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常宁公主是怎么死的朱棣为什么不敢替她报仇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6 14:39:54

常宁公主是怎么死的朱棣为什么不敢替她报仇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常宁公主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中国古代,阶级等级极其森严,尤其是涉及到王室宗亲,更是丝毫马虎不得,最典型的就是公主与驸马的关系。

古代重男轻女,在普通家庭中,女子的地位远不如男子,女子不仅事事都要听从男子,而且男子还可以有三妻四妾。可是,在公主与驸马的婚姻当中,两个人关系却是相反。

因为公主虽然是女子,但却是王室宗亲,象征了至高无上的王权,因此在与驸马的婚姻关系当中,公主有着绝对的权威。

以两人的夫妻情事为例,驸马非但不能娶侧室、小妾,在夫妻情事上,也都要看公主的兴致。如果公主高兴,驸马才可以和公主同房,如果公主没有兴致,驸马只能独守空房。

不仅是公主,就连公主的身边人都不能得罪。因为这些人,都是公主的陪嫁,都是从皇宫里出来的,是陪伴了公主很长时间的人,在公主身边拥有极高的话语权。一旦得罪了他们,只要他们在公主旁边小声耳语几句,就会给驸马带来无穷祸害。

由此可见,古代的驸马远不像小说、电视剧中描绘的那样风光。不过,事情也有例外。

杀伐果断的雄主明成祖朱棣,其有个女儿名叫常宁公主,备受朱棣宠爱,常宁公主长大成人后,将她许配给了西平侯沐英的第五子沐昕。

沐昕为了讨好自己的岳父,就给了朱棣进贡了两个十分擅长唱歌的侍女。朱棣十分喜欢,每次吃饭之前,都要让两人唱一段。有一次,朱棣让人去传两个侍女,但始终没找到。后来才知道,这两个侍女被沐昕用铜锥打死了。

这件事听上去十分残忍,但在古代却不算过分,毕竟那个时代的侍女就相当于是物品,死了也就死了。

这件事过去之后不久,常宁公主跑进皇宫,向朱棣哭诉,说沐昕用铜锥打她,这是家暴啊。朱棣得知之后,十分震怒,自己的宝贝公主可是金枝玉叶,别人奉承、巴结还来不及,沐昕竟然动手打她,而且用的还是铜锥。

可是,接下来这件事就没有了后续的记载。沐昕方面,也没有任何受到惩罚的记载。讲道理 ,朱棣应该至少对沐昕进行了规劝。

不过,沐昕似乎并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永乐六年,常宁公主才二十二岁,便去世了。联系之前的事,便很容易推断出,常宁公主很可能是死于沐昕之手。

常宁公主,下嫁沐昕,西平侯英(沐英)子。主恭慎有礼,通《孝经》、《女则》。永乐六年薨,年二十二。《明史 列传第九》

常宁公主的死令朱棣痛心不已,然而,朱棣却并没有对有着极大嫌疑的沐昕进行追究。他的这种行为看起来让人觉得十分反常。

了解朱棣的人应该都清楚,朱棣被朱元璋封为燕王,并不具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但朱元璋死后,他为了取得皇位,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朱允炆,这才当了皇帝。这样一个人,竟然对自己最喜欢的女儿的死不闻不问,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其实,这也正是朱棣的过人之处,因为沐昕虽然可恨,但沐昕却动不得。沐昕是西宁侯的儿子,西宁侯就是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

当初朱元璋称帝之后,命沐英、蓝玉等人率兵,扫除盘踞在云南一带的蒙古势力。平定之后,蓝玉等人被召回了京城,沐英则留在了云南。云南地处偏远,又是边境地带,很不太平,所以朱元璋派最信任的大将沐英留下来镇守。

沐英留在云南之后,苦心经营,团结了云南的各种族群,掌握了云南的军政大权。虽然是侯,但实际上已经具有了藩王的实力。

朱棣继位之后,实行了削藩,但唯独没有对沐英下手,一是因为云南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必须依靠沐家来镇守;二是沐英在云南经营数十年,根深蒂固,势力庞大,一旦引起他的不满,起兵造反,对大明来说将是巨大的灾难。

