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唐高宗李治真的是一个懦弱的皇帝吗,你所看到只是表面现象

众妙之门 2023-06-26 19:04:56

唐高宗李治真的是一个懦弱的皇帝吗,你所看到只是表面现象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高宗李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其实,在大家的眼里,可能多数人觉得唐高宗李治一个懦弱的人。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是他的父亲和媳妇都太强了,所以,才显得李治非常的没用。说到他父亲,大家都知道,那可是有名的明君,唐太宗李世民。而他的媳妇呢?那可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试想,在这样两个人的照耀下,李治能不没用吗?此外,自古以来,人们就习惯于把他置于唐太宗的光环之下。甚至于,对他统治时期的政治评价,也会与贞观的治理联系起来,说他的功绩都得益于唐太宗的付出。

其实,李治是一位非常特别的皇帝,他并没有那么没用。在李治即位之初,就立即停止了对辽东的战争和土木工程的建设。在登基的第二年,他号召地方官员打听百姓疾苦,鼓励部下就国计民生发表意见。

有一次,他冒雨外出打猎,问臣子说:“油布做的雨衣怎么能不漏水呢?”臣子说:“如果你用瓦片,它就不会漏水。”意思是我们不应该出去打猎和观光。于是,李治欣然接受了批评。显庆元年,李治再次询问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

来济指出:过度劳动是老百姓的一大负担。如果你工作,你会错过种田的时间,你会花很多钱。因此,你应该免除所有不必要的军费。李治听后,便谦虚地采纳了意见。可见,李治这种谦虚求教的政治作风与唐太宗相似。

此外,李治还十分重视法制建设。高宗永徽四年,中国最完整的成文法典,著名的《唐律疏议》、《罗马法》在诸位大臣的共同努力下,编纂而成。相对而言,这一时期的执法形势较为宽松公正,犯罪率较低。历史上曾有一次,大理寺公使唐临向高宗报告说,监狱里只有50多个犯人,只有两个需要判处死刑。

然而,高宗时期的军事成就,也不容忽视。在这一时期,唐朝摧毁了东西方的两大敌人:西突厥和高句丽,并压制了日本的傲慢。从远征高句丽的战果来看,唐太宗李世民与高句丽的斗争是徒劳的。后来,高宗先后派苏定芳、李绩、刘仁轨、薛仁贵等将军才彻底解决了高句丽问题。后来,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与唐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显然,高宗实现了唐太宗没有实现的梦想。

其实,从高宗对长寿的冷静态度和对医学的信任来看,他比他的父亲唐太宗强。唐太宗最终因吃药而死,虽然高宗的身体状况一直很差,但他能客观、坦然地面对。他从不迷信胡僧的灵丹妙药,并能够积极配合御医的治疗,即使在头上扎针。此外,他还命令宰相组织名医对《唐本草》进行了修订。

可见,用这种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死,说他“懦弱”是不客观、不公平的。

在高宗年间,国力不断增强。永徽三年,全国人口由贞观时期的不足300万户增加到了380万户。此外,民族关系正在改善,领土正在扩大。可见,这个被认为是唐代最弱的皇帝,却是拥有唐朝最大的疆域。

试想,这样的人能说是软弱吗?

退一步来说,对于一个保守的君主,如果他能继续执行已经证明是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继续沿着正确的国家建设和发展道路前进,我们怎么能给他一个“懦弱”的评价呢?

其实,李治被称为“懦弱”,主要还是因为武则天的存在。显然,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这件事绝对很难被男性主导的政府所接受。因为,历史学家把武则天描述成了一个成熟的野心家。此外,整个唐高宗时期,基本上都笼罩在武则天的阴谋中。所以,为了说明武则天的实力,我们必须把李治描述成一个非常软弱的皇帝。

那么,高宗为什么要把政治事务交给武则天呢?

