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分封会导致诸侯割据,朱元璋为什么要采取分封制

众妙之门 2023-06-26 13:33:03

分封会导致诸侯割据,朱元璋为什么要采取分封制

按照周朝时期的教训来说,分封是会导致诸侯割据最终国家力量四分五裂的,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分封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朱元璋在登上皇位之后,加强中央集权,他总结了历朝历代灭亡的原因,发现军权是最重要的防护工具,于是就想将权利放在皇帝手中,由皇帝号令下面的藩王,实现国家军权都掌握在“朱”姓子弟手中,由朱姓子孙守卫朱家的江山,防止异姓王最后撺掇国家政权,于是朱元璋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和孙子。

他将自己的二十一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分到了不同的地方。当时元朝被灭,但是依旧保留了一部分力量,他们回归大漠,为了防止他们再次进攻,对明朝形成威胁,朱元璋将兵力最强的塞王分到了北方,让他来守卫北方的边防,这样防止了军权旁落。但是没想到朱元璋分封的结果是使得边防的兵力大于朝中兵力,最终兵力最少的朱棣联合其他的王爷将朱允炆赶下皇位,最终坐上了帝王之位。

想当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面对中国庞大的版图,要巩固统治也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很多地方民不聊生,这与秦朝和汉朝刚建立的时候是相似的。一旦有地方发生起义或是兵变,光靠中央是明显不行的。

朱元璋是有能力巩固帝位,但他要考虑他的后代有没有这个能力,而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分封诸王。分封诸王虽有发生内乱的可能,但最起码能保证皇位还是在朱氏手中。朱元璋分封对于维护明朝的江山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他忽略了内部的问题,他防止了外部的入侵,却没防得住人心的变化。

分封制弊端那么多,朱元璋为什么要分封诸王

武王克商以后,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来的统治地区,又征服了四周的许多小国。但如何牢固控制东方的大片领土,成了武王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于是,他采用“分封亲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一个个诸侯国成为对一方土地进行统治的据点,它们对周王室也起到拱卫的作用。

然而到了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的日益强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的楚王问鼎,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战争,周天子都管不着,战国末年,周王室完全丧失了分封大权。

藩王分封制一再作乱,为何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还要选择此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出身。经过艰苦卓越的战斗,朱元璋终于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后,实行番王分封制。这个分封制历来都容易造成内乱,可是朱元璋还是坚持使用这个番王分封制,我认为这主要是朱元璋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是在他的骨子里还是有着农民注重乡土和亲情的朴素情感。



朱元璋出生低微,跟着他打天下的,也都是和他一起长大的发小。战争的时候,他们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也是哥们的关系。刚刚建立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就将这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人进行了大封,一下子就封了26个侯,6个公,这在中国历代帝王中都非常少见。除了对他们大封,朱元璋还给他们送了免死金牌。这件事情说明朱元璋在建国初期的时候还是很注重感情的,对和自己打天下的人如此优待,何况是自己的亲骨肉呢?


朱元璋对待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尚且如此,何况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们。朱元璋的心中,他也认为儿子们是他唯一可以真正信任的。所以在建立明朝之后,他也想尽快让自己的儿子们加入到保卫江山的行列里。所以等到儿子们长大的时候,他就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分封,分封的儿子会拥有封地,还有兵权,在封地是最高统治者。


对于朱元璋的这种做法,有大臣是反对的,大臣认为对皇子们实行分封很容易造成国家不稳定。朱元璋不仅不认同这种观点,而且谁敢向他提出分封皇子的坏处,他就会将那个人给杀掉,就没有人敢提出这种想法了。等朱元璋去世的第三年,明成祖朱棣就篡位,取代了自己侄儿的皇位。如果朱元璋能够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他也许会后悔当年坚持实行番王分封制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86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