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备托孤对诸葛亮说的君可自取是什么意思,刘备为什么要说这句话

以史为鉴 2023-06-26 14:05:57

刘备托孤对诸葛亮说的君可自取是什么意思,刘备为什么要说这句话

还不知道:刘备说的君可自取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时期有一段著名的历史公案。

《三国志·诸葛亮传》载:“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诸葛)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里刘备对诸葛亮说的“君可自取”,是什么意思?刘备为什么要这么说?对此众说纷纭,猜测不已,遂成为一桩公案。

刘备托孤于诸葛亮

一、对“君可自取”的通常理解

通常而言,人们理解“君可自取”就是诸葛亮可以取刘禅而代之的意思。

例如中州出版社1995年版的《三国志文白对照》中对“君可自取”的白话翻译就是“您可以自己取代他。”

《三国演义》虽然是小说,但大部分情节都是直接取材于《三国志》,并对一些文义难懂的地方进行改写。例如刘备遗言中的“君可自取”,在《三国演义》中就改写为“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虽然是小说之言,但《三国演义》的这一改动表明了人们对“君可自取”的理解,就是“取而代之”的意思。

争议的问题在于,刘备为什么要这样说?其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按照与诸葛亮大致生活于同一时代的《三国志》作者陈寿的看法,刘备是“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他认为刘备托孤所说的“君可自取”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就是高度信任诸葛亮,是开诚布公的表现,堪称君臣关系的模范,给予高度评价。

但是到了东晋时,史学家孙盛对此提出了质疑。《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孙盛语,认为“备之命亮,孰乱甚焉!”又说:“诡伪之辞,非讬孤之谓。幸值刘禅闇弱,无猜险之性,诸葛威略,足以检卫异端,故使异同之心无由自起耳。不然,殆生疑隙不逞之衅。谓之为权,不亦惑哉!”孙盛的意思是说,刘备对诸葛亮说的“君可自取”是诡计,他怕诸葛亮篡位,因此先把这话说出来,诸葛亮心思被识破,反而不敢篡位了。孙盛还认为,刘备这样说非常不妥,大错特错,幸亏诸葛亮本来就没有贰心,刘禅智力有限也没有猜忌诸葛亮,否则,刘备的“君可自取”这句话会造成君臣之间的相互怀疑,诸葛亮即使没有谋反之心也会被逼上谋反之路。

清朝时,康熙皇帝在《通鉴辑览》中对《资治通鉴》中记载刘备“君可自取”之语(与《三国志》记载完全相同)作了批注:“昭烈(指刘备)于亮,平日以鱼水自喻。亮之忠贞,岂不深知?受遗时何至作此猜疑语?三国人情,以谲诈相尚,鄙哉!”康熙的意思是说,刘备说的“君可自取”,不但不是高度信任诸葛亮,而且是猜疑诸葛亮的表示,刘备本应深知诸葛亮之忠,但在临死前仍然加以猜疑,可见其疑心之重。

康熙皇帝

陈寿认为刘备说的“君可自取”是真心话,是信任诸葛亮的表现。而孙盛和康熙的意见则正好相反,他们认为刘备说的“君可自取”不是信任,而是猜忌、怀疑诸葛亮。

孙盛、康熙都是长期参与政治、经历过政治斗争的人(孙盛曾任桓温的幕僚,参与西征、北伐,官至秘书监、给事中),他们对现实中人心的复杂、险恶、残酷显然有着更为深刻、直接、切身的体会,他们认为刘备对诸葛亮说的话不能简单理解为完全的信任,而是带有猜忌、怀疑的成分,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易中天、方北辰先生对“君可自取”的新解

1995年,四川大学教授方北辰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发表论文《刘备遗嘱“君可自取”句辩释》,认为刘备对诸葛亮说的“君可自取”不是“你可以取而代之”的意思,而是指“你可以自行选取(你认为适当的办法)”。

也就是说,按照刘备的意思,如果刘禅不才,诸葛亮可以选择的适当办法包括:首先进行教育、训诫,再不行,可以暂摄其位,实在还是不行,可以从刘备的儿子中另择贤能立为新君。

方北辰先生上述主张的理由有几点:

(一)三国刘备的终生事业是“兴复汉室”,如果允许诸葛亮夺位,那蜀汉政权就不姓刘,也就不是汉室了。这不符合刘备的初心。

(二)从《辞源》《辞海》以及《三国志》的用词惯例来看,“取”字的用法,都是用作“拿来”“攻击”“夺占”“选择”“导致”等等意思,没有用作“取代”的例子。按照当时的词语用法,要说“取代”一般只用一个“代”字。

