,信奉的是拳头下面见真章,对于政治这套没有太多的实践机会。而朱允炆虽然年幼,但是在朱元璋身边也跟随多年,朱元璋去世之前,也给了他不少锻炼的机会,所以这方面应该略有胜出。从个人影响力来说,朱棣军功赫赫,多次带队击溃北方来犯之敌,在军中威望甚高,就连朱元璋对他都十分满意,而朱允炆本是皇长孙,他老爹才是正牌继承人,只是他老爹过于短命才把他提了上来,因此朱元璋还没有来得为他铺路,影响力自然也就小得多。从个人魅力来说,朱棣与朱元璋颇像,都是杀伐果断之人,处理问题非常圆滑,善于收买人心,朱允炆一主张仁政,也是颇得人心,但总体与朱棣还是差点。

综合来看,朱棣对上朱允炆还是占据绝对优势的,甚至来说在某些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所以从表面上来看,朱棣直接传位给朱允炆会是更好的选择,明朝可能会因此走向更加强大之路。但是小编想说,这仅仅是从表面上来说,如果深入分析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会发现,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不一定最合理,但绝对是最正确的选择,理由有三:

第一,传位给朱允炆是维护制度的需要,如果传位给朱棣就是自废章法。在朱标去世之前,朱元璋就已经立下了储君的产生规则,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后世子孙为了争夺皇位自相残杀。朱标虽死,但他在去世之前已经育有子嗣,理当有他的儿子朱允炆继位。如果朱元璋考虑朱允炆年幼而改立朱棣为太子,那么可能会给后世子孙一个信号,只要杀掉自己前面的继承人自己就可以继承皇位了,如此以来,后世子孙可能会陷入无休止的相互杀戮之中,这是朱元璋万万不能接受的。况且,作为一代君主,如果连自己亲自制定的规矩都不能坚守,又怎么能指望别人坚守,朝令夕改乃是大忌,朱元璋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第二,传位给朱允炆是维护大统的需要,如果传位给朱棣就是扰乱尊卑秩序。朱棣确实军功累累,但是朱元璋在建国不久就明确了皇子与太子有别,藩王只能是藩王。朱棣那几年确实是军功累累,朱棣虽然也是皇子,但已经被封为藩王,与朱允炆相比已经不是同一个身份。如果传位给朱棣而放弃朱允炆不用,那么朱元璋辛辛苦苦设计的这一套尊卑秩序就出现了缺口,而且未来几代很可能会出现蝴蝶效应,帝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口子会越开越大,直到彻底不可收拾。在封建社会,尊卑秩序是皇家统治的基础,所谓三纲五常本质是也是一种尊卑秩序,如果明朝在这个方面失去了秩序,那么对老朱家的统治会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第三,传位给朱允炆是维护明朝安全稳定的需要,如果传位给朱棣会让明朝陷入内战大混乱。朱元璋从元朝手里接过来的并不是什么欣欣向荣的国度,而是一个哀鸿遍野、百废待兴的残破山河,为了为这个帝国注入生机,朱元璋可谓是殚精竭虑,虽然他杀了很多人,也冤枉了很多人,但是帝国毕竟开始趋于稳定,各个行业都开始复苏。如果此时把皇位传给朱棣,势必会引来其他藩王的不满,对于一些实力不济的小藩王还好,但对宁王这样实力不弱于朱棣的藩王来说,如果因为心生不满而引发战争,那么帝国将会开启新的内战,边境少数民族,说不定也会趁机入侵边境,这对明朝来说也是不能接受的。

第四,传位给朱允炆是儒家思想的内外需要,如果传位给朱棣就会引起价值观的混乱。明朝以儒家思想为正统,靠着他来统治子民,而儒家思想讲究长幼有别,尊卑有序。事实上,根据史料记载,朱元璋也曾经动过传位给朱棣的想法,但是遭到一帮儒家文人的疯狂反对,朱元璋如果强行传位给朱棣,势必会寒了这帮人的心,乱世靠武将打天下,和平靠文人治天下,朱元璋自然知道接下来这帮人才是帝国的顶梁柱,如果自己一意孤行,会让他们对儒家的正统地位产生动摇,朱元璋这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此,我个人认为,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是最佳的选择,可能朱允炆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朱元璋只能选择把皇位传给他,这里是对朱标的思念,也是对明朝这个大帝国的负责。

明朝朱元璋为什么不将帝位传给燕王朱棣呢?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在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统治下,国内动荡的局势渐渐被平定,为后来的盛世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可见,他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人。但是,在选定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却做出了令后世十分费解的决定。

  

  朱元璋十分重视自己的嫡长子朱标,在称帝后便将他立为太子,可惜,朱标却没有等到继承皇位就病逝了。于是他便另立了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那么,运筹帷幄的朱元璋为什么不选择更有能力的燕王朱棣继承皇位呢?

  首先,朱元璋的想法受到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嫡长子继承制是一种早在周朝就已经形成的皇位继承制。朱允炆身为前太子朱标的嫡长子,也没有明显的失德之处,是皇位继承的最佳人选。而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即使不在孙辈中选择继承人,这个皇位也不会落到朱棣的头上。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这就是朱元璋为何不选择朱棣做继承人的原因之一。

  

  其次,朱元璋更希望“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据史料记载,燕王朱棣是一个足智多谋的、能征善战的人,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一个难得的将才。但是,此时的朝政已经在朱元璋的治理下变得生机勃勃,需要一个仁慈的君主来治国,这样才能让国家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当时的朱棣显然不是合适的人选。

  第三,朱元璋要避免众皇子因皇权而自相残杀。从古至今,因皇位而产生的斗争不在少数,而朱元璋一生有20多个儿子。在建国初期,他便效仿西周时期的统治者,将众多成年的皇子和一些亲戚分封到了全国各地,并赋予了他们一定的兵权。如果他在皇子之间选择继承人的话,很容易会引起不满,甚至挑起争端。这样看来,身为太子嫡子的朱允炆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第四,朱允炆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并且“而诚纯孝”,很得朱元璋喜欢。据记载,朱允炆曾在为父守孝期间因为过度哀伤而消瘦,朱元璋还用“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来安慰他。此后,朱允炆还上书请求朱元璋修改《大明律》中多条过分严苛的规定,此举深得朱元璋的心,更加坚定了传位于朱允炆这个“仁君”的心。

  于是,朱允炆顺利登上了皇位,只可惜,朱元璋却忽视了儿子朱棣的野心,在他死后不久,朱棣便举兵攻进皇城,成为了大明朝的第三位皇帝,而朱允炆则下落不明,留下了千古谜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94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