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战国初期,魏国为什么人才济济

众妙之门 2023-06-26 19:27:16

战国初期,魏国为什么人才济济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魏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春秋,诸侯并立,各自为政。

战国,兼并混战,争雄不止。

大的诸侯国兼并小的诸侯国,虽然生灵涂炭,但也促进了时代的进步,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必定以鲜血作为代价。

丛林法则下的春秋战国,自身足够强大才能生存,那么诸侯国能够强大,什么因素最为主要?

答案肯定是人才。

看到这你或许会觉得是废话,从而哈哈大笑,但当你笑的时候,战国初期的秦国也笑了,还有一个比秦国笑得更厉害的,那就是魏国。

秦国笑的原因是因为堵在秦国家门口的晋国分家了,本想着大石头这次终于能分批给搬走了,自然很高兴,但随后秦国却只能苦笑了,因为这块石头即使分裂了,碎下来的一块(魏国)自己也搬不动。

魏国笑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占据了晋国最肥沃的土地。

但魏国能够崛起,土地肥沃只是外因,魏文侯手下有一大批人才才是魏国崛起的真正内因。

战国初期魏国为何人才济济?不是魏文侯知人,是有人替他物色人才,此人是翟璜。

助魏文侯称霸的最大功臣是谁?当属翟璜无疑,因为他是为魏文侯物色人才的金牌经纪人,一大批人才都是被他推荐给魏文侯的,此事我们还得慢慢说。

魏文侯手下的人才。

战国初期,魏国一家独大,如果把此时的魏国比成一支足球队的话,那么它就可以说是巴西队,魏文侯手下的人才,挑出在历史上有较大影响力的,说来也巧,正好是一支在球场上比赛的编制,11人。

如果把他们的位置按照球场编制的话,守门员可以交给卜子夏,后卫是西门豹、段干木、田子方、魏成,中场是翟璜、李悝、任座、田文(此人并不是后来齐国的孟尝君),那么前锋就是吴起、乐羊,而主教练就是魏斯本人了。

不过从一定程度而言,球队能踢好球,教练的作用固然重要,但队员的素质却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让一般的教练指挥巴西队,巴西队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因为这些顶级球员有自己的觉悟,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而不是在球场上乱窜。

魏文侯手下的这些人才也是如此,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兢兢业业,并且还做得相当出色,如此多的人才,全被魏文侯笼络到自己麾下,这时候的魏国又怎么会不强大呢?

金牌经纪人翟璜。

不过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魏文侯能笼络那么多人才呢?这是因为魏文侯有一个专门物色人才的金牌经纪人翟璜,上文提到的上场队员里,很多都是经过他推荐而得到魏文侯重用的,他的工作就是了却君王天下事。

翟璜,是战国初期魏国丞相,他并不是魏国人,而是狄族,担任魏国丞相三十余年,一直被魏文侯重用和信任,到后来几乎翟璜推荐的人才,魏文侯都给予了重用。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说下为何春秋战国的举荐制度了,那时候并没有科举,所以当官的发现人才会举荐给大王,大王一般经过考核就委以重任,但有一点,那就是如果被举荐的人不合格或者作奸犯科,举荐的人就会有举荐不贤甚至被连带砍头的危险。

那么翟璜究竟举荐了谁呢,举荐了李悝在魏国进行变法,强大了魏国,举荐了吴起为西河郡守,打得秦人不得东出,举荐了乐羊攻打中山,为魏国树立了霸主地位,举荐了西门豹为邺城县令,抵挡了赵国南下的步伐,可以说翟璜,每次举荐都能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用其所长,发光发亮,金牌经纪人的头衔,他当之无愧。

翟璜是魏文侯称霸路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说起魏文侯,各种书籍上记载的皆称其贤明,一个人哪会有不犯错误的时候,魏文侯也有,但好在魏文侯身边有肯直言劝谏的明白人。

任座就是其中一个,他在劝谏魏文侯时,也不讲究语言的技巧,揣摩君主的心思,看见魏文侯做得不对,劈头盖脸就是一顿,一个君主哪里能受得了这种人呢,毕竟脸面还是很重要的嘛。

果不其然,有一次任座的劝谏彻底惹怒了魏文侯,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也气呼呼地走了,魏文侯声称要治其罪,但翟璜跳了出来,进行了婉言的劝谏,让魏文侯由怒转悦,从而救了任座(《资治通鉴》记载: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这则故事虽小,但足以证明两件事,一件是魏文侯能听人劝,二是翟璜的话在魏文侯那里很有分量,魏文侯身边就是有了翟璜等人的存在,才奠定了魏国在战国初期百余年的强大。

战国初期,魏惠王本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主,为何魏国却最终衰落呢?

