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蒲松龄为何到了70多岁还要参加科举考试他为何一直不能通过乡试

众妙之门 2023-06-26 14:43:26

蒲松龄为何到了70多岁还要参加科举考试他为何一直不能通过乡试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蒲松龄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清朝名臣左宗棠,3次参加会试,全部名落孙山,终生只是一名举人身份。晚年时,慈禧太后“科外开恩”,赐予了他一个“同进士”身份,这才圆了他的进士梦想。

可是,与蒲松龄相比,左宗棠算是一个幸运儿了。

蒲松龄从19岁第一次参加童生试,到72岁参加岁贡考试,科举考试生涯长达53年。其中,除了童生试比较顺利,一考而中外,其余10次乡试(《蒲松龄年谱》记载了8次)均以落第而告终,终生未能跨过乡试这道门槛,成为举人。直到72岁高龄,才成为带有安慰奖性质的岁贡生。

在《蒲松龄年谱》里,“应乡试未中”这样的记录比比皆是,令人触目惊心。那么,是什么支撑蒲松龄,直到70多岁还要参加科举考试?

一、科举考试是蒲松龄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

科举制度发源于隋唐,兴盛于宋朝,到了明清则发展到巅峰状态。蒲松龄是清朝人。在他生活的时代,科举考试是无数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如果你不是高官之后,又没有八旗子弟的身份,要想入仕当官的话,只能是走进科举考试的考场。

蒲松龄是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身书香之家,父亲因为科举考试失败转而经商,算是比较富裕的家庭。蒲松龄本人能诗善文,文采斐然,一部《聊斋志异》更是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广为流传。

但是,上面这些都不能让蒲松龄入仕当官。

蒲松龄虽然在19岁就以县、府、道三试第一的好成绩,成为了秀才,可秀才还不具备做官的资格,只能够在乡间教书育人,赚点散碎银子。他们在经济收入并不富裕,仅仅在社会地位上高于普通农民。在清朝时期,举人是做官的最低门槛。而要当上举人,就必须通过乡试。

这就是蒲松龄数十年如一日参加乡试的主要原因。

二、科举考试是蒲松龄挽回损失的唯一办法。

众所周知,科举考试很“烧钱”。许多家庭因为供孩子读书,读得一贫如洗,连吃饭都成问题。

前面说过,蒲松龄的父亲擅长经商,家里颇有余财,日子一定过得比较滋润。可是,蒲松龄几十年书读下来,早已将一份家产读得干干净净。蒲松龄娶了妻子后,生了4个儿子1个女儿。他们一家7口人,守着20亩薄田和三间破屋过日子。为了谋生,蒲松龄给人当过私塾老师,又当过师爷。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蒲松龄如果想挽回读书的损失,必须得硬着头皮继续参加乡试。

当蒲松龄通过乡试后,不但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还能够在经济上有所收获。一方面,他不用交税和出徭役,许多人会将自家田产、房产挂靠在他名下来避税,这会为他带来丰厚的收入。另一方面,蒲松龄在家耕读,国家会发放一定数额的补助。补助不多,但足够几口之家解决温饱问题。

三、科举考试成了蒲松龄的理想信念。

俗话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人生到了50岁以上,其实已经看穿一切,包括名利。蒲松龄到了70岁以后,当官、发财对他来说,都没有太大的意义。这时候的他参加科举考试,与其说追求名利,不如说是完成自己的理想信念。

蒲松龄需要用科举考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给自己53年科场浮沉一个交代。否则的话,哪怕到了九泉之下,也是不能含笑的。

好在科举考试也有人性化的地方。1711年,72岁的蒲松龄获得了考岁贡生的机会,前往青州参加考试,终于考中岁贡生。岁贡生将被送到国子监读书,国子监毕业后就能够做官了。当然,那时候的蒲松龄是不可能去国子监读书,他只是获得了一份安慰。

4年后,蒲松龄在自己写《聊斋志异》的书屋“倚窗危坐而卒”,享年76岁。

蒲松龄为何屡试不中?曾因违法书写规则被警示

济南历史悠久,明朝设山东行省后,济南始为山东首府,成为山东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明清两代,每三年即每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科举乡试都会在济南大明湖畔的贡院举行,成千上万的学子都会齐聚于此应试。同时,科举考试也给这座城市烙上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很多街道和建筑都和它密切相关。府文庙、贡院墙根街、榜棚街……尽管经历了数次变迁,但通过这些街巷和建筑,我们可以依稀找到“古代高考”的影子。