(三)《三国志·先主传》载:“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当时与诸葛亮一起同受顾命的,还有李严。既然托孤之人有两个,为什么只允许一个人取代刘禅?显然不合情理。

(四)刘备除刘禅之外还有鲁王刘永、梁王刘理两个儿子,诸葛亮的权限就是在刘备的这几个儿子中“自取”,即自行选择一个立为皇帝。

(五)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在后世成为典故。东晋时,桓温希望晋简文帝禅位于己,或者遗命他像周公一样居摄政之位。但经过谢安、王坦之等人的操作,最后下来的遗诏是“依武侯、王公故事”,也就是像诸葛亮、王导那样辅佐皇帝。桓温对此很不满意,以致“日愤愤少怀”。这说明,诸葛亮辅政的权限是小于周公居摄的,更不会有自立为帝的可能。否则桓温也不会愤愤不已了。

诸葛亮

方北辰先生的观点,得到了易中天先生的支持。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以及在《百家讲坛》中极力赞成此说,扩大了这种观点的影响。

然而,方北辰先生的观点,看似有理有据,其实未见得全部都能成立。以下一一分析:

(一)刘备在说“君可自取”之前还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之所以拿诸葛亮和曹丕比较,是因为此时刘备所念念不忘的,与其说是“兴汉”,不如说是“灭魏”。

换句话说,刘备所注重的,并非一家一姓的利益,而是整个集团、组织的利益。

事实上,在刘备之前,就有过这样的先例。那就是:孙策。

孙策

《三国志·张昭传》注引《吴历》载,孙策被刺杀受重伤,临终前指定弟弟孙权继位,并托孤于张昭,孙策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孙策说的“君便自取之”,和刘备说的“君可自取”,何其相似!

孙策和父亲孙坚一样,是“轻佻果躁”的游侠人物,身上的江湖气很重,而江湖气,重的是兄弟义气,轻的是亲情。像孙策这样的江湖游侠式军阀,在长期征战中,身边早已形成一个情同兄弟的政治军事集团。孙策对这些同一集团的兄弟们(例如张昭、周瑜、朱治、吕范、黄盖、程普等人),看得远比自己的亲人更重要,所以他才会说,如果孙权担当不了大事,就由张昭取代孙权,领导其他兄弟们离开江东,返回淮南故地,图谋东山再起。

而刘备,年轻时也是“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是个和孙策一样的江湖游侠、豪侠。刘备打仗一旦兵败就抛妻弃子,但他和关羽、张飞却是“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刘备的这种“轻色重友”“轻亲情重兄弟”,很大程度上是江湖义气使然。

刘备不但价值取向与孙策相似,临死前的客观处境和主观心理也很相似,就是大业未成而身先死,对跟随自己多年的兄弟们放心不下。这时刘备心里想的,很大概率不是什么“兴复汉室”之类的空洞口号,而是众多兄弟们的前程和出路。

刘备最终的选择,和孙策一样,就是先让兄弟们拥立自己的儿子(或弟弟),如果儿子(或弟弟)不行,就由众兄弟中最可靠的领头者(对孙策来说是张昭、对刘备来说是诸葛亮)取而代之,带领兄弟们另谋大计。

所以,刘备说的“君可自取”,就是让诸葛亮取刘禅而代之的意思。千百年以来人们一直都是这样理解的,错不了。

(二)从“取”字的词义上来说,“君可自取”的字面意思是“你可以自行取得(其权力地位)”,进而引申、变通为“取而代之”。《三国志》也有这样的词语用法。

例如《三国志·孙讨逆传》记载孙策写给袁术的信,信中说:“当与天下合谋,以诛丑类。舍而不图,有自取之志,非海内所望。”这里的“自取”,指的是袁术僭号称帝一事,是“自行取得权位”“自己取汉朝而代之“的意思。

刘备所说的“君可自取”,就是这个意思。方北辰先生遗漏了《孙讨逆传》的这个用例,故而论证有所不周。

(三)诸葛亮与李严同受顾命,但刘备授权诸葛亮“君可自取”,对李严却无所表示,这很正常。李严之所以能够和诸葛亮同受顾命,是有着深刻背景和原因的,这一点下面再详细讨论。但同为顾命大臣,诸葛亮与刘备的亲密关系,远非李严能比,诸葛亮的地位也远高于李严。《三国志·先主传》也说的很清楚:“尚书令李严为副。”这就明确了二人辅政,诸葛亮为主、李严为副的体制。

