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世人心目中的“传奇”艺人
被称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
诗书画大家与全才——唐伯虎
唐寅,字伯虎,另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史等,
公元1470年(明成化六年),唐寅出生于江苏苏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自古多风流。
仿佛一来到这个世界,他的身上就被打上了公子多情的烙印。
唐家世代从商,唐寅从小衣食无忧,但是因为商人地位低下,父母对他的期望就是光耀门楣。
唐寅也不负众望,天资聪颖,过目成诵,年仅16岁便以第一名考中秀才,被时人称颂为“孺子狂童”。
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才少年啊。出众的才华,使他慢慢长成了一个清高自许的少年。
这样的少年一开始总是傲娇的,不讨喜的,但总能交到最好的朋友。
祝枝山仰慕他,主动来交朋友,他嫌对方出身官员世家,太俗,不理睬。
好在祝枝山大度,锲而不舍,唐伯虎才敞开心扉。
后来他的朋友,也是像文徵明、徐祯卿这样的才子,没文化的入不了他们的圈子。
16岁那年,唐伯虎以第一名考入苏州府学,声名大噪。
可他本来就对功名不感兴趣,脱离家里的管束后,他更是开始展露出自己的个性。
同学里有个叫张灵的,跟他“臭味相投”。
一天,两个人在书院后的水池里打水仗,惹来整个学堂的学生参战,气得先生拿鞭子跑来抽人。
到了下雪天,他们就打扮成乞丐,敲鼓唱歌,讨钱买酒到野寺里偷喝。不小心被抓现行了,就笑着打哈哈,事后屡教不改。
17岁的时候,他画《贞寿堂图卷》,就已经“山石树枝如籀篆,人物衣褶如铁线”了。日后,他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文学史上的“吴中四才子”,又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画史上的“明四家”。
那些年,但凡唐寅出现的地方无不是鲜花与掌声相伴,连江南名士徐延瑞也紧赶着将自己的爱女许配给他,那一年唐寅刚刚19岁。
年少成名,娇妻美眷,唐寅的小日子过得别提有多舒坦了。
唐寅无忧无虑的岁月在他25岁的时候戛然而止。
一年之内,父亲、母亲、妻子、儿子相继因病离世,妹妹也自杀身亡。
父母的心愿他还没有实现,远嫁的妹妹那声“哥”犹在耳边,举案齐眉的妻子笑靥如花恍若昨日,更别说牙牙学语的幼子不久前还唤着“爹爹”和“娘亲”......
那日,唐寅一夜白头。
唐伯虎不堪打击,书也不看了,天天饮酒买醉。料理完丧事后,他把自己关进青楼,夜夜买醉,日日欢歌。
有人说他离经叛道,放荡不羁。唐寅没有辩解。
雨打梨花深闭门,辜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谁共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幸得有好友文徵明,一直在旁鼓励他。
29岁,唐伯虎再次一举夺魁,成为应天府解元。得到了“唐解元”的称号。这次成功,让他重新找回了面对生活的底气。
他不无得意地想,接下来的目标不止是考中进士,他还要挑战天下读书人的终极理想──连中三元,在挑灯夜读时,他曾在诗里这样写道:
夜来枕上细思量,独卧残灯漏转长。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与此同时,这一年他重新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宦门之女何氏成了他的第二任妻子。
对于这个大家闺秀,他也很是喜欢,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他始终期待着能够收获一份真挚的情感。
可惜,事与愿违。