应该有两个原因:

一是身体不好,晚年患高血压、青光眼等疾病,不能靠别人来处理国家大事;

二是武则天有智慧,在许多政治事务上与高宗有着相同的见解,得到了高宗的信任。

另外,唐朝是对外开放的,妇女参政的障碍相对较弱,因此,高宗任命她执政并不鲜见。也就是说,武则天参政应该以高宗皇帝的意愿为基础,而不是作为“专作威福”的历史评价。

此外,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自从李治设立了宰相上官仪之后,武则天就开始在听政。于是,从上元元年起,皇帝被称为“皇帝”,皇后被称为“天后”。而此时,离高宗去世还有十年。可以看出,这种皇帝与皇后相互尊重的政治格局,是在高宗思想清晰的时候确立的。

然而,高宗虽然把政治事务交给武则天,但他并不是完全放任。即使在弘道元年三月,也就是他死前几个月,他仍然密切关注朝廷宰相一职,对欺负舅家的宰相李义琰予以辞退。同时,他还经常命令太子代为督国、处理国事,而不是单纯依靠武则天。因此,高宗在世时,不存在武则天统御的局面。

基于以上分析,唐高宗李治并非是一个懦弱者,而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皇帝。

参考资料:

【《旧唐书·本纪第四·高宗》、《旧唐书·卷六·本纪第六》、《资治通鉴·唐纪》】

唐高宗李治纵容武则天掌权,后人评价软弱无能,究竟是真的吗?

大家对于武则天并不陌生,她是中国第一位女皇,有名女政治家。不知道因为她锋芒过露原因,很多人容易忽略丈夫李治。对其第一认知就是懦弱。虽然是九五之尊,不过一直被周边 “强人”身影所笼罩,譬如前期是自己舅舅长孙无忌,替自己当年做主,皇位算是“形同虚设”。后期因为常年生病,权力被老婆掌控着,在朝廷中没有太高的地位。

这种现状让很多人,认为李治无能,其实是大家一个误区。历史上这个人,虽然能力比不上父亲,但是并非是一个毋庸之辈。他能当上皇帝,很大程度属于“阴错阳差”,本身是李世民第9个孩子,几乎没有占据优势。母亲是长孙皇后,哪怕是嫡子,但前面有几个兄长,并不是占据优势。之前他自己没有想过坐上这个位置,若不是前面几个兄长“作死”,恐怕皇位基本上与他无缘。真是应了那句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另外他能当上太子之位,很大程度上,是一位有得力助手。就是长孙无忌极力推荐,并且在朝中还笼络住一股支持力量。现状让李世民不得不慎重考虑,毕竟皇帝无法将朝政完全掌握,有些事情不得不屈从外界势力。李治当上太子之位,表现还是很不错,一直对父亲恭恭敬敬,让唐太宗对其很满意。最终顺利继承皇位。

早先他接受精英教育,小时候读过很多书,并不是无能之人。等到他当上太子之位后,平时跟随父亲处理朝政,耳濡目染后,锻炼政治能力。公元649年继位,做了 34年皇帝,总体来讲政绩还是很不错。不过继承皇位没多久,他身体出现问题,不得不让皇后武则天处理朝政。不过这些并不能否定,整个人没有能力。

李治并不是一无是处,本身是一个大胆细心之人,从以下这几个事情能够看得出来。当时父亲晚年生病期间,他认识在一旁侍奉武则天,两个人慢慢产生情感。在精明父亲眼皮子底下“搞事情”,这么长时间,一直没有被父亲发现,看得出来他为人很心细。若是被其发现,恐怕早就没命了。

这人善于隐忍,刚继承皇位时候,长孙无忌掌权。毕竟这个人是自己的舅舅,而且自己能够当上皇帝,他也有功劳,所以李治并没有说什么。随着权力欲增长,很快李治察觉到长孙无忌威胁,都快赶上“王莽”真是骄横跋扈。有些事情等到他和朝臣商量之后,才通知给外甥。基本上置皇上于无物,许多人都感觉长孙无忌权力过大,隐约威胁皇权。

他还大肆杀死皇族相关成员,炮制出房遗爱谋反案,将房遗爱,高阳公主,吴王李恪等人杀死。虽然兄弟之间难免有矛盾,但是碍于骨肉亲情,李治没有想要置其于死地。长孙无忌这么做,难免有些“矫枉过正”。更让李治无法容忍,他迫不及待建议立李忠为太子,激怒自家外甥。毕竟立谁为继位者,应该由他来说了算,但是什么事都由大臣来做主,让其感到十分不满。因为长孙无忌在朝中经营很多年,李治只能被迫接受,一些大小事务就由舅舅来决定。

