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元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一:小城新生
明朝洪武二十八年,为洪武盛世操碎心的明太祖朱元璋,却突遭奇特烦恼:大明朝的铁太多了。
二十八年前明朝开国时,最急眼的事就是缺铁,元朝跑路时,几乎卷走境内所有铁器,以至于明朝开国垦荒建设,连铁农具都常年稀缺。急红眼的朱元璋也就发狠,全国设十三个“铁冶所”,大批人力物力扔进这些“国营钢铁企业”,铁产量迅速飙升,结果却又用力过猛:此时明王朝过量生产,铁冶所里铁器扎堆,多得用不了不说,好些质量还参差不齐。
不过这么个“用力过猛”的问题,在朱元璋看来,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难题,于是很快一道简单命令颁布:诏罢各处铁业,令民得自采炼——轰轰烈烈的官营冶炼,就此大量裁撤,放开昔日禁令,允许民营冶铁业经营开采。
但朱元璋自己也没想到,这个简单命令,带来的却是连锁反应:明代放松了对冶铁工匠的身份约束,大明朝早已蓄力已久的民营冶铁业,从此迅猛发展。不但福建广东各地冶炼技术,都是持续突飞猛进,相关产品畅销海内外。一座昔日的北方小城,更是加速发展,一跃成为明朝三百年里北方重要的产业基地:山西阳城。
阳城,位于晋南与豫西的交界处,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春秋时期便有工商业的出现。宋代时由于朝廷整饬河东铁钱而受大挫。
但阳城的地缘优势,却是实打实,境内有着丰富的铁矿煤矿资源。朱元璋设立“铁冶所”时,其中三座“铁冶所”就在山西境内。阳城的煤矿开采热闹起来了,大量冶铁人才汇聚此地,先进技术源源不断传来,外加多年移民垦荒,劳动力也充足。冶铁业的一切条件,都是万事俱备。待到朱元璋一道命令后,阳城的民营冶铁业,就如化学反应一般,迅速火爆起来。
二:产业重镇
仅仅是朱元璋过世半个多世纪后,明初时的“小城”阳城,就有了空前的冶铁场面:明朝成化年间时,阳城的沁河芦苇河沿岸,几乎到了“铁炉相望”的地步。每到晚上时更是家家火光冲天,巨型高炉的冶铁火焰,常见照耀如白昼。冶炼发达的阳城润城镇,也被改名为铁冶镇。镇内夜夜炉火通明的黑龙沟地区,更被叫做火龙沟。一个好评更名满天下:铁,唯阳城尤广。
那这“好评”是吹牛不?作为邻居的陕西驻军,就深有体会。比如陕西总兵保定侯,就在1461年的奏折中写道:
瓦剌入侵陕西,我方男儿正要出战,却苦于没有足够的兵器用来上阵杀敌,地方官员灵机一动想出了个好主意:请各位百姓把应交纳的税两折合成铁料缴纳。就在大家开心地认为解决掉大难题时,杯水车薪的结果却令上下傻眼了。原来陕西地区不产铁料,尽管官府一再逼迫当地民众,可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反倒落得天怒人怨,民情不安。
这下可急坏了陕西领导们,眼瞅着战争在即,我方不但缺少兵器还有内患的风险,皇帝怪罪下来怕是脑袋要搬家啊。不过还好,在这危及存亡之时,大家一拍脑袋想到了隔壁的阳城,听说那里每年纳铁不下五六十万斤,麻烦快来帮帮我们的忙。
之后,阳城一次性向陕西运铁十万斤,并于之后的每年向陕西输铁五万斤,成为了陕西省的铁器输血机。
大明九边重地的陕西,竟也要阳城“补铁”?其实,这事都是小意思,此时阳城每年上交的“铁课”就有九百万斤,这个数目,是朱元璋在位时山西全省铁产量的七倍多。这个“小城”的铁产量,俨然已是天文数字。以明朝十六世纪军事家郑洛的感叹:阳城的铁产品,向东供应到蓟辽,向西供到嘉峪关。不止供应作战器械,更供应军屯农具,好似强大动脉,为明朝九边“输血”。
更重要的是,阳城的铁器,除了数量更有质量。焦炭炼铁法已轻车熟路,只此一样就领先欧洲几百年。可以制造钢钉钢针的“地下土炉炼铁法”,在此时明朝也是独一号。靠谱强大的阳城铁器,也为阳城换来巨额财富。发达的铁货贸易,也刺激了阳城的工商业,当地造纸硫磺玻璃等产业纷纷崛起,独特的地理条件,也令大量商旅云集。这个明朝北方的“钢铁重镇”,同样是商旅辐臻的工商业重地!