还有一点,就是沐家对朱元璋十分忠诚,因此,对于朱元璋所指定的继承人,朱标、朱允炆也十分忠诚。

朱标病逝之后,沐英就因为悲伤过度,最终因病去世。受沐英的影响,沐家自然也对朱允炆十分忠诚。靖难之役时,朱棣的军队攻破南京城,朱允炆放火烧了皇宫,而朱允炆自己却下落不明,尸体始终没找到,这就成了朱棣的一块心病。

因为沐家对朱允炆的忠诚,就使朱棣怀疑,朱允炆会不会被沐家的人救到了云南?

当然,这种心事他自然不能说出来,但心里却始终惕惕不安,对于沐家的人也十分忌惮。因此,即使明明知道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可能是被沐昕虐待而死的,但因为他心中那块不为人知的心病,他也不敢去追究此事。

宝贝女儿被沐英之子沐昕家暴,朱棣为何无动于衷呢?

在古代历史上,娶公主为妻那可谓是一件很有荣誉的事,先不说能在仕途上给自己带来多大帮助,就是单单是在身份上也是无比荣耀,公主,那可是古代社会上最为尊贵的人的女儿。娶公主为妻,自己也就算得上是半个皇亲国戚了,就社会阶级层面来说,会相对比其他人要高。所以说,一般人娶到公主都会倍加呵护,估计连冷淡都不敢,但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人居然还敢家暴公主,而且,就连当朝皇帝也无可奈何。

《明史列传第九》记载,永乐元年,沐昕尚朱棣之女常宁公主为妻。"尚"相当于娶的意思,不过在明代娶公主不能用娶字,只能用"尚"。这个字含有高攀的意思,就是说尽管臣子娶公主为妻,但还是有君臣之分的,不能僭越。可婚后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满,朱棣的这个小女儿竟然被自己的丈夫用铜锥打。然而朱棣在听到自己疼爱的小女儿向自己哭诉时,很是愤愤不平,但也只是在背后嘀咕人家,却并没有打算惩治他。

若说,沐昕家暴公主应该也会有理由呀,难道是公主自己有什么问题?可不管是《明史列传第九》还是《太宗实录卷七十七》都记载,公主恭慎有礼,淑慧恭慎,动止有礼,通《孝经》、《女则》、《列女传》。从史料上可以推断公主并不是一个品行不端之人。不仅如此公主还勤俭节约,持家有道,遵守妇道。

既然如此,那么沐昕家暴公主肯定就是他的个人原因了。可是,一向杀伐决断,残忍无比的朱棣却为何毅然要把自己的女儿下嫁给他?甚至在小女儿花季年纪就撒手人寰的问题上,也不作为。原因也不外乎一点:沐昕大。沐昕是谁?沐英的儿子,沐英又是谁?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养子,也是明朝开国元勋。别看人家只是养子,但朱元璋对其的厚爱却并不亚于亲生儿子,甚至还有传言说沐英就是朱元璋的私生子,不过是真是假也并不可知。总之,沐昕的家世也是相当的好。其实,关于沐家的事还不远知这些,在明朝,开国元勋能够善终的很少,但沐家却很特别,不仅安然无恙,而且家族还特别壮大,甚至比徐达家的后人地位都高很多,家族成员还多受到皇帝宠信。

沐氏家族世代镇守云南,他们死后都要葬在南京,能享受这等殊荣的臣子在大明朝可以说找不到第二个了。而沐昕又长期镇守云南,保云南一方平安,还将云南治理得井井有条。再加上"督建武当"时,他在武当山的所作所为十分合朱棣的心意,所以朱棣对其也十分宠信。更何况,无论是沐英,还是沐昕,都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即使是明成祖,也不敢责罚沐昕。

还有就是朱棣深知沐昕和常宁公主本就是政治联姻。沐昕和常宁公主两人也并非是两情相悦,而是明成祖为了加强和云南沐氏的关系所做的政治举措,简单的说,常宁公主就是政治牺牲品,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所以,尽管常宁公主在沐家受了委屈,明成祖也不能轻易责罚沐昕,要不然就会使明朝皇室和云南沐家的关系更加尴尬,这也违背了联姻的意愿。

总而言之,就是沐氏的势力太过强大,明成祖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女儿,而不顾江山的稳定。况且沐氏家族手握重兵,赶跑过建文帝,诛杀过方孝孺十族,明成祖对其背后的军队也是有所忌惮的。

沐昕家暴常宁公主,为什么君王不处罚他?