而且,既然“君可自取”是取得皇帝权位的意思,当然是只有一人可以“自取”,两人都来取,岂不是乱套了?所以,托孤虽有二人,但只有诸葛亮一人可以得到“君可自取”的授权,这才是合情合理的。方北辰先生认为刘备只允许诸葛亮一个人取代刘禅不合情理,大概是把逻辑思路弄反了。

(四)刘备确实还有两个儿子,但这两个儿子皆为庶出,生母是谁都没有记载,是否有资格继位,很成问题。《三国志·先主传》只记载刘备临终前交代鲁王刘永:“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这是把刘永也托付给诸葛亮,看不出有要让刘永继位的意思。

(五)至于桓温对“武侯故事”非常不满,也不能说明问题。这里的“武侯故事”指的是后来诸葛亮在蜀汉执政的实际情况,诸葛亮执掌大权却没有任何逾矩之处,而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千古名臣。“武侯故事”并不是指刘备说的“君可自取”。简文帝遗诏是要桓温像诸葛亮一样尽忠于晋朝,桓温当然不乐意了。

三、刘备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的真正用意

既然方北辰、易中天两位先生的新解观点不能成立,那么刘备所说的“君可自取”就还是多年来人们所理解的“取而代之”的意思。

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于,刘备为什么要这么说?是因为陈寿所主张的刘备和诸葛亮亲密无间、心神无贰,还是孙盛、康熙所主张的刘备信不过诸葛亮,故而作此猜疑之语?

刘备

其实,仔细还原刘备临终前的现场语境,我们不难发现,在刘备交代遗言的时候,身边除了诸葛亮,至少还有两人:鲁王刘永、尚书令李严。

据《三国志·李严传》:“章武二年,先主征(李)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可见,刘备病殁前后,李严一直都在永安。

其实方北辰先生也注意到了,在同受顾命的李严也在场的情况下,刘备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李严是否会感到有一些不自然?

说到这里,一些读者可能会猜到结论了:刘备说“君可自取”,主要不是对诸葛亮说,而是对李严说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从蜀汉政权的政治构造(或者说政治派系)说起了。

话说刘备早期经历曲折,他在入蜀之后建立起来的政权中,成员的构成也非常复杂,大概来自六个方面:

一是元从派,主要是最早追随刘备的关羽、张飞、赵云、简雍等(出身地均为黄河以北的人士)。

二是徐州派,包括刘备任徐州牧期间归顺的孙乾和出身徐州豪族的糜竺兄弟等。

三是荆州派,包括在刘备夺取荆州过程中归属的诸葛亮、伊籍、魏延、黄忠、蒋琬、马良等。

四是益州派,即刘备入蜀时归属的原刘璋集团的益州人,包括黄权、张裔、费诗、杨洪等。

五是侨居派(东州兵),据《三国志·刘璋传》注引《英雄记》:“先是,南阳、三辅人流入益州数万家,收以为兵,名曰东州兵。”这些在刘焉刘璋时期侨居益州的外地人,被称为“东州兵”,包括法正(扶风人)、李严(南阳人)等。

六是凉州派,包括马超、马岱等。

蜀汉政权派系图

此外还有一些派系界限不那么明确的中间人士,例如许靖、刘巴、赖恭等人,但数量不多,影响不大,姑且不论。

为便于分析,以上的六分法可以简化一下,分成两派:一是在益州生活时间较长的益州派和侨居派,可以笼统称为“(益州)本土派”,二是其他几派可以统称为“外来派”。

刘备集团中的本土派和外来派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和矛盾。刘备政权作为一个外来政权,其核心当然必须是外来派,但其统治益州地区,又必须依靠在当地人际关系基础深厚的本土派。因此,刘备集团基本人事方针是:优先加强外来派地位,同时协调两派关系,防止本土派出现异动。

在这一方针中,侨居派(东州兵)的地位比较特殊,一方面,侨居派可以划归本土派,但侨居派有明显有别于本土派,特别是侨居派中有很多荆州南阳郡人,其与荆州派有着天然的亲近性,所以侨居派人士一向都是刘备积极笼络的对象。

刘备在入蜀初期重用的法正,就是侨居派的代表人物。法正死后,刘备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直到临终前,因为形势严峻(元从派、荆州派在此前的战争中损失严重),才突击起用李严代替法正的地位。