就在几年后唐寅赴京赶考的途中,另一桩奇祸正在悄悄埋下,而他一无所知。
唐寅赶考路上碰到粉丝——富二代徐经,于是结伴同行、结伴同住。徐经带着唐伯虎拜访了不少达官贵人,其中也包括当时的主考官大学士程敏政。
考完还没有放榜,就有人揭发徐经行贿程敏政买得考题,于是程敏政、徐经和唐伯虎一同被打入大牢,大刑伺候。
这就是明弘治年间的泄题案。
这个案子到现在都还是莫明其妙、没有定论。程敏政到底有没有泄题?徐经到底有没有买题?揭发的人是因确有其事、别有用心还是党派争斗?都是个谜。我们所知道的结果只是:
程敏政罢官,出狱四天疽发身亡;徐经和唐寅被判终身取消科考资格,黜到地方做小吏。可唐伯虎坚决不干。
出狱后,唐伯虎回到故乡苏州。
走在街头,路人指着他鼻子骂,昔日万人称羡的唐解元,今日竟落得万人唾弃。
续娶的妻子何氏成天和他吵闹不休;
弟弟唐申也来找他分家。
于是,休妻,分家,无业,浪游,唐寅的人生又一次断崖式下跌,一直跌到谷底。从扬州到杭州,从西湖到芜湖,从庐山到黄山......他四处流浪,流连风月,穷得叮当响的时候就用诗画换酒钱。
他重归故里,在青楼买醉时邂逅一位名叫沈九娘的女子。
她崇拜他的才华,也怜惜这个一直被辜负的生命,只不过见惯了红尘客的逢场作戏,再加上风尘女子的卑微身份,她根本不敢向唐寅表达心中的爱意。
唐寅喜欢作画,她便精心收拾了自己的妆阁,为唐寅腾出一片绘画的空间。
唐寅创作的时候,她就静静地站在一旁,为他洗砚、调色、铺纸。
两人很少用言语交流,可彼此间的默契早已经化作一股股浓情蜜意。
终于,唐寅那颗冰冷的心再次被点燃。
他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甚至不惜和自己唯一的胞弟唐申反目,执意要迎娶沈九娘为妻。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既然这个世俗的世界容不下唐寅,他便带着沈九娘远离这红尘俗世的是是非非。那一年,唐寅36岁,沈九娘31岁。他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她赎身后建了这座桃花庵。
世界如此负我,我也自有一方清净世界,去当我的桃花仙。在这个桃花庵,不必求什么功名,反而能重新释放自己的天性。他常常和一群朋友在桃花树下喝酒跳舞,醉了躺下就睡,完全不用讲什么规矩。没钱买酒的时候,就用诗文书画来挣钱。
他自豪地写道:“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就写青山卖,不使人间造业钱。”凭着自己杰出的才能,唐伯虎在艺术之路上反而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四方名士都来求他的书画。
他为自己刻了几个印章,一方叫“南京解元”,一方叫“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在每一幅字画上。
即使身败名裂,天意弄人,也败不了作为才子的骄傲。
潦倒多年,44岁时唐伯虎遇上宁王招揽的机会,但却发现宁王并非真心欣赏自己的才华,只是为谋反网罗人才,于是唐伯虎便在宁王府装疯卖傻,暴露丑秽,宁王忍受不了他如此粗俗不堪,于是解雇了他。
经过这些事情之后,唐伯虎看透了官场,看破了命运。
他反而有些庆幸,自己被命运折腾,一身傲气不改,却反而活出了自己的路数。
他的人放荡不羁,他的画却一本正经。
唐寅的画,你看不到一丝潦草与随便。一个世人眼中放诞不羁的人,他下笔,竟是如此凝重端肃,有板有眼,法度严谨。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还是人物。都是这样一丝不苟。他画人物尤其用心。完全是一个斯文君子的日常。要么他就是精分吧,身体里住着两个人,一个严谨的,一个疯狂的。
明嘉靖二年(1523),54岁他健康状况更差,死前唐伯虎留下了《绝笔》诗: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过了半辈子凄惨的人生,到死却仍有做鬼也风流的坦荡,这种洒脱,不知是用多少酸楚凝成了,可悲可叹!
