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勣是什么人李世民为什么要提防着他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6 09:35:53

李勣是什么人李世民为什么要提防着他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勣。

公元649年,五十二岁的李世民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卧病在床的他对大唐的未来忧心不已,太子李治虽然具有仁孝的品德,但性格优柔寡断,还是让李世民放心不下。于是他召见了太子李治,慎重地交代太子:必要时,可以杀死一位开国功臣。让李世民放心不下的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此人名叫李勣,原名徐世勣,因功勋卓著,被唐高祖李渊赐姓李氏。虽然李世民晚年的时候曾深情地嘱托李勣说:"朕百年之后,能辅佐太子的非你莫属,你在瓦岗寨时不曾背叛李密,怎么可能会辜负我呢?"但李世民心里其实还是不信任李勣的。可李勣既是开国功臣,又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世民为什么还要提防他呢?这还得从李世民还是皇子的时候说起。

虽然李勣归顺李唐之后,一直忠心耿耿,南征北伐,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李勣对于李世民的态度一直很微妙,他不像秦琼那般,站在李世民这边,成为他的心腹,也不和其他皇子交好,始终保持中立。公元626年,不甘于屈居人下的李世民先发制人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之变,在这之前,李世民曾主动向李勣示好,想拉拢他,但李勣不为所动,依然保持中立。

因为知道李勣的才能,所以李世民并未因此怪罪他,反而在继位后对李勣委以重任,李勣也不负众望,先是大破突厥,后又灭薛延陀,立下了赫赫战功。

而李世民也始终对李勣另眼相看。根据史书的记载,有一次李勣生病了,李世民赶紧让御医前往诊治,御医诊断后说,若想让李勣痊愈,需用胡须入药。李世民听后,二话不说,剪下自己的胡须。李勣得知后感激涕零,一边哭一边叩首,把额头都磕破了,李世民赶紧把李勣扶起来对他说:"朕这是为了江山社稷,爱卿不必言谢。"

公元643年,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并诚恳地向李勣托孤,让他辅佐李治。李勣当即咬破自己的手指起誓,一边抹眼泪一边表示自己会肝脑涂地。之后李世民宴请大臣,李勣喝多睡着了,李世民看到后怕李勣着凉,连忙脱下自己的衣服盖在李勣身上。虽然李世民对李勣很好,但李世民对他还是不信任,李世民所作的种种,不过是想拉拢李勣罢了。

所以,李世民临死前才会语重心长地对李治说:"李勣很有才智,但是你对他没有恩,朕怕将来李勣不会听你的,朕先把他外贬,如果他毫不犹豫地赴任,等朕死后,你可以任命他为仆射(百官之长,相当于宰相),如果他不愿意,那就杀了他。"

于是,李世民将李勣外贬到叠州(今甘肃境内),而李勣是怎么做的呢?根据史料记载,李勣接到李世民的诏书后,连家都没回就去叠州了。

不得不承认,李勣是很睿智的。李治即位那年,就让李勣担任尚书左仆射一职,但李勣始终低调谨慎,有惊无险地走完精彩的一生。

李世民从未杀过功臣,为何临终前嘱咐李治,一定要杀掉救命恩人李世勣呢?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文治武功冠绝千古,历代帝王几乎无人能望其项背。李世民还有一个长处,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众所周知,君臣关系,是皇帝最难以把握的问题,李世民不滥杀功臣,也没有部下夺权,帝王权术运用的让人叹为观止。但他最后还是对一人动了杀心。

徐茂公,被赐予国姓李,改名为李世勣,是大唐开国的开国功臣,更是李世民登基的从龙之臣,他智勇双全,精通兵法,为唐朝屡立大功,被李世民誉为唐朝三大名将之一。此人不仅是难得的将帅之才,还对李世民有救命之恩。

徐世勣功勋卓著,一生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十几年,还救过李世民的命,李世民为何还要杀掉他?原因很简单。李世民一生阅人无数,目光如炬,早就看透了徐世勣。徐世勣貌似忠臣,其实为人狡黠诡诈,首鼠两端,是个八面玲珑的油滑之人。