刘备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本土派看到升官重用的希望,同时将李严拉拢过来,让他帮助诸葛亮协调两派关系。

诸葛亮、李严二人,虽同受顾命,但明显有别,李严的能力、声望、资历、地位等等均与诸葛亮相差甚远,根本不可能跟诸葛亮平起平坐。所以,刘备明确规定了“李严为副”,并且当着李严的面对诸葛亮说出“君可自取”之语,这实际上是说给李严等本土派听的,目的就是强化诸葛亮的地位,以此巩固外来派人士的地位,确保“以外来派为核心”的组织路线能够贯彻下去,断绝益州本土派有任何非分之想。

刘备说的“君可自取”,确实是诡诈之语,但其基础恰恰是刘备高度信任诸葛亮,对诸葛亮绝对信得过,他确信“君可自取”可以极大地巩固诸葛亮的地位,同时又不会有弄假成真的危险,才会用这样的“帝王心术”来对付李严。

所以,陈寿、孙盛、康熙的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要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刘备当时的客观处境和主观心理,才能准确理解刘备说这话的真正用意。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刘备对把握和掌控人心的帝王之术的运用,已经到了炉火纯青、娴熟自如的地步,就连他死后一段时期的政治格局,也尽在他的部署之中。

参考文献

【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0年版。

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版。

方诗铭:《论三国人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易中天:《品三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方北辰:《刘备遗嘱“君可自取”句辩释》,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刘备言“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什么意思?

正面的意思应该是如果刘禅不成器,就(从刘禅的两个弟弟中)再选一个,这样就给了诸葛亮废立大权。当然,老奸巨滑的刘备不排除说的就是双关语(另一层意思是“如果刘禅不成器,你就取而代之吧”),含有暗暗敲打诸葛亮的意味呢。
其实,刘备始终没有十分重用过诸葛亮,起码远远不像演义中说得那么依赖。以前的“三顾”只是个过去的惯例,即“事不过三”。也就是说,如果第三次诸葛亮还撑劲不见,那就意味着他就确实没有辅佐刘备的意思,刘备也就不会再坚持来第四次了,不然就成了胡搅蛮缠,有损形象;但如果刘备来了两次就不来了,依照惯例那就说明他求贤诚意不足,道理屈在刘备了,所以刘备不“顾”则罢,“顾”必三次,除非被“顾”的那人不想撑架子,轻易请来。曹操也曾三请王朗,重庆谈判时,蒋也曾三请毛,都是未必有表面那么深刻的诚意的。诸葛亮真正大权在握并在真正的历史上留下那么厚重的痕迹,正是在刘禅登基之后的事了。真正重用或信任诸葛亮的,是刘禅,不是刘备。
补注:有人说诸葛亮全仗着《三国演义》才打出了名气,其实在明朝以前,诸葛亮就有很高的历史声望了,有不少专门写他的诗作,最出名的大概就是杜甫的《蜀相》,其中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已成千古名句。《三国演义》则是进一步把他的声名强化,把他从能人、贤人推升成近乎神仙的角色。

刘备托孤对诸葛亮说了“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认为何意?

刘备托孤给诸葛亮,不仅是看重诸葛亮举世无双的能力,更是两个人多年形成的默契与绝对的信任。首先,刘备爱才世人皆知。他前半生的坎坷,很大程度上就是身边没有一个能干的谋士。在接连错过田豫、陈群、徐庶等一干人才后,诸葛亮可以说是他最后一点希望。对于刘备而言,只有无条件信任诸葛亮,才能在刀光剑影的三国中逃出一片生天。

反观诸葛亮,他自比管仲,满腹经天纬地之学遇到刘备才能释放。两个人互相成就,刘备给了他一个平台,他就毫无保留地发挥自己的才华。管仲当年忠于齐桓公,诸葛亮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做出对不起刘备的事。他们两个人的关系,早已超越了一般君臣的关系。

托孤白帝城公元219年,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发动了远征东吴的战争。结果在夷陵,被陆逊的一把火,把蜀汉的国运几乎浇了个透心凉。

刘备大败后,率军退到白帝城驻防。这其实是一招妙棋,既可以收拢败军、稳定军心,又可以震慑东吴、以图后事。

也就是说,即使退到了白帝城,刘备还是期待能有反败为胜的机会。然而天不遂人愿,第二年四月,刘备突染重病。弥留之际,他把诸葛亮从成都叫来,详细地托付了一番。

《三国志》中记载: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确认过眼神,遇上对的人从三顾茅庐到平定益州,诸葛亮陪伴刘备经历了从低谷到顶峰的几乎全过程。诸葛亮多次力挽狂澜,帮助刘备逐渐成为三国中货真价实的主角。

