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嘉铨因何而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纵观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因守孝尽孝的事迹而为人们所铭记的历史人物不在少数。到了清朝时期,历代帝王更是将“以孝治天下”作为了一项“国策”,并将“孝道”加以极力的推崇,这其中,康熙和乾隆绝对是堪称恪守“孝道”的典范。
然而,所谓“过犹不及”,尊崇“孝道”亦是如此。
在乾隆朝时期就有这样一位朝臣,他为了自己的父亲的身后殊荣,不惜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乾隆皇帝的“底线”。而最终的结果便是,盛怒之下的乾隆不仅没有答应其请求,还对其予以了罢官免职、抄家问罪的处罚,并最终将其处以绞刑。
这个人便是尹嘉铨,而他也因为大言不惭的向乾隆皇帝为其父尹会一“讨要”谥号以及从祀孔子庙殊荣的举动,就此被扣上了“妄人”的标签,成为了历史的笑柄。
尹会一、尹嘉铨父子,究竟是何许人也?
尹嘉铨的父亲尹会一,是雍正年间的进士,此后历任吏部主事、扬州知府、河南巡抚、江苏学政、两淮盐政、左副都御史等职。
到了乾隆朝时期,尹会一的在朝堂上逐渐有了一些名望。
首先,尹会一的学识还是非常渊博的。他虽然不能算作是当世之大儒,但却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治学理论体系,后人汇集其言谈、文章所著的《尹健余先生全集》,也在当时是小有名气。
其次,尹会一在任期间也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政绩,特别是在乾隆朝初年协助治理河南灾患的过程中表现极为优异,他的奏章建议也多次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认可与夸赞。
再次,就是尹会一极为恪守孝道,这也是他最为人所称赞的地方。尹会一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了,而他也依然遵循“丁忧”制度,非常虔诚的为其母守孝,成为当时“至孝”的楷模。与此同时,尹会一将自己所有的政绩和功劳,全部归结为其母的“教子有方”,并常常挂在嘴边,向世人歌颂其母功德:
“会一在官有善政,必归美於母。家居设义仓,置义田,兴义学,谓皆出母意。”
乾隆十三年(1748年),尹会一去世,经由时任江苏巡抚的雅尔哈善奏请后,入名宦祠,尹会一也算是就此得以功成名就了。
相比之下,尹会一之子尹嘉铨,则是要“高调”了许多。
乾隆元年(1736),尹嘉铨由举人授刑部主事,后历任刑部郎中、大理寺正卿,稽察觉罗学主管。
或许是受到了父亲尹会一的影响,尹嘉铨在学术领域也是小有造诣,他曾对朱熹所著的《小学》加疏,并在其中增加《考证》、《释文》、《或问》各一卷以及《后编》二卷,集合为《小学大全》,得到了乾隆皇的赞誉。
而也正是因为受到取得了的“成就”,尹嘉铨便始终以“名儒”自居,甚至自以为自己和父亲对于整个大清王朝来说是功勋卓著,而尹嘉铨的人生悲剧也就此开始。
为父请谥,让尹嘉铨因此丧命。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乾隆西巡五台山结束,在回北京的过程中途经保定。
此时已经退休回家的尹嘉铨想着借此机会拍一拍乾隆的马屁,可他的目的并不是要为乾隆歌功颂德,而是要为自己的父亲尹会一争取一下身后的殊荣,当然他这样做也是在通过昭显自己的孝心,让其自身也能博得一番荣耀。
于是,尹嘉铨接连写了两份奏疏,一是为其父尹会一讨要谥号,二是希望其父能被迎请进孔庙。
所谓“谥号”,是人在去世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所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而作为大臣来说,谥号是对其一生的概括和总结,而想要获得谥号也必须要有足以名垂青史的功绩与贡献,因而,能被赠予谥号是极高的殊荣,并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位朝臣就能获得的。 而想要被迎请进孔庙,受天下文人的祭祀与朝拜,则是一件更加困难的事情,除了要有着显赫的政绩与功勋外,还需要在文化领域有着极高的造诣,其学识与修养更是要为天下读书人所膜拜与认可。纵观整个清朝历史,只有寥寥数人能享受到了配享孔庙的殊荣,足可见其“门槛”之高。
尽管尹嘉铨之父尹会一确实有着一定的功勋,其学识与著作也得到了认可,但真的想要追赠谥号以及迎请进孔庙的殊荣,毫不夸张的说是根本不够资格的。
即便如此,尹嘉铨还是要“为父请赏”,已然是大言不惭、自不量力了,可更为“奇葩”的是,他还不是自己亲自前往觐见乾隆,而是让他的儿子把奏章送了过去。
当乾隆看到尹嘉铨的第一份为其父尹会一请谥号的奏折的时候,他觉得是又可气,又可笑,瞬间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尹嘉铨的愚弄,但是乾隆还是压制住了自己的怒火,并题写了朱批,字里行间中已经将自己的不满表露了出来:
“与谥乃国家定典,岂可妄求?本应治罪。姑念汝为父私情,暂且免之,若居家再不安分,汝罪不可逭矣!”