而他找到一个“好帮手”,继位几年以后,李治把在感业寺出家的“后娘”武则天朝带回来。两个人不仅是夫妻,彼此之间还成为政治“盟友”,他和武则天一一联手,将长孙无忌彻底“搬到”,将权力收回起来。虽然这个看似是武则天一个人所为,但是没有李治在背后支持,恐怕也是无能为力。这场权力争夺战中,打得十分出色。利用废立皇后为契机。团结一批有能力的人,最终击败权臣。

在位期间,虽然武则天也干涉朝政,不过并不是一家独大。总体来讲,是夫妻两人共同管理,权力并没有完全被架空。在位期间,继续执行唐太宗早先各种制度,唐朝经济进一步发展。采取多种措施,缓和阶级矛盾,全国人口持续增加。

尤其让人称道是,他还提出控制物价措施,取得部分成功。这个制度对于后世有很大意义,一直延续下来,政府会周期性从中央仓库中拿出粮米降价卖出。还编写《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一部法律书籍。


特别是他完成一件父亲都没有做成事情,派大臣灭掉高丽。要知道高丽国力强大,对唐朝江山造成很大困扰,连唐太宗都没能完成此事,三次都铩羽而归。李治统治期间,彻底灭掉高丽,解决一个心腹大患。还派大将军苏定方灭地西突厥,唐朝版图在李治时期达到了巅峰,这点恐怕很多人也没有想到。总体来讲,李治并不是软弱无能之人,不过因为身体条件因素,限制自身发展。

揭示历史上真实的唐高宗它不是软弱无能!



唐高宗是一个隐藏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下的男人:一个令人失望的儿子和一个懦弱的丈夫。至于高宗,人们自古以来就习惯于在唐太宗的光环下审视他。就连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价也会和贞观之治挂钩:“永徽之治,民之安,贞观之遗。”似乎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理解皇帝的功绩。


在唐高宗继位之初,他的叔叔孙昌无极把持朝政,但唐高宗拒绝接受,想要夺取政权。当时,唐高宗的势力无法与孙昌戊己抗衡,但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夺取了政权。最后,孙昌把戊己流放到外地,导致他自杀。第三,从高宗的历史发展来看,他的成就不逊于任何一位皇帝,包括他的父亲。


高宗登基之初,立即中止了对辽东的战争和土木工程的建设。他即位的第二年,也就是永辉元年,召集所有地方官员询问百姓疾苦,并鼓励他的臣下就国计民生发表意见。他也善于听取建议。有一次,他在雨中外出打猎,他问臣下:“用防水布做的雨衣怎么能不漏水呢?”大臣说:“如果是瓦片做的,就不会漏雨。”言外之意是你不应该去打猎。皇帝欣然接受了批评。庆元年,皇帝再次问如何减轻百姓负担。赖吉部长指出:过度劳动对普通人来说是很大的负担。如果外出打工,会错过农时,花费很大,应该免除一切不必要的徭役征收。皇帝谦恭地采纳了它。这种虚心求教的政治风格和太宗是一样的。皇帝也非常重视法制建设。


中国最完整的成文法典——,即著名的唐律疏议,是高宗永徽四年由孙昌戊己等大臣修订的。相对来说。这一时期执法情况宽松公正,犯罪率较低。史载,有一次,大理寺书记唐林向高宗汇报,监狱里只有五十多个犯人,需要判死刑的只有两个。


高宗的军事成就不容忽视。这期间,唐朝消灭了东西方两大劲敌:西突厥和高句丽,也打压了日本的气焰,换来了中日千年和平。单从征服高句丽的结果来看,唐太宗亲征李世民是徒劳的。后来,先后派苏、、刘、和薛等将领治理辽东。最后兵围平壤,灭高句丽,在辽东设九都督府。后来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与唐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很明显,皇帝完成了唐太宗没有实现的梦想。


从高宗对长生不老术的冷静态度和对医学的信任来看,他比他的父亲唐太宗更胜一筹。唐太宗最终因服用丹药而死,但高宗的身体状况一直不佳。而是能客观冷静的面对。他从来不迷信胡和尚的长生不老药,心想:“如果有神仙的话,今天都在吗?”他能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哪怕是在头上扎一针。此外,他还命令总理组织名医修改唐本草世界巡礼。“单从这种对待生死的科学态度来说,说他‘懦弱’是不客观不公正的。皇帝在处理危及皇权和皇位的事件时,并没有看到微弱的懦弱。


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永辉三年宗室之乱。当时,唐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和巴陵公主的妻子方的儿子柴灵武。高祖李渊之女丹阳公主之妻薛万彻,高祖第六子王静袁晶