清高就清高,骄傲就骄傲,放纵就放纵,没有虚伪和掩饰。
他情愿自己一直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
唐伯虎相信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很著名的电影,就是《唐伯虎点秋香》,不论是从影视作品还是从他的历史传闻中,我们都能发现他是典型的文人骚客知识分子,唐伯虎原名唐寅,在明代他就已经是非常有名的文人,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有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称号,同时唐伯虎还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仅在他16岁时就以非常优异的的成绩考中了秀才。
而《唐伯虎点秋香》中更是给观众朋友们打造了他风流倜傥的才子形象,但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唐伯虎并不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他的日子过得一点都不富裕,也根本没有点过秋香。所以大家看影视作品的时候还是要以尊重史实为主,在这部电视作品中唐伯虎可谓是极度风流,生活也是十分富裕,既帅又有才,而且还十分多金,完全是个型男造型,典型的钻石王老五,当然也受到了很多女孩子们的喜欢。
剧中的唐伯虎一生娶了8个老婆,其实"唐伯虎点秋香"这一段故事更是才子佳人的一段佳话,但是历史上真正的唐伯虎却和影视作品中的大不一样,他可以说就是一个穷酸书生,每天给别人写字画画挣钱,但是仅仅只能填饱自己的肚子,虽然它的确是一位满腹经纶的才子,但是他的人生中却充满了困难和坎坷波折,从他16岁中了秀才之后,不久就娶了自己的妻子徐氏。之后的日子便越过越不如从前了,他的父亲母亲和妻子都接连离开了他,这对他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就连妻子难产生下来的孩子也不幸夭折。
唐伯虎穷困时给县令家的厕所写一副对联,并且用这副对联换到了银子,原来是因为当时有一个县令在家中盖了厕所之后他就想招人,给这个厕所写一副对联,虽说他悬赏十两,却没有人敢愿意接这个活,原来是在古时的文人眼中,他们认为给厕所提莲是非常有损自己读书人颜面的一件事,传出去也是非常的丢人,而且从古至今也从来没有人给厕所写过对联,所以这个活迟迟没有人揽下来,后来县令的管家就想去请一请唐伯虎看看,穷困潦倒的他愿不愿意做这件事,那时的唐伯虎正在为生计发愁,这送上门的钱不要白不要,于是便答应了这件事。
当场就把这副对联给写了出来:"金鳞岂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成龙",而这幅对联也成为了至今无人能超越的对联,堪称千古绝对,前无古人!
唐伯虎是明代举朝闻名的才子,唐伯虎的一生可谓郁郁不得志,那么唐伯虎的一生到底是怎样的?下面是我为你搜集唐伯虎的一生具体是怎样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唐伯虎的一生具体是怎样的
唐伯虎名寅,字伯虎,后字子畏,号六如,出生于公元1470年(明成化六年)苏州的一个普通市民之家,其父靠做小生意谋家,所以最多是个小康,既然没有深厚的家底,那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就只能靠自己挣了。好在他少年就很聪明,过目成诵再加上苦学不啜,善为丹青,为全家带来了美好的期望。19岁时,他结婚了,夫妻感情甚笃,生活宁静而幸福,。
命运弄人自25岁始,那一年他的父母、妻妹相继去世,如此大的打击,想必也就只有20多岁的人能够承受。自此,他笃信佛理,深感生死之无常。
