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谈笑间”让金国损失60万大军,虞允文的实力有多强

众妙之门 2023-06-26 08:15:05

“谈笑间”让金国损失60万大军,虞允文的实力有多强

说到虞允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

一:金国出雄主

众所周知,纵观两宋历史,历代君王莫不以文制武。以致终两宋朝祚,武事荒殆,边防废弛,外强环伺。甚至到了北宋末年竟被仅有几百万人口的金国攻陷国都,从此神州陆沉,偏安一隅。

然而,即便如此,于北宋一脉相承的南宋小朝廷依然无法逃避厄运。公元1148年,伴随着金国盖世名将金兀术的离世,金国内部掀起了一场血腥的权利斗争,金国的王公贵族们以一种近乎养蛊的方式决出了最终的胜者——完颜亮。

这是一个集雄才大略与刚愎自用与一身的皇帝,一方面,他加强中央集权,极大的改善了金国内部山头群立,力量分散的尴尬局面。但另一方面,他又心狠手辣,大肆屠杀王公贵族,造成金国王室内部离心离德。然而不管怎样,完颜亮还是在最短的时间里结束了金国内部的混乱,从新建立了一种新的权利格局。

这一年,年轻的完颜亮端坐在皇位之上,俯视着下方跪拜的群臣,他膨胀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他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国家大事,皆我所出,这是第一;

帅师伐远,执其君长而问罪于前,这是第二;

无论亲疏,尽得天下绝色而妻之,这是第三。

第一点,他已经实现了。第三点,参考后世对他的评价,绝对是实现了,甚至有点超标。唯独第二点,成为了他人生圆满道路上的拦路虎。

顺着华夏大地的堪舆图向下看,越过汹涌澎湃的长江天险,一块广阔而富饶的大地映入完颜亮的眼帘。宋,这个简单的汉字中散发出着令所有金国人五味杂陈的晦涩气息。决定了,伐宋。自今日起,整个金国被调动了起来。国都太远,指挥不畅,迁都!宗室反对,众志成城,屠杀。粮饷不够,兵器不足,征调!一切都得为了伐宋让路,这是皇帝的意思,也是国家的意志。

在整个金国的努力下,伐宋的条件很快就筹齐了。公元1161年,金国的皇帝,万里北疆的主君,完颜亮,御驾亲征,将60万大军,陈兵江北,稍作整顿后便将大军一分为四,第一路从海上直接绕道进攻南宋首都临安;第二路进攻荆州首辅江陵;第三路由凤翔进攻大散关准备入川占据四川;第四路则由他亲自率领,进军寿春。欲再现金兀术搜山检海一战灭宋的旧事。

二:南宋有铮臣

60万大军这么明目张胆地开进,南宋方面自然一早就知道了。然而,此时的南宋可不是新朝初立时的南宋,再也没有另一个岳武穆可以站出来充当阻挡金军洪流的大山了。坐在皇帝宝座上的赵构此刻也已垂垂老矣,面对金国使臣气势汹汹的辱骂,甚至都没有勇气发怒。

若是岳飞还在,金人哪里还敢这么猖狂。如今的我们很难体会这位南宋高宗,历史上著名的中兴之主的感想。或许他也想过冲冠一怒,亲提大军再演赤壁旧事。但这种选择早在他杀死岳飞的时候就已经离他远去了!看着争吵不休的满朝文武,这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发出了屈辱而悲哀的叹息。

“如今之事,何类当年檀渊!”就在满朝文武力陈南迁西狩之策,就在皇帝赵构思考乘船出海之计时,一个石破天惊的声音出现在了南宋朝堂之上。檀渊之盟啊!那可是北宋对外战争史上难得的高光时刻。天子守国门,君臣同一心。那一战,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

赵构揉了揉发花的双眼,看清了说话之人的容貌。陈康伯,那个被他誉为“真宰相也”的文人。何类檀渊,他想做寇准嘛?那么朕呢?他要朕做真宗?气氛渐渐冷了下来,这句话的政治分量太大了。

陈康伯这是在以自己为筹码,赌一把换天大局。若成,则宋祚存,烽火灭,他陈康伯也能一跃成为与寇准齐名的千古名相。只是,有人想做寇准,却没人想做真宗。赵构真的很老了,他温言鼓励着陈康伯,却决口不提亲征事宜。陈康伯明白,他赌输了。

但是,还没有结束,武穆血尚热,华夏节未折。陈康伯明白,他失败的原因是策动了皇帝亲征,那就各退一步吧!皇帝不用亲征,但要确实表明抗战的态度,由主站派上台统筹军政大事。

