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袁崇焕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的蓟辽督师,凭借早年在宁远一炮轰死后金首领努尔哈赤的战绩,袁崇焕被包括崇祯皇帝在内的明朝大臣寄予厚望,都希望他能够统帅辽东大军,平定后金。
但是仅仅过了一年,袁崇焕就被崇祯皇帝下狱,并最终以非常惨烈的方式——凌迟结束了声明。而袁崇焕的罪名中,很关键的一条就是“擅杀岛帅毛文龙”。
这个毛文龙是谁呢?
毛文龙官职是平辽总兵官,名义上属袁从焕麾下,但因为这个人早年与后金的战争中颇有战功,甚至一手创立了军事重镇东江镇,成为牵制后金的重要基地,所以明朝对这个孤悬海外的总兵重视程度不亚于袁崇焕。
毕竟,毛文龙所在的地方位置太特殊了,与后金界只相隔八十里的海面,随时随地都可以袭扰后金的大后方。所以,当袁崇焕杀掉毛文龙之后,很多人认为这是他的最大错误,替后金去掉了一大掣肘。
袁崇焕杀毛文龙的利弊我们暂且不去评价,但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毛文龙的的确确已经脱离节制,成为在明朝和后金之间的一支割据力量。
按照袁崇焕的设想,他原本就是从东江、宁远两路进兵,夹击后金的。所以袁崇焕对于毛文龙的态度就是“可,则用之;不可,则有以处之。”也就是说,杀毛文龙并不是放弃东江镇,而是强化它的军事作用。
所以,袁崇焕杀毛文龙算不上是不可饶恕的错误,但却因为他的这一行为,成就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孔有德。
这个孔有德原本是毛文龙手下将领。毛文龙死后,袁崇焕虽然尽力安抚了东江镇的诸多将领,但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显然是忽略掉了。
虽然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很多,但很少有人像孔有德这样是带着明朝的一项军事优势投奔过去的。什么优势呢?火炮!
萨尔浒之战后,明军虽然丧失了战略略主动,但因为手里握着先进的铸炮技术,所以八旗兵野战能力再强,面对大炮固守的座座坚城也是无可奈何。八旗军才十几万人,这么一城一城的去攻坚,恐怕到不了山海关就死光了。
但是孔有德的到来却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那为什么孔有德手里会有明朝最先进的火炮技术呢?这还得从毛文龙死后说起。
孔有德在毛文龙死后投奔到了登莱,而登莱正是明朝最先进的火炮实验基地,不仅集中了大批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西洋大炮,而且雇佣了公沙、陆若汉等数十名葡萄牙人负责教习和训练大明炮兵部队,由徐光启的学生孙元化任巡抚,专攻这项军事优势。
1631年,孔有德发动兵变,攻破登莱城,除了掳获了7000明军和10万饷银,最关键的是孔有德得到了300门红夷大炮以及铸炮图纸,这些关键的技术都随着他投降清朝而拱手送给了对方。
要知道,清军的火器还停留在初级仿造阶段,过节听个响还行,要是和明军进行炮战,那无异于找死。但孔有德的到来,让皇太极大喜过望,当即封他为王。
孔有德也很清楚自己带来的东西对清军意味着什么,他兴奋的说:“有此武器,更与明汗同心协力,水陆并进,势如破竹,天下又谁敢与汗为敌乎?”