战国时期,群雄纷起。他们彼此征伐,互相厮杀了200年。在漫长的割据混战中,各国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在政治上具有战略眼光,在军事上能够运筹帷幄,在外交上纵横捭阖的优秀人才。大争之世,争于实力,而实力却来自人才对国家的改造。所以,对于这种滚滚的人才洪流,诸侯国君们都争相聘请。于是,便出现了韩非子所说的“臣卖智谋,王卖官爵”的情况。但是对人才的利用是个自古以来的难题,若用得好,则可以富国强兵,称雄天下;若用得不好,便会招致身死国衰的下场。这方面魏国是个突出的例子,可以说,魏国因人才而强盛,亦因人才流失而灭亡。

魏国是战国初期的强国,当时其国内国内人才济济。赵魏韩三家分晋后,公元前403年,魏文侯继位。魏文侯是位贤明的君王。对内,他任用李悝,西门豹等人,修明内政;对外,他任用名将乐羊、吴起,尤其是在战略战术造诣极深的吴起。终吴起在魏时期,吴起率魏军与诸侯大战七十六次,全胜竟高达六十四次。于是,吴国向西攻占了秦国河西国土,使魏国拓地千里,其国土增加了近一倍。向东,吴起打败了齐赵联军。可惜,等到魏文侯死后,吴起便受到了政敌的排挤和后任君主魏武侯的猜忌,最终被迫逃往楚国。伴随着吴起的离开,魏武侯不但摒弃了魏文侯在位时的对外政策,还相继与赵、韩、齐、秦结怨。到了此时,魏武侯不过是依靠魏文侯时代打下的牢固基础而逞威一时罢了。

吴起被逼走后,当时魏国还有位年轻的奇才公孙鞅。此时魏国君主为魏惠王,其宰相便是逼走吴起的公叔痤。当时公叔痤病重不治,他知道公孙鞅才能突出而竭力向魏王推荐,并建议魏惠王若不任用,那么就将其杀掉。然而魏惠王却以为公叔痤年老昏聩而不听,后来便听任公孙鞅逃往秦国。不久后,公孙鞅主持秦政进行变法,并替秦国训练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因为魏国此时先后与列国交恶而发动了马陵、桂陵之战,却惨遭败绩。公孙鞅瞄准时机,趁虚偷袭魏国驻守在河西的军队,迫使魏国与秦国议和并顺利夺取了魏国黄河西岸的国土。此后,由于秦国的逼迫,魏国不得已从山西安邑迁往河南大梁,魏国从此一蹶不振。到此,自魏文侯时代开创的霸业,遂告终结。

魏惠王时代,庞涓作为鬼谷子的门生得到了魏王的赏识而主持魏国军政。为了兑现当初下山的诺言,庞涓找来了同窗好友齐国人孙膑。但是屡次论兵之后,庞涓却自感不如孙膑,为防止孙膑危及自己的地位权势,庞涓便设计陷害孙膑。孙膑被迫逃脱后,后来作为齐国的军师参与了齐魏争霸战,并击败庞涓于桂陵,随后又在马陵战役中大败魏军,杀死庞涓。作为魏国霸权衰落的分水岭,魏国国势从此衰退。

张禄本是魏国人,只是因为杰出的外交才能而引起了他的上级猜忌。于是,其上司便诬告张禄卖国而将其收押。一番严加拷打后,装死的张禄靠贿赂看守者而逃出生天。当张禄逃往秦国后,他改名为蔡睢,并担任秦国宰相。针对秦国当时的战略错误,他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主张集中兵力攻打周围国家,避免千里奔袭劳师无功的错误战略。之后,秦国在此战略的指导下,把战争矛盾首先对准韩魏进行蚕食,魏国进一步受到秦国的压迫而江河日下。