这一次,赵构让步了,因为他看到了,这已经不是一个陈康伯的让步了,而是整个主站派的让步,这个情,他不得不承。

这一刻,自岳飞死后在南方大地上沉寂了数十年的主张派再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继陈康伯之后,一个个老臣建言献策,一位位将军挥斥方遒。他们已经忍了太久,久到差点就要进棺材了,这是最后的,仅有的一次机会,这一站必须胜。所有的资源都必须集中到战争上来,积累的金银,深埋的情报网,以及,雪藏的人才。

赵构本以为陈康伯会举荐某位老将,甚至可能是岳军旧人。但当那个年轻的文人站出来的时候,赵构差点觉得陈康伯老糊涂了。

虞允文,一个小小的中书舍人。但是,他已经向主站派让步了,哪怕他心里的疑惑再深,也不必再提出来了。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事情发展的很顺利,随着国家大方向的变化,一种新的大势已经形成,抗金,抗金,抗金!

虞允文带着这样的政治信号来到前线,但糜烂的军营却差点让他转身就走。领军主帅不在军中,中层士官酗酒讳战,底层士卒惶惶不可终日。

这样的帅!这样的将!这样的兵!国家岂能不亡!

好在,虞允文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后,站着整个主站派。主帅不行,夺权!将军不行,替换!士卒不行,整顿!短短几天时间,虞允文便将整个前线整顿完毕,长江以南俨然已成一道铁墙。

战争很快就打响了,这场战火波及了整个长江沿岸。但虞允文只是死死地盯着完颜亮,不谋全域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场战争的根源只在完颜亮身上,是他,也只是他独断乾纲,一力促成伐宋。完颜亮一日不死,战火一日不熄。

虞允文大概了解枢密院那些大佬的打算,所以他也更加明白他的重要性,他必须死死地咬住完颜亮,为金国内部的某些人制造机会。他是绑住完颜亮的绳,而不是杀完颜亮的刀。

年轻的完颜亮或许并不知道,在他决定伐宋的那一刻,在他淫威下瑟瑟发抖的某些人露出了会心的一笑。但是现在,他很烦躁,战事进展的及其不顺,江对面的那支宋军就像铁打的一样,不管他如何怎么进攻都屹立不倒。渐渐的,情势开始了微妙的变化。先是底层士卒开始逃跑,之后中层将官消极避战,但这一切都暂时潜伏在深处,知道完颜雍在辽阳称帝的消息传来。

称帝,他怎么敢?完颜亮只是震惊,这不像是他那个懦弱的从弟能干出来的事,但是作为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脱颖而出的赢家,他明白了。这是一场谋划良久的政变,反对他的绝不只是他那个从弟,而是金国所有的王公贵族。

这一刻,他对北方感到了一阵深深的恐惧。在那里,他的反对者们早已编织好了天罗地网,就等着他回去,就等大金国的皇帝回去平叛。不行,绝不能回去。他回过头深深地看向南方,北方已无活路,生机只在南国。

进攻,不顾一切,不计代价,攻下宋国,他便能逃出生天,以江南的广阔和富饶与那些乱臣贼子们慢慢周旋。不久,完颜亮便移师瓜州,召开全军会议,勒令三日内必须过江,违令者死。

当夜,金国的将领们心事重重地回了营帐,三日内过江,可能吗?绝不可能!可是过不了江会死的!不约而同地,大家想起了那封来自北方的信!

那晚的火燃起时,虞允文正隔江眺望。快了,快了,刀子已经出鞘了,只等刺穿完颜亮的心脏。自完颜雍称帝的消息传来那日开始,他就每晚都会隔江眺望。虽然,已经连续三天了,但他明白,大势已成,完颜亮肯定是要死的。

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当江北大营的火烧起来时,他知道,时机到了。杀完颜亮的刀是金人,杀金人的刀是我虞允文。传来全军,渡江北伐!

建康,赵构冷静地听着一位老将读战报。赢了,金军60万大军折损殆尽,完颜亮身死,两淮也收复了!他知道,外面的百姓们一定在争相传唤。他知道,主站派的官员们已尽数到齐。最后,他深刻地知道,他该退位了!