然而,尹嘉铨见自己为父亲求赠谥号不成,又不依不饶的向乾隆皇帝请求,让他的父亲尹会一配享孔庙,并且更是强调其父应该是与范文程、汤斌、李光地等清朝初年的一众名臣比肩。
这一次,乾隆皇帝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愤怒,在打骂尹嘉铨“大肆狂吠,不可恕矣”的同时,更是下旨将其押回北京问罪。
“尹嘉铨肆无忌惮、丧心病狂!为博虚名致国家定典于不顾!不严惩无以彰显国法、惩毖将来!”
与此同时,乾隆还命直隶总督袁守侗、大学士英廉查抄了尹嘉铨的家产,在乾隆看来,尹嘉铨如此狂妄行事是早有预谋的。
“查抄时物产尚在其次,尹嘉铨如此悖逆狂吠,恐其平日有妄行撰述之事。”
果然英廉等人,共查抄出博野原籍大小四十六箱书籍,京师寓所套书三百一十一部、散书一千四百三十九本,以及字画、书信、书版、册页上万,其中有一百三三十一处被认定为所谓悖逆文字。
最终经过会审,大学士三宝、英廉等人共同向乾隆皇帝上疏,报告了尹嘉铨的罪证及刑审情况,并建议将尹嘉铨凌迟处死,家产全部入官,所有书籍尽行销毁,其缘坐家属,男十六以上者皆斩,余人给付功臣之家为奴。
这便是乾隆朝时期著名的“尹嘉铨文字狱案”。
只不过,乾隆皇帝为了昭显“仁慈”之心,对于尹嘉铨还是网开了一面,并没有同意将其凌迟处死,而是改为绞刑,对其家人也免于了连坐处罚。
“加恩免其凌迟之罪,改为处绞立决,其家属一并加恩,免其缘坐”
就这样,尹嘉铨“照大逆律”处绞,而他的著作,无论不管是否有“大逆不道”的言论,也不管是否触犯了禁忌,全部遭到了销毁,尹嘉铨也就此为其“妄自尊大,狂妄悖逆”的言行与举动,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实际上,尹嘉铨在向乾隆皇帝上疏,为其父尹会一请求追赠谥号并迎请进入孔庙的时候,已经是七十岁的高龄的,在此之前他的为官和治学经历虽谈不上名噪一时、功勋显赫,但让也足够让其安享晚年。
可他却太过于贪恋这份虚名,太想借着为自己父亲争取身后的殊荣而让自己以及自己的家族能够名垂青史,结果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自己为之丢掉了性命,并且就此彻底的身败名裂,沦为了历史的笑柄。
而如果要用一个词来评价尹嘉铨的话,“妄人”这个词,或许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说起尹嘉铨,亦算是乾隆朝较有名气的道学家。可是乾隆四十六年,已经致仕还乡的尹嘉铨却被乾隆判凌迟,家人连坐。但乾隆随后又为彰显其恩泽绵长,将凌迟改为斩立决,家人免责,并销毁其所著全部书籍。
那乾隆又为何要判处尹嘉铨极刑呢?且听有书君为你梳理分解。
一,尹嘉铨自视甚高,不通权术讨封赏,惹乾隆生厌。
要说这个尹嘉铨,也算家学渊源,其父尹会一曾任江苏学政,却清正廉洁侍母甚孝,曾得乾隆赐御诗表彰。尹嘉铨自幼在父亲言传身教的熏染下,早早中举人踏入仕途,后来官至正三品大理寺卿,位列九卿,从事管理满清贵族子弟的教育工作,深得乾隆赏识。
尹嘉铨自觉能当满族亲贵老师,就有些自视甚高以乾隆朝名儒自居,感觉自己在乾隆面前很有面子。
曾有一次他去面见乾隆,其临走前向老婆夸口一定能讨红顶子归来。志在老婆面前得瑟的他,还真的开口向乾隆求恩典。据说乾隆当时就脸色大变,不过念其为官还算清廉,只是斥责几句放过了他,但尹嘉铨形象在乾隆心中已经大打折扣。
碰了一鼻子灰的尹嘉铨在京为官多年,精通学术却政治素质太低,一直未读懂乾隆之帝王权术。乾隆自登基以来,貌似亲民,其实他一直致力于怎样使臣民奴化,彻底成为其驭下奴才,只有他赏赐臣民的份,他最忌臣民自恃功高讨赏。