常宁公主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女儿,这个女儿聪明可爱,长大后又知书达理,深得朱棣的喜爱。长宁公主长大后,朱棣就把她嫁给了沐昕。作为朱棣喜欢的女儿,沐昕自然不一般,他是明朝开国功臣沐英的儿子,朱棣让两个人结婚更多的也是出于政治联姻的目的。只是,公主成亲之后,有次回宫告诉朱棣,她被驸马沐昕家暴了。身为父亲,朱棣自然是心疼女儿的,可是身为君主,他又不能惩罚驸马,得罪沐英,所以 他最终没有处罚驸马。


驸马沐昕有个非常厉害的爹,朱棣也不敢得罪。沐昕的爹沐英不是一般的大臣,沐英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认的义子,从这层关系上面来说,沐英和朱棣还有点兄弟关系。沐英为了建立大明江山戎马一生,拥有非常多的战功。责罚了沐昕,也就伤了沐英的面子,朱棣知道在国家与女儿的事情上面孰轻孰重,所以他不能够惩罚驸马。

常宁公主的政治婚姻是为了和沐家保持友好关系。沐英是开国功臣,他们家族奉命在云南镇守,维持了云南一方的安定。常宁公主嫁给沐英完全是出于政治需要,现在常宁公主即使被驸马家暴了,朱棣也不能为女儿出头,只能私下安慰一下女儿。朱棣还需要和沐家维持关系,才能保西南一方安定。


基于以上两点,千金之躯的常宁公主也没有办法让父皇为自己主持公道,受了委屈也只能自己承受。可能沐昕也明白朱棣的顾虑,所以才敢对公主实行家暴吧!身在帝王家有很多身不由己的时候,像常宁公主这种婚姻更加没有幸福可言了。

她贵为当朝公主,却日日被丈夫家暴,22岁就郁郁而终,为什么这么悲惨?

这位悲惨的公主就是常宁公主,是朱棣最宠爱的女儿。而悲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常宁公主的人生属于一场权利的交易,常宁公主被朱棣嫁给沐昕的原因就是需要笼络沐昕。沐昕平日作风就是个小霸王,怎会将区区公主放在眼里,轻则不理不睬,重则打骂,在这种环境下,常宁公主才会年仅22岁就郁郁而终。


据史书上讲述,朱棣是一个争议很多的皇帝,他的性格不好,又十分的暴力,皇位来路也有些不正,但是不可否认他的确开创了一个盛世。而这样一个看起来十分爷们的男人,且又是一国之君,却也还是不能够保护自己最宠爱的女儿。不是因为其他,实在是沐昕的父亲太厉害了,沐昕的父亲可比他自己还要得朱元璋的宠爱,所以如果需要坐稳皇位实在需要继续笼络与讨好。

于是在平常朱棣从不会对沐昕管教,即使沐昕做出很多不好的事情,朱棣也不闻不问。这次自己宠爱的女儿被打,哭着回宫想要得到父亲的安慰时,得到的却是父亲劝她能忍则忍,于是常宁公主便明白了,自己的宠爱也都是虚假的,父亲想要得到的权势才是真的。但是明白了这些事情反而更心里郁闷,在这种环境下,常宁公主的身体自然不好,于是就成为了朱棣嫁出去的女儿中最先去世的一位。

常宁公主的一生可以说是悲哀的,虽然幼年得到了父亲的宠爱,想要什么都可以拥有,可是却也是父亲这双手将她推进了死亡的深渊,婚后沐昕不仅没有将她看做是一个公主,连普通的侍女都比不上,本来就不够坚强的常宁公主根本就不能反抗沐昕的折磨,最后只能作为权力的牺牲品了。

