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马谡被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导语: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的历史风云,其中有一段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比较经典的桥段,诸葛亮在无奈之下杀了马谡,那诸葛亮是非杀马谡不可吗?其实诸葛亮非要将马谡置于死地,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马谡驻守的街亭是很重要的战略位置,但是打仗难免会有失手的时候,如果马谡仅仅是丢了一个街亭,诸葛亮是不会痛下杀心的。
其实诸葛亮一定要杀马谡的原因,是因为马谡不听他的话,当初马谡提出要驻守街亭,大家都不相信他有这个能力,刘备也早就看出马谡此人担不了大事,但诸葛亮觉得他有能力,可以重用,于是,不但马谡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还为他担了一些责任。所以,为了保证马谡镇守街亭时稳操胜券,诸葛亮还特地嘱咐了他,镇守街亭最重要的就是阻挡曹魏的大军,可马谡却不这样想,他急于立功,要让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刮目相看。
于是在曹魏大军来的时候,他不仅想要阻挡,甚至还想干一票大的,多杀一些敌人,结果马谡并没有成功,还丢掉了街亭。当时大家都不同意马谡驻守街亭,这让诸葛亮很不好向大家交代,更是因为马谡不听他的话而感到火冒三丈,于是最后才下决心斩了马谡。
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失街亭”的故事几乎人人皆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也家喻户晓,很多人为马谡不平,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仅仅打败了一场仗便要被斩,诸葛亮的军法是否过于严格呢?那么马谡被斩仅仅是因为失街亭吗?
朱大渭在《马谡被杀真相》一文中指出,虽然失街亭是马谡“罪在必诛”的导火线,但是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应因为一次败仗就让将领斩杀。但就算街亭一战即便马谡打赢了,按照军法马谡也该杀,因为他不仅违反军法,而且还畏罪潜逃。因此,朱大渭认为,马谡是违背了诸葛亮的正确领导而失街亭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马谡举动失宜,违亮节度,大意为所破。街亭失守,不是一个小小错误,而是在战争罪关键时刻,马谡自作主张一手造成这个严重后果,按照军纪斩应当马谡。
俗话说“军纪如山”,特别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更加治军严谨。正如诸葛亮回答蒋琬时所说:“若不按军法斩马谡,谁还会服从指挥?如何能讨贼?” 朱大渭还指出,马谡不但不肯承认错误,还畏罪潜逃。按照当时军中的法规,如果将士临阵脱逃,就要被处死,所以失街亭正是马谡被斩的原因。
不过有学者认为,因为马谡在战前颐指气使,吹嘘自己“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在战场上,骄傲轻敌,让军队驻扎在山上,舍弃有利地形,不切实际的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兵法,副将王平几次劝说都没有用,因而他是个赵括般的危险人物。马谡这个危险人物根本不是“杰出将才”而只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因而司马懿听说诸葛亮派马谡来时,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也!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马谡领命时,立下军令状,表示“若有差失,乞斩全家”。但结果令军队全军覆没,耽误国家大事,还使诸葛亮险些被司马懿所擒。
因此,综合上述因素,正是因为马谡战前、战时、战后的各种表现综合,造成马谡被问斩,而马谡被斩,绝不仅仅是因为失去一个小小街亭。所以尽管马谡没有为畏罪投敌,而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临死前还留下一封遗书给诸葛亮,使全军官兵感动,但最后诸葛亮最后还是斩马谡以谢众人。
马谡之死,在于他违背了诸葛亮的“调动指挥”(违亮节度),这才是诸葛亮绝对不能容忍的。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也是这次北伐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事。建兴六年春天(公元228),诸葛亮北伐中原,亲自率军攻打祁山。由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归降诸葛亮,引起了关中巨大震动。魏明帝曹睿亲率大军坐镇西安,手下大将张郃与马谡在街亭交战。由于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部署,行动失当,被张郃打败,街亭也丢失了。诸葛亮的大军退回到汉中以后,诸葛亮处死了马谡。为此事,诸葛亮还自贬三级,由丞相降为右将军。在处斩马谡时,三军垂泪,诸葛亮也是垂泪而为,这就是有名的典故“挥泪斩马谡”。
在有些史书记载当中,说马谡临刑时,十万人为他流泪。马谡下狱时,有人替马谡求情,诸葛亮没有答应。后来接替诸葛亮执政的蒋琬来到汉中,对诸葛亮说:“春秋时楚国杀了大将得臣,然后文公才高兴,这是很清楚的事情。现在天下还没有安定,这个时候杀了一个有智慧有计谋的人,难道不是太可惜了吗?”诸葛亮哭着说:“兵圣孙武所以能够制胜天下,就在于他用法明确。”
楚国杀大将得臣是发生在楚成王时期的事情。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城濮发生了一场大战。战前,楚成王本来打算撤兵回国,但大将得臣不同意,要求和晋国作战,楚成王给了他很少一部分兵力,自己回国去了。战争期间,晋国军队实行了“退避三舍”办法,既是兑现晋文公当初在楚国时的诺言,又是一种麻痹敌军的战术,果然将楚军打败。得臣带着残兵逃走。不过,楚国这一次的失败并没有大伤元气,楚国的令尹成得臣又是一位治军有方,屡立战功的大将,所以,晋国大臣都很高兴,独独晋文公秋眉不展。不用说,他非常担心,一旦有一天再和楚国军队相遇,得臣必然会用打胜仗来一雪前耻。但是,回到国内以后,楚成王责备得臣,得臣无以自辩,自杀身亡。消息传到晋军,晋文公说:“我在外部打击楚国,楚国在内部诛杀大将,这就叫内外呼应!”这才面露喜色,然后北渡黄河回到晋国,论功行赏。
按照这个“历史教训”,马谡可以不杀吗?