尹嘉铨不知乾隆是皇帝,不是朋友,随意讨赏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亦为其最终结局埋下祸端。
二,告老还乡的尹嘉铨,为颜面沽名钓誉,成为触怒乾隆导火索。
到了退休年龄的尹嘉铨,安全着陆回老家博野县颐养天年。他依旧笔耕不辍,醉心著书立说。他做梦也未料到,自己闲情之作,会成为文字狱的罪证。
这一切还要从乾隆西巡五台山,返回途中驻留保定说起。乾隆晚年,早已不像执政初期那样勤政,他更热衷于四处巡游炫耀其伟大。他这次来到保定,就想大宴宾客听听臣民歌功颂德之声。
保定知府遍邀众多官员名士,独独落下退休在家的尹嘉铨。
当日尹嘉铨听闻乾隆到达保定要大开宴席,他自以为凭其资历,必是被邀之列,那是尹家在家乡光耀门楣的机会。于是他早早就着手准备觐见之事,可是他引颈等来的只是一场空,他顿觉自己声誉崩塌成为乡邻笑谈。
当时年已过七十的他,饱读诗书却未看透名利,不能淡然对待退休后繁华落尽的失落,名利之心促使他昏了头妄想耍着小聪明引起乾隆注意,以寻回颜面。
他把文章做在父亲尹会一身上,他先给乾隆写了一道奏折,恳请乾隆念在父亲尹会一是乾隆朝有名孝子份上,赐给父亲一个谥号,而且他把名字都想好了,就从乾隆御赐的诗中选取。
尹嘉铨脸皮还不算太厚,他自己未去见乾隆,派了其子前往保定转交奏折。乾隆是何等样人,见其奏折就已明了尹嘉铨的小九九,心中就有些恼怒。乾隆忍住暴脾气,朱批回道立谥号乃是国家定典,岂是私人妄求,本应责罚念其为父所请,好好在家安居乐业吧。
尹嘉铨真的是年老昏了头,见此朱批并未偃旗息鼓,而是再上一道奏折,恳请乾隆准其父亲入孔庙,得享配祀。乾隆眼见尹嘉铨得寸进尺的请求,这次被彻底激怒了,直接朱批,大胆狂吠不可饶恕,即刻将尹嘉铨拘压至京城。
其实这一切皆是尹嘉铨自作的,首先其故作聪明,自以为既使乾隆不批其请,自己亦可落个孝子名声。如果乾隆意外准请,那尹家风光就会延续绵长,比受邀赴宴更划算。
可是他忘了其父子虽然在乾隆朝算是小有名气,但绝未到登峰造极的顶端,又凭什么求谥号,更别提入孔庙享配祀了。其奏请颇有不知天高地厚的腆颜之嫌,这是其失误之一。
其次,他忘了昔日讨封碰壁前车之鉴,始终未勘破帝王之心。这次又提出如此不着边际的封赏,更加深了乾隆对其厌烦之心,这亦成了触怒乾隆导火索,这是其最大失误。其将付出的代价不是几句斥责那么简单。
三,尹嘉铨?古稀之罪?,成了触怒乾隆的爆发点。
乾隆感觉尹嘉铨所犯罪行还不足以判重刑,只有故伎重演从其编撰书籍中寻找漏洞。乾隆一声令下,大臣们日夜加班耗时三周时间,在尹嘉铨所撰书中找出一百三十多处犯禁之言。
诸如尹嘉铨在《近思录》中,将其父称为?孔门四子?,被视为狂妄;记录其母病逝的文章用了?薨?字,犯忌使用皇家用字。
这些还只是小罪证,更要尹嘉铨之命的,其所著《朋党之说起》被指与雍正所著《朋党论》唱对台戏。还有其在书中自称为帝师,被指不知自身份量,如此狂妄居心叵测。
不过这些对于乾隆来说,还只是一些毛毛雨,真正令其龙颜大怒的则是尹嘉铨所著《名臣言行录》序中自称?古稀之年?,那简直就是妄与其齐肩并称的忤逆大罪。
这还要从乾隆四十五年,其年满七十岁时说起。乾隆自觉一生平大小金川,收准噶尔,国家版图辽阔百姓富庶。其无论是文治武功还是寿命都已超过自家祖辈。他比完自家再比历史上的秦皇汉武,更觉自己是历史明君之最。
他自鸣得意之余,写了一篇《古稀说》自夸一番,又刻了一枚?古稀老人?御章自用,这就好比乾隆把?古稀老人?注册了商标,别人不得侵权。转年就遇到尹嘉铨之案,一句本来自杜甫的?人到七十古来稀?寻常语言,就把尹嘉铨推向了文字狱大案,被判极刑。
