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史万岁为什么要把诸葛亮纪功碑颠倒被皇帝暴杀于朝堂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6 14:14:19

史万岁为什么要把诸葛亮纪功碑颠倒被皇帝暴杀于朝堂

史万岁为什么要把诸葛亮纪功碑颠倒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公元782年,唐朝名臣颜真卿向皇帝唐德宗提议,追封64个古代名将,为他设庙享奠。其中有一个人叫史万岁,他精通占卜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在战场上厮杀的时候,曾以一己之力吓退3万敌兵。可惜这样一个为国征战四方的英雄人物,却没能看透自己的命运。上朝时他本想着为自己手下的将士表功,结果却因为宰相杨素的一句话,被隋文帝杨坚暴杀于朝堂。史万岁去世的时候,全国百姓都为他感到惋惜。

史万岁出生于公元549年,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其父亲史静,曾在北周担任沧州刺史,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物。史万岁从小就是喜欢读兵书,对占卜等玄黄之术非常感兴趣。长大以后,史万岁长得英俊威武,善于骑射在战场上敏捷如飞,战斗起来勇猛凶悍。公元564年,北周政权和北齐政权在洛阳城北之北邙山大战,年仅15岁的史万岁跟随父亲在军中观察。双方军队打得如火如荼,战况最激烈的时候。

史万岁突然开口说,北周军队即将战败,应该及时命令左右换装离去。其父亲史静半信半疑的听从儿子的建议,不久之后北周军队果然大败而去。周围人对史万岁这种未卜先知之能惊奇不已,连他父亲史静都觉得不可思议。北周武帝时期,史万岁因为才能出众,从一介布衣被提拔为侍伯上士。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带兵攻打北齐,史静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史万岁以忠臣之子的身份,继承“太平县公”的爵位。

公元578年,周武帝去世,随后皇太子宇文赟继承皇位。按照惯例周武帝死后,宇文赟应该为父亲守孝一个月,可却这个不孝子却在父亲死后第二天,直接进行登基。安葬完父亲后立刻脱去孝服,然后就举办庆典。宇文赟一生沉溺酒色,一连册封了五个皇后并驾齐驱。公元580年5月24日,宇文赟因病去世,享年22岁,随后御正下大夫刘昉等人伪造圣旨,让随国公杨坚掌管朝政。不久之后,北周文帝宇文泰外甥尉迟迥,公然起兵讨伐杨坚。

梁士彦奉命前去阻击尉迟迥,史万岁跟随大军一起出发。途经冯翊郡(今陕西大荔县)的时候,天上正好飞来一群大雁。史万岁对梁士彦说:请允许我射下第三只。得到允许后,史万岁开弓射箭,第三只大雁直接被命中要害,从高空坠落下来。三军将士见此。对史万岁佩服不已。史万岁等人平叛之后,杨坚威望大增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基本没有遇到阻碍。史万岁因战功成为大将军后,被大将军尔朱绩的谋反事件牵连,又流落流落敦煌降级为戍卒。

几经周折,史万岁得到敦煌戍主的重用,在抵抗突厥大军时深入敌境几百里,名震北夷有了翻身的资本。583年4月,早已登基称帝的隋文帝杨坚,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派遣窦荣定率领大军前去凉州(治今甘肃武威)反击突厥大军。史万岁为了立功赎罪,主动投靠到窦荣定手下。两军阵前,史万岁代表隋军跟突厥勇士决斗,经过几次交锋史万岁成功斩获突厥勇士,提着头颅凯旋而归。突厥见此士气大弱,不敢再战直接吓得议和逃走,史万岁因此重新得到隋朝重用。

597年2月,史万岁带领隋朝军队,先后攻克大量突厥阵地,行军数百里后看见诸葛亮纪功碑,上面铭刻着一句话:“万岁以后,超过我的就过此界。”史万岁自己让人把纪功碑颠倒过来继续前进,然后转战山上千里打破西南羌族30余部,光俘虏加起来就有2万多。忽然闻风丧胆,再也不敢跟隋朝争斗,于是投降归附。史万岁班师回朝后,宰相杨素妒忌他的功劳,于是在故意隐瞒史万岁的功劳,让史万岁和手下的士兵得不到应有的奖赏。

