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赤壁之战曹操如果被杀的话,对于百姓来说是福是祸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6 08:49:54

赤壁之战曹操如果被杀的话,对于百姓来说是福是祸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赤壁之战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历史上,中国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这不仅在近代有充分体现,其实在中国人普遍的思维意识习惯中,都有着深刻的体现。

主要的表现在于:中国虽然是一个地域广阔、在人类历史上也举足轻重的大国,但中国人的视野却是非常“内向”的,有一种很强的“自我封闭”的倾向,只关注本国本民族的历史,却不够关心自身与周边国家、民族的相互影响,更遑论中国对整个人类史的重大作用。

比如读史书,中国人陶醉其中的同时,很少有人“跳出圈外”,用一个更全面的眼光来看问题。

最典型的就是《三国演义》,中国人都会认为,魏蜀吴就是当时天下最强的三个政权,但很少有人会冷静地意识到,这其实不过是一个篱笆里三只小猪的内斗故事,而在篱笆外面,还有一群饿狼在虎视眈眈,盼着这三只“小猪”把篱笆早日破坏掉,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

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是一个分水岭,也是最让读者心驰神往的篇章,曹操号称八十万的大军,在孙刘联军的火攻之下灰飞烟灭,三足鼎立之势至此初见端倪。

很多读者读到此时,都会有一个遐想:假如曹操在这场大火中被烧死,或是在华容道被关羽一刀砍死,那么天下究竟会是刘备的还是孙权的呢?

这个问题,如果继续处于一种天下唯此三家的错觉,的确就是刘备和孙权的二选一,但是,如果我们更多地了解当时的东亚局势之后,恐怕就不会这么想了。

历史真相是,曹军赤壁之败,很大程度上是败给了长江肆虐千年的“血吸虫病”,是人类大军毁于瘟疫的经典案例,孙权、刘备的历史作用,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两根稻草而已。

不过,就算假设曹操被烧死,接下来的历史发展,也不会有各自偏安一隅的孙权和刘备什么事,二者的实力其实都非常小,担负不起统一全国的重任。

当时,东汉旧疆域的形势可谓岌岌可危,华夏民族的历史性灾难即将降临,而自私狭隘的诸多“枭雄”还在相互内斗,《三国演义》最大的短板就在于,它没有让人意识到当时最大的威胁其实来自匈奴、鲜卑、羌、氐、羯这些虎视眈眈的外族!

三国时期唯一对这些虎狼具有警惕意识,并有足够驾驭控制能力(或者说防御能力)的,就是曹操!正是有了曹操对华北的统一,早就羽翼丰满的匈奴、鲜卑才暂时俯首帖耳,一旦曹操在赤壁被杀,那么在西晋“八王之乱”后爆发的“五胡乱华”,很可能会提前几十年发生!

先看匈奴,匈奴是两汉王朝的数百年宿敌,东汉早期、中期一系列的征伐,使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南匈奴内附汉朝,被安置在汉人的肘腋部位,北匈奴则向西不断迁徙融合,最后形成了对欧洲毁灭性的灾星——匈人。

南匈奴虽然表面上顺服,但其实狼性未改,一旦汉人政权对其制约力不足,这些昔日宿敌必将重新露出他们的狰狞面目。

果然,东汉大乱之后,匈奴趁乱侵入长安,大肆烧杀掳掠,东汉一代名嫒蔡文姬的《悲愤诗》,就真实地反映了匈奴的残暴:“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不过,在一代枭雄曹操的武力震慑下,匈奴不得不再次收缩起露出的爪牙,被曹操分作“匈奴五部”进行管制。

但是,即便如曹操之能,要想有效挟制匈奴,也不免有些力不从心。曹操接见匈奴使者时,竟为自身矮小、不够威慑力而自惭形秽,特意挑选了一个身形颜值俱佳的臣僚冒充,自己则假扮“捉刀人”站立一旁,不经意中露出了这位枭雄的“心酸”之处,也显示出了曹操对匈奴的忌惮和忧虑。