果不其然,后来的徐茂公就真正的坑了唐朝一把,李治在位期间,武则天野心勃勃有篡逆之心,想先把皇后之位拿下。长孙无忌等重臣竭力反对。徐世勣身为先朝重臣,手握兵权,却趋炎附势耍起了滑头,他不想得罪得宠的武则天,于是就告诉李治: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李治有了他的支持,顿时胆气倍增,硬是让武则天当上皇后,大唐朝由此开启祸乱之源。

文言文李勣

1. 文言文《贞观政要》李绩那段解释,复制也行 李绩,曹州离狐人,本姓徐,起初在李密部下做左武侯大将军。

李密后来被王世充打败,带领兵众去归降唐朝。李绩仍据有李密原来控制的10个郡。

武德二年,李绩对长史郭孝恪说:“魏公李密既已经归顺大唐,这些郡的人口和土地,本是魏公所有,我如果上表献给大唐,那就是乐于主子的失败,来自己居功,以谋求富贵,我感到可耻。现在应该完整地登录州县名称和军人户口,一并报送魏公,由魏公自己来献给朝廷,这就是魏公的功劳了,不是很好吗?”于是派使者报送李密。

使者刚到长安,唐高祖听说没有表奏,只有报告给李密,感到十分奇怪。使者把李绩的用意奏报,高祖才很高兴地说:“徐绩感故主之德,给故主推功,真是纯臣啊!”任命他做黎州总管,赐姓李氏,把户籍登入宗正寺,封他的父亲李盖为济阴王,李盖坚决辞谢王爵,就改封舒国公,授与散骑常侍的官职。

不义加授李绩为右武侯大将军。到李密反叛被诛,李绩为他发丧并穿上上丧服,具备君臣的礼节,上表请求收葬。

高祖就把李密的遗体交给他。于是他大规模地准备仪仗,全军都穿上白色的丧服,将李密安葬在黎阳山。

葬礼完毕,才脱去丧服解散,朝廷上下都认为李绩真讲道义。不久,受到窦建德的攻击,李绩被俘,又逃回来回到京师,跟随太宗征讨王世充、窦建德,把他们打败。

贞观元年,李绩被任命为并州都督,都令则行有禁则止,大家都说他称职,突厥对他十分畏惧。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隋炀帝不懂得精选贤良、镇抚边境,只去远筑长城,派大批将士屯驻,来防范突厥,见识糊涂,竟到了这种地步。

我如今委任李绩镇守并州,就使得突厥畏威远逃,边塞城垣安宁,岂不胜过几千里的长城吗?”后来并州改设大都督府,又任命李绩为长史,加封到英国公。他在并州镇守了16年,召回任命为兵部尚书,兼知政事。

李绩有次突然重病,验方上说用胡须烧的灰可以治好,太宗亲自剪下自己的胡须给他和药。李绩叩头出血,哭着谢恩。

太宗说:“我这是为社稷打算,不用感谢。”贞观十七年,高宗还在东宫时,调任李绩为太子詹事,追加特进的待遇,仍担任知政事。

太宗又曾设宴,宴席上,太宗回头对李绩说:“我想托付年幼的太子,考虑下来没有再比你合适的人选。你过去能不忘李密,如今怎么会做对不起我的事情!”李绩擦着眼泪回话,把自己的手指咬出血来。

不一会李绩喝得大醉,太宗把御服盖在他身上。他就是这样地被委任信用。

李绩每次行军作战,用兵筹划,临敌应变,都能做得很确当。从贞观以来,李绩奉令付伐突厥颉利可汗和薛延陀、高丽等,都把他们打得大败而逃。

太宗曾说:“李靖、李绩二人,古代的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岂能比得上啊!”。

2. 古文翻译:李绩为姊煮粥 唐英公李绩,身为仆射,他的姐姐病了,他还亲自为她烧火煮粥,以致火苗烧了他的胡须和头发。姐姐劝他说:“你的仆人侍妾那么多,你自己为何要这样辛苦?”李绩回答说:“难道真的没有人吗?我是想姐姐现在年纪大了,我自己也老了,即使想长久地为姐姐烧火煮粥,又怎么可能呢?”