太子杨勇被废掉后,隋朝的局势蒙上了一层阴影,东宫党人人自危生怕触怒皇帝。隋文帝找杨素打听史万岁的具体位置,杨素明知道史万岁正在朝廷待命,却故意说了一句:万岁拜访东宫去了。隋文帝杨坚信以为真,直接让人召见史万岁。接到皇帝命令后,史万岁那边还以为杨坚幡然醒悟,要嘉奖他跟手下的士兵。临行前,史万岁对身边的人说,我今天肯定会把你们的战功,极尽所能的告诉皇帝,让大家得到应有的待遇。因为这种误会,史万岁见到杨坚后,直接激昂愤慨的语气为自己表功,结果让本就暴怒的隋文帝,直接下令让武士将史万岁在朝堂上当场暴杀。

《北史》卷七十三 列传第六十一(2)

  史万岁,京兆杜陵人也。父静,周沧州刺史。万岁少英武,善骑射,骁健若飞。好读兵书,兼精占候。年十五,逢周、齐战于芒山,万岁从父在军,旗鼓正相望,万岁令左右趣装急去。俄而周兵大败,其父由是奇之。及平齐之役,其父战没,万岁以忠臣子,拜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太平县公。

  尉迟迥之乱,万岁从梁士彦击之。军次冯翊,见群雁飞来,万岁谓士彦请射行中第三者。射之,应弦而落,三军莫不悦服。及与迥军遇,每战先登。邺城之阵,官军稍却,万岁乃驰马奋击,杀数十人,众亦齐力,官军复振。迥平,以功拜上大将军。

  开皇初,大将军尔朱勣以谋反伏诛,万岁颇关涉,坐除名,配敦煌为戍卒。其戍主甚骁武,每单骑深入突厥中,辄大克获,突厥莫敢当。其人深自矜负,数骂辱万岁。万岁患之,自言亦有武用。戍主试令骑射,笑曰:"小人定可。"万岁因请弓马,复掠突厥中,大得六畜而归。戍主始善之,每与同行,辄入突厥数百里,名詟北夷。窦荣定之击突厥,万岁诣辕门请自效。荣定素闻其名,见而大悦。因遣人谓突厥,当各遣一壮士决胜负。突厥许诺,因遣一骑挑战。荣定遣万岁出应之,万岁驰斩其首而还。突厥大惊,遂引军去。由是拜上仪同,领车骑将军。平陈之役,以功加上开府。及高智慧等作乱江南,以行军总管从杨素击之。万岁自东阳别道而进,逾岭越海,攻陷溪洞不可胜数。前后七百余战,转斗千里,寂无声问者十旬,远近皆以万岁为没。万岁乃置书竹筒中,浮之水。汲者得之,以言于素。大悦,上其事。文帝叹嗟。还,拜左领军将军。

  先是,南宁夷爨玩降,拜昆州刺史,既而复叛。遂以万岁为行军总管击之。入蜻蛉川,经弄冻,次小勃弄、大勃弄,至于南中。贼前后屯据要害,万岁皆击破之。行数百里,见诸葛亮纪功碑,铭其背曰:"万岁后,胜我者过此。"万岁令左右倒其碑而进。度西二河,入渠滥川,行千余里,破其三十余部。诸夷大惧,遣使请降,献明珠径寸。于是勒石颂美隋德。万岁请将爨玩入朝,诏许之。爨玩阴有二心,不欲诣阙,因赂万岁金宝,万岁乃舍玩而还。蜀王在益州,知其受赂,遣使将索之。万岁闻而悉以所得金宝沉之于江,索无所获。以功进柱国。晋王广甚钦敬之,待以交友之礼。上知为晋王所善,令万岁督晋王府军事。明年,爨玩复反。蜀王秀奏万岁受赂纵贼,致生边患。上令穷之,事皆验,罪当死。上数之,万岁曰:"臣留玩者,恐其州有变,留以镇抚。臣还至泸水,诏书方到,由是不将入朝,实不受赂。"上以万岁心有欺隐,大怒,顾有司曰:"将斩之。"万岁惧而服罪,顿首请命。左仆射高颎、左卫大将军元旻等进曰:"史万岁雄略过人,每行兵用师之处,未尝不身先士卒,虽古名将未能过也。"上意稍解,于是除名。岁余,复官爵。寻拜河州刺史,复领行军总管以备胡。