很明显,蒋琬的意思是说,马谡可以不杀。
一个将领由于自己的失误,使将士的性命白白丢在战场上,活着的人皆曰可杀,这样的将领应该杀。而马谡临死,有十万将士为他落泪,可见,不杀马谡,蜀国军心不会受到影响。
诸葛亮流泪杀了马谡,也可见他有痛惜之情。
马谡死后,诸葛亮给刘禅上了一道奏疏,说“街亭违背军令的错误”,责任在于他“用人不当”。还说“按照《春秋》军事失利责罚主帅的原则”,他自己承担全部责任,请求“自贬三级”。
这当中有两个问题:用人不当和承担全责。用人不当是说,刘备临终前曾经叮嘱过诸葛亮,说:“马谡这人言过其实,不可委以重任。”按照蒋琬的说法,这个人是个很好的谋士。诸葛亮让他带兵独当一面,这就是用人不当。承担全责这个事情说起来有点儿复杂。春秋时期,秦穆公要攻打郑国,大臣劝阻他,说“劳师袭远”不可能不走漏消息,这样很难取得胜利。且奔袭千里,要越过其他国家,没有后援,一旦出事,就是灭顶之灾。秦穆公不听,还是决定偷袭郑国。结果秦军失败,带兵将领做了晋国(途经之国)的俘虏,后来在文赢(晋襄公母,秦国女子)的干预下得以释放回国。按照军法,秦国的这些将领最低的处罚就是要处死本人,但秦穆公承担了全责,说一切责任都由自己来负,赦免了这些带兵将领。而这些将领也不负秦穆公,日后果然奋勇杀敌,打败了强敌晋国。这可以说是一种担全责吧!还有的担全责就是,主帅负领导责任,具体方面的将领负主要责任,就好像是一种倒逼机制。
如果按照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做法,马谡也可以不杀。
马谡还有一种可能可以不杀,那就是将马谡押回成都,让刘禅来处理。这样,只要有人出面讲情,诸葛亮可以借皇帝之口,赦免马谡。
但是,诸葛亮却是“先斩后奏”,杀了马谡。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杀了马谡呢?当然,我们不是要说马谡该杀不该杀,而是为什么要杀。
关键在于,马谡之死,在于他违背了诸葛亮的“调动指挥”(违亮节度),这才是诸葛亮绝对不能容忍的。“节度”一词很有意思,是部署还是指挥调度?本来,刘备曾经告诫过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不能重用,但诸葛亮还是用了,为什么?他就是想用新人,树权威。当时蜀国没有人了吗?有。赵云、邓芝这些人只能作为偏师疑兵,魏延、吴壹只能是随军而行,而马谡却得到了这样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如果说赵云老了,那魏延呢?他可是时刻想着能够担当的!“诸葛平生唯谨慎”,按照诸葛亮的性格,他也不可能在这样一场大战中用生不用熟啊!关键在于,以上所说的人都是刘备的“老人”,是在刘备时期就已经成名的人。还有那个李严,他是刘备托孤的重臣之一,刘备让他“统内外军事”。但刘备死后,像北伐这样的对外军事,他能够“统领”吗?诸葛亮本来是想让这个刘备不让用的“老人”一个机会,让他成为“新人”,可惜马谡不但不争气,还不听话,败了又怎能不死?仅仅从军事上来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失利需要以马谡以命来担责吗?果真如此,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到底也没有看见过长安,胜利又在哪里?师出无功,责任又该谁来担?何况,这次出师,蜀汉攻克了原来属于魏国的三个郡,街亭失利后,还带走了一千家百姓回汉中,这也不能算是完败吧!
在这次北伐中,诸葛亮得到了一个人——姜维。诸葛亮给留守丞相府的人写信说:“姜伯约……所具有的才能,永南、季常那些人都比不上他。”还说:“姜维在军事方面非常机智能干,他既有胆量和义气,又深深地懂得兵法。”永南就是李邵,和哥哥弟弟一同被称为“李氏三龙”;季常就是马谡的哥哥马良,年少有才名,刘备入蜀,马良留守荆州,被任命为左将军掾。出使东吴,为孙权所敬重。就是这样的两个人都比不上姜维,可见诸葛亮对姜维是多么器重。得到了姜维,诸葛亮封他为义将军,还封他为当阳亭侯。此后更是一路高升,六年后诸葛亮去世,姜维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并“统帅各路军马,加封平襄侯”。
姜维只是一个例证,说明诸葛亮在选拔培养新人。姜维归蜀时,年龄二十七岁。对比这个懂军事的新人姜维,一个令诸葛亮伤心失望的马谡还想活吗?