28岁那年,他乡试高中解元,从而名震江南,开始了短暂的春风得意期。进京赶考时,他结识了徐经(大财子),并成为莫逆。这一路上及进京后,双才(财)各施本色,即有在文人汇集时的美文佳句、惊艳绝词,又有在闹市驰骋的恣意傲然、富贵夺人,当时的他,真是风光无限,意气风发,有其书信为佐:《上吴天官书》(若肆目五山,总辔辽野,横披六合,纵横八极。无事悼情,慷慨然诺。壮气云蒸,列志风合。戮长猊,令赤海。断修蛇,使丹岳。功成事遂,身毙名立。斯亦人士之一快,而寅之素斯也!)。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人必非之,如此锋芒毕露,招徕他人的反感与嫉恨是再正常不过了。怪也怪咱徐大财子,实在是太有财了,居然重金买通了当时的主考程敏政的家人,弄到了考题,试卷虽做的上等,但不久既东窗事发,由于唐伯虎此前与老徐的亲密及招摇, 自然 也连带其中,一起锒铛入狱。案子一审便是一年有余,最后,徐大财子终于凭着殷实的家当免死,可以回家继续做富翁,而本无任何干系的唐解元在受尽拷打之后,却被割除?士?籍,发配浙江为吏,这对当时的读书人可是一种侮辱,而非现在当不了官,却也能混个 公务员 的概念,唐寅断然拒绝这一工作安排,且挥笔疾书:岁月不久,人命飞霜,何能自戮尘中,屈身低眉,以窃衣食。天生的傲气与文人风骨跃然纸上,此时的傲与前时的傲已有不同,但都出自天然,纯洁而非矫作。但,可叹,唐伯虎自此与做官无缘,终其一生,也无法释怀。
31岁的他,出狱后,天若两重,既无面目返乡,就出去游历山水,一年后,银子用光,虽有近乡情更怯之感,也终得落叶归根。到得家后,他性情大变,开始了卖文卖画、狭妓聚饮、无所不为的落拓生涯,既后人所描述的风流倜傥、幸福又?性福?的?美妙?生活。此时他心中苦闷,凄然难诉,恨命怨己之时,做《百忍歌》(百忍歌,百忍歌,人生不忍将奈何?我今与汝歌百忍,汝当拍手笑呵呵!朝也忍,暮也忍。耻也忍,辱也忍。苦也忍,痛也忍。饥也忍,寒也忍。斯也忍,怒也忍。是也忍,非也忍。方寸之间当自省。。。。。。心花散,性地稳,得到此时梦初醒。君不见如来割身痛也忍,孔子绝粮饥也忍,韩信胯下辱也忍,闵子单衣寒也忍,师德唾面羞也忍,不疑诬金欺也忍,张公九世百般忍。好也忍,歹也忍,都向心头自思忖。囫囵吞却粟棘蓬,凭时方识真根本!)。虽是苦闷之作,但也无偏狭之意。另一首(富贵荣华莫强求,强求不成反成羞。有伸脚处且伸脚,得缩头时且缩头。地宅方圆人不在,儿孙长大我难留。黄天老早安排定,不用成忧不用愁。),更是化愁为安,有这种认识或自我安慰,在当时却也不啻为最好的解药,并没有被命运迫成了畸形。
36岁时,唐寅续娶沈氏(名沈九娘,后世无聊人附会成九个美娇娘),建桃花坞。当时处于明朝中期 资本主义 萌芽状态,城市已繁华到文人无需凭致仕或自耕而活,卖文卖画也能小康。江南本就是纷繁富贵之地、欲望之都,唐寅诗酒、丹青俱绝,才名广播,大受官绅、小资们的追捧,此时的他已走出低谷,医好了自己的不遇之忧,按照马斯洛的定义,生存、安全、爱都解决了,他自然就凭添了白驹过兮的感慨,开始了或诗或酒、狭妓滥饮、及时行乐的放荡生活(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期间,在他38岁壮年之时,写下了最为著名的《桃花庵》(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间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前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宝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驶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是啊,良辰美景耐何天,新词一曲酒一杯,浓情过后情转薄,心火也渐熄。不惑之年的唐寅又开始沉醉于佛理禅思,有了(?事事灯前戏,人生水上泡?和?世人多被鸡催起,自不由生为利名?)的感叹。而这些并非落拓文人的虚言假意,从他在怀才不遇时没有被猪油蒙了心,便可以看出那些都是是真的心清性明的体现。当时的江南黄族有个宁王叫朱宸濠,其十分倾慕唐寅的才名,更想借而为己用,唐寅看其非正派人士,故不受利驱,在与宁王宴饮时,装疯卖傻,东倒西歪,连下体都露出来,才没有被收编,果然,没过多久,宁王造反,继而被灭,唐寅有幸躲过了这当头一刀。