当年朱元璋一个简单命令,就这样改变了一座小城的命运。
其实,这种“简单办大事”的效果,也并非朱元璋独有。比如这发达起来的阳城,也在十六世纪时,为明王朝贡献了一个特殊人才:一位只凭简单一招,就挽救了明朝国运的奇人——王国光。
三:“大数据”奇人
王国光,嘉靖进士,土生土长的阳城孩子,步入官场的第一个官职是吴江知县。他一到任,便在衙门前竖起石 碑,上书“山西王国光,初任到吴江,若受 一文钱,客死不还乡”,清廉之名传遍天下。后来遇到了他人生的伯乐,万历年间改革家张居正,更是从此大展宏图,成为张居正改革时代,最得力的干将。
那么问题来了,论清廉,王国光确实难得,但放在当时明朝,也并非独一号。为何眼光苛刻的张居正,偏偏对他青眼有加。这事,听听张居正对明朝嘉靖晚期的朝局,那声悲愤的吐槽就明白:岂有异于汉唐末世乎。坦白点翻译说:这个张居正即将大展拳脚的明王朝,眼看就到了亡国地步了。
瞧瞧当时的明朝国事,就知道张居正这话,一点不夸张,最要命的就是“钱”字。明朝财政收入锐减,用钱的地方却年年暴涨。嘉靖帝刚驾崩时,明朝一度到了国库存粮只够三个月支用的窘境,京官俸禄都一度拖欠。待到张居正担任首辅的万历初年,局面虽说有好转,但中央衙门到边军,财政问题依然一团乱麻。张居正雄心勃勃的一条鞭法改革,更好似进了荆棘丛,走一步就是坑。急得上火的张居正,也把王国光拽到户部尚书位置上:老兄!你得帮我!
因为,别看为官清廉的王国光,平时没什么宏篇大论,但他一个特殊能力,却恰是此时张居正急需,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活电脑”。
宦海浮沉大半辈子的王国光,最叫同僚惊讶的,就是他的强大脑袋:在吏部工作,全国各地的知县都是谁他知道;在户部工作,全国各省的赋税、钱粮,每年的灾 荒、增产减产的数额,各地边关军饷军粮他知道;放在张居正改革的年代里,头脑清楚的王国光,自然成了张居正离不开的人。
而这一次,依然低调的王国光,果然张居正送上了解决问题的大礼物:《万历会计录》。
《万历会计录》,是王国光自从被张居正提携为户部尚书起,历经四年默默编订的财政宝典,内容涵盖大明朝从中央到地方,所有的财政收支与问题。而且体例非常清楚直观,桩桩件件一目了然。旁人眼里一团乱麻的大明财政,就这样被王国光,用这种明朝版的“大数据”模式,理得一清二楚。
雄心勃勃的张居正,眼前也就此开朗,各种对症下药的改革措施,有条不紊的铺展全国。明朝国力的直线上升,张居正纵横捭阖的英姿,乃至“万历中兴”的文治武功辉煌,背后却是王国光以这独特的智慧,沉默的支持。
一个大数据创意,就这样叫衰败的明王朝,再度焕然重生。只此一条,低调的王国光,就当得起“国器美誉”。
一切工作都在顺利的轨道运行时,内阁首辅张居正去世。张首辅死后,为国家算计了一辈子的王国光也倒在了反对派的算计之中,七旬老人被迫还乡,独留他的政绩于朝堂,和家乡的工业产业一同滋润着明朝已显乏力的生命。
而数十年后,晚明崇祯帝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风格,还有大明朝越治理越水深火热的衰败过程,却更叫人一声叹息:倘若多翻翻《万历会计录》,多想想王国光化繁为简的智慧,大明朝,本不该如此地步。
朱棣登基后,明朝面临着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虽然大势已去,但北元(包括蒙古部落)以骑兵优势多次骚扰明朝边境,仍是明朝的最大威胁。北平已成为明朝北方防御体系的前沿阵地之一,西起甘肃,东至辽东,绵延数千里。朱棣登基后,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至北平,被称为永乐迁都。