再看鲜卑,实际上在东汉末期,东北山野间崛起的这支游猎民族,此时早就超越匈奴,成为汉人最大的威胁,从拓石槐、树机能,到三国时期的轲比能,鲜卑代代英豪霸主辈出,不仅不像匈奴那样对汉人俯首帖耳,反而建立了疆域直达中亚地区的庞大帝国,对富饶的大汉也早就垂涎不已。

曹操对鲜卑的势力也早就有所顾忌,当东北蛮族乌桓在鲜卑的授意下发起叛乱时,曹操不惜亲自统领一支精骑部队,日夜兼程赶往乌桓,平息叛乱。后来,曹操又派爱子“黄须儿”曹彰统兵深入追击乌桓鲜卑军队几十里,才让鲜卑枭雄轲比能认识到:曹操太过强大,入侵汉地为时尚早,只能继续等待时机。

可以说,曹操在北方,就等于为大汉民族建立了一道“防波堤”,抵挡了北方诸多虎狼之师的入侵,功劳极大!

因此,如果曹操真的在赤壁之战中被杀,这道屏障就将不复存在,北方虎视眈眈的异族必将提前入侵中原,这些可怕的力量,恐怕就不是刘备和孙权能抵挡得了的了。

退一步说,即使孙刘两家猛将如云,能够抵挡北方异族的入侵,但是也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尤其是南方的老百姓,将提前几十年陷入一段黑暗的历史。

所以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不能死,三国鼎立才是当时天下百姓之福!

赤壁之战这场仗如果是曹操打赢了,东吴的命运会如何?

赤壁之战这场仗如果是曹操打赢了,东吴的命运会如何?

如果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赢了,那么,孙刘灰飞烟灭,江南唾手而得,而对于益州的刘璋,汉中的张鲁,即便不能传檄而定,曹操依然可以大约于公元210年左右,武力统一中国。

这样,就不存在那70多年的三国混战,即从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到公元280年(孙吴灭亡)为72年。

同理,也就不存在什么曹孙之间的五次合肥之战,诸葛亮的六出祁山,以及孙刘之间的夷陵之战等等了。

那么,公元210年左右,曹操即可顺应天时,大胆称帝,建立魏国,并可立即着手进行政治上、军事上等的一系列改革和调整,从而推进和改变历史的进程。具体历史走向应大致如下:


一、用人制度的调整。由"唯才是举"逐渐转变为"德才兼备",建立新的"双轨察举制",但不会走向"九品中正制"。

1、军阀混战时期,曹操为了取得军阀混战的胜利,便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只要能帮他治国理政、出谋划策、带兵打仗、积蓄粮草,他就"唯才是举、不问德行",这在战乱年代还行,但一旦得了天下,就需要休养生息,引导舆论,教化民众,树立良俗,这时如果还是一味的推崇"唯才是举",那就要产生很多的负面社会作用了,这时,就必须转变为"德才兼备"的用人制度了。

2、建立新的"双轨察举制",即设置"士族科"和"寒族科",双轨运行。东汉末年,察举制被中央和地方的官员所操纵,表面上"重才德",实际上形成了"唯亲、唯财、唯势"的混乱局面。怎样避免这种局面再次形成?曹操恐怕要剥夺地方官员的察举权力,由中央直接任命"察举官",且每州每郡各两名,一名专职察举豪门世族人才,另一名专职察举寒族人才,这样双轨运行,一方面保证其政权能够不断输入寒族的有用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安抚利用世家大族。每两年一换届,避免被地方势力所干扰或控制。

3、但曹操并不会走向"九品中正制",因为"九品中正制"中,设立的"中正官",很容易被地方世家大族所控制,容易沦为世家大族的专用政治工具,让他们逐渐把持人才的推举、选拔和任用,从而消弱分散皇权,这与曹操强调的中央集权是相违背的。这样,在曹操的用人制度下,对世家大族是既利用又抑制,因此,世家大族没有机会把持选拨、世袭权力,便不会逐步坐大,威胁皇权。