虞允文一生有哪些成就?虞允文人物介绍

虞允文是南宋著名大臣,他曾率军在采石大战中战胜金军,多次向朝廷请求加强边境的防御,使得宋国转危为安。虞允文年幼聪慧,据说七岁便能提笔写作,后来参加科举中进士第,但因为秦桧的原因,导致当时一批文人不能被重用。不过虞允文还是依靠自己出众的能力脱颖而出,成为南宋不可多得的人才,后人更是将他称为“战伐之奇,妙算之策,忠烈义勇,为南宋第一”。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虞允文,赶快来了解下吧。

在我们的印象中,领兵征伐是武将的事,而文人就应该齐家治国。自古就是文死谏,武死战,很少有文人死在冲锋的战场上。当然,也很少有文人上战场领兵打仗。

但是自古以来却从不缺少儒将,从三国时代“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赤壁周郎到近现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都是文人统兵中的佼佼者,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为南宋朝廷续命一百多年,这个人就是南宋名臣虞允文。

众所周知,金国灭了北宋,将徽钦二宗俘虏到北国,宋高宗赵构在南方称帝,建立了南宋小朝廷,虽然有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名将力主北伐。但是,由于宋高宗赵构的私心以及南宋朝廷的软弱,导致岳飞惨死风波亭,当时宋朝朝廷中的大臣认为,只要杀了岳飞就可以换得宋金两国之间的和平,而此后,只要每年向金国进贡,就可以好好享受江南的温柔乡。

但是,南宋小朝廷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北方的金国在岳飞惨死风波亭的20年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变动,海陵王完颜亮篡位成功,正想着凭借南征宋朝的机会稳固统治,通过领兵征伐开疆拓土来稳固自己的大金国国王之位。

所以,完颜亮继位以来,就不停的招兵买马,全国上下厉兵秣马,准备南征,完颜亮更是写下了“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这样的豪言壮语。而反观南宋方面,由于大臣皇帝醉生梦死,文人贪财、武将怕死,而且南宋虽然钱粮富足,所用于军队却甚少,大部分都进贡给了金国,就连长江边上的防线,大多都是老弱病残,防备空虚。面对金国的虎狼之师,实在是悬殊相差太大。

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亲自率领60万大军南下攻宋,而且放出豪言,要在100天之内彻底灭亡南宋。宋高宗赵构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吓瘫了,想当年他被金国大军赶到海上的日子还犹在眼前。此刻,金国大军又卷土重来,看完颜亮气势汹汹的态度,也许这一次就不是把他赶到海里这么简单了。

就在宋高宗赵构犹豫不决是逃还是战的时候,完颜亮的大军已经到了和州,和州守将王权不战而逃,直接放弃了和州,这样一来,完颜亮的大军已经逼近长江,如果金军一旦渡江,那么南宋必将灭亡不可!

无奈之下,宋高宗赵构只得派遣芜湖守将李显忠到采石矶阻击金军,由于宋朝有文人监军的传统,所以赵构便派遣了当时任中书舍人的虞允文到采石矶慰问督战。

但是当虞允文到达采石矶的时候,李显忠却还没有到,这就尴尬了,主力没到,监军到先到了,虽然主力没到,但是对面的金军已经开始准备渡江了。虽然虞允文以前一直担任文官,而且从来没有打过仗,此刻却是危急存亡之刻,不得已之下,虞允文只得担任指挥官的重任。

虞允文担任指挥官之后,清点过人马之后发现,整个采石矶防线军士还不到两万人李显忠简介,而且大多都是老弱残兵,根本不能和金军的虎狼之势相抗衡。但虞允文不愧是文人出身,他先是进行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煽动士兵们的爱国热情,然后便带领士兵一马当先的冲上阵前。士兵们一看一个文人都能如此勇猛,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奋力抵抗呢?

而且虞允文还懂得利用地利之便,由于金军都是北方汉子,陆战自然是所向披靡,但是水战却不擅长,虞允文利用南宋船只的优势撞击金军的船只,导致很多金军士兵落水,金军大多不识水性,落水之后就被淹死了,这样一来,金军损失惨重。

而且虞允文还用上了南宋最先进的武器“铁臂弩”,不断的射击,也使金军损失惨重,金军的先头部队一下子就损失殆尽,迫使金军不得已只能暂停渡江。

经过一天的战斗,宋军士气大增,而金军方面则士气低落,甚至有些金军将领提出了撤退。但是,金主完颜亮正要凭借此战为自己树立权威。所以,不顾士兵的死活下了死命令“三日之内打不过长江去,随军大臣尽行处斩”!