朱棣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是为了守门?华北平原,沃野千里,一马平川,防守相对困难。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西、北、东北三面环山。古人说 "幽州之地,左环海,右太行,北枕居庸,南临锦江,诚丰之地"。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在中原地区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来自北方的游牧势力。为了保卫华北平原,像幽州(今天的北京)这样的地方可以作为屏障,在燕山山脉建立稳定的防线。否则,一旦外敌攻破城墙,就会动摇国家。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明朝,指挥权只能靠人力来传达。
从南京到北京的距离约1000公里,骑马来回至少需要十天,速度再快,也可能丢失军情。战争是不等人的,当时间紧迫,中央指挥部又遥遥无期的时候,战争是不等人的。保持对边境的控制和防止蒙古人进攻的最好办法是把首都迁到北京。在此之后,北方的军队将变得比以往更加强大,对蒙古部落有强大的威慑力。这对帝国的生存至关重要。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说起明代的开国功臣,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等悍将,或者是诸如李善长、刘伯温、汪广洋等谋士。这些人之所以出名,要么是因为功勋卓著,要么是性格鲜明、趣闻轶事众多,被后人广为传唱。其实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也有一些劳苦功高而深受朱元璋喜欢,却名声不显的人,比如今天要说的江阴候吴良。
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明朝开创之初,朱元璋依据功劳,赏赐功臣,其中以国公为最,共有6人,次则为候爵,共有28人,吴良就是其中的一位。单从这个数据来看,吴良不过是明初开国功臣34人中普通的一位。但有一项封赏,却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吴良的信任和宠爱,那就是在吴良死之后追赠上柱国这项勋位。中国人讲究死后盖棺定论,臣子死后,皇帝往往会依照其在生前的品行和贡献,钦定谥号,并加封荣誉官职、勋位等,其中上柱国是极其尊荣的一个勋位。
上柱国,勋之极也。在整个明朝的历史之中,有明确记载的,生前获封上柱国者,只有两人,一则为嘉靖朝首辅夏言,一为天启朝首辅叶向高。嘉靖朝另一位首辅,把持朝政20余年的严嵩也曾拟被嘉靖授以上柱国,但严嵩以?尊无二上,上非人臣所宜称?的理由拒辞,后来的徐阶、张居正也拒辞?上柱国?。在死后能够获赠?上柱国?的,也廖廖无几,仅有四个人,一个是明朝初年的名将常遇春,一个是永乐年间的黑衣宰相姚广孝,一个是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最后一个就是今天说的吴良。在获得?上柱国?称号的6人之中,除了常遇春以外,其他人都是首辅,文臣之首。
论功勋的话,吴良也比不上开国功臣中的徐达、李文忠、冯胜等人,为何朱元璋偏偏给吴良授予上柱国呢?首先,吴良跟随朱元璋的时间非常早,1352年,即元至正二十年,吴良和他的弟弟吴祯一起前来投靠,并担任先锋,是朱元璋早期极为倚重的将领,参与了夺取滁州、集庆、江阴等奠定朱元璋和陈友谅、张士诚鼎足而立的战役。在攻下江阴以后,朱元璋任命吴良为指挥使,长期据守。江阴是朱元璋东南部的屏障之地,一旦失去江阴,即可趁虚而入,打乱朱元璋先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统一天下的大计。张士诚也一直对江阴城虎视耽耽,多次进攻却被吴良击退。
虽然吴良不像徐达、常遇春等人一直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战功,但只坚守江阴一事,就令朱元璋对吴良赞叹有加。在《明史》吴良传中,朱元璋命吴良镇守江阴时,还特意下谕给他,申明利害,授予守卫江阴的秘诀,?江阴,我东南屏蔽,汝约束士卒,毋外交,毋纳逋逃,毋贪小利,毋与争锋,惟保境安民而已?。从至正十七年到至正二十七年,整整十年,吴良牢牢镇守住了江阴,令朱元璋无后顾之忧。