朱元璋最疼爱的女婿,掌军四十万却没救朱允炆,朱棣登基后被淹死

在《明史》里有一段记录:太祖十六女诸驸马中,尤爱殷。这个殷说的是明朝开国功臣的后人梅殷,历史上说他是一个性格恭谨,有谋略还善于骑射的人。朱元璋曾下诏称赞梅殷精通经史,在洪武十一年的时候,朱元璋将马皇后的嫡女宁国公主许配给梅殷,明朝的官员对梅殷这位受宠的驸马都很尊重。

朱元璋临死前,担心自己那些儿子觊觎皇位,孙子朱允炆斗不过那些年轻力壮的叔叔们,于是把梅殷叫到身边托孤,嘱咐他辅佐皇太孙。朱允炆登基后对梅殷也很重视,在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派梅殷率领四十万大军镇守淮安。

梅殷到淮安积极准备防御工作,下达的命令都很严明。建文四年,朱棣打败建文帝大军后俘虏了将领,随后派遣使者以入京上香的名义试图让梅殷放行。梅殷拒绝了朱棣这种借口,他对使者说,进香这事儿朱元璋早有禁令,想要违背的都是不孝之人。

朱棣听说后非常愤怒,他写信给梅殷说自己的发兵清君侧是顺应天命,不是人力所能阻止的。梅殷对这种说法不屑一顾,根据《明史》记载:殷割使者耳鼻纵之,曰:"留汝口为殿下言君臣大义。"王为气沮。

夜长梦多,朱棣不愿意跟梅殷死磕,于是绕过淮安直接进攻南京。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梅殷没有发兵救援,也没有派兵拦截朱棣的后路。史上上对此说法不一,有人称赞他是忠君爱国的人,也有人说他是虚有其表的墙头草。建文帝失踪后,朱棣逼迫宁国公主咬破手指给梅殷写了一份 *** 让他进京。

驸马梅殷跟宁国公主的感情非常好,拿到 *** 后失声痛哭。梅殷缓过气来询问建文帝的情况,使者只说了两个字:死了。梅殷叹了口气说:君亡与亡,君存与存,吾姑忍俟之。显然,梅殷也知道没了建文帝,自己去京城无异于羊入虎口。

宁国公主作为朱棣的妹妹,理论上不会有生命危险,只是梅殷不敢赌,也不愿赌。梅殷放不下宁国公主,他没有趁朱棣篡位还没站稳脚跟这会儿拥兵自重,而是选择放下手中的权力跟随使者进京。人在落魄时,才能看出谁最在乎你。宁国公主在京城见到梅殷的时候,心情应该非常复杂。

世易时移,梅殷辜负了朱元璋的遗命。在建文帝失踪后,又没有以身殉国。他心里非常羞愧,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脸上总带着一副郁郁不平的神色。朱棣对梅殷这个曾经拿使者羞辱过自己的人也不放心,经常派人到梅殷家里监视。

永乐二年,有人上奏说梅殷培养死士,还跟女秀才刘氏勾结,给朱棣下诅咒。随后朱棣派户部的人检查梅殷的仪仗队,还让锦衣卫把梅家人都押送到了辽东。次年梅殷入朝在经过笪桥的时候被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等人推入水中淹死,事后还上奏说是梅殷自己跳河而死的。

突如其来的生死离别,往往让人伤的措手不及。宁国公主知道梅殷的死跟朱棣脱不了关系,她接受不了这种沉痛的现实,踉踉跄跄的跑到皇宫,扯着朱棣的衣服,泪眼婆娑的追问丈夫的下落。

朱棣拿宁国公主也没办法,只好安慰她别再难为自己,他会派人严查。不久都督许成揭发谭深、赵曦,朱棣下令将两人斩首抄没家产,还给梅殷的两个儿子封官表示慰藉。只是,这种补偿真的能弥补宁国公主心中的伤痛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87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