这样一来,部分金军将领极度不满。就在颁布命令的当天晚上,金国兵部尚书耶律元宜发动了军事政变,控制了完颜亮,而恰在此时,北方传来了完颜雍继位的消息,完颜亮此刻大势已去,不久之后即被耶律元宜所杀。

完颜亮已死李显忠简介,金军没有了主心骨,自然而然就撤退了。虞允文虽是文人,却凭借一己之力,打退金兵,为南宋朝廷续命100多年,如果不是虞允文,恐怕赵构已经和徽钦二宗一样的下场了!

率南宋残兵打败金国精锐的书生,有多么的传奇?

秦桧是死心塌地的主和派,为了和金国达成和解,不仅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的兵权,甚至制造岳飞冤狱,使抗战派对投降议和活动无法进行反对。

《绍兴和议》的大概内容是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宋割让从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每年向金进贡银廿五万两,绢廿五万匹。在杀死岳飞后,和议立即生效。

南宋是一心求和,而金国却只是想先解决内部各种叛乱问题以及废掉南宋的武装而已;1148年,金兀术死去,海陵王完颜亮当右丞相。次年,完颜亮发动宫延政变,杀死金熙宗,自立为帝。他梦想一举灭宋,尽享江南繁华。

经过近10年的准备和筹划,金国最终于1161年4月,率领超过70万大军南下,欲一举灭亡南宋;金军临江消息传到临安,京城乱作一团。文武官员纷纷把家属送走,宋高宗也要“浮海避敌”。只有陈康伯和黄中的家属留在临安,并坚决反对逃海,高宗才表示“亲征”,继续抵抗。

由于完颜亮以前的皇位来路本来就不正,加上这十余年时间里疯狂征兵,导致民怨四起;金宗室完颜雍乘机夺取政权,黄河以北地区很快归附新皇帝金世宗。完颜亮得到知这一消息更加疯狂南侵。当时,他领兵驻扎在和州鸡笼山,并决定从采石渡江,一举攻破南宋首都建康。

当时的南宋由于金国的突然入侵而惊慌失措,全国一片混乱;当时南宋在采石的最高指挥官叫虞允文,是一个从来没有指挥过战争的书生,但是爱国的责任心使他鼓起勇气。

他立刻命令步兵、骑兵都整好队伍,沿江布阵,又把江面的宋军船只分为五队,一队在江中,两队停泊在东西两侧岸边,另外两队掩匿山后。敌军以为采石无兵,及近南岸,见宋军列阵相待,当涂人民观战助威者十数里不绝,方才大惊,欲退不能,只得前进。几百艘金军大船迎着江风,满载着金兵向南岸驶来。没有多少时间,金兵已经陆续登岸。

虞允文命令部将时俊率领步兵出击。时俊挥舞着双刀,带头冲向敌阵。兵士们士气高涨,拼命冲杀。金兵进军以来,从没有遭到过抵抗,一下子碰到这样强大的敌手,就都垮下来了。江面上的宋军战船,也向金军的大船冲去。宋水军多踏车海鳅船,大而灵活,而金军船只底平面积小,极不稳便,宋船乘势冲击,就像尖利的钢刀一样,插进金军的船队,把敌船拦腰截断。

敌船纷纷被撞沉。敌军一半落在水里淹死, 一半还在顽抗。太阳下山了,天色暗了下来,江面上的战斗还没有结束。这时候,正好有一批从光州逃回来的宋兵到了采石。虞允文要他们整好队伍,发给他们许多战旗和军鼓,从山后面摇动旗帜,敲着鼓绕到江边来。

江上的金兵听到南岸鼓声震天,看到山后无数旗帜在晃动,以为是宋军大批援兵到来,纷纷逃命。金军遭到意料不到的惨败,气得完颜亮暴跳如雷,将怒气全发泄在士兵身上,勒令第二天强渡长江,完不成任务者军法从事。

次日,虞允文又派新盛率水军主动进攻长江北岸的杨林渡口。金船出港,宋军用强弩劲射,又使用霹雳炮轰击,又大败金军。完颜亮见渡江失败,只得退回和州,接着逃往扬州。

金兵打了几次败仗,都害怕作战。有些将士暗地里商量逃走。完颜亮在进退无路的条件下,孤注一掷,命令金军三天内全部渡江南侵,否则一津处死。隔岸的宋军刚打了胜仗,士气商涨,严阵以待,金军强渡无望,而完颜亮一贯用法苛严,使金军将士进退两难。他们得知完颜雍已在辽阳称帝,并废完颜亮为庶人,便也思变,27日清晨完颜元宜率军杀死完颜亮。