府文庙――赴考必经之地

在济南市地名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济南文史专家唐景椿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南侧、芙蓉街北首的济南府文庙,飞檐斗拱的古建筑群碧瓦朱甍、恢弘壮丽,彰显着昔日的辉煌。据《济南府志》、《历城县志》记载,济南府文庙由“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郡守李恭建”,“明成化十年,知府蔡晟增两庑像龛,建坊树屏,成化丁酉(1477年)巡抚御使梁泽复广殿,制拓两庑,建戟门、棂星门、明伦堂……”,被誉为“儒林巨观”。

新中国成立后,济南府文庙被小学、工厂等占用,许多建筑被毁。1992年府文庙成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开始大修,残存的古建筑被修复,被拆除的部分也得到复建,成为济南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部分,并与泉城路、芙蓉街、曲水亭街、大明湖连片成历史街区,恢复了古代官办学府的形象,并成为展示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基地。据考证,在全国已知的文庙中,济南府文庙与山东曲阜孔庙、江苏南京六合文庙、苏州文庙并称“中国四大文庙”。

“明清时期,府文庙是庙学合一的官设机构。府学是仅低于国子监的官办教育机构,文庙是古代官方祭孔的场所。”唐景椿介绍,在科举时代,无论是参加县试、府试,还是乡试、会试,赴考前,考生们都要到文庙祭拜一番。由于科举考试是封建士子仕途的起点,清顺治年间,济南府文庙西南侧芙蓉街的梯云溪上修建了一座石桥,取名“青云桥”,取“青云直上”之意,并修建了一座牌坊,坊额题有“腾蛟起凤”四字,以勉励莘莘学子。

府文庙南大门前,有一条百米小巷名叫“马市街”。唐景椿说,很多人误认为“马市街”过去肯定是卖马的地方,但事实并非如此。辛亥革命前,为尊崇孔子,经过府文庙前,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考生、游人或来府学祭孔的官员,都会将马拴在这条街上,因此得名“马市街”。

由于来祭拜孔子的官员、考生、游客较多,便有人在府文庙西侧的小巷卖茶水,给人们提供饮茶休息交流之所,于是这条小巷便被称作“茶巷”,小巷仅80米长,只有三个大门,住着很少的几户人家。这条古老的小巷已于2003年拆迁,幽幽的茶香与往昔的喧嚣被历史的尘埃湮没。

贡院墙根街――高墙下的状元梦

到府文庙拜过孔子,考生们便进入贡院准备考试。如若考中,即为举人,可进京参加会试,有机会考取进士入朝为官,这对于当时的考生来说是改变命运的机会,意义非同一般。

据记载,济南“贡院在布政司东,明洪武初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由于明清时期考生人数逐渐增加,贡院的规模也逐渐扩大,至清同治年间,考生考试用的号舍曾达万余间。然而,随着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停止科举后,贡院有的建筑已被拆除或挪为他用,唯有“贡院墙根街”这一称呼保留下来。

贡院墙根街紧邻省政府东院墙,是一条约420米长,数米宽的静谧小巷,科考时是士子点名排队的地方。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历城县志?建置考》载有:“贡院巷”。清时曾名“云路街”,取“平步青云”之意。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济南市政府市区测量报告书》始载为:“贡院墙根街”,因位于贡院东墙根而得名。

唐景椿介绍,古时的贡院墙高达5米,在墙头上插满棘枝,这样做既可防止考生与考场外的人联合作弊,又可避免考生受到考场外的干扰。明清时期的乡试共考三场,每场一般为三天两夜。考生进入仅容一人平坐答卷或蜷卧休眠的贡院号舍后,吃住便全在舍内。考生以墨笔答卷,交卷后,考卷的名字部位被密封,只露出号舍的号数。为避免因笔迹熟识或其他串通手段作弊,卷子要由众多誊录者用朱笔誊录,然后再交与阅卷官评阅。科举考试之严苛可见一斑。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紧靠贡院,读书应试之人大多在此集聚,贡院墙根街的考试经济应运而生,各种培训机构林立,书院、私塾、义学和学堂等文教场所遍布,成为一条著名的文化街。

在贡院墙根街的南头东侧,有一座青砖、白墙、竖脊的“状元墙”,长24米的正墙与两侧翼墙构成古朴而大气的“八”字照壁,古朴壮观。据考证,这正是明清时期济南贡院正门外的照壁。由于被街边违章房遮蔽,“状元墙”长期处于“隐居”状态,破损严重。2006年在人大代表的建议下有关部门对照壁进行了保护性修复,终使其“得见天日”。

