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作为“五子良将”之一,本身就很具有话题性。加上张辽为人忠义勇敢,胆大心细,有勇用谋,各类文学作品对张辽的描写繁多也就不奇怪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词作
三国时繁钦作品《征天山赋》,主要描写张辽征讨陈兰、梅成时的状况。赋题写明:“丞相武平侯曹公东征,临川未济,群舒蠢动,割有灊、六,乃俾上将荡寇将军张辽治兵南岳之阳。”
清末民初时期学者古直《曹子建诗笺》指出,陈思王曹植的作品《白马篇》中的主角,是以张辽于207年征讨乌桓时的形象为创作原型的。南北朝时的文学作品中,庾信《哀江南赋》有“张辽临于赤壁,王濬下于巴丘。乍风惊而射火,或箭重而回舟。未辨声于黄盖,已先沈于杜侯。落帆黄鹤之浦,藏船鹦鹉之洲”之句。
杂剧
元代杂剧中,张辽主要有两个身份:一是吕布手下“八健将”之一,二是曹操的亲随军师,更有“百计张辽”之称。托名关汉卿所作的杂剧《关云长千里独行》中,张辽的开场白就已道出其出身:“笔头扫出千条计,腹内包藏七字书。小官姓张名辽,字文远。幼习儒业,颇看韬略之书。先曾在吕布之下为健将,后在于曹丞相手下为参谋。”
而在不少杂剧剧目,张辽与许褚分别担任曹操军中重要的文武代表,二人经常作为曹操的心腹爱将而并列。如《刘玄德醉走黄鹤楼》中有“曹操以雄兵百万,虎将千员。左有百计张辽,右有九牛许褚,独霸许,虎视中原”句,《诸葛亮博望烧屯》中则有“则仗着主公前关将张飞,那里怕他曹操下张辽许褚,更共那孙权行鲁肃周瑜”句。《三国志平话》中,张辽仍然担任曹军军师,有“智囊先生”的称号。
《三国演义》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张辽的历程大概依循正史而为。《三国演义》有两个回目出现张辽的名字,分别是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与及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他先为吕布部将,多番令曹军陷于苦战,其武勇连关羽亦甚称道,他曾对张飞说:“此人(张辽)武艺,不在你我之下。” 《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壬午本,则保留了张辽的相貌特征:“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年二十岁,官授骑都尉,雁门马邑人也,姓张,名辽,字文远”。
后来,吕布战败遭擒,张辽亦成为战俘,于白门楼上表现刚烈,骂吕布为“匹夫”,大呼曹操为“国贼”,视死如归。曹操下令绞杀吕布后,刘备、关羽为张辽求情,曹操便待张辽以上宾之礼。张辽感其恩情,于是投降,自此成为曹操将领。
第二十五回中,曹操在下邳城外的土山上包围关羽,张辽请缨劝说关羽暂降曹军,以报关羽白门楼相救之恩。关羽降曹期间,张辽一直担任曹操与关羽之间的协调者与斡旋者。后来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被夏侯惇追赶纠缠,亦赖张辽赶至拆解二人纷争,让关羽可以顺利离开曹营。 张辽跟随曹操后,一直随军征讨,不久参与官渡之战以及平河北之战,先后大战张郃,斩蒋奇,大败袁尚、沮鹄。
在追击袁熙、袁尚时张辽受曹操任命,秉持军麾,担任首将,率领许褚、于禁、徐晃迎击乌桓军,张辽更亲斩乌桓单于蹋顿,建立诸多战功。
曹操南下追击刘备于长坂时,张飞据桥拒守,曹操一时被其气焰吓退。张辽从后追上曹操,分析张飞只有一人,不足深惧,宜重新追击。
赤壁之战时,张辽与许褚一起担任“护卫往来监战使”,当孙权军中的黄盖以诈降计发动火攻时,曹操形势艰险,张辽亲载小舟渡曹操脱难,并射伤黄盖。曹军战败撤退期间,张辽一直护卫著曹操,为其抵敌吕蒙、张飞,最后曹军受关羽堵截,张辽的出现令关羽动故旧之情,放过曹操,曹操才得免于难。赤壁战后,曹操命张辽为主将,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
第五十三回中,孙权亲临合肥战线,与张辽经历多场战争,均未能攻克合肥,其将领太史慈使计派遣吴兵混入魏军城中,打算结连张辽军中的养马后槽一起制造祸乱骚扰魏军,而张辽则冷静悉破策略,号令全军不反者皆静坐,没多久副将李典便抓住了吴兵及后槽,张辽更将计就计引太史慈入城,对其伏击,最后令太史慈伤重身死。第六十七回,孙权乘曹操远在汉中的时机,再次引军进攻合肥,张辽在曹操密令的指示下,灵活调动军队,大败孙权军队。