在此次战役中,完颜亮总计率军60余万,而南宋举国能用之兵不到20万;没有绝世名将,只有一个不同军事的文弱书生,在南宋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此战之后,南宋迅速收复两淮地区,而金国遭此大败,新上位的金世宗为了稳定内部,派人到南宋议和,宋金战争又暂时停了下来。

南宋自保有余,进取不足;而金国遭此大败,元气大伤,也没能力南下;在之后近百年的相对和平时期里,金国统治阶级逐渐被富庶生活所腐朽,更没心思南下了。

南宋大臣虞允文为何能名垂青史呢?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大一统王朝都是名将辈出,但是国祚三百多年的宋朝历史上被我们熟知的将领却很少。其实,宋朝有一位文官,他一生几乎只打了一场战争,却被毛主席高度赞誉,并亲笔题写了“伟哉虞公,千古一人”,那么他指挥的这场战争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大家都知道,宋高宗赵构在称帝之后为了稳住自己的小朝廷就不断地向金国求和,还曾经在北伐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收了韩世忠、岳飞等人的兵权,又牺牲了岳飞的生命而与金国达成“绍兴和议”。但是这次和议带来的和平并没有持续太久。金国海陵王完颜亮称帝之后就再次整饬军队准备大规模南下。《宋史》记载,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亮以尚书右丞李通为大都督,造浮梁于淮水之上,遂自将来攻,兵号百万,远近大震”,此时赵构唯一能够想到的对策就是逃跑了,而宋朝部队在常年的战败中已经消磨了斗志。在完颜亮大军兵临采石之时,赵构又“成闵代(刘)锜、李显忠代(王)权”,并派虞允文前往敦促李显忠等人交割军权顺便犒师。

虞允文在李显忠之前到达采石之时,看到的却是“我师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的情形。其实出现这种情形去有原因的:第一、王权等人接受朝廷的诏令而去,当时奉命驻守的将士正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第二、将士们刚刚在王权的指挥下打了败仗,士气低迷;第三、敌我实力悬殊,要知道敌方是金国皇帝御驾亲征,而且号称拥兵百万,咱才只有一万八千人啊,这不是以卵击石吗!此时的虞允文其实也处于矛盾之中——他是奉皇帝之名前来犒师的,士兵们有没有斗志、这场战争赢了或者输了又和他有什么关系呢?但是现在大军压境,士兵们又没有指挥官,我不能眼睁睁看着长江天险失守啊!他的属下看出了他的矛盾心理,便提醒他:“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他人坏之,公任其咎乎?”意思是犒师才是您的本职工作,要是越职指挥军队,万一失败了,责任就全在你一人身上!而虞允文则回答:“危及社稷,吾将安避?”

决定于完颜亮决战到底之后,虞允文派间谍渡江侦察,得到的消息是金军昨日已经杀马祭天,约定明日渡江了,并且他此时也得知了对面金军的兵力——“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虞允文刚刚布完水军阵型之后,完颜亮便已经派数百艘战船渡江而来,而宋朝军队则在中路“海鳅船”的冲击、侧路戈船的突袭之下几乎将金国战船全部击沉,金国士兵“半死半战”。而此时恰好又有自光州溃败而来的宋朝军队,虞允文命他们手持宋军旗帜,从采石矶山后绕出,让完颜亮误以为是有宋朝大军来援。随后,宋朝军队又开始以劲弩射击。金国水军在损失四千余人之后开始撤退,而完颜亮则恼羞成怒,将这些败下阵来的士兵全部处死(敌兵不死于江者,亮悉敲杀之,怒其不出江也)。渡江不成,完颜亮只得放弃采石矶,帅军前往瓜州。

采石矶大捷是宋朝反抗金国入侵中少有的大胜,彻底打破了完颜亮吞并南宋的幻想,这场战争在宋孝宗时期被录入“中兴以来十三处战功”之中。而当时的名将刘锜在见到虞允文之后,拉着他的手说:“朝廷养兵三十年,一技不施,而大功乃出一儒生,我辈愧死矣!”一位儒生拯救了危难之中的南宋,也难怪毛主席夸他是“千古一人”了,而虞允文之所以能够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应该就是源自于他的爱国热忱吧!