辄:就。

仆射(púyè):尚书仆射。尚书省设置尚书仆射各一员,为尚书令副。 尚书令,令总领百官,仪刑端揆。实际上为宰相,总领政务。 那么尚书仆射就是所说的副宰相。另外,唐代由于太宗曾经担任尚书令一职,在太宗即位之后,便不设尚书令,而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实为宰相。

3.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小题:C 小题:C 小题:C 小题:C 小题:A 小题:①魏征年少时成为孤儿,失意不得志,放弃财产不经营。

(赀,同“资”) ②魏征回答道:“如果太子早一点所从我魏征的建议,就不会死于今日的灾祸了。”秦王器重魏征的坦率,没有不满魏征的意思。

(蚤,通“早”;器,动词,器重,看重;直,坦直;恨,不满。魏征的答话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小题:(卒,最后,终于) 小题:(前一个“被”,是“施及,加之于上”的意思;后一“被”表被动) 小题:(A应为“魏征”;B应为“李密”;D应为“魏征”)小题:(①②⑤项都不能说明魏征具有远见) 小题:(李密是对发来的文书“称善”;“说密”是劝说李密,并非“献秘计”)小题:见译文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

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从而落魄而不得志。他抛弃自己的资财家产不去经营,有远大的志向。

通晓经典书籍和方术。隋末动乱,他扮作道士。

武阳郡太守元宝藏发兵响应李密,任命魏征担任书信及檄文的起草工作。李密每当看到了宝藏的书信以后,就称赞写得非常好,又加上听说是魏征所写,急忙征召他。

魏征进献十条计策来说服李密,都没有得到采用。王世充攻打洛口,魏征拜见长史郑頲说:"魏公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打胜仗,但那些骁勇善战的将士死伤将尽,而且府里没有余财,战胜敌人之后又没有封赏。

由于这两点原因不能和他们作战。如果疏通护城河,加高城墙,天长日久,敌兵粮食耗尽以后自然会撤退,到时我军乘胜追击,这是取胜的方法啊。

"郑頲说"这是老生常谈罢了。"魏征没有告辞就走了。

魏征后来跟随李密来到京城,很长时间都没有知名。自己请求安抚山东地区,于是被提拔为秘书丞,快马来到黎阳。

当时李绩还是李密所封的太守,魏征写信给他说:"当初魏公出身于背叛朝廷的士兵之中,振臂大喊,帅几十万众,他的威势掩盖半个天下,而他现在一败之后,再无振作,最终归附唐朝,本来就知道这天命使之有所归附。如今您处于天下必争之地,不早日作打算,那么就成就不了大事了!"李绩收到他的书信,于是定计归附于唐,而后大量派送粮食给淮安王的军队。

刚好赶上窦建德攻陷了黎阳,俘获了魏征,授伪官起居舍人。窦建德失败以后,和裴矩一起逃往关内,隐太子引荐他为太子洗马。

魏征看到秦王功高,暗中劝说太子早做打算。太子事败以后,唐王责备魏征说:"你离间我们兄弟感情,怎么办?"魏征回答说:"如果太子早听众我的话,不会遭遇今日之祸!"李世民器重他的正直,没有一丝怨恨的意思。

4. 【关于马腹避火的古文正解】 【原文】 徐敬业十余岁,好弹射.英公每曰:“此儿相不善,将赤吾族.”尝因猎,命敬业入林趁兽,因乘风纵火,意欲杀之.敬业知无所避,遂屠马腹伏其中.火过,浴血而立,英公大奇之. --------- 徐敬业十多岁时,就喜欢骑马射箭.徐绩(即李绩,唐太宗李世民的创业功臣,李为赐姓)曾多次感叹的说:“这孩子的面相不好,恐怕日后会祸及家门.”于是徐绩曾经趁着打猎,命徐敬业深入树林驱赶野兽,顺着风势纵火,想就此烧死徐敬业.徐敬业见火势蔓延,知道很难安全逃出大火,于是马上杀了身边的那匹马,自己躲在马的肚子里,等大火烧尽熄灭后,再一身血污逃出来. 徐绩见徐敬业居然能平安回来,虽然十分惊讶,但也不得不佩服儿子的机智.。