朱元璋时常将吴良召至帐下,多加慰劳:?吴院判保障一方,我无东顾忧,功甚大,车马珠玉不足旌其劳。?吴良的功绩朱元璋看得明明白白以后,后代修史的史官也了然于胸。清初名臣张廷玉奉命修撰明史,在写《吴良传》时,也感叹道:?吴良守江阴,耿炳文守长兴,而吴人不得肆其志,缔造之基,其力为多?,认为吴良镇守江阴对抵御张士诚,帮助朱元璋统一天下出力甚多。
除了早年的从龙之功和明朝建立后吴良奉命征讨西南地区?蛮族?的功劳以外,朱元璋对吴良之所以赞誉有加,还有一个则是出于对吴良品格的尊敬。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中,其他将领的品格大多都有些缺陷,有人滥杀,有人好财,有人贪色,唯独吴良名虽?无良?,却有谦谦君子之风。吴良?仁恕俭约,声色货利无所好。
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暇则延儒生讲论经史,新学宫,立社学,大开屯田,均徭省赋?,不仅不贪财好色,还能够主动学习儒家经典,兴办教育,屯田减税,发展民力。虽起身于武将,却有儒将之风,更有长远的治理天下的眼光和策略,这让有天下之志的朱元璋对吴良更刮目相看。当然最后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吴良死得早。
吴良死于洪武十五年,彼时距离朱元璋为后代子孙铲除障碍,大肆屠杀功臣还有七八年时间。朱元璋虽残暴,但在明朝立国之初对功臣,特别是武将,还是较为宽容友爱的,一则是北元未平,对他们尚有倚仗的地方,二则是朱元璋惦念一起征战天下时结下的那份情谊。后来随着朱元璋的年老,太子朱标性格软弱,朱元璋担心在其死后朱氏子孙是否能在权贵功勋的威胁下坐稳江山,而有屠杀功臣之举,如李善长案。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去世,其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允炆当时只有十六岁,且久中宫围之中,性格较其父更为?仁柔?,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朱元璋不得不将屠刀挥向那些残余的功臣们,蓝玉、冯胜、傅友德...经过一番屠杀以后,功臣中只有耿炳文和郭英两人硕果仅存。郭英之所以不死,是因为郭英一直对朱元璋忠心耿耿,早年一直担任朱元璋的亲兵,他的妹妹又嫁给了朱元璋,后来被封为宁妃,亲信加上外戚的双重身份,令朱元璋实在不忍下手。
而耿柄文逃过一劫的原因则较为简单,因为他的军事才能偏向于防守,曾为朱元璋镇守长兴十年。留下耿柄文,相当于是给朱家的铁桶江山再留了一个后手,一旦有外敌入侵,耿柄文可守。综合耿炳文和郭英的逃生秘诀,再来比较下吴良的境遇,如果吴良活至洪武二十五年以后,大概率是逃不过朱元璋那一刀的。
首先,在吴良的整个功勋之中,最显著的虽然是镇守江阴十年之功,但不表示吴良只擅长防守。《明史》有载,吴良与其弟吴祯?以勇略闻名?,投奔朱元璋以后又多次担任先锋之职,其锋锐可能比不上常遇春、李文忠等人,但也不是寻常之辈。
其次,吴良与朱元璋的关系并不如郭英和朱元璋那般亲密。吴良投靠朱元璋后,虽然累有战功,却也只是外臣,不像郭英那般是从亲兵侍从做起。吴良在外镇守多年,虽无谋逆之心,但将在外,君主总是担心命有所不受,猜忌总是有的。从亲属关系来说,吴良仅仅只是将女儿吴氏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齐王朱博,关系上隔了一层。
因此,吴良死后之所以有?追赠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中军都督、江国公赐葬钟山之阴?的殊荣,和其他功臣相比,也是占了?死得早?的便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9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