  开皇末,突厥达头可汗犯塞,上令晋王及杨素出灵武道,汉王谅与万岁出马邑道。万岁率柱国张定和、大将军李药王、杨义臣等出塞,至大斤山,遇虏。达头遣使问曰:"隋将为谁?"候骑曰:"史万岁也。"突厥复曰:"得非敦煌戍卒乎?"候骑曰:"是也。"达头闻而引去。万岁驰追百余里乃及,击大破之,逐北入碛数百里,虏遁逃而还。杨素害其功,谮万岁云:"突厥本降,初不为寇。"遂寝其功。万岁数抗表陈状,上未之悟。会上从仁寿宫初还京师,废皇太子,穷东宫党与。上问万岁所在,万岁实在朝堂,杨素见上方怒,因曰:"万岁谒东宫矣。"以激怒上。上谓信然,令召万岁。时所将士卒在朝堂称冤者数百人,万岁谓曰:"吾今日为汝极言于上。"及见上,言将士有功。为朝廷所抑,词气愤厉,忤上。上大怒,命左右杀之。既而追悔不及,因下诏罪状之。万岁死之日,天下士庶闻者,识与不识,无不冤惜。

  万岁为将,不修营伍,令士卒各随所安,无警夜之备,虏亦不敢犯。临阵对敌,应变无方,号为良将。子怀义嗣。

  刘方,京兆长安人也。性刚决,有胆气。仁周,承御上士,以战功拜上仪同。隋文帝为丞相,方从韦孝宽破尉迟迥于相州,以功加开府,赐爵河阴县侯。文帝受禅,进爵为公。开皇三年,从卫王爽破突厥于白道,进位大将军。后历甘、瓜二州刺史。仁寿中,交州俚人李佛子作乱,据越王故城。左仆射杨素言方有将帅略,于是诏方为交州道行军总管,统二十七营而进。法令严肃,然仁而爱士。长史、度支侍郎敬德亮从军至尹州,疾甚,不能进,留之州馆。分别之际,方哀其危笃,流涕呜咽,感动行路。论者多之,称为良将。至都隆岭,遇贼,方遣营主宋纂、何贵、严愿等破之。进兵临佛子,先令人谕以祸福,佛子乃降,送于京师。其有桀黠恐为乱者,皆斩之。寻授驩州道行军总管,以尚书右丞李纲为司马,经略林邑。方遣钦州刺史宁长真、驩州刺史李晕、上开府秦雄以步骑出越常,方亲率大将军张愻、司马李纲舟师趣北境。大业元年正月,军至海口。林邑王梵志遣兵守险,方击走之。师次阇梨江,贼据南岸立栅,方盛陈旗帜,击金鼓,贼惧而溃。既度江,行三十里,贼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疮,却蹂其阵,贼奔栅,因攻破之。于是济区栗,进至大缘江,所击皆破。经马援铜柱,南行八日,至其国都。林邑王梵志弃城奔海,获其庙主金人,污其宫室,刻石纪功而还。士卒脚肿死者十四五。方在道遇患卒,帝甚伤惜之,下诏褒美,赠上柱国、卢国公。子通仁嗣。

  开皇中,有冯昱、王檦、杨武通、陈永贵、房兆,俱为边将,名显当时。

  檦并不知何许人。昱多权略,有武艺。文帝初为丞相,以行军总管与王谊、李威等讨平叛蛮,拜柱国。开皇初,又以行军总管屯乙弗泊备胡,每战常大克捷。檦骁勇善射,每以行军总管屯兵江北以御陈,为陈人所惮。伐陈之役,及高智慧反,攻讨皆有殊绩。位柱国、白水郡公。

  武通,弘农华阴人,性果烈,善驰射。数以行军总管讨西南夷,以功封白水郡公,拜左武卫将军。时党项羌屡为边患,朝廷以其有威名,使镇边,历岷、兰二州总管。复与周法尚讨嘉州叛獠,法尚军初不利,武通为贼断归路。于是束马悬车,出贼不意,频战破之。贼知其孤军无援,倾部落而至。武通转斗数百里,为贼所拒,四面路绝。武通轻骑挑战,坠马,为贼所执,杀而啖之。

