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邦能最后称帝,不止是赢在战争上还赢在演技上

众妙之门 2023-06-26 07:11:49

刘邦能最后称帝,不止是赢在战争上还赢在演技上

自古以来,坐江山的皇帝都需要人来吹捧。不吹,故事不够;不捧,名头不响。这是个技术活,也有艺术性。这个事干好了,后面的很多事就跟着成了。

比如天下倒秦时,刘邦也起来歌鸣,但那么多山头,大小军阀,他算老几?他倒放得开,“意豁如也”“好为大言”,经常吹牛,但那只是在沛县丰邑的地盘上。往大了说,他去过大梁城和咸阳。去大梁城时,他靠道上朋友的招待;去咸阳时,他则为亭长差事上的“公务”,虽见过世面,但也有限。

县上的干部萧何就对他有个基本判断—“少成事”,说到底,他只是个混县城和小镇街头的好事者。这样的人突然扯旗称“沛公”,就凭他手下那点人马,谁认?乱世动作,三分实力,七分裹挟。裹挟事大。没人认,就没戏。没戏,你裹谁?挟谁?所以,刘邦虽不读书,史家却好论“高祖文章”,这里面有个门道。

项羽渡江,基本盘是八千江东子弟,越闹越大,是因为霸王确实能打。刘邦从沛县带出三千人,当然也打,但细究则以讲故事为主。也就是说,项羽只有一杆子,而刘邦有两杆子。他的倒秦比项羽多一杆子。

刘邦方面讲故事最好的两人是他最亲密的战友和朋友,一个是吕后,一个是张良。

刘邦还在芒砀山里打游击那会儿,吕后就在沛县城中讲故事了。她说没人能找到刘季藏匿的地方,但我一找一个准。为什么呢?因为“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我每次都望着天上的云走,“故从往常得季”。吕后很聪明,拿捏得稳,讲完后,从不问“你们信吗”?这就让效果很好。沛县的好事者都信了,他们愿意信天上“云气”的选择。很多人立刻就在心里把刘邦当成了适合追随的大哥。同样的效果,项羽得在战场上哼哧哼哧砍多少刀啊!

可是起义倒秦,有时候也是很幽默的。

张良的故事,则是那句“沛公殆天授”。这句话真是绝了。张良不愧是汉军情报战线上的杰出领导人和统战艺术界的大师,深刻掌握着当时群众的心理啊。

不管你们怎么说,我们就一句“殆天授”,居然讲得刘邦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就连军阀圈里也渐渐流传起沛公“大度”,带个“皇帝样儿”的故事来。那年鸿门谈判后,项羽代表倒秦委员会主持大局,安排刘邦去偏僻的巴蜀汉中搞监视居住,多少人跟在队伍后面走?所以说,项羽是输在不会讲故事上啊。

吕后讲的故事,刘邦自己虽不信,但也不得不佩服吕后的高明,因为效果很好,打游击时最需要。所以,《史记》上说,“高祖心喜”。张良讲的故事,则此一时彼一时。人枪渐多,地盘日广,刘邦的自信便与当日混沛县的刘季大不同,再“云气”,就真是“妇人”之言了,如何拿到会上讲?还是“殆天授”好。

张良的故事讲起来有高度,用起来丰俭由人。古今之变、天人之际,都有了,真正的汉军“一家之言”,真是用到哪里哪里灵。试想,要是项羽方面悔不当初,也搞个“项王殆天授”,得多露怯?这就叫在政治上丢了大分,把自己搞得步步被动。所以,刘邦对手下都是骂骂咧咧,唯独对张良总是客客气气。不是刘邦在张良面前装贵族、演修养,他是真服气。

刘邦本来是条咸鱼,凭借一点,后来居上逆袭项羽

相信喜欢历史的朋友们都听说过刘邦这个人,他是我国第二个封建王朝“汉”的开国皇帝,从地痞草莽之中崛起,从一个小小的亭长,当到了一国之君。我想其中的曲折是大家难以想象的。在沛县这样的一个小地方,硬生生的杀出一条血路,将各路诸侯打败,一举推翻了秦二世昏庸的统治,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王朝:大汉王朝。之后的大汉更是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帝国之一,所谓汉唐盛世,自是汉起。

秦始皇东巡驾崩后,秦王朝的社会矛盾就再也压制不住了,各路诸侯纷纷揭竿而起,陈胜、吴广和六国各国的复国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其中霸王项羽不甘人后,楚国的复国更是其势如火,一发不可收拾。此时的刘邦只是小小的一个亭长,但是他的志气却很高,他曾经看过秦始皇的出行,见到秦始皇豪华的车辇,扬长的队伍,发出了大丈夫就该像秦始皇一样的感叹,当时旁边的人不屑的嗤笑他,没有想到多年后刘邦的一句感慨竟然成为了真事。

