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后周和北宋为何会死磕北汉呢,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

众妙之门 2023-06-26 17:09:11

后周和北宋为何会死磕北汉呢,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

还不知道:后周和北宋为何会死磕北汉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五代十国晚期,中国北部中原地区政权是后周以及北宋,然而同时北方却还有一个小国家顽固的坚守,甚至还多次主动进攻强大的后周。这个小国家就是北汉。

北汉当然知道自己国力积贫,不可能和强大的后周和北宋抗衡。那么,北汉为什么还要坚持和后周及北宋死磕呢?

我觉得,这主要还是北汉的建立者刘崇的心理因素引起的。下面我来为大家分析一下。

北汉的建立者是刘崇。但刘崇并不是自己创业起家的,他是后汉皇帝刘知远的弟弟。刘知远称帝后为了确保自己的大后方河东根据地的稳固,只能让自己的弟弟刘崇来驻守河东。

刘崇这个人眼界有限,本来在河东就是吃喝玩乐去了。但是河东节度判官郑珙认定郭威威望太高,对后汉必是后患,强烈建议刘崇在河东招兵买马,以备不时之需。

等到后汉皇帝逼反了郭威后,中原大乱。我认为如果刘崇趁郭威立足未稳便出兵征讨,凭借当时刘知远残余的影响力是真的有可能掀翻郭威的。

但是刘崇眼界实在有限,居然中了郭威的缓兵之计,一味做起了自己儿子当皇帝自己当太上皇的美梦。等到郭威自足脚跟杀死刘赟后,刘崇只能后悔不已。

实际说起来,郭威是对不住刘崇的,不仅过了他家兄弟的江山,还杀死了他的儿子。刘崇几乎是被强逼着自立称帝的,他的有生之年的愿望就是杀死郭威报仇,为了这个愿望,刘崇甚至不惜认契丹皇帝为干爹,这真的是豁出去了。

虽然刘崇摇身一变成了皇帝,但北汉确实实实在在的贫穷积弱。河东之地人口总共才4万来人,而且土地贫瘠,北汉的国力可想而知是非常弱的。

如果按时势来说,后周时国力强盛,到了中后期经过郭威的改革后已经隐隐有了统一天下的气象。但对于北汉刘崇来说,郭威却是有着夺国之恨和杀子之仇,北汉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投降后周的,甚至刘崇还要主动出击报仇。

在郭威时期,刘崇就曾经两次出兵后周,结果毫无疑问被郭威打的落花流水,刘崇应该是近乎绝望的。因此当郭威病死年轻的柴荣继位时,可以想象年过六十的刘崇该是如何的欣喜若扛。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北汉在柴荣继位初年举全国之力大举进攻后周的行为了。虽然结局是一样的惨败,但无论如何刘崇也尽力了。

到了北宋时,赵匡胤按照柴荣统一天下的策略,又曾两次进攻北汉,但赵匡胤既然是继承的后周的衣钵,那就依然是北汉的世敌。北汉虽然地小,却有着战斗力爆棚的士兵和契丹的支援,竟然也让赵匡胤多次铩羽而归。

因此,虽然北宋在统一南方各国时,遇到的抵抗并不是十分强烈,吴越国更是主动“纳土归宋”,但这个现象却不可能在北汉国内发生。

纷乱的五代十国为何能被宋朝终结

从公元907年,朱温覆灭唐朝建立后梁,到公元960年,赵匡胤篡位后周。短短五十余年,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五个中央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这五个政权中寿命最短的后汉只有四年,最长的后梁国祚也仅十七年。五代迭立的同时,中原以外的地区更加混乱,光称王称帝的政权就有十数个,其他中小型藩镇更是数不胜数,史称十国。

在这个大混乱时期,武人拥兵自重,互相攻伐,中原地区不但内乱不已,还要应对日益兴盛的契丹人的威胁,似乎永远看不到结束乱世的希望。然而宋朝奇迹般地结束了这一切,稳定了政局,扫平了地方割据势力,实现了内地的初步统一。赵匡胤兄弟是如何做到的呢?

