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的死亡是患有疾病而导致。因为常年的操劳、常年的奔波、常年没有好好的休息,已经留下病根,最终因为患有疾病而离开人世,给人留下了无数的遗憾。
周瑜受伤
赤壁之战之后,周瑜原本是希望能够有效夺取江陵城,然后约定日期,准备和对方大战。只是很可惜,在对战的过程中不小心被乱箭伤到,而且伤势非常的严重。周瑜受伤这件事情是非常严重的,否则并不可能会选择强挨着站起来去巡逻。这应该是一个即将要死亡的重要原因,古人的寿命基本上都比不上现在,周瑜死的时候大概是36岁,再加上受这么严重的伤,是能够理解的。
不是突然而死亡
周瑜如果觉得事情有一些异常,这会给身边的人或者是家里人留下一些暗示,起码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根本不可能会和当前的结果一样。根据历史的资料可以显示周瑜并不是突然的死亡,而是患有疾病之后逐渐的加重而死亡,有更多的时间选择给孙权交代。这证明因为患有疾病而死亡,在三国志周瑜传,还有鲁肃传中,全部都会有着相应的介绍。
周瑜个人简介
周瑜是东汉末年时期一位有知名度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谋略家,身材高大、容貌俊美,有着远大的志向。在历史的记载中,周瑜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文武兼备,更是拥有着雄才大略,是东吴能够有效获得军事成功的主要功臣,被人认为是人世间的豪杰英雄。孙坚的大儿子孙策和周瑜之间年龄是一样的,两人情趣相投,全部都是心怀大志的少年,关系非常的好,只是很可惜周瑜英年早逝,这真是让人觉得遗憾至极。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周瑜之死到底是哪一些原因(患有疾病)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比诸葛亮更牛的大神,然而他却英年早逝,结束了自己的传奇。他若不死,就没有刘备和诸葛亮什么事了,很有可能就不是三分天下,而是二分天下了。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被描写成了一个心胸狭隘、嫉妒诸葛亮才能的人,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气得在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临死前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那么,历史上的周瑜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还有就是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历史真相。
周瑜出身于江东世家大族,典型的官N代,有钱有势,人还长得帅气,绝对的高富帅。周瑜比江东小霸王孙策就小一个月,两人是好友,并且在孙策发达之前,周瑜对孙家多有照顾。后来,孙策脱离袁术单干后,周瑜率领自己的部曲家兵数千人奔赴历阳,还带去了大批舟船粮秣,全力支持孙策打地盘。
后来,在周瑜、张昭、程普的协助下孙策打下了江东大量的地盘,孙策迅速崛起,成为一股实力不可小觑的军阀。公元199年,孙策与周瑜等人攻破皖城,俘获了大乔和小乔这对姊妹花。自古英雄爱美女,孙策要了大乔,周瑜要了小乔,两兄弟转眼间成了连襟,更是亲上加亲。但是,好景不长,不久之后,孙策就被遇刺身亡,周瑜和张昭共掌军政大权,辅佐年少的孙权管理江东。孙权对周瑜这位托孤重臣很是敬重,有事必定询问周瑜的意见,并且每年还对周瑜赏赐丰厚。