虞允文领兵抗金

虞允文领兵抗金

1161年,金国皇帝完颜亮率领60万大军,分四路南下,妄图一举灭亡南宋。南宋的皇帝赵构这时已迁都临安(今杭州)。面对着来势汹汹的金兵,朝廷里许多人主张投降,但也有不少爱国将士表示要像岳飞那样,和金人决一死战,保住宋朝的半壁江山。

当时,在前线负责抵抗金兵的是大将军王权,这是个贪生怕死的家伙,在金军的进攻下节节败退,一直退到江南的采石矶;他知道大事不好,带着老婆和金银细软星夜逃离了阵地。将士们失去了主将,秩序顿时大乱。一旦金兵打过长江,采石就会失守,那临安也就危险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朝廷派了一位叫虞允文的文官去采石慰劳将士们。虞允文接到圣命,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往采石赶。沿途,他看到不少王权部下的士兵,三三两两地蹲在路边,解甲卸鞍,没精打采。虞允文跳下马,吃惊地问:“金兵们马上就要渡江,你们怎么还闲坐在这里?”士兵们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大将军都长了兔子腿,我们还留在这儿干什么呢!”虞允文一惊,糟糕!他纵马疾驰,很快进入采石,察看了地形,只见江对岸的金兵营寨相连,一眼望不到边际,隐约还听见人喊马嘶,军号阵阵。

金兵那么多人马,而王权留下的不过1.8万人马,无论如何,是对付不了比自己多30倍的金兵的。虞允文忧心如焚,连夜赶到离采石80里的芜湖,想请那里的守将助一臂之力。谁知芜湖也很吃紧,一点力量也抽不出来。虞允文只得折回采石,把散兵们招集起来,给大家鼓励。他说:“现在,敌我力量虽然悬殊很大,但长江天堑还在我们手中,只要大家鼓足勇气,奋勇杀敌,就一定能死中求生!”副将时俊大声道:“可我们是群龙无首呀!”虞允文心头一热,拍拍胸口道:“大敌当前,国事为重,如大家信得过我,我愿临时负责军务,同诸位一起与金兵决一死战!”将士们听了,激动万分,七嘴八舌地乱嚷道:“只要你当我们的元帅,我们愿以死报国!”“我们就叫你大将军,虞大将军!”虞允文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不免有些发虚,因为他仅仅是个中书舍人,皇帝没有圣旨,他竟敢在这儿称起了将军,万一传到京都,皇上是不会放过他的。想到这里,虞允文把心一横,责问自己:你呀你呀,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在考虑自己的得失呢!眼下,只要能打败金兵,怎么都行。和他一起来劳军的人都劝他,我们是来劳军的,何必冒这个风险呢?何况到了这个地步,也不怪我们,而我们却代他人受过,犯得着吗!还有人讽刺他,想当将军想疯了,跑到这里来过瘾。对于这些,虞允文全然不听,他说:“身为朝廷官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应该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国家养了我们这批人,难道我们就不能以死报国吗?”那些人看他态度如此坚决,深受感动,有的表示留下来,同他并肩作战;也有的连夜逃回了临安。事到如今,虞允文也顾不得许多了。

当夜,他和时俊等几位将官设什出一种用车轮激水,在水中行动很快的海鳅船来,并派工匠日以继夜地赶制了几十艘,把它们隐蔽在江边的港叉里,同时整顿军队,做好了迎战的准备;采石的老百姓听说要打金兵,纷纷跑来参战,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精神焕发,严阵以待。

再说江北的完颜亮,这时已做好一切渡江准备。到了初六那天,完颜亮身穿黄金甲,跳上指挥船,一声令下,成千上万艘战船从杨林渡口出发,乘着江风向江南扑来。不一会,金兵的先锋船就抵达了江南岸。站在指挥船上的完颜亮不禁一震,怪事,怎么连一点动静也没有?他想下令停止前进,但船速太快,怎么也停不下来,前面的船已经靠岸,后面的船在江中飘忽不定。

隐蔽在一块大青石后面的虞允文看到不少金兵已经登陆,拍拍时俊的肩膀:“时将军,你的胆略天下闻名,这回可得看你的了!”时俊抡起双刀,大吼一声,隐藏在草丛中的士兵们一起冲了出来,杀入敌阵,把还没站稳脚跟的金兵杀得呼爹喊娘,一败涂地。受伤残而未死的金兵个个如丧家之犬,跌跌冲冲地朝船上爬,往水里跳,鲜血把江水染得通红。

完颜亮看大事不好,慌忙下令后退,可后面的船却转不过身,进不得退不得,正在焦急之际,忽然从港叉里又窜出十几艘奇怪的大船,上面装着踏轮,在船上踏车的大多是民工。这些民工虽说是初次参战,但个个毫无惧色,吆喝连天,驾着海鳅船,乘凤破浪向金兵的船队猛撞过来,像一把锋利的钢刀把金兵的船队拦腰切断,然后分别加以围歼。