后梁们的烦恼

占据中原的五代政权虽然权力更迭混乱,但对诸地方藩镇一直保持着优势,实际上只要中原政权能够稳定住政局,五代中任何一朝都有能力结束分裂。然而五代国君各有各的烦恼,或外有强敌,或内有反叛,总之难以执行一个稳定而有效的统一战略,导致乱战不止。我们先来具体看看五代国君为何没能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后梁是五代中的第一个政权,由唐末实力最为强大的藩镇朱温所创,然而他遭遇的敌人也最为强大,也是中原相对地方优势最小的时期。终朱温一世,拿盘踞河东的李存勖父子也没什么办法,朱温那些不成器的儿子更是对付不了,最后也是亡在李存勖手上。后梁疲于应对晋国,当然没有精力去对付其他割据势力。

李存勖建立的后唐倒是很有希望提前实现统一,不但领有中原、河北、河东,还攻占了关中和蜀地,疆域达到五代之最。周遭诸势力中包括还未真正壮大的契丹,都不是后唐的对手。然而李存勖御下乏术,不得人心,称帝后不恤民力,引发动乱,最后众叛亲离,死于叛乱。继任的李嗣源是个老好人,挺注意团结众将的,可惜他年岁已大,已无雄心去征战天下,坐视各地藩镇自立而不加干预。后来石敬瑭引入契丹势力争位,后唐在内忧外患中崩溃了。

石敬瑭建立的后晋,因立朝借助了外部势力,面对契丹就要低人一头。故为人所不齿,众心不附。石敬瑭后继任的石重贵有意改变这种现状,同契丹的争斗就此成为后晋后半段的主调。由于石家得位不正,很多藩镇不愿真心出力,最终导致后晋不敌契丹亡国。

后汉仅存在了四年,自然没有心力对外征战,而且光应付国内的叛乱就够忙乎的了。

后周是继后唐之后第二个有机会结束乱世的朝代,太祖郭威和世宗柴荣都是明君,做事张弛有度,对帝国的发展有着明确的规划,统一大业已经走上了正轨。可惜柴荣命太短,死后不久就被手下大将篡了国。

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上位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稳定了朝局,并继续完善和推进柴荣的统一计划,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赵匡胤兄弟之所以成功必然要念后周的好,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所以要探究宋朝的成功,必先弄清郭威父子何以能开创大好局面。

郭威的幸运和不幸

后周一朝之所以有余力开展统一运动,核心原因是初步解决了藩镇尾大不掉的问题。

五代争斗频仍的关键原因是中原统治者无法完全控制地方藩镇,后唐、后晋、后汉的灭亡全都跟控制区内的藩镇反叛有关。而后周建立时,藩镇虽然仍时有骚动,但已经翻不起多大的浪花,后周得以专心国政。这五十余年,藩镇势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弱。

后唐时,李嗣源靠邺城人马和部分禁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击败了李存勖;李从珂依靠凤翔军险胜唐愍帝李从厚;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联合契丹,才覆灭了后唐禁军。后晋时,各地屡有叛乱,但已经很难取得大的战果。后汉时,禁军对付反叛藩镇已经很是容易,郭威也是靠镇压叛变藩镇取得了无尚威望。后周时,藩镇若不联络外援已经不敢起事了。

藩镇势力的减弱和中原政权中央军实力的变化息息相关。后梁朱温的中央军改编自他的班底宣武军,实际掌控的仅有河南中南部至山东一带,其他地区都要依靠忠诚度很值得怀疑的藩镇统治。李存勖灭后梁时,禁军主力源自河东军,并收编了河朔重镇魏博军。李嗣源起事时,又将邺城的人马编入禁军。石敬瑭和刘知远都是从河东起家,带走了当地藩镇相当数量的精锐兵士。从后梁到后汉,地方藩镇的人马不断汇入中央军,造成的后果是禁军越来越多,藩镇越来越弱。