不过,天若有情天亦老,好景不长,年过40的唐寅偏偏又遇到了正德这个忒荒唐的皇帝,这个皇帝到江南寻花问柳之际,大肆铺张浪费,加上坏人刘瑾的推波助澜,竟弄得这鱼米之香、富冠 天下 之地是府库空虚、民无积钱,大大影响了正在发展的第三产业,官绅、市民再无余钱去附庸风雅,靠卖文卖画的唐寅自然是生意潦倒、衣食堪忧,一困竟是十年。在这期间,再也看不见他的满纸云霞、达意飘洒,取而代之的则是悲老大、病酒生、囊没钱的贫士之称,这在他的诗中处处可见,(十朝风雨苦错迷,八口妻孥并告饥;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书画诗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肯嫌斗粟囊钱少,也济先生一日穷。抱膝腾腾一卷书,衣无重褚食无鱼),如此的困窘与无奈,哎!毕竟,唐寅也是食人间烟火的肉身,而在那个年代里,在现实的世界中,屁股指挥脑袋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人的首要欲望无非是生存,而生存的首要条件无非是柴、米、油、盐,连酱、醋、茶都算不上。
在最黑暗时候的闪光是最耀眼的,也是最辉煌的。已到知命之年的唐寅,在经历的大半辈子的风霜雪雨、苦爱情仇后,并没有被这残酷的现实所打倒,愤懑没有灭了心智,痛苦没有伤了根本,世道仍艰难,但心胸却风回路转、日趋开阔,变的旷达而闲适。(《寻花》偶随流水到花间,变觉心情似惜年。春色自来皆梦里,人生何必尽尊前?)又(《感怀》不结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胸中无数才华,平生万般磨难,最终皆为这怡然自得的旷达所融化,再也没有了意气风发的锐利,没有了悲天怨命的愤懑,更没有了及时行乐的放浪,留下的竟是清新淡雅,适意自然。多少人为争夺而抛弃了善良,多少人为不平而改变了初衷,多少人为现实而忘记了理想,多少人为名利而放逐了自我,而唐寅没有这样做。在史实中的他不是风流倜傥,才子佳人,美伦美涣,但却坚忍不拔、傲骨天成、旷达潇洒,这更令我辈感慨叹服。命运这指刻笔把一些人刻的奇形怪状,也把一些人刻的俊秀挺拔。
唐伯虎经典的诗词
唐伯虎是当时名扬四海的诗画家,才华横溢,传世的诗作有很多,风格自成一体,主要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而创作,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唐伯虎的诗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这跟他的经历有关,早期的诗有六朝时期的风格,行文中规中矩,表达的内容也几乎是美好的。科考作弊案后,唐伯虎的诗用词相对随意,不会字字斟酌,主要讲述自己当时的生活处境,情真意切,表达流畅,作品手到擒来。
唐伯虎的诗词有《上吴天官书》、《贫士吟》、《落花诗》、《绮疏遗恨》系列、《无题》系列、《短歌行》等,比较经典的有《桃花庵歌》、《一年歌》、《花下酌酒歌》、《夜读》、《流水诗》、《绝笔诗》等等。
《夜读》是唐伯虎的一篇言志的诗词,夜里一直都在思考自己的前途,担心时间太快,自己等不及登上高处的那一天;然后用老虎死了还能再次跳起的比喻,表达自己要重新振作,在生前做出成就来。
《花下酌酒歌》是唐伯虎看懂人生的诗,年轻不怕失去什么,到老了深知人生的道理后已经来不及了,时间已经过去,路还是要接着走,再去深究也只能平添烦恼,只能发出无奈的感慨。
唐伯虎的桃花诗