估计袁崇焕至死也不会想到,杀毛文龙的蝴蝶效应,成就了明朝一个超级叛臣。
纵观明朝崇祯时期的历史,不难看出,那时的明朝有不少忠诚的文官武将,但崇祯帝生性不轻易相信人,无数的忠心臣子和将士,因为崇祯的一点点疑心,就被下令处死。被崇祯帝下令处死的忠臣中,最冤枉的似乎就是袁崇焕了。
他一生为大明朝抗击后金军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最终因为敌军散布的子虚乌有的谣言,再加上崇祯的多疑,最终落得了身首异处的结局。
袁崇焕可以说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了,他在三十五岁时才考中进士,担任了一方知县。但他志在边疆为国效力,所以后来袁崇焕毛遂自荐,展现出了非凡的作战才能,被明熹宗破格升在兵备佥事,派遣二十万士兵让他指挥,在关外驻扎,并允许他能自己招兵买马。
袁崇焕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向。上任后的袁崇焕将辽东治理的井井有条,安置事业人员,安抚民心,稳固军队,功效显著。
袁崇焕带领军队先后取得了宁远和宁锦等战争的胜利,击退了后金的进攻。
这个后金就是后来的大清。而在宁远战争之后,努尔哈赤在失意之中去世去世,据说努尔哈赤因屡屡败给袁崇焕而大受打击。
可以说袁崇焕的这一次战争,为大明除去了当时最大的威胁,想要守住江山也不是白日说梦的空想了。
宁远、宁锦之战之后,袁崇焕名声大震,但立功最多的袁崇焕却得不到应有的封赏。原因在于魏忠贤忌惮袁崇焕,他担心袁崇焕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会高过自己,那样自己的权力就会越来越小,所以就让自己的党羽弹劾魏忠贤。
明熹宗听信魏忠贤及其党羽的谗言,使得袁崇焕的官阶只增加了一阶。袁崇焕接到封赏的旨意之后非常生气,所以没有接受赏赐,反而是辞去官职还乡了。
凌迟处死是我国最残忍的刑罚,其俗称就是大家所说的“千刀万剐”。这个刑罚在明朝建立后,重新建立了新的标准。在明律例中凌迟处死需要割3543刀,在历史中受到此刑法的人就有袁崇焕。所以有很多人非常的好奇,作为大明国之栋梁的袁崇焕究竟是犯了什么罪?受到如此严厉的刑罚。
第一就是袁崇焕擅自议和。在当时谣言四起,认为后金之所以能够绕过袁崇焕包围的京师,就是袁崇焕故意放清兵入关。再加上皇太极也派了使者来和袁崇焕议和,并提出了一些条件,但是袁崇焕在虚与委蛇的过程中抓紧修建城防,所以袁崇焕和皇太极的议和只是一条权宜之计,但错在袁崇焕并没有将这一计谋报告给朝廷,所以导致误会的产生。
第二就是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在当时因为京城危在旦夕,所以袁崇焕为了解决这一危机就需要和清兵面对面作战。而袁崇焕的战略就是只要清兵的粮草朝有限,那么就攻不进京城,所以到了时间后自然会撤退。但是在这一期间皇太极使用了离间计这一计谋,让崇祯认定袁崇焕有叛国之心,所以就要处死他。
最后就是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导致清兵有机会入关。当时毛文龙在东江镇建立了根据地,可以在后面牵制住后金。但是因为毛文龙做事比较浮夸,再加上索饷过多,所以袁崇焕就把这个人杀了,最后导致清兵有机会入关。
正因为以上的这些原因,所以袁崇焕最后被崇祯处以极刑。
袁崇焕,明末著名抗清名将。
他曾经中过进士,最高做到兵部尚书,屡次击败后金军。明朝能苟延残喘这么久,袁崇焕可谓是功不可没啊。
或许,正是因为后金军入关后的一系列残暴之举,使抗清名将袁崇焕的形象一度拔高,有志之士自愿为其守墓,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但是令笔者奇怪的是,作为国之柱石的袁崇焕,为何会背上两大罪名,被处以磔刑?
据《明史》记载,袁崇焕是进士出身,算是一个儒将。他平素极其自负,这是读书人的通病,不同的是,袁崇焕是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
当他和毛文龙产生龌龊之后,袁崇焕寻了个由头,就将毛文龙斩了。
因此,第一大罪状就产生了:斩杀毛文龙。
这一罪状,其实没什么好争议的,斩杀毛文龙是事实。至于究竟该不该杀,那可算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第二罪状,可真是令人觉得很荒谬。
作为明末少有的儒帅,袁崇焕也是击败后金军入寇的第一人。
在正面战场,袁崇焕与老对手皇太极数度交战,往往都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如果要说袁崇焕和后金互通款曲,那么皇太极包围京师,袁崇焕大可不必如此急匆匆的过来解围,这样京师一旦陷落,那么首功之臣非他莫属了。哪怕事有反复,手握重兵的袁崇焕,在后金军中怕是也能活的很滋润。
可笑的是,朝廷罗列的第二大罪状,竟然说袁崇焕和后金私下秘密约定,图谋大明江山。
笔者分析,如果袁崇焕被后金收买,京都之围恐怕就不是这么简单了。以皇太极的雄才大略,又有袁崇焕呼应,京都陷落怕只是翻手之间的事情了。
所以,对于袁崇焕的两大罪,是莫须有,还是确有其事呢?
笔者认为一半的一半。
对于擅自斩杀毛文龙这一条罪状而言,笔者认为是确有其事的。
时值国家动荡之际,不能团结所有力量就算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89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