208年秋,曹操带领大军南下,收拾孙权和刘备。面对来势汹汹的曹军,孙权的很多大臣们主张投降,而周瑜坚决反对投降,向孙权分析曹操与孙权两军的胜败关键,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随后,诸葛亮来东吴向孙权求救,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三国演义》中的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等都是虚构的。实际上,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就是一个联络官,主角还是周瑜,而诸葛亮无足轻重,只是一个打酱油的。
我们翻看史料之后就会发现周瑜英年早逝,其实并不是因为他所中的剑伤,而是当时曹操、刘备和孙权都不想让周瑜活在这个世上,所以周瑜的死,大有可能是有人故意想让他死。还有人说是孙权谋杀了周瑜,但这种说法没有得到证实,但我们如果看过了历史资料的话,也能够发现,在周瑜的身上,其实也能看到一点关羽的影子,因为这个两个人有很多相似之处。
刚开始曹操也并不想把周瑜给杀掉,因为他非常的喜欢人才,因此在赤壁大战的时候,曹操派蒋干前去说服周瑜,其实在三国中蒋干盗书根本是不存在的,因为蒋干最终什么也没谈成就回去了。因此曹操非常的生气,就说我得不到的人才,怎么可能让他活在这个世上与我为敌?但当时的曹操与孙刘也是仇人,所以刺客也不容易混进去,因此曹操也只能发发牢骚。
话说刘备想把周瑜杀掉,是因为最开始的时候,是周瑜想把刘备杀掉。因为有一天刘备与庞统在喝酒的时候,提起了这件事情,于是刘备就说当年你和周瑜在一起过,应该知道一些事情:“当年孙权借了一半的南郡给周瑜,当时是不是就想把我给杀掉,庞统于是点点头说是的”,然而刘备听后长出了一口气说:“其实当时孔明也劝我不要去,然而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真的是太悬了。”
其实刘备这个人,表面看着是比较和善,但是他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在心里也有要把周瑜杀掉的念头。其实不仅曹操与刘备想杀掉周瑜,还有一个人想么做,那个人就是周瑜的主公:孙权,曾经也这样和刘备说过,周瑜的谋略非常的大,而且气量也比较广,可能不甘心做一个臣子。其实孙权的意思是非常明白,就是周瑜的能耐比较大,那么我也控制不住,总有一天他肯定要走的。
所以后来想一想,那么周瑜的死,肯定不是就只是天妒英才,这里面也有很多人为的因素,总之在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点关羽的影子也是因为太过傲气,最终才被杀掉吧。
周瑜之死
《三国演艺》上说是气死的,那是小说虚构的!!
《三国志》中是这样的写到的:
赤壁战后,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已乘机攻占了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驻在公安。
刘表旧部多附刘备。
刘备为了进一步扩大地盘,到京口去见孙权,以江南四郡地少,不能安民为理由,请求孙权把南郡借给他,使他得以控制荆州地区的局面。
周瑜上疏给孙权,疏中说:“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
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但孙权认为曹操在北方势力太大,应该广泛招揽英雄人物才能与之抗衡;而刘备又绝非可以轻易制服之人,所以,没有采纳周瑜的建策。
周瑜扼制刘备的计谋未被采用,很不甘心,于是又向孙权献上另一计策。
时刘璋任益州牧,张鲁不断生事滋扰。
周瑜对孙权说:“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
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
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周瑜这一计划,非常有战略眼光。
孙权当即表示同意。
周瑜想赶回江陵,做出征的准备工作。
半途染病,死于巴丘(今湖南岳阳。
一说死庐陵巴丘,今峡江县巴邱镇),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所以周瑜是病死的