最后,张辽随曹丕以大船征伐江东,军队被徐盛所击败。曹丕登岸逃亡时,吴将丁奉从岸边杀至,张辽为保护曹丕上前迎敌,却被丁奉以箭射其腰,回营后不治身亡,曹丕厚葬之。及至魏将曹真、司马懿主理对蜀战争之时,以张辽之子张虎及乐进之子乐綝二人为军锋,可惜二人表现平庸。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诸侯彼此攻伐不断,百姓也因此苦不堪言,最终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而既然有战争的存在,自然也会有众多军事将领在战争中大放异彩。蜀汉有关张马赵黄,江表有江表十二虎臣,曹魏又有五子良将。而张辽便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他曾追随董卓吕布,后来在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
后来更是在曹营中参与了官渡之战、辽东之战和赤壁之战,有斩杀蹋顿、射伤黄盖之战绩。而其与太史慈的一场大战更是有名。那么张辽是如何一战斩杀太史慈的,他最终的结局又如何呢?以下便是个人的观点。
第一,在合肥之战中,张辽反计太史慈,太史慈身中数箭,随后重伤而死。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时马邑之谋的发起者聂壹的后人,为避讳,其家族改姓为张。张辽的武力过人,是曹魏的名将之一。
而其敌手太史慈却也是东吴阵营中不可多得的武将。其实远在合肥之战前,张辽与太史慈便曾经交过手,二人在战场上大战五十回合,也仍然未分出胜负。可见这二人的实力相差不多。在之后的合肥之战中,还是张辽用计才反杀太史慈的。
公元215年,曹魏派薛悌前往合肥带给张辽一函,命令驻扎合肥的张辽镇守疆土,力保不失。之后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征讨合肥,张辽也是不负众望,尽管处于兵力不足的极大劣势中,但乘东吴大军尚未集结之前,出其不意,率八百壮士突袭吴军,立斩数名将领。
扰乱了敌方的军心,以后多日攻打合肥,围攻张辽,也没有能够打下张辽。之后孙权撤退之际,张辽更是乘胜追击,大杀吴军。而此时的太史慈更是中了张辽之计,攻城时遇到埋伏,身中数箭,重伤而死。
第二,从演义及正史角度,分析张辽一战斩杀太史慈的真实性。据演义记载,太史慈在跟随孙权攻打合肥的过程中,部下戈定与后槽献计,欲趁曹军大胜之际攻击曹军,但却被张辽识破,并依计破计,引诱太史慈前来。
而太史慈也并不知此为计,见城中有火,又大开城门,只觉得自己的计谋成功了,于是挺枪纵马先入。但没想到一入城中,张辽埋伏好的弓箭手便万箭齐发,太史慈急退,但因躲闪不及,身中数箭,虽有麾下陆逊,董袭杀出,营救太史慈,但其最终也是身受重伤,不治而亡。
但这样的结局,仅仅是演义中所描述的,与历史事实极不符合。张辽虽然与太史慈有过几次对阵,但太史慈的死却也不是中了张辽的埋伏才死的。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06年,太史慈病逝。在其临死之前,太史慈曾说道:
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可见其对自己出身未捷身先死的无奈与愤恨。而既然太史慈公元206年就死了,那又怎么会参加公元215年的合肥之战呢?所以说,张辽一战斩杀太史慈有演义夸张的成分,不可当真。
第三,张辽身为曹魏大将,为曹魏南征北战,在作战过程中不幸病逝江都。张辽一生可谓是所向披靡,否则他也不会成为曹营五子良将之一。那么张辽最终的结局如何呢?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张辽奉命还屯雍丘,却在此得病。此时掌权的曹丕派遣侍中刘晔带著太医审视其疾,据《三国志》记载:
汉三公病,遣中黄门问病。魏、晋则黄门郎,尤重者或侍中。辽位未至公,而遣侍中,盖宠之也。
可见张辽在曹营中的地位。而此时的张辽之病久未痊愈,也为后来张辽病逝江都埋下伏笔。
而张辽病中,孙权再次背叛曹魏。曹丕派张辽乘舟到海陵临江驻防。或许是合肥之战给孙权带来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在知晓张辽出兵作战时,即使张辽处于病中,仍然对其忌惮不已,告诫麾下众将不要因其病重就轻视,对待张辽要十分小心谨慎,不敢轻举妄动。同年,张辽与诸将同破吴将吕范,但也因此,使得他的病情更加严重,最后终于在江都逝世,而一代名将就此陨落。曹丕为之流涕,谥曰刚侯。
由此可知,曹魏大将张辽是用计反杀太史慈的,但毕竟只是演义,并没有什么依据。而张辽的结局,也是逃不过战死沙场的宿命,最终病逝江都。