二、政权的构成和运作。

(一)曹魏政权的结构,会演变为四股势力的"动态均势",即皇权、曹氏宗室势力、寒族势力、士族势力。

(二)政权的运作:中央集权,宗室、寒族、士族相互制衡。

1、皇权。居中节制,联合宗室、寒族,制衡世家大族。

2、宗室。分布于中枢和军队,执掌政权和军权,制衡寒族和士族,但不封王,以防其"坐大作乱"。

3、寒族。多数文臣充任中枢及地方大员,少数武将镇守四方,与宗室将领相互制衡。

4、士族。不使他们染指军权,只使他们充任中枢及地方大员,与寒族文臣相互制衡,避免士族垄断权力,分散皇权。

三、政权的稳定过渡和历史走向。

由于曹操在公元210年即称帝,那么到公元220年,曹操苦心经营曹魏政权10年去世后,曹丕的继位就是"合法继承、平稳过渡"了,就不存在什么"篡汉立魏、禅让过渡"的正统性问题了,那么:

(一)由于是"合法继承",曹丕有强大的宗室力量支撑,就没有必要去向士族谋求支持,也就更没有必要去向士族妥协,这样,他可以全盘延续曹操的"双规察举制"的用人制度,不会启用"九品中正制",这样,士族仍然继续受到节制和制衡,就不可能出现"司马家族"这样的权倾朝野的"能够掰手腕"势力,也就顺理成章地避免了"司马篡魏"之坑。

(二)由于是"平稳过渡",那么,他就可以继承既定的政策,利用原有的政治资源,维持原有的中央集权模式,保持宗室、寒族、士族三股势力的均势,相互牵制制衡,不会形成一股独大的势力,因此,以曹丕的政治眼光和政治智慧,他不会,也没有必要大肆分封宗室为王,来主动打破这种政治均势,这样,也就避免了"八王之乱"之坑。

如果赤壁之战曹操死在华容道,刘备能取得天下吗?

首先,要说明的是,刘备集团是不希望曹操死在华容道的,也正是如此,诸葛亮会派关羽去镇守华容道,所以可以这样说:即使曹操死在华容道,刘备也很难取得天下,相反,他很可能会走向灭亡。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笔者细细道来。

不妨先来看看赤壁之战爆发的背景。

赤壁之战发生之前,曹操已经平定了北方,可谓是不可一世,无论是政治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不是任何一方诸侯能够比拟的。曹操之所以是一代枭雄,他不同于其他诸侯安于现状,割据一方,相反他一直以来就有着统一天下的宏伟目标!也正是如此,在稳定北方之后,曹操整军待发,以图荡平江东统一天下。

至于所谓的孙刘联盟,在纸面实力上根本无力与曹操一战,同时曹操在北方所向披靡,横扫四方的战绩也令他们有了?恐曹症?,以至于孙权集团以张昭为首的文官们都极力表示应归顺曹操。最后在诸葛亮舌战群儒、周瑜和鲁肃的劝谏下,孙权拍板决议联合刘备迎战曹操。

最后,孙刘联盟凭借着水战的手势,以及周瑜、诸葛亮的计谋,完成了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后,天下格局也逐渐明朗,也就是诸葛亮早先在《隆中对》中预测的那般:天下三分。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赤壁之战仅仅是三国鼎立的雏形而已!即使曹操在此一战大败,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的实力还是要大于孙权和刘备的。

诸葛亮看到了这一点,孙权也不例外。

他们都不想去接这个烫手的山芋(杀死曹操)但是这个山芋总得有人接,这个山芋最终来到了关羽的手上,诸葛亮深知关羽与曹操有一段交情,凭借关羽重情重义的性格必定会放了曹操,于是诸葛亮便派关羽去镇守华容道,演这么一出好戏了。

因为他们都知道,曹操在北方的实力仍在,威望也依旧极高,倘若杀死了曹操,必将得到曹操集团的报复,永无宁日,更别说发展扩大自己的实力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将不复存在。或许是两军对垒(孙曹或者曹刘),亦或是回到诸侯混战时期。

为什么有人说曹操赢了最不该赢的官渡之战,输了最不该输的赤壁之战?