周瑜是《三国演义》刻画的旷世奇才,小小年纪就当上了东吴的全军统帅,并让三世老臣也佩服的五体投地,甘听号令。
然而,周瑜是个悲剧人物,给当时给后世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惋惜。
按通常的人道讲,智慧与度量是成正比的。
智慧越高,智力越发达,知识越渊博,阅历越丰富,心胸越宽阔,思想越宽广,理想越远大,度量越宽宏。
同时代的奇才曹操、诸葛亮均都做到了这一点儿,惟独周瑜没有做到,这实在是周瑜悲剧的根源。
大将就应有大将风度。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作为一方将领,尤其是很有才华的将领,定要与对手争个高低,见个分晓。
从哪里见高低呢?应从战场上见,从智上勇上胆上识上见,要赢就赢得光明正大,让人口服心服,要输也输得清清白白,自己口服心服,甘拜下风。
赤壁之战,与曹操斗智斗勇斗胆斗识。
周瑜是胜利者,且胜得伟大,赢得痛快,曹操是失败者,且败得狼狈,输得窝囊。
从此周瑜名声大震,威震中原。
而周瑜就有点儿胜得太自服,赢得太骄傲,还不如曹操败得大度,输得乐观。
也可以说,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能屈能伸。
周瑜的度量实在小得可怜,周瑜与诸葛亮之间本是盟军,是合作者,孙刘联合抗曹是既定方针,而周瑜与诸葛亮的斗争却贯穿赤壁战争的始终。
诸葛亮的大度也在赤壁之战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诸葛亮没有与周瑜一般见识,他以大局为重,坚决执行既定方针和政策,坚持原则,没有使联和的局面破裂,对周瑜每一次的加害都以智来破之,始终没有撕破脸皮。
赤壁之战中,《三国演义》把周瑜与诸葛亮刻画的都入木三分,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照。
周瑜与曹操斗智屡屡得手,一方面显示出其才华不凡,大智大勇;另一方面,周瑜与诸葛亮斗智却次次受搓,表现出其心胸狭隘,不能容人的小家子气的性格。
一方面得手,一方面受挫,均具有其必然性,与曹操是敌对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关系,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因而,东吴上下同仇敌忾,同心同德,每施计谋,必定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故而大获成功。
而与诸葛亮是内部矛盾,是联合协作关系,目前没有利害冲突,目的是一致的,组成了统一战线,所以,周瑜不敢明目张胆的加害,总想找些无须有的罪名为理由,施些障眼法掩人耳目。
试想,若周瑜与诸葛亮不顾利害得失,不顾脸面舆论,不顾及与刘备的统一战线,想加害一个单枪匹马深入周营的白面书生,那还不易如反掌吗?也正基于这一点儿,诸葛亮才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周瑜加害的阴谋诡计。
其实,周瑜与诸葛亮的斗争,诸葛亮并算不上胜利者,只是诸葛亮不占地利,却占了天时与人和,如果没有友人的帮助,更加上这等非常时期,诸葛亮是无论如何逃不脱虎口的。
从劫粮、借箭到借东风都是被周瑜相逼无奈想出的脱身之计,这不能说明诸葛亮在智慧上比周瑜高出多少,实际上二者是旗鼓相当的,比如在抗曹的重大决策上都是不谋而合的。
周瑜与诸葛亮斗争的受挫,其因即是其心胸狭窄,心怀叵测,心术不正,不得人心之故。
赤壁之战后,周瑜与诸葛亮争夺荆州等地时,周瑜劳民伤财损兵折将得不偿失。
周瑜在前攻打厮杀浴血奋战枪林弹雨流血牺牲,而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不伤一兵一卒,坐享其成,坐收渔利,占据荆州等地,周瑜也着实生气。
然而这周瑜之气源还得从自身找起。
联合抗曹取得初步成就,周瑜怎么能不容盟友有个立锥之地,而苦苦相逼呢?诸葛亮力单势弱,更兼有北方的曹操,绝不敢与周瑜撕毁合作协议,刀对刀枪对枪针尖儿对麦芒儿地面对面地干,也只得将计就计抢来个立足之地,这倒算不上诸葛亮的手段毒辣行为卑劣不仁不义背信弃义,实在是没办法的办法呀!