刘邦原本就是农家出身,但是他却不事生产,不务农耕。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懒汉,成天只知道和一群狐朋狗友混在一起,但是事实上因为刘邦的为人豁达,使得他在他的朋友们的心目中威望很高,更是为了朋友不惜逃亡在山中,将一个刑徒给释放了。正是他的豁达大度的举动,使得他在沛县的声望慢慢提高,大泽乡起义后,沛令十分的恐慌,刘邦的好朋友萧何就劝他找回刘邦。刘邦一回到沛县就杀死了沛令,举兵起义响应了大泽乡。

刘邦的开国大业迈出了他的一小步,但是在诸侯林立的秦末,他的三千子弟可远远不够。不仅仅是陈胜、吴广,还有六国的遗民也在虎视眈眈的准备复国,其中又以项羽的实力最为强盛。项羽刚一起义就得到了精兵八千人,并且项羽骁勇善战,之后更是直接渡过了长江,向北方进攻,一路势如破竹,并且在途中吸纳了多股起义军,队伍迅速的扩大到十几万人,刘邦的小股势力根本无法与项羽抗衡。

而此时的赵国复国受到了巨大的危机,秦朝陈兵30万,势要灭亡赵国,但是项羽破釜沉舟之下,以少胜多拯救了赵国,项羽的威名达到了巅峰。刘邦终于在此时发力,率先攻入了咸阳,子婴向刘邦投降。但是刘邦仍然无法与项羽抗衡,项羽得知刘邦入咸阳之后,立刻举兵杀进,屠城三日,更是杀死了向刘邦投降的子婴,但是民心却悄悄地靠在了刘邦的身上了。

虽然刘邦无法与项羽抗衡,但是他采用了缓称王的战略,假意向项羽称臣,接受项羽的分封,进入了蜀地缓慢的发展。最终项羽漏出了破绽,项羽刺杀楚王,这使他丢失了民心,各个地方都要反他,刘邦趁着项羽出兵之际,一举兵发汉中,经过多年发展的刘邦已经非常强大,最终项羽兵败,乌江自刎。刘邦终于登上了人生的巅峰,在公元202年,经过三请三辞后登基称帝。

有人说,刘邦根本比不上项羽,他的成功是靠着萧何、韩信、张良,但是试问:为什么这些良才要跟随他呢?当然是因为刘邦本身就拥有过人之处,事实上,刘邦这个人颇具胆色,而且从小就有志气,又拥有识人之能,他在沛县的玩伴很多都成为了他开国的左膀右臂,并且他又不像项羽一样心高气傲目中无人,十分的有自知之明,这才使得刘邦能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

以上就是刘邦咸鱼翻身的历史,如有不正之处,各位看官尽管批评指正。

刘邦李渊历史如果李渊和刘邦同处于一个时代,你认为最终谁会是皇帝呢?

个人觉得,如果你就单单是指把李渊、刘邦这两个人放在一个时代,而不包括他们的家族、将领和其他的一些东西的话,仅凭个人的话,我个人觉得如果刘邦和李渊争皇帝,还是刘邦会把李渊打趴下,刘邦会当皇帝,李渊则只能成为阶下囚。个人觉得理由如下:

1、个人能力

中国历来当能当上皇帝的百分之九十九是因为有自己家族的帮忙,中国历史上完全靠白手之家,也不依靠任何家族和家世的皇帝大概也只有刘邦和朱元璋两人而已,有人可能会说刘备也是,的确刘备是织布鞋起家的皇帝,但是他可是汉朝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啊,他可以说是皇族中人啊,如果他不是天天都在说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又有着皇叔的名头,我敢说没有人会搭理他。所以说家族对于一个想要当皇帝的人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刘邦却能在没有家族的帮忙下,白手起家当皇帝,足以说明他的能力要比李渊大。

刘邦出生于市井之家,他的家族无权无柄,刘邦在没有做皇帝之前做的最大的官就是秦时的沛县泗水的亭长,管辖的范围不过是方圆十里。所以可以做说刘邦做皇帝没有借助任何的家族势力,他完全是白手起家的。

《汉纪》记载:“高祖起于布衣之中奋剑而取天下” 然后李渊则不同,他在未当上皇帝之前,是隋朝的唐国公,李渊能夺取天下可以说很大部分是因为其家族的功劳,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他的李氏家族是北周的八大柱国之一,也是纵横历史近200年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中的其中一家,可以说李渊的家族极其的显赫,在当时他的李家与宇文家、元家、独孤家、赵家、于家、侯莫陈等八家贵族垄断了当时的政治权力,从西魏到北周再到隋所有的王朝皇室全部出自于这八家,如宇文泰子孙为北周皇族、大将军杨忠子孙为隋朝皇族,可以说在当时天下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这八家做主。可以说李渊能坐上皇帝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家族,若无李氏这个家族的存在,则以李渊的本事很难能在隋那乱世中崛起。那肯定会有人说不是还有李世民吗?这个我只能说李世民有军事才能,也很能干,但是前期如果李世民不是李家的子孙,谁又知道李世民呢?所以可以说李渊若无李家这么一块金字招牌,则开国的机会很渺茫,或者说即时能开国也不会那么的轻松。