这时已经到了战国末期,秦国统一已是大势所趋。因为秦国频繁地施展远交近攻,首先遭受打击的韩魏两国不仅内政混乱,而且军力疲弱,民心动荡。秦国瞅准实际,又一次发兵攻魏。在这种情况下,无奈的魏王只好启用名将信陵君。信陵君颇通兵法,且在诸侯中很有威望,曾在邯郸之战中大败秦军,并率联军攻到了秦国的函谷关。因为信陵君在各国中享有威名,所以当他执掌军政之后,各国纷纷出兵相救,并又一次挫败了秦国东出。但是,随着信陵君的威望日隆,魏国便深感其功高震主。于是,引起魏王猜忌的信陵君很快便被剥夺了军权。忧愁郁闷之下,信陵君开始放纵自己,并在不久后去世了。从此,魏国对秦国再无还手之力,直至亡国。

魏文侯以得人才而兴盛,魏武侯与魏惠王以失去吴起、商鞅而衰败。在这短短的几代人手里,魏国有极其优异的人才,而不能任用,却屡蹈覆辙,并先后抛弃了这五位威震四方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终于导致了国家的败亡。当然,魏国败亡不仅在人才这一方面,其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与毫无目的的扩张方向亦是魏国败亡的主因之一

曾经是战国初期最强国家的魏国,为何后来沦为了二流强国?

在战国时期发生了三家分晋,魏得到的晋国大部分土地,而且又地处中原,物华天宝、人才济济。重用了法家李俚进行政治变法和重用兵家吴起进行军事变革;政治家西门豹;大将乐羊、庞涓这些都是一时之人杰也。魏文侯、魏武侯是素有声望的贤明之主,有王霸之志,知人而善用 ,求贤若渴,导致了他首先汇集了很多的天下英豪,所以说魏之强大是得人和也。

再加上魏所处的中原地区,开发较早,生产力先进,人口众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地处中原路网纵横、交通便利所以天下物产云集从而使商业繁荣、制作业发达。战国时期最大的商业城市除了宋国定陶外,就数魏国大梁了。战国时,铁器以逐渐推广使用。当时天下的冶金中心均在韩魏。魏国凭借着兵器制作业的发达而称雄列国。魏军又逐步采用铁制兵器代替青铜兵器,史称魏军甲兵犀利,因此魏国崛起为第一强国。

但是我们都知道魏国的强大与国君的贤明是分不开的,任用贤臣,导致了本国内政治清明,军事实力强大,战无不胜,但是随着魏文侯和武侯的去世,魏惠王的即位,他嫉贤妒能,导致了吴起去了南方的楚国,错失了商鞅,对孙膑下狱并且施行了膑刑,导致了这些有名的贤士的逃亡他国,所以说魏之强大乃是人和也,再加上周围的秦国,赵国,楚国以及齐国的崛起,处于四战之地的魏国首当其中,最终在马陵之战后,魏国一蹶不振,退出了称霸的行列。

战国时期的魏国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人才都是从魏国流出?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魏国不仅是一个军事强国,也是一个人才强国。成为强国的原因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在魏国刚刚从晋国裂变出来的时候,因为?李悝变法?的原因,就累积了数量相当多的人才。所以说当时魏国是一个人才培养基地,但没有人才施展的空间。

在战国历史上,对各国贡献最大的那些臣子名将,大多都是魏国人;张仪、商鞅、范睢,这三人可以说是为秦国扫六合打下了基础。除此之外还有吴起、孙膑、庞涓、等等也都是战国时期的人才,在历史上贡献很大。

就是这个曾经强大的魏国在魏惠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魏惠王曾感叹?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在魏国他们看不到发展的前景,而一个有才能的人看到魏国这样的境况,大概的分析魏国未来,再加上魏国的君王无能,更加剧了魏国人才的流失。在当时战国中晚期的时候,各国君主都渴望招揽列国人才,想要帮助自己稳住江山,在那个时候,招揽人才真的是各费心机,而他们在魏国也看不到什么大好的前途,就这样可以说是魏国留不住人才是情有可源的。这种不能怪臣子不忠,只能说皇帝无能,自己留不住人才罢了,那么高的起点最后还是败落,想想都是很可惜的。

从魏国去到秦国的商鞅,他的离去非常的可惜,他的才华因为在魏国没有得到君主的重用,他最后去到秦国,他在秦国推行改革,将秦国从一个腐朽羸弱的国家打造成一个强国。商鞅还提出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在秦国他深得重用,也作出了很多功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93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