唐伯虎的桃花诗是指他最为有名的《桃花庵歌》,从中可以看出他对桃花情有独钟。晚年的唐伯虎自称桃花庵主,居住在桃花坞中,这是他用卖画赚来的钱建造的,环境好,清静自然,有利于他的创作。
唐伯虎的桃花诗从写作技巧上看,基本上采用对偶句的形式,诗文比较公正,易于 朗诵 ,富有很强的感染力。整首诗值得提的是,开头几句用了顶针的形式,交代了环境,并自然地引出后面的部分。
从内容上看,唐伯虎把自己比作桃花仙人,随后描绘了两种人的生活情景,首先是自己种桃为生、喝酒作乐的场景,然后通过?车马?、?鞠躬?等词简单介绍了富贵之人的生活,两种场景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的志趣,不远为了权贵低头哈腰,还是在花酒间过他惬意的生活。另外,唐伯虎后面几句表达了作为一个隐士的自得,讽刺那些王侯将相和达官贵族身前风光死后的凄凉,同时也警示世人。
整首诗符合唐伯虎本人的气质,用词浅显易懂,没有什么华丽的词汇,也没有引用 典故 ,读起来顺畅,前几句颇有民歌的味道,描绘了自己真实的生活场景,并通过与权贵的对比,表达愤世嫉俗的情怀。
唐伯虎是一个很特别的诗人,他的作品很少有哪些过分修饰的 句子 ,多采用 俚语 ,让诗文不仅仅是文人的专属,普通的人也能看懂。唐伯虎最经典的诗词就是《桃花庵歌》,包括了自述处境、自我消遣、警告世人这几个方面,展现了其卓越的才华,耐人寻味。
猜你喜欢:
1. 历史上唐伯虎的一生
2. 唐伯虎的一生是怎样
3. 唐伯虎是宋朝还是明朝
4.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不曾风流
5. 唐伯虎被断送的光辉岁月
对唐伯虎的形象,很多人一定都还在影视剧当中塑造出来的那个“风流倜傥”的“点秋香”的形象当中,不过这其实也只是一种现代人的戏说罢了。历史上的确存在这个才子唐伯虎,但是与荧幕上的唐伯虎却是天差地别。那么,真实的唐伯虎是否也是这样风流呢?历史上的唐伯虎,他有着怎样的一生?
1.历史上的唐伯虎
唐伯虎,明朝时期人,原名唐寅,伯虎是他的字,但是后来又改了,字子畏。正史上的唐伯虎是一个才子,他的人生说实话也是比较平淡的,这个“平淡”是比照其他那些经历比较丰富的人来说的,比如李白的游学,比如苏轼被贬,比如杜甫的艰难,这些唐伯虎可以说都没有,即便有,其程度也是比不过他们的。
对唐伯虎的定义是“画家、书法家、诗人”,他的父亲希望他考取功名,唐伯虎做到了,只是后来因为一件科举案入狱被贬,从此改变了唐伯虎的人生。他从前也是一个安安稳稳的,平平淡淡的人,这打击对他一个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来说,已经很艰苦了,唐伯虎因此失去了进取之心,游荡江湖,但也正是这样,才成就了一代名画家。
2.唐伯虎的才能
可以看出,顺境基本上是不太可能造就一个人的,因为很多历史上有很大的成就的人,经历过的事情,磨难、困苦、艰辛,都不是寻常人能够想象的,在这样的困境当中,终于激发了他们的某种特质,比如被抄家之后的曹雪芹写出《红楼梦》,被贬谪之后的苏轼终于成为我们熟悉的旷达豪放的苏东坡,都是如此。
唐伯虎也不例外,不过因为他画风经常变化,自己又不喜欢写上年份,因此也很难判断他的画作究竟是他人生中的哪一个时期完成的。不过尽管没有年份,但是他的画同样极其出彩,形神具备,功力深厚。不仅是画作,书法也同样优秀,这个就能看出不同的时期了,经历了不同的事情,对他的书法风格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3.唐伯虎一点也不风流
这个真实历史上的唐伯虎,一点也没有影视剧中的风流属性。从历史方面来讲,大家关注的更多的,其实是唐伯虎的作品,他的画作、诗作、书法,很多都被博物馆珍藏,其中有大部分都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而除了这些,也就是他的人生经历,尤其是被贬之后,那是最值得去了解的一段。