诸葛亮攻祁山时,众人都建议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人任先锋,但诸葛亮不听,任命自己十分赏识的参军马谡领导诸军,后于军事重地街亭防御曹魏将领张郃的进攻。马谡在街亭违反诸葛亮节度,举措烦扰,更加舍弃水源,选择登上南山据守而非占据山下的城镇;禆将军王平曾多番规劝,但马谡都不接纳。张郃到后,包围山上,又断绝山上马谡军的水源,并且大举进击,大破马谡军,士卒四散,溃不成军。王平此时命自己所领的军队鸣鼓自守,张郃怀疑有伏兵,不敢进逼,王平得以有时间收拾残军,并率领败军撤回。马谡失守街亭后,诸葛亮失去重要据点,进退无据,无法再战,于是迁西县一千多户撤回汉中。后马谡与将领李盛、张休等人被处死,黄袭被夺兵。
军营里,诸葛亮稳坐中军帐,蜀汉众将侍立两侧,帐下跪着一人,正是参军马谡。
“丞相,马谡悔不听丞相将令,致使街亭落入魏军之手。我愿领死罪,只求丞相念在往日的情分上,能够照顾我的家人,那我就是死了也能安心了。”马谡哭着说。
诸葛亮说:“你放心吧,我一定会照顾好他们的。”说完,就让人将马谡推出去斩首。
一旁的蒋琬连忙劝道:“丞相三思,马谡是个难得的人才啊。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杀了他实在是太可惜了。”
诸葛亮哭着说:“不杀了他,怎么保证军法的公正呢?”说完不顾劝阻,坚持杀了马谡。
这就是著名的“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了,掩卷长思,看似合理的剧情似乎有些小bug。自古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打了败仗的将领都是死罪的话,那估计诸葛亮早就没有将领可用了。那么,表面上因为失了街亭被处死的马谡,是否有什么必死的深层次原因呢?
01 威望已失
马谡被处死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他已经失去了在蜀军中的威信。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马谡不遵号令,街亭大败,之后自知罪重,便畏罪潜逃,最终被缉拿归案,判处死刑。
作为统兵大将,抗命加逃跑的神操作已经将马谡在蜀汉军士心目中的威信消灭的干干净净了,也就是说,马谡的政治生命自此已经画上了句号了。
而马谡原本是诸葛亮力捧的蜀汉新秀啊,否则诸葛亮为什么要力排众议破格提拔他去守街亭呢?现在马谡的前途尽毁,将诸葛亮对他的信任期待辜负了个彻底,已经不再具备作为蜀汉储备人才的条件了。
换句话说,就算马谡是个人才,日后也很难受到重用了,他对蜀汉政权及诸葛亮的用处都不大了。一个打败仗败出新高度的将领,又失去了事业的上升空间,等着他的除了死还能是什么呢?
02 平息众怒
马谡被处死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诸葛亮要靠他的死来给众人交代。
《三国志》记载:“亮戮谡以谢众。”就是说诸葛亮通过处死马谡给北伐众将甚至是益州众人一个交代。
因为诸葛亮行军讲究赏罚严明,而马谡和诸葛亮的私交又很好。如果赦免马谡死罪,诸葛亮无私也变成了有私,难免失去军心。
因此,诸葛亮只能通过杀戮亲信,彰显自己军令严明,从而稳定军心。马谡虽死,蜀汉军士却因此军纪严明,上下一心,日后还可卷土重来。从这个角度来说,马谡算死得十分有意义了。
03 稳定大局
马谡被处死的第三个原因,是因为诸葛亮要靠他的死来稳定蜀汉内部团结稳定的局面。
虽然蜀汉政权表面上看上去一团和气,但内部却是暗流涌动。既有刘备入川时带来的荆襄系人马,也有原本世居于此的益州系土著,还有姜维的降将系,各派系之间利益不同,早已面和心不和。即便是身居高位的诸葛亮,也有像李严这样的政治对手时刻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现在作为诸葛亮“嫡系”的马谡失了街亭,闯下大祸。诸葛亮如果不能严格执法,大公无私,很容易让别的派系借此发难,破坏蜀汉稳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动摇蜀汉政权的根本,因此马谡必须死。
即便马谡悔过的心再真诚,本领再厉害,贡献再突出,也敌不过稳定国本这件大事。别说是马谡了,就算换成诸葛瞻,遇到这样的事估计诸葛亮也一样杀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91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曹操有多疑心为了一句谶语杀了心腹爱将
下一篇: 揭秘,权臣篡位前为什么要“加九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