乾隆初期虽然自说自话,声言自己不介意臣民文章中的忌语,会宽容待之。可是其日后行为却颇为打脸,已兴起了多次文字狱。乾隆推行文字狱,其实就是自觉清廷以异族入关,就想稳固满清统治,将臣民思想困于牢笼之中,同时亦树立自己九五至尊的威望,以彰显自己的言论才是天下人之标准。
尤其乾隆到了晚年好大喜功,其十全老人的自信已膨胀到了极点,岂容臣民冒犯权威?尹嘉铨不识趣撞在枪口之上,冒犯了乾隆日益膨胀的古稀之年历史明君之最的专利。
有书君觉得,乾隆其实自知尹嘉铨冤枉,可他就想杀鸡儆猴以震慑他人,彰显其独一无二的帝王之威。因而他只是判尹嘉铨一人极刑,未扩大范围牵连他人,也算是乾隆手下留情吧。
鲁迅曾一针见血指出,清朝文字狱并非是人们笑骂清廷,有些是鲁莽,有些是乡曲迂儒,真的不知忌讳。尹嘉铨亦算是未看破名利,为博退休生活存在感送命的迂儒,又遇乾隆喜怒无常,其?古稀之年?死的确实有些冤。
乾隆被尹嘉铨搞得又好气又好笑。
为何气呢?
原来,自己巡幸保定,这个退休的三品大理寺卿,竟然派儿子送来两封奏折。
一封,是给尹嘉铨的父亲尹会一请谥号;
一封,则是“请以汤斌、范文程、李光地、顾八代、张伯行及会一从祀孔子庙”。
说白了,就是替他老爹要荣誉的。
我大清朝哪有这样的人啊?你是不是想博个孝子的名声、沽名钓誉啊?咱们讲究谦虚好不好?你老爸也就做到个江苏学政,虽然写了几本书,在士林还有点名声,但那都只是地区性影响,算个啥呀?
这是乾隆气的。
但气过了又想笑。
这个尹嘉铨,也是六七十的老头了,好歹也在官场混了几十年,怎么如此幼稚呢?想要个谥号都还可以理解,但竟想把你爸送到孔子庙去,历代衍圣公只怕要笑翻在棺材里呀。
气完笑完,“责其谬妄,逮至京师亲鞫之”。
各官会审,把个尹嘉铨平日所出的书里,那些荒谬的言论比如将母亲的死称为“薨”等拎了出来,当成罪证。尹嘉铨一一认罪。最后,给判了个凌迟处死。
乾隆皇帝宅心仁厚,“改绞死”。
于是,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就此完蛋了。
此事明明白白记载在《清史稿》里,似为定论。然而,在清朝时候,就对尹嘉铨的命运,有了不同的记载。
李岳瑞在《春冰室野乘》里说,自己在京城遇到道员逢恩承。逢道员有个姻亲的先人,正是此案的经办人。办完案后,“曾奉旨为《纪事》一篇”,乾隆看完,觉得写得很好,让他带了回去。因为是亲戚关系,逢道员还看到过。
逢道员所知的内容,跟记载在《清史稿》里的完全不同。
他说,乾隆皇帝赐御酒菜一桌,让尹嘉铨的亲家带到监狱里,也不告诉他是皇帝赐的,只让他当成是送行饭。
但见尹嘉铨“谢恩就坐,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惟深自引咎,辜负圣恩而已,凡饮酒三杯,食火腿及肥肉各一片”。
看他吃完,亲家到皇上那奏报尹嘉铨的情形,乾隆微微一笑,
然后召见了老尹。
——先数其罪,后乃宣旨,赦令归田。还说,你还有什么要奏的吗?
尹嘉铨当然有要说的,他对皇上有千言万语说不尽啊……
——臣蒙皇上天恩,至于此极,感激之忱,靡可言喻。惟年逾七十,精力衰颓,无以图报,只有及未死之前,日夕焚香叩天,祝皇上万寿,国家升平,虽至耄期,誓不敢一日间断。
所谓耄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耄耋,也就是八九十岁。
听到此处,乾隆来了一句,你还想活一百岁不成?
说完挥挥手,让他走了。
列位,尹嘉铨不可能又被绞死又被放还,只可能或生,或死。
到底是哪种可能呢?
我觉得《清史稿》的记载更靠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8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