而关于妻子,古代女子很难能够留得下性命,唐伯虎的妻子也是一样。他前后一共娶过三任妻子,但是第二任就连姓氏都没留下,第一任徐氏,第三任沈氏,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风流唐伯虎的传说呢?还记得前面我们说,唐伯虎经历了变故之后放浪形骸吗?这段时期他的作为很是让人看不过去,或许民间也就是根据这些,才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唐伯虎出来吧。不过,也许这样的唐伯虎,才是更令人心折的唐伯虎。
提到唐伯虎,就想到"唐伯虎点秋香"。
这个段子最早出自明朝王同轨的《耳谈》,后面又被明朝大作家冯梦龙写成《唐解元一笑姻缘》。到了现代,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更是将其发扬光大,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
以至唐伯虎在我们印象中,就是"风流才子"、"放荡不羁"的形象,特别是坐拥"九个老婆",更是羡煞旁人,妥妥的人生赢家。
其实唐伯虎一生崎岖坎坷,备尝人间冷暖,更没有那么多风流韵事,有的只是逃避痛苦的 "醉酒佯狂"。
至于"唐伯虎点秋香"更是一桩"风流冤案":
1、 明代确有为追婢女而卖身为奴的事,不过主角是当时一位同样出自苏州的才子陈元超;
2、 秋香确有其人,是明成化年间南京名妓,本名林奴儿,可是要比唐伯虎大近20岁,唯一与唐伯虎有关联的是,他们都曾跟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学过画。
3、 华太师也有其人,不过老家无锡的华太师,要比唐伯虎小27岁。
4、 江南四大才子是真的,当时就名满天下;其中唐伯虎的经历又特别具有传奇性,可能因为如此,被时人编排了很多段子,这就是所谓名人效应吧。
5、唐伯虎也没有九个老婆,唐伯虎一生只娶过3个老婆:
第1个老婆:徐氏
唐伯虎出生小康之家,父亲是个酒楼老板。
且自幼聪颖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16岁就以苏州府第一名的成绩中了秀才。
不仅如此,家人还给说了一门好亲事,
19岁的唐伯虎,迎娶了官宦人家出身的大小姐徐氏。
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徐氏也称的上知书达理,贤良淑德。
婚后两人夫妻和睦,后面还生了一个儿子。
家境殷实、才名远扬,妻子贤惠,后继有人。
少年时期的唐伯虎,可谓春风得意,前程远大。
可惜,这么一个几近完美的人生开局,就连老天也嫉妒。
到了唐伯虎24岁的时候,变故接踵而至,从此唐伯虎的一生彻底改变。
先是他父亲去世,家里失去了经济支柱,家境开始衰落。
而接下来一、两年内,他的母亲因为悲伤过度也追随父亲而去,后来妹妹又在夫家去世;
妻子徐氏刚生完孩子便撒手人寰,而可怜的婴儿在出生三天后,也夭折了
如此巨大的打击,换了谁也受不了。
25岁的唐伯虎,已经白发丛生,还因此写了首诗:《白发》清朝揽明镜,元首有华丝。怆然百感兴,雨泣忽成悲。忧思固逾度,荣卫岂及衰?夭寿不疑天,功名须壮时。凉风中夜发,皓月经天驰。君子重言行,努力以自私。
在如此情境下,唐伯虎在死党祝枝山鼓励规劝下,强打起精神,潜心备考几年后的乡试。但唐伯虎自此性情大变,学习之余,经常流连青楼妓馆,彻夜痛饮,惟其如此,才能稍微缓解心中的痛苦吧。
第2个老婆:何氏
27岁的唐伯虎,娶了第2个老婆何氏。
随后在次年的弘治十一年金陵乡试中,一举得中头名解元,名动天下。何氏喜出望外,谁知好景不长,第二年,进京参加会试的唐伯虎,因被无辜牵连徐经科场舞弊案,不幸琅铛入狱。后经多方营救,终于以"罢黜为吏"得出生天。
可同样出自官宦家庭的何氏,之前嫁给唐伯虎,主要看中唐伯虎是支潜力股,
经过此番变故,何氏料定唐伯虎此后已经前途尽毁,前程无亮了。在唐伯虎被下狱的时候,早已收拾好细软,回娘家去了。出狱返家的唐伯虎,看着空无一人的"家",自嘲一笑,写下一纸休书,从而二人分道扬镳,再无瓜葛。