榜棚街――见证无数悲欢

八月乡试结束后,九月济南贡院便会发榜,张挂榜文之处便位于今省政府正南方,北起泉城路,南至黑虎泉西路的榜棚街。“从上个世纪初的地图上可以看到,在榜棚街北口建有一座过街楼,当时楼下面设有栅栏门,这是为了保护榜文而设立的。”唐景椿说。

发榜时,榜棚街周围非常热闹。一大早,轿夫便抬着榜文,在仪仗队、鼓乐队和兵丁的拥簇下走来。榜文分为正榜和副榜,正榜录取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三、四、五名为经魁,第六名为严魁,其余皆称文魁。副榜录取12人,均为“副贡生”,虽无缘赴京会试,但可享受无须参加每年的县试、府试,而直接进行乡试的优待。

发榜后,满心期待的考生一拥而上,争相看榜,上榜者欢呼雀跃,落榜者则黯然神伤。新科举人要到布政使司领取顶戴、衣帽,并领取旗匾银24两,以办理在住宅门前竖旗杆、在大门上悬匾等事宜。发榜第二天,巡抚衙门便摆上“鹿鸣宴”,主考、监临、学政、帘官、新科举人都会赴宴。

因应考人数太多而取中名额有限,很多考生为求得功名连考十几甚至数十年,只能望榜棚而兴叹。清代著名短篇小说家蒲松龄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虽文采飞扬,写下了传世巨著《聊斋志异》,但在科举的道路上却屡战屡败,落魄一生。自19岁考中秀才后,蒲松龄在其后的数十年间参加了十几次“乡试”,皆名落孙山,无缘仕途,直到71岁才破例补为贡生。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69岁的蒲松龄写下长诗《历下吟》,将考试中的辛酸屈辱、录取中的种种弊端以及考官的骄横贪腐等尽情道出。

其实,蒲松龄的屡试不中,也有主观原因。在蒲松龄48岁那年参加乡试时,拿到考题后,他就觉得太容易,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但当他写完回头一看,才发现违反了科举考试的书写规则,“越幅”了。科举考试要求,考卷每页只能写12行,每行只能写25个字,而且要写完第一页再接着写第二页。可蒲松龄写得太快了,第一页写完后,飞快地一翻,就把第二页也翻过去了,直接写到了第三页上。犯“越幅”之规的他不但被取消录取资格,还被张榜警示。蒲松龄在词中写道:“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瓢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痛痒全无。”将其在考场发现自己“越幅”后的震惊和颓丧表露无遗。

蒲松龄的一生是怎样的?

公元1687年,也就是清朝康熙二十六年,在山东乡试的号舍内,一位来自山东淄博的48岁考生正在奋笔疾书。面对考题,他文思涌动,没过一会儿就开始翻面作答。然而,当他在答完题将科考试题纸摊开之后,顿时吓得魂魄出窍,面色极其难看,并瘫倒在地。

因为这位考生摊开考试纸才发现,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竟然空出两页为作答,也就是第一页写完之后,直接翻到了第四页上作答。这种情况在科举考试中称之为“越幅”,凡是“越幅”者一律罢免其录取资格。

在科举考试中,对于书写格式有着严格的规定,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用纸,每页规定为十二列,每列之间由红线隔开,每列规定只写二十五个字。必须严格按规定作答,凡是书写超出红线、空页等“越幅”情况,均具有舞弊之嫌,一律不给予录取资格。

像这种因为“越幅”而失去录取资格,原本是乡试中很少出现的情况,然而却发生在了这位已经48岁的考生身上,确实让人难以理解,按时间推算,这已经是其第十次参加乡试了。屡试不中的现实再一次打击了这位落魄考生,然而并没有打消其彻底放弃科举考试的决心,他的科举之路一直延续到七十多岁。

这位48岁考生,虽然第十次乡试失败了,虽然他一生都未能考取举人,科举上籍籍无名的他,如今其大名却为国人所熟知。此人正是文学史上鼎鼎有名的《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

一、诡异的读书生活

对于蒲松龄的科举之路,真可以用“诡异”二字来形容。按道理说蒲松龄还有才华的,但自十九岁考中秀才之后,就一直考不取举人,考了十五六次,直至七十多岁也没有考取举人,实为历史罕见。