5. 马腹避火全文解释 答案:一.1.猎:打猎 2.因:顺着 3.之:代词 代徐敬业 4.奇:惊讶 二.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敬业知道很难安全逃出大火 2.等大火烧尽熄灭后,再一身血污逃出来 三.用自己的语言叙述"马腹避火"的故事 李绩时常打猎.一次命徐敬业深入树林驱赶野兽,顺着风势纵火,想就此烧死徐敬业.徐敬业见火势蔓延,知道很难安全逃出大火,于是马上杀了身边的那匹马,自己躲在马的肚子里,等大火烧尽熄灭后,再一身血污逃出来.徐绩见徐敬业居然能平安回来,虽然十分惊讶,但也不得不佩服儿子的机智.【(翻译) 徐敬业十多岁时,就喜欢骑马射箭.徐绩(即李绩,唐太宗李世民的创业功臣,李为赐姓)曾多次感叹的说:“这孩子的面相不好,恐怕日后会祸及家门.”于是徐绩曾经趁着打猎,命徐敬业深入树林驱赶野兽,顺着风势纵火,想就此烧死徐敬业.徐敬业见火势蔓延,知道很难安全逃出大火,于是马上杀了身边的那匹马,自己躲在马的肚子里,等大火烧尽熄灭后,再一身血污逃出来.徐绩见徐敬业居然能平安回来,虽然十分惊讶,但也不得不佩服儿子的机智.。

6. 急 李绩,曹州离狐人士。

原本是徐的,最开始跟随李密,做到了左武侯大将军的职位。李密后来被王世充击败,李绩便跟随大众回到了家乡——黎阳山。

礼拜之后,随从大多四散,只剩下义气之士跟随。后来被窦建德攻打,被困于建德,于是他自己回到了首都京师。

后跟随唐太宗征讨王世充、窦建德,并成功击败二者。贞观元年的时候,李密被升官为并州都督,法令严正,执行认真,十分称职,突厥人非常畏惧并害怕他。

唐太宗对侍者大臣说:“隋炀帝不屑于选择精英良将,镇守边境,而只是远远的修筑长城,大量的囤积军队,以此来防备突厥人,然而情理不明了,以至到现在这个样子。我今天在并州任命了李绩,突厥人便害怕他的威名而远远的逃跑了,城池都得到了安宁,功效岂不胜过千里长城?”这之后,并州改设了大都督府,还是让李绩当长史,一直到被封为英国公。

在并州长达十六年,官拜兵部尚书,兼管政治等事情。李绩突然遇到了疾病,经过检验,需要石灰才可以治疗,唐太宗亲自剪掉胡须为他做药。

李绩把头都磕破了,哭着感谢唐太宗。唐太宗说:“我这么做是为了国家,不用这样感谢我。”

十七年,唐高宗居住在春宫,执行太子的义务,掌管政治等事宜。唐太宗在品尝宴席时,对李绩说:“我将把年幼的儿子托付给你,你帮助他思考。

昔日的时候,你对李密效忠,今天可不能辜负了我!”李绩哭着流泪答应,把手指都咬破流血了。一会便喝醉了,皇帝把自己穿的衣服盖在了他的身上,可见皇帝对李绩的器重与信任。

李绩每次行军,都用智谋规划和计算,遇到敌人善于灵机应变。自从贞观以来,讨伐突厥人、颉利人和薛延陀人、高丽人等等,都获得了大胜。

唐太宗经常说:“李靖和李绩二人,古代的四大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又怎能比的了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81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