吴克的哥哥被废为庶人,方毅的哥哥被贬,薛万彻的哥哥被流放。其他一大批涉案人员,如石忠、太子詹文杰、江夏王李道宗等人,都被流放。其中,孙昌戊己虽然借机垄断和打击异己,但他毕竟是个假皇帝。观察皇帝处理这件事的方式,恐怕是无法容忍武则天“为自己发财”的。这样的铁腕作风,无论如何也不能和“昏”联系在一起。


在高宗统治时期,国力不断增强。到永辉三年,全国人口从不足300万增加到380万。此外,民族关系正在改善,领土正在扩大。这个被认为是唐朝最弱的皇帝,拥有唐朝最大的疆域。这样的人能说是懦弱吗?退一步说,对于一个信守诺言,能够继续执行被证明是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继续沿着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正确道路奋进的君主,我们怎么能给予“懦弱、懦弱”的评价呢?李治被封为昏懦的主要原因是他被任命为武则天。很显然,在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这件事是绝不能被男性主导的公务员和武将所接受的。历史学家形容武则天是一个十足的野心家,整个唐高宗时代基本上被武则天的阴谋所笼罩。要说明武则天的强大,李治必须用一个非常懦弱的皇帝来形容。


所以,谁能说他弱呢?都是因为他身体不好!不然大唐的天下不会被武周偷走!

唐高宗真的懦弱无能吗?

唐高宗李治在世人的印象中是个懦弱无能的皇帝,前有伟大光荣正确的太宗李世民,后有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号称天后,则天大圣皇帝的武则天,一个是自己老爸,一个是自己老婆,名气都比自己大,况且自己老婆还从手里夺了权完成了改朝换代,要不是最后武媚娘还政于李唐,唐高宗李治这个亡国之君的名号就被狠狠地坐实了。

那么,唐高宗真如世人所想象的那样懦弱不堪吗?让我们来看看高宗在位时做的那些大事,方知高宗其实是一代明君,其功绩在唐代估计也仅次于太宗李世民。

开疆拓土,使唐朝疆域达到鼎盛

唐朝国土面积最大的时期并不是太宗或玄宗时期,而恰恰是高宗李治时期。

向西唐朝灭西突厥势力达到伊朗高原,咸海阿姆河流域,西南深入阿富汗地区,未沦陷的波斯帝国残余领土并入唐朝称为波斯都护府,向北深入西伯利亚,东北灭高句丽,接日本海。

特别是灭高句丽之战,高宗两次发兵,最终消灭了困扰隋唐两代三位帝王的心病,当年隋炀帝因三征高句丽而亡国,太宗皇帝一生最大的军事失败也是征高句丽,回来后郁郁而终三年而亡。而高宗继位后,利用贞观朝留下的良好根基最终扫平高句丽,也算是完成了隋唐两代帝王的心愿。

而发生在征百济期间的白江口海战,唐军以少胜多,打得日本人一次便尝到了中华帝国的厉害,从此虚心向唐朝全面学习,近一千年不敢觊觎中华领土。

而在西北,名将苏定方率军灭亡西突厥后,原本臣服于西突厥的中亚诸国纷纷归附大唐,唐朝先后在中亚地区建立八个都督府,七十六个州,一百一十个县,一百二十六个军府,全部划入安西都护府的管辖范围。

联合武媚娘,发难关陇贵族

关于唐高宗在太宗李世民病榻前与武媚娘勾搭一事,想来一直是件很矛盾的事。一方面李治在太宗朝给人的印象便是不争世事,性格懦弱,孝顺,连皇位的得来也是太子与魏王两败俱伤,李治捡了个大便宜。

要说这样一个孝顺,懦弱的太子在太宗重病之时一面悉心照顾太宗,转身便与自己名义上的母亲太宗的才人武媚娘搞床第之欢,估计给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那只能说明,高宗李治是一个城府极深、且善于伪装自己的人。而当他一旦扯下伪装的面具时,那些曾经小看他的人便迎来了灭顶之灾。

高宗继位后,深受权臣贵族的掣肘,特别是舅父长孙无忌,作为太宗的托孤忠臣,拥立高宗上位的首席功臣,其背后代表的是关陇贵族集团势力,朝中官员多为其党羽,而年轻的高宗此时则只有端坐龙椅,形如木偶。