船上的、岸上的宋兵一边打一边喊:“胜利罗!我们胜利罗!”伴着呐喊声,岸边山头上还响起震耳欲聋的锣鼓声。那是从光州退下来的一群宋军,个个身负重伤,却要求参战,虞允文便叫他们隐蔽在山上敲锣打鼓,以助军威。

完颜亮更觉得诧异,也不是唱戏,他们怎么把锣鼓也搬来了?他睁大了眼睛往山上看,只见雾蒙蒙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隐约,又听见有人在狂呼:“接应的大军到咯!接应的大军到咯!”完颜亮吓得魂飞魄散,跺着脚在船上喊:“退兵,马上退兵!”就在这时,岸边的竹林里陡然飞出无数金箭,把船上的,水中的金兵射得死的死,伤的伤,完颜亮的肩上也挨了一箭,要不是跑得快,肯定会死于乱箭之下。?

这些神臂弩,也是虞允文特意安排的。

完颜亮气咻咻地回到江北岸,一点人数,竟少了十几万,气得他吹胡子瞪眼,双脚直跳。

虞允文还不肯罢休,当晚又派人潜过江来,偷袭放了一把大火,将金兵泊在杨林河道里的船只烧成一片灰烬。完颜亮咬牙切齿地说:“好一个虞允文,你等着吧!”他思来想去,觉得不能光来硬的,得换个手法。于是,连夜写了封信,叫人悄悄送到采石虞允文帐中,信中写道:“我原以为镇守采石的是王权,没想到是你——一个小小的中书舍人!交战时,我看你进退有方,临危不乱,我打心眼里佩服你,如果你愿投降,我一定封你为丞相,我知道,赵构是瞧不起你的,你冒充大将军,回去定会有杀身之祸,绝无好的结果。”虞允文接到信,冷冷一笑,当场把信撕得粉碎。

完颜亮看诱降不行,又派人过来传话:“你要是还执迷不悟,我将从瓜州(扬州境内的长江入口处)渡江,到那时,我要把你剁成肉酱!”虞允文挥笔写了封回信,绑在箭上,叫弓弩手乘上小船,从江心射了过去。完颜亮展开信一看,只见上面写道:“不必虚张声势,故意恫吓。你若从瓜州渡江,我一定在那里恭候!”完颜亮越看越来气,咆哮一声,抡起大刀,将那个捡信的小校砍成两截,即刻传令:“速速进兵,速速进兵!”下半夜,天空飘起了雪花,完颜亮驱赶着他的部队踏上了去瓜州的路。

江南岸的大道上,虞允文正带着一百多个骑兵,飞速向瓜州对岸的京口(镇江)进发,他打算在金兵到达瓜州之前赶到那里,去拜会守在那里的老将军刘愬,一起商量对策一走进刘愬的大帐,虞允文瞥见帐中放着一盆将要熄灭的碳火,刘愬半躺在榻上,满脸愁容地望着窗外。当虞允文披着一身雪花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激动得坐了起来,未曾开口,深陷的眼窝里便滚出了两行浊黄的泪珠。

虞允文知道,老将军抗金一辈子,被朝廷弄得心灰意冷,正想安慰几句,刘愬抓起他的手抖个不停,连声道:“知道了,你在采石痛击金兵的事我全知道了。朝廷养兵30年,竟让你这样一个书生立了大功,真让我们这些武将羞愧,羞愧呀!”虞允文忙道:“老将军,别这么说,你这一辈子锐意抗金,为国家立下无数战功,舍人怎能与你相比!”接着,他向刘愬报告,完颜亮已向对岸的瓜州扑来!刘愬一愣:“什么时候?”“昨天下半夜……”刘愬正想说什么,忽然不吱声了。虞允文再三追问,他把头直摇:“金兵来了30万,而京口之兵才有5万……”说完他往榻上一仰,喃喃自语:“来吧,来吧,反正我只剩下这把老骨头了!”虞允文再也不能平静,激情满怀地说:“老将军,想当初你并非这样,今天怎么变得如此消沉?”他说起了采石1.8万宋兵浴血抗金的场面,说起了威力无比的海鳅船和神臂弩。刘愬听得两眼熠熠闪光。不住地点头。虞允文又将完颜亮写的恫吓信的内容说给刘愬听,刘愬气得两眼喷火,霍地站起,叫人赶快备马,他要和虞允文一起去江边巡视。