  永贵,陇右胡人,本姓白,以勇烈,为文帝所亲爱。数以行军总管领边,每战必单骑陷阵。位柱国、兰利二州总管,封北陈郡公。

  兆,代人,本姓屋引氏,刚毅有武略。频为行军总管攻胡,以功位至柱国、徐州总管。并史失其事。

  杜彦,云中人也。父迁,葛荣之乱,徙家于幽。彦性勇决,善骑射。仕周,以军功累迁陇州刺史,赐爵永安县伯。隋文帝为丞相,从韦孝宽击尉迟迥,以功进位上开府,改封襄武县侯,拜魏郡太守。开皇初,授丹州刺史,进爵为公。征为左武卫将军。平陈之役,以行军总管与韩擒相继而进。及陈平,赐物五千段,粟六千石,进位柱国,赐子宝安爵昌阳县公。高智慧等之作乱,复以行军总管从杨素讨平之,斩其渠帅。贼李陀拥众据彭山,彦袭击破之,斩陀,传其首。又击徐州、宜封二洞,悉平。赐奴婢百余口。拜洪州总管,有能名。及云州总管贺娄子干卒,上悼惜者久之,因谓侍臣曰:"榆林国之重镇,安得子干之辈乎?"后数日,上曰:"莫过杜彦。"于是征拜云州总管。北夷畏惮,胡马不敢至塞。后朝廷追录前功,赐子宝虔爵承县公。十八年,辽东之役,以行军总管从汉王至营州。上以彦晓习军旅,令总统五十营事。及还,拜朔州总管。突厥寇云州,上令杨素击走之,犹恐为边患,复拜彦云州总管。以疾征还,卒。

  子宝虔,大业末,至文城郡丞。

  周摇,字世安,河南洛阳人也。其先与魏同源,初姓普乃,及居洛阳,改为周氏。曾祖拔拔,祖右六肱,俱为北平王。父恕延,历行台仆射、南荆州总管。摇少刚毅,有武艺,性谨厚,动遵法度。仕魏,位开府仪同三司。周闵帝受禅,赐姓车非氏,封金水郡公。历凤、楚二州刺史,吏人安之。从平齐,以战功超授柱国,进封夔国公。未几,拜晋州总管。时隋文帝为定州总管,文献皇后自京师赴州,路经摇所,主礼甚薄。既而白后曰:"公廨甚富于财,限法不敢辄费。又王臣无得效私。"其质直如此。帝以其奉法,每嘉之。及为丞相,徙封济北郡公,拜豫州总管。帝受禅,复姓周氏。开皇初,突厥寇边,燕、蓟多被其患,前总管李崇为虏所杀,上思所以镇之,曰:"无以加周摇。"拜为幽州总管、六州五十镇诸军事。摇修障塞,谨斥候,边人安之。徙寻、襄二州总管,俱有能名,进上柱国。以老乞骸骨,上劳之曰:"公历仕三代,保兹遐寿,良足善也。"赐坐褥。归第,终于家,谥曰恭。

  独孤楷,字脩则,不知何许人也,本姓李氏。父屯,从齐神武帝与周师战于沙苑,齐师败绩,因为柱国独孤信所禽,配为士伍,给使信家,渐得亲近,因赐姓独孤氏。楷少谨厚,便弄马槊,为宇文护执刀。数从征伐,赐爵广阿县公。拜右侍下大夫。从韦孝宽平淮南,以功赐子景云爵西河县公。隋文帝为丞相,进开府,领亲信兵。及受禅,拜右监门将军。进封汝阳郡公。仁寿初,出为原州总管。时蜀王秀镇益州,上徵之,犹豫未发。朝廷恐秀生变,拜楷益州总管,驰传代之。秀果有异志,楷讽谕久之,乃就路。楷察秀有悔色,因勒兵为备。秀至兴乐,去益州四十余里,将反袭楷,密使觇之,知不可犯而止。楷在益州,甚有惠政,蜀中父老于今称之。炀帝既位,转并州总管。遇疾丧明,上表乞骸骨。帝曰:"公先朝旧臣,卧以镇之,无劳躬亲簿领也。"以其长子凌云监省郡事。其见重如此。转长平太守。卒,谥曰恭。子凌云、平云、彦云,皆知名。