所谓?五子良将?,指的是汉末三国时期曹操部下五员大将,他们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上述五人的列传合为一传,并在评论中说道:?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后人因称五人为?魏五子?或?五子良将?。
张辽
居于五子良将之首。
张辽字文远,三国时魏国雁门马邑人,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在合肥郊外逍遥津率领八百勇士大败孙权十万大军,且差点活捉孙权,创造了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著名战例,这一战,张辽威震江东,名扬天下,吴国的孩童哭声不止,其母亲说:?张辽来了?,孩童就不敢再哭了。张辽官至前将军、征东将军、晋阳侯。曹丕践祚,仍令张辽守御孙权。黄初二年,张辽屯雍丘,染病。张辽大病期间,孙权依旧对其非常忌惮。黄初三年,张辽不负众望,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张辽病笃,病逝于江都,谥刚侯。卒年五十四岁。
乐进
居于五子良将之臂。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容貌短小,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
东汉末年名将,曹操帐下将领。以胆识英烈最早投奔曹操,为帐前吏。随军多年,南征北战,战功无数,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绍子谭、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乐进与张辽、于禁、张郃、徐晃号为名将。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从平荆州,留屯襄阳,进击关羽、苏非等人,击退其众,南郡诸郡的山谷蛮夷都前往乐进处投降。后来从曹操征孙权,假进节。曹操回师后,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又以乐进数有军功,迁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逝世,谥曰威侯。
张郃
居于五子良将之躯。
张郃字儁乂,河间鄚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官至征西车骑将军。谥曰壮侯。张郃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将领,他先后跟随韩馥、袁绍。官渡之战中,张郃率部投降了曹操,为曹操平定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于曹魏建立后加封为征西车骑将军。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正是张郃在街亭击败了蜀国大将马谡,挽狂澜于既倒。陈寿于《三国志》中评价张郃?以巧变为称?。张郃多次抵御蜀汉诸葛亮的进攻,于公元231年在木门道被诸葛亮设伏射死。谥曰壮侯。
于禁
居于五子良将之胯。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三国时期曹魏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官至左将军,假节钺。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使一代名将晚节不保。吕蒙攻陷荆州后于禁被释放返魏,奉命镇守曹操陵墓。曹丕遣人将于禁战败乞降等事画于陵壁,于禁看后惭愧发病而死。谥曰厉侯。
徐晃
居于五子良将之足。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原为军阀杨奉的部下任骑都尉。公元196年,曹操击败杨奉后投靠曹操。参加过多次重大作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治军有方。曹操曾称赞徐晃:?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在曹操军中历任裨将军、偏将军、横野将军、平寇将军。官渡之战中烧毁袁绍的后勤粮草有功,加封都亭侯。曹丕称帝登基后官拜右将军,封逯乡侯,后进封杨侯。击败刘备于上庸后,驻守阳平关,改封阳平侯,假节钺,食邑3000。徐晃对曹氏集团忠心耿耿,曾说过:?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公元227年病死,死后谥壮侯。