第3个老婆:沈九娘
孑然一身、又耻于为吏的唐伯虎,没了功名前程、也没有了家,或许那个真正的家早就没了的唐伯虎,从此越发放浪形骸,整日混迹秦楼楚馆,以卖画为生。从单纯发泄痛苦,已经妥妥变成一位真正的"愤世嫉俗的中青年"。
也就在这段时期,他在青楼中遇见了一生的真爱,苏州官妓沈九娘。这并不是如"唐伯虎点秋香"那般潇洒的才子佳人的故事。
两个人年轻时曾经相识,十几年过去了,沈九娘已经年老色衰,而唐伯虎更是潦倒落魄。与其说是"风流韵事",不如说是两个人"抱团取暖"罢了。犹如江州司马之遇天涯歌女,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沈九娘年轻时候就是唐伯虎的粉丝,所以她很珍惜与唐伯虎再度相逢的缘分。
为了使唐伯虎有个良好的作画环境,每次唐伯虎来之前,她都会把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而唐伯虎每次作画时,沈九娘总是给他洗砚,调色,铺纸,无微不至。唐伯虎有了这么一个"红袖添香"的精神伴侣,灵感迸发,画作更见精到,达到一个创作高峰。
唐伯虎最为人称道的美人画,大都是从沈九娘身上体会到的风姿神采。
天长日久,两人从同病相怜、到志趣相投,最终萌生了爱情,并结为夫妇。
两人从此定居苏州桃花坞,过上了夫唱妇随的幸福生活。
过了两年,沈九娘还为唐伯虎生了个女儿,也是唐伯虎唯一的后代,取名桃笙。
可上天还没有饶过唐伯虎,命运的乌云,从他24岁的时候,就一直笼罩着他,并不曾远去。
公元1510年,正德五年,苏州水灾。
比什么金融海啸还恐怖,大家都在操心粮食,也不买唐伯虎的画了。
唐伯虎的卖画生涯自然艰难,有时甚至无米下锅。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沈九娘苦心撑持。后面沈九娘终因操劳过度病倒了,唐伯虎倾尽所有请来医生,结果医生诊断后,告诉唐伯虎,沈九娘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医。唐伯虎衣不解带,尽心服侍沈九娘,也无心于诗画。
公元1512年冬至前,沈九娘临终前,紧紧握着唐伯虎的手,说:"承蒙不弃,娶我为妻,本想尽我心力,操持好家务,让你能专心诗画,成为一代大家。但我无福、无寿、又无能,我快死了,往后余生,你只能自己好好照顾好自己了。"
听了这番话,唐伯虎只是紧紧握着爱人的手,泪如雨下。
40岁的唐伯虎,就此失去了他一生的挚爱。
此后直到他去世,再没有继娶妻室。
沈九娘的去世,给了刚觉重获新生的唐伯虎,又一次,也是最沉重的一击。
从此之后,唐伯虎更觉生无所恋,也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甚至都没有精力画画了。
以致唐伯虎生命的最后十几年,生活有时难以为继,不得不靠借钱为生。
唐伯虎跟沈九娘唯一的女儿,桃笙长大后,因母亲是苏州官妓出身,父亲唐伯虎又贫困潦倒,所以上门提亲者寥寥无几。经常接济唐伯虎的著名书法家王宠,因为对唐伯虎才华的由衷欣赏,后面索性让儿子娶了唐伯虎的女儿桃笙,和唐伯虎结成了亲家。这让唐伯虎喜出望外,高兴万分,生前能看着女儿桃笙出嫁,是唐伯虎的晚年最快乐的一件事。
从此之后,他再无牵挂。人生中一连串的不幸,和毕生挚爱的凋零,都让这位命运多舛的才子,产生了:"一切有为法,有如梦幻泡影,如梦亦如幻,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的感慨,因此,他给自己取了个号: "六如居士"。
公元1523年,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唐伯虎在在凄风苦雨中,默默的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8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