  楷弟盛,性刚烈,有胆略。以落邸之旧,累迁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之乱,裴虔通引兵至成象殿,宿卫者皆释仗走。盛谓虔通曰:"何物兵?形势太异!"虔通曰:"事已然,不预将军事。"盛骂曰:"老贼,何物语!"不及被甲,与左右十余人逆拒之,为乱兵所杀。越王侗称制,赠光禄大夫、纪国公,谥曰武节。

  乞伏慧,字令和,马邑鲜卑人也。祖周,魏银青光禄大夫;父纂,金紫光禄大夫。并为第一领人酋长。慧少慷慨,有大节,便弓马,好鹰犬。齐文襄时,为行台左丞,累迁太仆卿,自永宁县公封宜人郡王。其兄贵和,又以军功为王。一门二王,称为贵显。周武平齐,授使持节、开府仪同大将军,拜佽飞右旅下大夫,转熊渠中大夫。从韦孝宽击尉迟惇于武陟,以功授大将军。及破尉迟迥,进位柱国,赐爵西河郡公。请以官爵让兄,朝廷不许,论者义之。隋文帝受禅,拜曹州刺史。曹土旧俗,人多奸隐,户口簿帐,恒不以实。慧下车按察,得户数万。迁凉州总管。先是,突厥屡为寇抄,慧严警烽燧,远为斥候,虏竟不入境。后为荆州总管,又领潭桂二州总管、三十一州诸军事。其俗轻剽,慧躬行朴素以矫之,风化大洽。曾见人以珣捕鱼者,出绢买而放之,其仁心如此。百姓美之,号其处曰西河公珣。炀帝即位,为天水太守。大业五年,征吐谷浑。郡滨西境,人苦劳役,又遇帝西巡,坐御道不整,献食疏薄,帝大怒,命左右斩之。见其无发,乃释之。除名,卒于家。

  张威,不知何许人也。父琛,魏弘农太守。威少倜傥,有大志,善骑射,膂力过人。仕周,以军功位柱国、京兆尹,封长寿县公。王谦作乱,隋文帝以威为行军总管,从梁睿击之。军次通谷,谦守将李三王拒守。睿以威为先锋。三王闭垒不战,威令人激怒之,三王果出阵。威令壮士奋击,三王军溃。大兵继进至开远,谦将赵俨众十万,连营三十里。威凿山通道,攻其背,俨败走,追至成都。及谦平,进位上柱国、泸州总管。隋文帝受禅,拜幽、洛二州总管,改封晋熙郡公。寻拜河北道台仆射,后督晋王军府事。迁青州总管。在青州颇事产业,遣家奴于人间鬻芦菔根,其奴缘此侵扰百姓。上深加谴责,坐废于家。后从上祠太山,到洛阳,上责让之,因问威所执笏安在。威顿首曰:"臣负罪,无颜复执,谨藏于家。"上曰:"可持来。"威明日奉笏以见,上曰:"公虽不遵法度,功效实多,今还公笏。"于是复拜洛州刺史。后改封皖城郡公,转相州刺史。卒。

  子植,大业中,位至武贲郎将。

诸葛亮为何能准确预言300年后,胜他者必过此地,他是如何立下这9字预言碑的?