郭威起事时,不但领有河北诸藩镇人马,还是枢密使,名义上领有全国兵权,在禁军中威望颇高。他率军进攻开封时,禁军不少将士便纷纷投诚,迅疾实现了王朝的更迭。

郭威的上位得到了禁军和强藩的一致支持,可以说是五代中建国最容易的一位,也方便了他日后进行变革,这是他的幸运。然而有得有失,他运气的背后是人生大不幸。

郭威起兵时家眷都在汴京,后来汉隐帝刘承祐为了泄愤杀绝了郭家,导致郭威登基后亲属只剩一直跟在身边的养子柴荣。所以柴荣成为后周未来唯一的皇位继承人,郭威倒是省去了该立养子还是亲子的纠结。郭威的这个不幸对于后周来说是大幸,因为柴荣是五代不世出的英主,他的继位将后周推上了巅峰。如果郭威有亲子在世,他就算还能坐上皇椅,估计也难保皇位稳固,毕竟五代最不缺的就是野心家。

柴荣上台后,牢牢把握住了皇权,延续了郭威勤修内政的风格,轻徭博弈,重正礼教,吸引大批他国民众附周,后周国力达到五代之最。除此之外,柴荣更大的建树还是在军事方面,首桩大事是改组了禁军。

柴荣裁汰了大批军纪和战力都很堪忧的旧禁军,另起炉灶招募新军,组建殿前诸班。旧禁军兵源复杂,很多出自各地藩镇,很难保证对朝廷的忠诚。而新军大多来自开封周遭,入伍后又由朝廷出面将家属尽迁到京都居住,由此将这支主力部队完全掌控在了朝廷手中。殿前军虽然人数不是最多,但都是精兵悍将,装备亦是最佳,成为后周手上的绝对王牌。

柴荣通过改组禁军,进一步强化了禁军相对藩镇、后周相对敌国的优势地位,为统一铺平了道路。只要继任者不是个无能之辈,统一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赵匡胤的特别

后周的准备工作毋庸置疑非常重要,那么赵匡胤凭什么就能成为后周的继任者呢?

赵匡胤之所以能顺利篡位,而且还是五代更替中最温柔的一次改朝换代,最核心的原因是他得到了后周禁军的支持,将篡位阻力降到了最低。赵匡胤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就要先从他的出身说起。

五代各朝欲篡位者,不管成不成功,绝大多数是出自藩镇,不管是李嗣源,亦或石敬瑭,还是刘知远,他们都是出自河东,地方色彩都很浓厚。郭威则是兼具地方和中央两种身份,既是后汉名义上的全军总司令,又直管河北诸镇。而赵匡胤从发迹到上位,全都是在中央军度过的,虽然得过数个节度使的官职,但都是遥领,和军衔差不多,根本没有实际领地。赵匡胤纯粹的出身帮助他免去了很多麻烦,道理很简单,但凡改朝换代最大阻力都是来自中央军,而赵匡胤本身就是禁军的最高长官,最大的阻力成了助力,自然事半功倍。尤其是在后周时,禁军的优势地位得到加强,地方藩镇军队已经无法抗衡禁军。赵匡胤虽然在地方上没有势力,但是禁军的强大足以忽略这一劣势。

赵匡胤21岁时投效郭威,备受赏识,尤其是在柴荣当政时期,后周讨北汉的高平大战和伐南唐的淮南之役中,赵匡胤都立下头等战功。在他32那年,柴荣病重,擢升他为殿前都点检,即禁军统帅,并获得了辅政大臣的地位。从白丁到首席统帅,仅仅用了11年的时间,柴荣之所以如此抬举赵匡胤,除了他的确很会打仗外,还有一层更加隐晦的可能,赵匡胤根基太浅这个劣势正和他意。

殿前都点检在赵匡胤之前是由柴荣的姐夫张永德担任,作为郭威的女婿,他威望甚高,而且也是有皇位继承资格的。虽然这人一直老实巴交,没有反对柴荣的迹象,但柴荣自知时日无多,而他的儿子才七岁,不可能斗得过张永德。柴荣这才有意架空张永德,另选一个根基浅的做统帅,这样既不至于前驱狼后来虎,还能相互制衡,如此便能保住柴家的皇位。