公元1640年,蒲松龄出生于山东淄川县的一户没落的商人家庭,父亲蒲盘也是读书之人,在科举上未取得任何功名,之后为养家糊口才走上了经商这条道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蒲盘便放弃经商,回到故乡买田置业。

蒲松龄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及家庭情况下出生的,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开始逐步确立起对全国的统治,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开始稳定下来,并开始不断向前发展。在父亲的教导之下,年仅五六岁的蒲松龄开始跟随父亲研读儒家经典书籍,父亲也寄希望于儿子身上,希望其完成自己所未能完成的科举及第的梦想。

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之下,年少的蒲松龄聪明好学,遍读儒家经典;且思维敏捷,文笔也是非常了得,颇受当地文人称赞。公元1658年(顺治十五年),19岁的蒲松龄参加了最低级别的科举考试――童生试(由县试、府试、院试三级考试组成)。

在当地知县主持的县试考试中,年少有才的蒲松龄第一次拿了个第一;在接下来知府主持的府试中,蒲松龄又一次拿了个第一;随随便便一出手,就连拿了两个第一,由此可见蒲松龄还是有水平的,其对于儒家经典还是有一番研究的。

幸运并没有因为蒲松龄连拿了县试、府试两个第一而停止,在接下来由山东学政施闰章主持的院试中,年仅四十岁的主考官施闰章出了一个名为“齐人有一妻一妾”的考题。

“齐人有一妻一妾” 是孟子所作的一篇经典散文,讲述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寓言故事,强烈讽刺了那些毫无礼义廉耻之人。对于这样的一个考题,一般考生都是写一篇论述性散文。然而,蒲松龄却创新性地写了一篇故事,“齐人有一妻一妾” 本身就是一个故事,蒲松龄又另起炉灶讲了一个故事,真可谓创新性十足。

看完蒲松龄所写的故事,年轻的主考官施闰章对此大加赞赏,称赞蒲松龄“观书如月,运笔成风”,并且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因此将其列为这次院试的第一名。就这样,十九岁的蒲松龄连拿了三个第一,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个曾经赏识过自己的主考官施闰章,蒲松龄也是敬佩仰慕感激之极。在其著作《聊斋志异》卷十《胭脂》一文中,作者蒲松龄就直接称“闻学使施公愚山贤能称最,又有怜才恤士之德”,这里所称的施公愚山就是指施闰章(施闰章,号愚山)。

在《胭脂》文末,作者蒲松龄更是直接称“愚山先生吾师矣”,因为主考官施闰章录取了他,所以称之为其门生。并在文中对施闰章大加赞扬,一会是最为贤能,一会是爱才怜才,一会又是断案如神。总言之,在作品中,蒲松龄是把施闰章夸上了天,能用的夸赞恭维之言差不多都用尽了。

通过了县试、府试、院试之后,蒲松龄才算是拿到了秀才这一身份,因为拿了三个第一,院试又拔得头筹,所以蒲松龄的这个秀才又可称之为“禀生”,每个月都可以到县衙里领取伙食费。也正是因为在童生试中拿了三个第一,蒲松龄在当地小有名气,街坊邻居都称赞不已,认为其中举、中进士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公元1660年(顺治十五年),蒲松龄第一次到省城参加乡试,结果是铩羽而归。第一次参加乡试的失败经历对蒲松龄的打击很大,毕竟年轻气盛,又拿过三个第一,自认为应该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人,却在这次乡试失败而归,怎么不让人扫兴呢?

蒲松龄的乡试失败之路并没有因为第一次失败而停止,在接下来长达五十年的科举之路上,蒲松龄一共参加了十几次乡试,每一次都是以失败告终。说白了,无论蒲松龄怎么考,就是中不了举。

不到二十岁,就拿了三个第一,可称得上是“顶尖级秀才”。自此之后,无论怎么考,就是中不了举。有才华、有学识,一辈子就是中不了举,像蒲松龄这种情况,就是放在整个中国历史来说,也是极其罕见的了。而这样诡异的事情,还偏偏碰巧就被蒲松龄撞上了,而其又为《聊斋志异》作者,似乎还真是有之千丝万缕的巧合存在。

公元1711年(康熙五十年),已经72岁高龄的蒲松龄继续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因为年纪大,又考了多次都没能中举的缘故,朝廷念及其艰辛,就给了其一个“岁贡生”头衔,地位比秀才高一点。至此,蒲松龄结束了其诡异的科举人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87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