唐高宗像

而武媚娘的入宫表面看是因为王皇后嫉妒萧淑妃,引入武媚娘为其对抗敌人,但不要忘了,王皇后与萧淑妃皆出自豪门大户,其身后各自代表了一方势力。而武媚娘自感业寺回宫后,短短几年内斗倒了皆是名门望族出身并有前朝重臣支持的王皇后与萧淑妃,而没有高宗的首肯,很难相信这些事会发生。

而在解决了后宫王萧二人后,武媚娘再次与高宗联手,将矛头指向了最大的权臣长孙无忌及其党羽。以立武媚娘为皇后之名,那些反对的元老重臣,皆遭到了清洗贬黜,而长孙无忌则在谋反的罪名下被贬至黔州。

在做完这一切后,高宗完全掌握了朝局,一批忠于皇帝的新人被提拔到了高位,关陇贵族集团及相应的地方武装受到了重创,皇权自魏晋以来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而之前的贵族共和逐渐向皇权集中制转变,才有了后来的武后专权及玄宗的一言九鼎。

唐高宗与武则天剧照

而在这一过程中,武媚娘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但从过程与结果看,收益最大的无疑是高宗皇帝。他不仅将权力从贵族手中收归己有,而且还顺势将自己不喜欢的皇后及其家族扫地出门,而武媚娘怎么看都像是高宗的打手,与其说是武媚娘弄权,还不如说是在高宗的授意下二人联手,各取所需而已。

中年患病,二圣临朝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在收拾完自己政敌两年后,正准备大展拳脚的高宗突然患病,是为风疾,也就是中风。这是李唐皇室的遗传疾病,将困扰李唐家族后来的多位皇帝。

在处理政务方面,高宗逐渐感到力不从心,而不得不依赖武后出色的政务能力。于是便搞出了天皇天后二圣临朝的政治格局。这便是天皇这一称呼的最先出处,后来日本人把天皇这个称号学了过去,同时倭国改名日本。

二圣临朝

对于为什么高宗要将政务交于武后,一方面是由于武后本身处理政务的能力很强,而高宗对武后确实也是真爱,在武后40岁还生下了太平公主则是明证,另一方面,经过了前期的贵族大臣专权,高宗登基时处处受大臣钳制,也决定了他不愿意将权力更多地交与重臣,以免再出现一个长孙无忌式的人物。

而作为女流之辈的武后,则是高宗最好的选择,毕竟女人的根基浅,而且武后早年与家人交恶,没有外戚专权的前提,这更让高宗放心地在晚年时更加信任武后,况且太子也是高宗与武后的儿子,即使武后专权,总有一天皇权也会回到李唐子孙的手中。

而武后与高宗的关系在经历了长久的磨合之后,可谓是相爱相杀,相互妥协,期间虽也闹出了高宗企图废后的风波,但武后的势力与威望已遍布朝野,高宗也离不开武后的辅助,到了后来,双方也能够相安无事,相互扶持,共同开创了高宗朝的?永徽之治?,将大唐的版图推向了顶峰。

安排后事,百密一疏

在高宗晚年,身体越来越差,后期已是几乎眼盲,在安排了得力的辅政大臣后,于驾崩前在遗诏中加上这样一条: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这就相当于给了武后一把尚方宝剑,不过,高宗没想到的是,武后在自己死后竟然废除了中宗皇帝,改立了睿宗,并大肆屠杀李唐宗室,后来再次废除睿宗,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建立了武周一朝。

武则天登基

从高宗的一生来看,他并不是一个昏庸、懦弱的皇帝,反而有着足够的城府与智谋。在摆平老臣、对外扩张等事例来看,高宗不仅守住了太宗皇帝留下的基业,而且还使大唐帝国的版图扩张到了极致,同时也完成了太宗未尽的心愿,一是灭高句丽,一是泰山封禅。

而高宗晚年因疾病原因,未能阻止武则天势力做大,导致其后来大唐王权的丢失,皇室子孙被屠戮的悲剧则是为世人最大的诟病。不过,好在武则天在过完皇帝瘾之后,也充分认识到人心所向,也只有还政于李唐,自己才能留下千古的名声,所以在临别之际将政权交与中宗李显,并回归高宗皇后身份,死后与高宗同葬于乾陵。

而大唐王朝,在经历了三代明君的治理下,即将迎来自己的又一个明君与盛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93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