事实证明,柴荣低估了赵匡胤的人脉,也高估了张永德的野心。

赵匡胤虽然没什么背景,但这人很会来事,在刚投入郭威帐下后,就结识了一帮得力弟兄,史称义社十兄弟。他们相互扶持,成为禁军中不可小觑的力量。但他们的影响力主要在中下层军官中,这才没有被柴荣充分重视。然而柴荣死后,在陈桥驿兵变中,赵匡胤正是靠着这帮兄弟,里应外合迅速占领开封的,将兵变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而张永德在整个事件中始终置身事外,完全没有替外甥皇帝出头的意思。张永德要不然是没有勇气反对赵匡胤,要不然就是对柴荣的猜忌还耿耿于怀,又或许是两者皆有吧。

赵匡胤在占领开封的过程中,禁军中试图反抗的将领仅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而且还没起事就被禁军兵将诛杀。赵匡胤在禁军中这么得人心,也不全是他结拜兄弟们的帮助,说起来可能还是要托柴荣的福。

柴荣大举重组禁军,抬高殿前司的地位,传统禁军主力侍卫司的地位相比便下降了,而且还被裁撤了大批兵士,必然会得罪禁军中众多既得利益者。柴荣在世时,这些骄兵悍将不敢发牢骚,现在皇位上只是一个七岁孩童,此时不闹一闹,哪对得起自己的委屈。

赵匡胤的确对人心的把控细致入微,对时局的判断也是敏锐无比。他察觉到了军心可用,在还没有彻底坐稳都点检位子时就大胆兵变,并且一举成功。当然,坐上皇位和坐稳皇位还是两码事。事实证明,在至少在政治情商方面,赵匡胤的确比柴荣强。

赵氏兄弟的腹黑

赵匡胤入开封时,只有韩通反抗,按理说诛杀韩通的人赵匡胤该大大封赏,然而他却没这么做,反而对行事者王彦升明升暗降。

赵匡胤在黄袍加身时向兵将约法三章,回京后切勿骚扰民众,最大程度吸聚民心。然而王彦升不但诛杀了韩通,还将韩府满门抄斩,这显然有悖赵匡胤和平政变的初衷,不利于他收服那些旧日同僚。当然赵匡胤也不能就此斩杀王彦升谢罪,这不但会落下赏罚不明的名声,还会寒了随他起事众将士的心。明升暗降就成了最合适的手段,不得不说赵匡胤处理的尤为得当,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

这还只是赵匡胤的小手段,他的杯酒释兵权才是更厉害的表演。

这个故事在历史课本上都有,讲的是赵匡胤请禁军高级将领宴饮,借口害怕他们的部将再来次“黄袍加身”,“身不由己”地谋反。这些将领哪不明白皇帝的意思,纷纷直接表示交出兵权,回家养老。在君臣相宜的祥和中,赵匡胤握紧了兵权,起用了大批名望低的年轻将领来替代老兄弟,并且趁机分割了殿前司的管理系统,便于皇帝直接掌控。

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以为这事发生在赵匡胤统一天下后,事实上赵匡胤在称帝第二年就把这事干了,完全不在乎日后有没有人替他打仗。事实证明,后周留下的禁军能人辈出,赵匡胤起用的新将领们也不赖,完成了后续的统一大业。还有一点,赵匡胤在位期间根本没完成统一,他的继承者弟弟赵光义最终结束了十国时代。

赵匡胤为何没把皇位传给亲子,而是给了弟弟,这事可能永远也说不清了。赵光义确有弑兄的嫌疑,但从维系宋室统治来说,效果还不错。

赵匡胤去世时,年纪最大的儿子赵德昭并无多大影响力,相反赵光义早早随兄长起事,名望甚高,影响力仅次于皇帝。前朝时有叛乱,多是由主少国疑而起,赵光义继位,能够完美延续皇室的影响力和权威,不至于被外人小觑。

赵匡胤完成了统一大业的大部分,消灭了对宋朝威胁最大的南唐和后蜀,两湖和南汉也被干净利落的拿下。赵光义上台后,继而吞并了福建陈氏和浙江钱氏,向北克定北汉,结束了自唐末以来藩镇并立的局面,统一了关内诸地。