《旧唐书》记载:“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姓李氏,讳渊。其先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暠七代孙也。暠生歆。歆生重耳,仕魏为弘农太守。重耳生熙,为金门镇将,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仪凤中,追尊宣皇帝。熙生天锡,仕魏为幢主。大统中,赠司空。仪凤中,追尊光皇帝。皇祖讳虎,后魏左仆射,封陇西郡公,与周文帝及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以功参佐命,当时称为“八柱国家”,仍赐姓大野氏。周受禅,追封唐国公,谥曰襄。至隋文帝作相,还复本姓。” 所以在家世上,显然李渊吊打刘邦了,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若李渊与刘邦都没有家族的帮忙,则显然刘邦的当上皇帝的机会要更大,甚至可以说李渊若无家族的帮忙则势必会被刘邦吊打。

2、人才的吸引力

在古代要想打胜战靠的就是人才,如果你手底下没有足够多的人才,等待你的就只是灭亡,更别谈建国做开国皇帝啦。这个很显然,刘邦的人才吸引力要比李渊强。

刘邦为什么能称帝,除了他本身有本事,也聪明之外,就是他的个人魅力非常之大,也就是吸引人才的能力很强。在刘邦起兵之时,就有萧何、曹参、樊哙等人的追随,后期更是由张良、周勃、灌婴、韩信、张敖、郦商、夏侯婴等众多名臣武将的辅佐,西汉榜上有名的开国功臣就多达145位,可想而知在当时刘邦的身边聚集了多少的人才。可以说刘邦能当上皇帝,绝对部分是靠着这些人才能登上帝位,那么这些人为什么愿意跟随他呢?以刘邦这种谋略比上萧何、武力比不上樊哙、军事能力比不上韩信的性格他何以能服众呢?只能说他的人格魅力真的很大,他有种可以让人心甘情愿为之效劳的能力,除了这个原因,我觉得就没什么可解释的啦。

那么李渊的吸引人才的能力如何呢?我想说李渊肯定也能吸引到人才,但绝对没有刘邦的那么强,我们可以看看李世民所立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也就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在这24位功臣中有18位是官宦之后,这些要吗是李家的世交,要吗是李家的姻亲,可以他们投靠过来不是看李世民的面子,而是李家这块金子招牌,那么肯定会有问不是还是另外6位吗?我们看看这六位都是谁,魏征、尉迟敬德、张亮、程咬金、李勣、秦叔宝,而在这六位中有五位是瓦岗旧将,另外一位尉迟敬德也是刘武周的旧将,这六人都是各自的主公被灭之后才相继投降于李家的。可以这么说李家的开国功臣中没有一个是因为李渊或者是李世民的个人魅力投靠过来,更多的是看在李家这块金字招牌上。

所以可以说如果刘邦和李渊处在同一个时代,个人觉得在人才上,李渊绝对要比刘邦弱,而在古代打天下很大一部分就是靠人才,如果你的谋臣不行,武将也不行,那么你绝对不可能会夺的天下。所以可以从人才的吸引力上来看,刘邦还是完胜李渊。

3、起义之前各自的状况

刘邦在起义之前手底下仅仅只有几十号人,而且这几十号人还都是农民,可以说要兵没兵,要人没人,要城没城,要粮没粮,他完全就是一个四无的起义者,而李渊则不同,他在起义之前就是太原的留守,手底下有精兵数万,更有李世民精心培养的三千玄甲骑兵,可以说李渊在起义的时候是要兵有兵、要粮有量、要人有人,要城有城啊,这样的实力,刘邦断然是不能比的,可以我们都知道后来刘邦花了七年干翻了所有的敌对者创立了大汉王朝,而李渊也花了七年的时候干翻了所有的敌对者创立了大唐王朝,两者拥有不一样的实力,但却花了相同的时间统一了中国,可想而知谁更厉害,答案当然是刘邦啦,刘邦仅凭借起家的几十号人就能在七年的时间统一全国,而李渊却在兵精粮足的情况下也花了七年才统一全国,这里谁都看得出来哪个更厉害。

不过可能会有人说,刘邦能那么快统一全国,那是因为文有张良、萧何这样的谋臣,武有韩信这样的军神在,所以刘邦才能那么的统一,但是别忘了,李渊那个时候也有啊,李渊文有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武也有秦叔宝、程咬金啊,而且李渊还有着后世被称为军神的李靖,和文武双全的李勣这两个神一般的双李在啊,难道就不行吗?

所以综上所述,所以个人觉得如果李渊和刘邦同处于一个时代,我觉得最终还是会是刘邦当上皇帝。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刘邦和李渊都是一代雄主,他们都是对中华民族有贡献的明君,正式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大汉和大唐这两个扬名于世界的盛世王朝,我们才能被世界成为汉人或者唐人,我们才能在数千年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当然这些仅仅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薄的见解,若有误莫怪,我虚心接受批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77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