因为诸葛亮本身就是一个神机妙算的人,十分具有聪明才智,精通占卜和风水,所以预料到未来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立下9字预言碑是因为当时诸葛亮正好平定了南中地区于是决定记功立碑,写下“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这九个既有记功又有预言意味的九个大字。


野史曾经记载诸葛亮写了一本书《马前课》,预料到了抗日战争及一些其他事情的发生,但是终归是野史记载,没有考证价值,但是9字预言碑这件事可是被记载在史书中的。所以可以称得上是真实可信的。


当时蜀汉后方的南中正在叛乱。威胁到了蜀汉政权的稳定。于是诸葛亮辞别皇帝,率大军项南中进军,在蜀军夺回了南中地区让其彻底安定之后。诸葛亮自然是心情大好,就在一个石碑上记下了“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当时人们询问他这是什么意思时,诸葛亮只是但笑不语,后来就有少数“高人”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关于未来的预言。

果然,三百年以后,一个叫史万岁的将军,在一次战争中路过此地,发现了这块古碑,因为万岁刚好就是他的名字,史万岁就认为是有一人预言自己一定会超越他,向更远的南方前进,于是全军士气大增,认为他们获胜是大势所向,于是乘胜追击,最终抓到了羌族叛党。

这九字真是诸葛亮对后世的预言还是碰巧,我们无从考证,可能只有诸葛亮自己才知晓,但不管是哪一种,都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奇闻了。

《隋书》卷五十三 列传第十八(2)

  ○史万岁

  史万岁,京兆杜陵人也。父静,周沧州刺史。万岁少英武,善骑射,骁捷若飞。好读兵书,兼精占候。年十五,值周、齐战于芒山,万岁时从父入军,旗鼓正相望,万岁令左右趣治装急去。俄而周师大败,其父由是奇之。武帝时,释褐侍伯上士。及平齐之役,其父战没,万岁以忠臣子拜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太平县公。

  尉迥之乱也,万岁从梁士彦击之。军次冯翊,见群雁飞来,万岁谓士彦曰:「请射行中第三者。」既射之,应弦而落,三军莫不悦服。及与迥军相遇,每战先登。邺城之阵,官军稍却,万岁谓左右曰:「事急矣,吾当破之。」于是驰马奋击,杀数十人,众亦齐力,官军乃振。及迥平,以功拜上大将军。

  尔朱勋以谋反伏诛,万岁颇相关涉,坐除名,配敦煌为戍卒。其戍主甚骁武,每单骑深入突厥中,掠取羊马,辄大克获。突厥无众寡莫之敢当。其人深自矜负,数骂辱万岁。万岁患之,自言亦有武用。戍主试令驰射而工,戍主笑曰:「小人定可。」万岁请弓马,复掠突厥中,大得六畜而归。戍主始善之,每与同行,辄入突厥数百里,名詟北夷。窦荣定之击突厥也,万岁诣辕门请自效。荣定数闻其名,见而大悦。因遣人谓突厥曰:「士卒何罪过,令杀之,但当各遣一壮士决胜负耳。」突厥许诺,因遣一骑挑战。荣定遣万岁出应之,万岁驰斩其首而还。突厥大惊,不敢复战,遂引军而去。由是拜上仪同,领车骑将军。平陈之役,又以功加上开府。

  及高智慧等作乱江南,以行军总管从杨素击之。万岁率众二千,自东阳别道而进,逾岭越海,攻陷溪洞不可胜数。前后七百馀战,转斗千馀里,寂无声问者十旬,远近皆以万岁为没。万岁以水陆阻绝,信使不通,乃置书竹筒中,浮之于水。汲者得之,以言于素。素大悦,上其事。高祖嗟叹,赐其家钱十万,还拜左领军将军。先是,南宁夷爨来降,拜昆州刺史,既而复叛。遂以万岁为行军总管,率众击之。入自蜻蛉川,经弄冻,次小勃弄、大勃弄,至于南中。贼前后屯据要害,万岁皆击破之。行数百里,见诸葛亮纪功碑,铭其背曰:「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万岁令左右倒其碑而进。渡西二河,入渠滥川,行千馀里,破其三十馀部,虏获男女二万馀口。诸夷大惧,遣使请降,献明珠径寸。于是勒石颂美隋德。万岁遣使驰奏,请将入朝,诏许之。爨玩阴有二心,不欲诣阙,因赂万岁以金宝,万岁于是舍玩而还。蜀王时在益州,知其受赂,遣使将索之。万岁闻而悉以所得金宝沉之于江,索无所获。以功进位柱国。晋王广虚衿敬之,待以交友之礼。上知为所善,令万岁督晋府军事。明年,爨玩复反,蜀王秀奏万岁受赂纵贼,致生边患,无大臣节。上令穷治其事,事皆验,罪当死。上数之曰:「受金放贼,重劳士马。朕念将士暴露,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卿岂社稷臣也?」万岁曰:「臣留爨玩者,恐其州有变,留以镇抚。臣还至泸水,诏书方到,由是不将入朝,实不受赂。」上以万岁心有欺隐,大怒曰:「朕以卿为好人,何乃官高禄重,翻为国贼也?」顾有司曰:「明日将斩之。」万岁惧而服罪,顿首请命。左仆射高颎、左卫大将军元旻等进曰:「史万岁雄略过人,每行兵用师之处,未尝不身先士卒,尤善抚御,将士乐为致力,虽古名将未能过也。」上意少解,于是除名为民。岁馀,复官爵。寻拜河州刺史,复领行军总管以备胡。