宋朝统一策略的巧妙

在中国历次统一战争中,汉高祖刘邦用了4年,光武帝刘秀是12年,唐高祖李渊用了5年。这几位起兵时都要面对遍地的割据势力,这也是柴荣立下“十年开拓天下”目标的依据所在。从速度上来说,赵氏兄弟要慢了很多。而从起点上来说,赵氏又比那几位前辈高了不少。赵匡胤继承的是具有正统地位的中央政权,本就有统御藩国的法理基础,所以发动战争在道义上没有负担。刘邦们的地位则没有比其他势力高到哪里去,理论上大家是平等的。

赵氏兄弟坐拥前辈们所没有的巨大优势,却交出了如此差的成绩单,看上去很是说不过去,但不能就此说明赵氏能力差。相反,赵匡胤的稳扎稳打是结束五代十国的最佳策略,有效防止了藩镇势力的反噬,避免成为了后唐第二,保住了这一得之不易的成果。

宋朝的统一战争面临的困难和之前诸代都有所不同,一是地方藩镇势力经营日久,当地民众的认同感很强;二是域外势力的干涉,契丹就曾多次亲自下场阻止中原政权打击藩镇。如何破局,赵匡胤采取了“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策略。

先易后难,即先吞并实力较差的藩国,再图强国。

这一方面隔断藩国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个范例,教导各国民众接受即将统一的事实,为日后的灭国战争减小阻力。宋朝统一战争的第一个目标是盘踞湖南的周氏和荆南的高氏,这两个藩国也正是实力最差的。先是周氏发生内乱,幼主周保权请兵宋廷求援。赵匡胤趁机借道荆南,施假道灭虢之计,接连攻占了荆南和湖南,由此正式开启了宋朝的统一战争。

宋军连灭两国,整个过程并未发生血腥战事,战后亦禁止劫掠,维持当地的生产生活秩序。事后赵匡胤也善待了两国国主,不但没有圈禁,还外派他们去他地做官。这场模范战争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他藩国抵抗意志。

随后宋军先后灭蜀,平南汉,降服南唐,最后早早就投效了宋廷的吴越和闵国在赵光义称帝后入朝献国。宋军统一南方的战争并不是一气呵成的,从灭蜀到灭南汉间隔四年,从南汉到南唐又是六年。这种步步为营的统一形式为历代罕见,一是因为这些藩国对宋朝威胁很小,赵匡胤不急于消灭他们;二则是从容消化新地盘,更好地恢复并增强国力。就像前面所说的,各地藩镇隔绝中原政权达数十年,要让当地人完全接受新统治者,必须要付出时间的代价,而且宋廷还需时刻提防北方,一切都要慎之又慎。

先南后北,即先扫南,再集中精力对付北汉和他背后的契丹。

自石敬瑭献出燕云十六州,契丹人南下的欲望日愈强烈,先是攻灭后晋,后来又和后汉、后周多次爆发战争,还经常勾连南唐、后蜀阻挠后周、北宋的统一战争。此时契丹的角色和十九世纪德意志统一时的法国很相似,契丹人也明白分裂的中原对他最有利。如果有机会先彻底打残甚至消灭契丹,中原政权再行统一绝不会如此缓慢。然而此时的契丹军力强大,又有广袤的战略纵深,根本不是一两场战争就能解决的。所以先南后北也是无奈之举,等积聚了全国的力量再同契丹对阵,无疑会更从容。

公元969年,赵匡胤在消化完后蜀后,就曾想打北汉一个措手不及,一度兵围晋阳,结果在契丹的阻挠下功亏一篑。赵匡胤不得不回归“先南”的战略,搁置北汉,着手灭南汉。

“后北”的工作最终是由赵光义和他的子孙来推行的,公元979年,赵光义倾全国之力北伐,一改先下晋阳再攻契丹的策略,一开始就将作战重点放在了阻击契丹援军上面,最终攻灭北汉,完成了汉地的初步统一。赵光义之后没有放弃夺回燕云的尝试,多次北上伐辽,结果契丹人的国力恰好也在巅峰,宋朝的统一战争无奈停在了最后一步上。

结语

经历五代五十余年的积累,中原政权积蓄了足够的军事力量,强大到足以扫灭藩国,宋朝继承的可不仅仅是后周的基业。赵匡胤兄弟恰逢其会,微妙的出身、上天垂恋的际遇、仁厚腹黑的行事风格,让宋人稳步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90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