没有任何一场战争是曹操不想赢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参与者想输的,无论是官渡之战还是赤壁之战,曹操都很想赢,而且在战前,都是抱着稳操胜劵的心态。官渡之战是袁绍与曹操为争夺北方霸权而发动的一场战争,本质是袁绍为代表的士族势力与曹操为代表的寒族势力的对抗,为争夺天下而发动的一场军阀间的生死战。

袁绍集团是以正在崛起的士族集团为基本,代表着东汉末年自宦官与外戚覆没后,唯一的政治阶层,士族崛起本来代表着天下大势,任何一个政治集团都无法阻止士族的崛起。而曹操集团是以谯沛武人及汝颍士族为基本,并掺杂了一大批寒族子弟的混合集团,曹操的政治主张是打压正在崛起的士族,以宗亲掌兵,士族与寒族辅政,以曹操自已来掌控一切,以图建立一个自已的主导的新的政治秩序。

官渡之战在两大集团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必然产物,当曹操和袁绍各自解决了自已的对手时,冲突在所难免,官渡之战反正是曹操率先开始布局的。曹操在战前已经开始布局,让藏霸和孙观一面奇袭东边的青州,又让曹仁与史涣平定西边的河内郡,而在黄河以南,许昌以北,曹操沿黄河一带布防,曹操虽然早就开始布局,但是实力明显弱于袁绍。

在官渡之战,袁绍出动11万大军,由于实力强,采取主动进攻姿态,而曹操方面的军队在史书中无明文记载,但绝对不止一万人,怎么算都有3到4万人,采取防守姿态,在第一回合的较量中,曹操就干掉了河北两大名将--颜良与文丑,折了袁绍的威风。

紧接着就是艰难的对峙,打成了消耗战,曹操袁绍双方的日子都很难难,相对来说,袁绍实力强一些,会好一点,但并不代表袁绍就会赢,战争的转机发生在许攸的叛逃,让曹操在短时间找到了击破袁绍的方法,而袁绍错误的应对,也让自已注定了失败。

说曹操不应该在官渡之战中赢,那是因为你是站在袁绍的立场或者是站在相关利益攸关方来说的,曹操的胜利,用诸葛亮的话来说就是:并不是依靠唯一的天时,还有人才的谋划得当才取得官渡的胜利。

曹操在打赢了官渡之战,取得了北方的霸权后,统一天下看起来似乎就是时间问题了,如果曹操能统一天下,那么就能尽早的结束战争,天下再次归于一统,这没有什么不好的,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结束战争,安居乐业,天下一统,才是应该的,所以赤壁之战被赋予了很多统一的色彩。

自以为稳操胜劵的曹操,拥有着强大的实力,文臣武将,人才济济,似乎一鼓作气击败刘备、孙权就能统一天下了,可是没想到的是在赤壁之战,曹操遭遇人生中最大的失败,而这一次失败,让曹操错失统一天下的绝好机会,并且有生之年,再也没有机会统一天下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不仅仅对曹操,而是对天下苍生。

赤壁之战是时间很短的一场战争,而且是一声遭遇战,曹操从江陵出发率军沿长江顺流而下东进,孙刘联军从夏口出发率军沿长江逆流而上西进,双方在赤壁相遇,打了一仗,曹操输了,然后双方对峙,再后来就是黄盖的诈降加火攻之计了,曹操被一把大火击败,退回江陵,接着就是回到北方。

赤壁虽败,但曹操几乎没有太大的损失,手下文臣武将一个也没有损失,损失的大部分是荆州降军,曹操虽然在赤壁大败,但仍然是天下势力最强的,曹操的存在让孙刘两家联合起来共同对抗,于是三分天下终于形成。

站在袁绍的立场说曹操不应该赢官渡之战,站在曹操的立场又说曹操应该赢赤壁之战,从曹操本人的立场来看,他是两场战争都要胜利的,站在历史进步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希望曹操胜利,这样就能天下归于一统,战争就会停止,也就不存在三国鼎立,政归司马,以及之后的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那样的话,说不准大魏朝又迎来一个太平盛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80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