  开皇末,突厥达头可汗犯塞,上令晋王广及杨素出灵武道,汉王谅与万岁出马邑道。万岁率柱国张定和、大将军李药王、杨义臣等出塞,至大斤山,与虏相遇。达头遣使问曰:「隋将为谁?」候骑报:「史万岁也。」突厥复问曰:「得非敦煌戍卒乎?」候骑曰:「是也。」达头闻之,惧而引去。万岁驰追百馀里乃及,击大破之,斩数千级,逐北入碛数百里,虏遁逃而还。杨素害其功,因谮万岁云:「突厥本降,初不为寇,来于塞上畜牧耳。」遂寝其功。万岁数抗表陈状,上未之悟。会上从仁寿宫初还京师,废皇太子,穷东宫党与。上问万岁所在,万岁实在朝堂,杨素见上方怒,因曰:「万岁谒东宫矣。」以激怒上。上谓为信然,令召万岁,时所将士卒在朝称冤者数百人,万岁谓之曰:「吾今日为汝极言于上,事当决矣。」既见上,言将士有功,为朝廷所抑,词气愤厉,忤于上。上大怒,令左右暴杀之。既而悔,追之不及,因下诏罪万岁曰:「柱国、太平公万岁,拔擢委任,每总戎机。往以南宁逆乱,令其出讨。而昆州刺史爨玩包藏逆心,为民兴患。朕备有成敕,令将入朝。万岁乃多受金银,违敕令住,致爨玩寻为反逆,更劳师旅,方始平定。所司检校,罪合极刑,舍过念功,恕其性命,年月未久,即复本官。近复总戎,进讨蕃裔。 突厥达头可汗领其凶众,欲相拒抗,既见军威,便即奔退,兵不血刃,贼徒瓦解。如此称捷,国家盛事,朕欲成其勋庸,复加褒赏。而万岁、定和通簿之日,乃怀奸诈,妄称逆面交兵,不以实陈,怀反覆之方,弄国家之法。若竭诚立节,心无虚罔者,乃为良将,至如万岁,怀诈要功,便是国贼,朝宪难亏,不可再舍。」死之日,天下士庶闻者,识与不识,莫不冤惜。

  万岁为将,不治营伍,令士卒各随所安,无警夜之备,虏亦不敢犯。临阵对敌,应变无方,号为良将。有子怀义。

   ○刘方冯昱王璟李充杨武通陈永贵房兆

  刘方,京兆长安人也。性刚决,有胆气。仕周承御上士,寻以战功拜上仪同。高祖为丞相,方从韦孝宽破尉迥于相州,以功加开府,赐爵河阴县侯,邑八百户。高祖受禅,进爵为公。开皇三年,从卫王爽破突厥于白道,进位大将军。其后历甘、瓜二州刺史,尚未知名。仁寿中,会交州俚人李佛子作乱,据越王故城,遣其兄子大权据龙编城,其别帅李普鼎据乌延城。左仆射杨素言方有将帅之略,上于是诏方为交州道行军总管,以度支侍郎敬德亮为长史,统二十七营而进。方法令严肃,军容齐整,有犯禁者,造次斩之。然仁而爱士,有疾病者,亲自抚养。长史敬德亮从军至尹州,疾甚,不能进,留之州馆。分别之际,方哀其危笃,流涕呜咽,感动行路。其有威惠如此,论者称为良将。至都隆岭,遇贼二千余人来犯官军,方遣营主宋纂、何贵、严愿等击破之。进兵临佛子,先令人谕以祸福,佛子惧而降,送于京师。其有桀黠者,恐于后为乱,皆斩之。