这一路走来,两个人早已知根知底,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就因为彼此太熟悉了,他们俩的关系,早已超越了一般君臣的关系。

所以,要论这世上有谁了解刘备,诸葛亮一定要比关羽、张飞更有发言权。先主刚一句“君才十倍曹丕”,如果一般臣子,可能会说自己一定会忠于后主,安分守己,绝无非分之想之类。

但诸葛亮却回答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句话中,既有舍我其谁的决绝,又有敢为人先的责任与担当。

这就是刘备认识并相信的诸葛亮,一个心中只有蜀汉江山,从不考虑自己的诸葛亮!

再回到当时的语境。刘备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他把诸葛亮从成都叫到跟前。一个将死的老人,难道就为了试探一下臣子的忠心,就大老远地把人叫过来,末了还告诉自己的儿子说要“事之如父”。

任何一个父亲都不能这么坑儿子的吧?而从后面的故事来看,刘禅确实也做到了“事之如父”,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用生命践行了当初与刘备的誓言。

刘备与诸葛亮心神无贰,古今无双公元220年,刘封与魏军交战,结果丢了上庸,跑回来向刘备请罪。诸葛亮劝刘备杀掉刘封,他给出的理由是:

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三国志》 刘备同意了。没错,刘备同意了。常言道,疏不间亲。诸葛亮当着老刘家的面让老爸杀儿子,而且这个儿子还屡立战功颇有威望。这的关系好到什么程度才敢这么说?

更何况,刘备杀了刘封之后,就再也没提过这事,就像从没发生过似的。如果不是诸葛亮一心为公无半点私心,如果不是两个人彼此信任毫无芥蒂,刘备能任由诸葛亮这么插手自己家务事吗?

必不可少的同理心刘备就好比一个公司老板,最大的梦想就是做到行业老大,但是经营不善一直赔本。公司快要黄了终于盼来了诸葛亮,从此一路看涨家大业大。

好不容易有点底子了,就想和同行硬碰硬,结果不仅把一帮老伙计搭上了,还差点又把自己搞垮了。如果没有把公司当作理想与追求,谁会接手这个烂摊子呢?

诸葛亮就是这样临危受命,他明白“必能安国,终定大事”是他与刘备的共同追求。而“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则是多年来两个人同生共死、不分彼此的最佳注脚。

刘备托孤对诸葛亮说了“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认为何意呢?

刘备对诸葛亮说这话首先是出于真心,其次不是诸葛亮代替刘禅,让诸葛亮从其他皇子中选出合适的人选。

夷陵战败后,刘备衰落,希望诸葛亮孤立,辅佐刘禅。刘备拜托孤儿时,曾对诸葛亮说:?如果嗣子能辅佐,辅佐;如果没有才能,你可以自己取。?。现在我觉得刘备在网上试过诸葛亮,如果诸葛亮回答不正确的话,我就杀了诸葛亮。这种说法显然很奇怪。

这种程度的探询没有意义。哪个智商普通的人这时怎么回答?即使诸葛亮变成董卓、曹操、司马懿,刘备同样得到满意的回答,也绝对不知道他们有什么异心。

刘备也是经历了那么多大浪的人,诸葛亮又是他一手辅佐刘禅的人选,当然知道诸葛亮的政治水平,期待这样去找出他。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你在玩什么?刘备不会做那样的事。

而且关羽、张飞已经死了。在蜀汉集团中,没有一个人能代替诸葛亮。刘备即使看穿了诸葛亮的异心,也没能选择这个时候。所以刘备不是测试诸葛亮,而是真的放心诸葛亮,或者把希望寄托在诸葛亮身上的真心话。

但是,?你自己拿也可以?这句话有和以前不同的解释。

刘备的意思也有人用诸葛亮自己代替刘禅。有些人只想说这是刘禅真正没用的话,刘备希望诸葛亮能换皇子的继位。

之后的情况在汉代并不少见。当君王德行吃亏的时候,他多次被新帝免职。当刘备需要直接授权给诸葛亮时,可以建立新帝。这也是比较正常的选择。与刘备托付给太子刘禅、次子刘永等的?父亲丞相?也一致。

当然刘备的意思是什么?我想如果能发现更多的史料就可以确认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86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