诸葛亮占据荆州之后,周瑜也断不敢像打曹操一样来打诸葛亮的,元气大伤固然是其重要原因,但周瑜深知孙刘两家开火,那曹操定会趁机乘虚钻空来洗赤壁之耻来雪赤壁之恨来报赤壁之仇,只得暂时忍气吞声忍辱含垢用计谋来换取荆州了。
这计谋就是使东吴自我蒙上奇耻大辱的“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美人计”了。
这个计谋一开始就注定周瑜的失败,诸葛亮的胜利。
从历史上看,从现实来讲,用“美人计”的例子确乎不少,其间胜利者还居多。
远的如西施,近的如貂禅,均是“美人计”得逞的典范,但是,周瑜的“美人计”是十分草率,很欠周密的。
西施、貂禅做为美人计的主角都是心甘情愿舍死忘生的,并且设计谋划了一整套的实施方案,然后按照密谋的步骤一步步落实,最终成功。
而周瑜和孙权却没有与女主角及国太商议,只想把刘备赚了来行事,这种既不想舍弃孩子又想逮住狼的如意算盘实欠妥当。
如果事先与女主角商议好,说服其甘愿为国大义舍身捐躯,那“美人计”还有不成之理!可惜的是这“美人计”女主角并不配合,更何况当时孙刘两家正在合作期间,孙权把妹妹许配刘备结成秦晋之好,永誓结盟联合抗曹也确实顺应天时人意,无怪乎吴国太、乔国老等代表民意坚决拥护,而孙夫人更是美女爱英雄,把刘备爱得死去活来,看你周瑜这“美人计”如何实施,怎样收场。
这“美人计”失败后,把周瑜气个半死,也是情理之中事。
可悲的是周瑜并不死心,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又用“假途灭虢”之计,“虚名取川,实取荆州。
”这计策更难瞒过诸葛亮,周瑜再次受挫,丢尽了面子,再无面目更无勇气面见世人和江东父老,而苟存于世,只得恨恨而死。
“既生瑜,何生亮,”虽是这样说,但周瑜的真正死因恐怕并不在此。
他决非单单嫉妒诸葛亮的高明,处处胜己一筹,而是悔恨自己执行了错误路线,太急于求成,低估了诸葛亮的力量;他后悔不该把精力放在与诸葛亮的争斗上,错把朋友当敌人,混淆了敌我矛盾;他痛悔没有真正与诸葛亮联合起来,大力发展国力,加强军备,以待时机联合诸葛亮挺进中原,发起北伐战争,消灭曹操,然后再图刘备,统一全国,建立大统,或许是另一番景况。
大家想想看,这位自恃才高自命不凡的周瑜如何能原谅宽恕自己的呢?
周瑜之死,是死于狭小的气量,是死于对自己错误路线的无法原谅,是死于再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的悔悟和悔恨,还死于更无颜面面对冤家对头诸葛亮
又有一说为
周瑜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
后孙策脱离袁术自立后,周瑜主动投奔孙策。
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双重作用,用计谋收服了太史慈。
孙策平定江东后,周瑜任水军都督。
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权继位后,也十分信任周瑜。
208年,孙权西征黄祖,周瑜立下了大功。
208年,曹操南下,目标直指江东,孙权战和未定。
周瑜及时从鄱阳湖赶回,正确分析了曹操远来的种种弊端,使孙权决定与曹操一战。
周瑜身为水军大都督,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南郡时中毒箭,但还是拼死取下了南郡。
随后周瑜割长江南岸给刘备,但刘备至京口见孙权,要求得到整个荆州,孙权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养伤,在生病期间周瑜提醒孙权要提防刘备。
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
孙权闻讯后,立即素服迎接周瑜灵柩回柴桑。
历史上的周瑜风姿英发,心胸广阔。
东吴老将程普,早年跟随孙坚,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轻的周瑜。
但周瑜并不与程普计较,最后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说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缪,不觉自醉。
”到宋代时,世人还是很喜欢周瑜,这一点从苏轼的《念奴娇》一词中就可以看出。
但到了元代以后,人们就逐渐对周瑜进行丑化,至到《三国演义》成书时,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了。
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刘备的关系,周瑜一方面主动割长江南岸地给刘备,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交行为;另一方面周瑜又看出刘备的枭雄本色,不愿刘备一天天壮大,因此上书孙权,要求孙权将刘备软禁在京口(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美人计的由来,但其实周瑜本人并未施美人计,孙尚香也是由孙权主动嫁给刘备的),但孙权不愿。
在对刘备一方的态度上,周瑜和鲁肃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周瑜是激进派,而鲁肃则眼光看得更远。
遗憾的是,千百年之后,这两个人都成为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诸葛亮的垫背人,周瑜成了心胸狭窄的代名词,而鲁肃则变成了一个老实得笨得出奇的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吕后真的是因为苍狗吓死的吗(事实)
下一篇: 朱元璋为什么选择禁止人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