  寻授欢州道行军总管,以尚书右丞李纲为司马,经略林邑。方遣钦州刺史宁长真、欢州刺史李晕、上开府秦雄以步骑出越常,方亲率大将军张愻、司马李纲舟师趣比景。高祖崩,炀帝即位,大业元年正月,军至海口。林邑王梵志遣兵守险,方击走之。师次阇黎江,贼据南岸立栅,方盛陈旗帜,击金鼓,贼惧而溃。既渡江,行三十里,贼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创,却蹂其阵,王师力战,贼奔于栅,因攻破之,俘馘万计。于是济区粟,度六里,前后逢贼,每战必擒。进至大缘江,贼据险为栅,又击破之。迳马援铜柱,南行八日,至其国都。林邑王梵志弃城奔海,获其庙主金人,污其宫室,刻石纪功而还。士卒脚肿,死者十四五。方在道遇患而卒,帝甚伤惜之,乃下诏曰:「方肃承庙略,恭行天讨,饮冰湍迈,视险若夷。摧锋直指,出其不意,鲸鲵尽殪,巢穴咸倾,役不再劳,肃清海外。致身王事,诚绩可嘉,可赠上柱国、卢国公。」子通仁嗣。

  开皇时,有冯昱、王厓、李充、杨武通、陈永贵、房兆,俱为边将,名显当时。昱、厓,并不知何许人也。昱多权略,有武艺。高祖初为丞相,以行军总管与王谊、李威等讨叛蛮,平之,拜柱国。开皇初,又以行军总管屯乙弗泊以备胡。突厥数万骑来掩之,昱力战累日,众寡不敌,竟为虏所败,亡失数千人,杀虏亦过当。其后备边数年,每战常大克捷。<摽寸>勇善射,高祖以其有将帅才,每以行军总管屯兵江北,御陈寇。数有战功,为陈人所惮。伐陈之役,及高智慧反,攻讨皆有殊绩。官至柱国、白水郡公。充,陇西成纪人也。少慷慨,有英略。开皇中,频以行军总管击突厥有功,官至上柱国、武阳郡公、拜朔州总管,甚有威名,为虏所惮。后有人谮其谋反,征还京师,上谴怒之。充性素刚,遂忧愤而卒。武通,弘农华阴人,性果烈,善驰射。数以行军总管讨西南夷,每有功,封白水郡公,拜左武卫大将军。时党项羌屡为边患,朝廷以其有威名,历岷、兰二州总管以镇之。后与周法尚讨嘉州叛獠,法尚军初不利,武通率数千人,为贼断其归路。武通于是束马悬车,出贼不意,频战破之。贼知其孤军无援,倾部落而至。武通转斗数百里,为贼所拒,四面路绝。武通轻骑接战,坠马,为贼所执,杀而啖之。永贵,陇右胡人也,本姓白氏,以勇烈知名。高祖甚亲爱之,数以行军总管镇边,每战必单骑陷阵。官至柱国、兰利二州总管,封北陈郡公。兆,代人也,本姓屋引氏,刚毅有武略。频为行军总管击胡,以功官至柱国、徐州总管。并史失其事。

  史臣曰:长儒等结发从戎,俱有骁雄之略;总统师旅,各擅御侮之功。长儒以步卒二千抗十万之虏,师歼矢尽,勇气弥历,壮哉!子干西涉青海,北临玄塞,胡夷慑惮,烽候无警,亦有可称。万岁实怀智勇,善抚士卒,人皆乐死,师不疲劳。北却匈奴,南平夷、獠,兵锋所指,威惊绝域。论功杖气,犯忤贵臣,偏听生奸,死非其罪,人皆痛惜,有李广之风焉。刘方号令无私,治军严肃,克剪林邑,遂清南海,徼外百蛮,无思不服。凡此诸将,志烈过人,出当推毂之重,入受爪牙之寄,虽马伏波之威行南裔,赵充国之声动西羌,语事论功,各一时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87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