虞允文扳着他的肩膀,劝他好好养息。刘愬大声道:“都火烧眉毛了,还管那些干什么!”江湾里,停泊着一百多艘破旧的战船,虞允文万分欣喜,当下请来二百多名士兵,让他们把船分成10组,每组10艘,用铁链连接起来;同时,又派人到附近乡下借了些水车上的踏轮,装到船尾。不到三个时辰,一排海鳅船便整齐地停在岸边。虞允文灵机一动,又在每艘船上搭起了木架,用彩纸糊得花花绿绿,船头插着宋军的大旗,请刘愬将军登上船头,到江中巡视。

一切安排停当,金兵的先头部队已抵达对岸瓜州了。

金兵从黑夜走到天阴,走得人困马乏,不知走了多久,队伍才进入瓜州地界。

完颜亮抹了一把额头上的雪水和汗水,眯眼瞅着江面。这一带比采石江面平缓得多,看来,水也不太深;从这里过江,十拿九稳。蓦然间,他想起当年梁红玉、韩世忠击鼓抗金的场面,真像有无数面战鼓咚咚地响个不停。

那时,他还是个小校,跟随兀术元帅打到这里,差点被宋兵捉住……不想这些了!他挥挥手,赶走这些不愉快的记忆。这时,副将完颜铁纵马来到他的身边,挥手朝江上一指:“元帅,你看!”只见江中的雾气中,一艘“战舰”正围着江中的金山试航,船头旌旗飞舞,刀枪闪亮;一阵江风吹过,送来阵阵鼓乐之声,数不清的海螺、唢呐一起吹响,把江水震得沸沸扬扬,像开了锅一样。

将士们伸颈侧目,不禁想起采石江面上的海鳅船,个个脸色发白,两腿发抖。

完颜亮看了一会,狂笑道:“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不过是纸船罢了!”完颜铁结结巴巴地附和着说:“纸船,是纸船!”完颜亮挥着马鞭朝江中一指,命令完颜铁带人下水试试深浅,完颜铁不敢不下,但心中却恨透了完颜亮。昨天,他的表弟,就是那个在江滩上捡到信的小校,把信送到大帐,这个老贼竟一刀把他剁了。当时,完颜铁立在一边,真想跳出来给完颜亮一箭,但他忍住了,毕竟是大金的副将啊。可现在,这个老贼竟然把他往死路上送。他用手试了试水,冰凉彻骨,扭头看看立在岸上的完颜亮,两眼正直勾勾地盯着他,那神情好像在说:“下,快下!”他把眼一闭,纵身扑到水中。后面的几个士兵也跟着下水。那艘“战舰”离他很近很近,朦胧中,他仿佛看见当年的韩世忠正威风凛凛地立在船头,吓得他“哎呀”一声,拼命往岸边游。

大堤上,完颜亮已发布了命令:“明日凌晨渡江,后退者死!”完颜铁一身湿淋淋的,在采石一战中留下的伤口被江水一泡,更是疼痛难忍,他暗暗打了主意,是被江水淹死?还是和宋军战死?要么被完颜亮折磨死!死,死,死,反正是一死,不如跟完颜亮这个老贼拼了!夜里,他把贴心的几个弓弩手召进军帐,把想谋杀完颜亮的想法告诉了大家,顿时得到众人的响应。三更天时,他们手执弓箭,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进了完颜亮的大帐。

完颜亮正在做着过江的美梦,被一阵嚓嚓嚓的脚步声惊醒,他霍地坐起,只听“嗖”的一声,一支羽箭从他的耳轮边擦过,抓起箭一看,正是自己军中的箭。他料到不好,正欲取箭反射,又飞来一支,正中他的肩胛。他咆哮起来,脚一跺,牙一咬,猛地把筋拔出,顿时,血如泉涌。他伸开五指将伤口一按,抄起鬼头刀,正是往外闯,完颜铁飞步而入,叫道:“老贼,你的末日到了!”一拳打去,把完颜亮打倒在地,一边大叫:“放箭!”十个弓弩手一起冲进大帐,“嗖嗖嗖”地乱放一气,一支支羽箭射满了完颜铁的全身。完颜亮挣扎着站起,怒视着完颜铁,嘴唇不住地抖动。完颜铁扑上去,抓起一根牛皮绳住他的脖子上一勒,完颜亮立时两眼圆睁,手脚乱动,下一会便断了气。

完颜铁举臂一呼:“传我的命令,北撤30里!”天亮时,积雪还未化尽,完颜铁派人到江南送来一份议和书,还带来完颜亮已被处死的消息。那一天,是公元1161年11月27日。

金兵终于打垮了,宋朝的江山终于保住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79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