张辽(169—222)字文远,汉族,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城区大夫庄)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官至前将军、征东将军、晋阳侯。后人将他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的“五子良将”。
《三国志11》张辽形象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本聂壹之后,为避灾祸改姓张。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昔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及吕布败亡,归曹操。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辽随曹军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斩乌丸单于蹋顿于白狼山,又讨平梅成、陈兰等贼寇。曹操赤壁败退,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引军入寇,张辽率队迎击,以八百之众袭孙权先锋,挫其锐气,放冷箭暗射勇将太史慈,后孙权军感染瘟疫,敌军十万退却,追击时,差点活捉孙权,威震敌国,名扬天下,拜为征东将军。曹丕践祚,仍令张辽守御孙权。黄初二年,张辽屯雍丘,染病。张辽大病期间,孙权尚不敢与其一战。吴国有小孩哭声不止,其母言:“张辽来了”,孩童即无再啼。黄初三年,抱病退吴将吕范。辽病笃,卒于江都,谥刚侯。卒年五十四岁。
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 张辽像
[1]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三国志·乐进传》 张辽为孙权所围,辽溃围出,复入,权众破走,由是威震江东。儿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辽恐之。《太平御览》卷279引——《魏略》 魏文帝叹息顾左右曰:“此亦古之召虎也。”——《三国志·张辽传》 孙权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三国志·张辽传》 陈寿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张文远身先士卒,果立殊功。——《全唐文》 (李)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旧五代史 列传五 李存孝传》 张辽走孙权于合肥,郭淮拒蜀军于阳平,徐晃却关羽于樊,皆以少制众,分方面忧。——《容斋随笔》 諕杀江南众小儿,张辽名字透深闺。才闻乳母低声说,夜静更阑不敢啼。——《三国演义》
初遇曹操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是聂壹之后人,为了避乖辟怨,遂改张姓。张辽少年时便已举郡吏。汉季之期,并州刺史丁原以张辽武力过人,召其为从事,命辽带兵往赴京都。何进又遣张辽往河北募兵,共得千馀人。辽募兵尚未还,而京中何进已因剿宦失败而死,因此张辽所领兵尽归董卓所有。董卓死时,张辽统兵归属于吕布,迁任骑都尉(相当于骑兵队长,地位略低于将军)。 后来,吕布为李傕所击败,张辽跟从吕布往东奔至兖州,为曹操所败后至徐州。 《真三国无双5》张辽形象
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领鲁相,时年二十八岁。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吕布遣张辽与高顺等攻破刘备,但其后曹操破吕布于下邳,张辽部领吕布军馀众归降,被拜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命张辽与关羽同为解白马围的前锋,击破袁绍军。数有战功,累迁裨将军。及曹操击败袁绍时,别遣张辽镇治鲁国诸县。
招降昌豨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张辽与夏侯渊同围昌豨于东海,历经数月,粮秣将尽,众人商议先引军而还,但张辽却向夏侯渊说:“这些天以来,每次我们巡视围城军情时,昌豨就两眼盯着我看。而且他的士兵所发射的箭日益稀少,此必是昌豨心怀犹豫,所以才没有力战。辽希望能挑试一下他,并与之洽谈,倘若可以成功诱使昌豨下山,不是很好吗?”于是命人向昌豨说:“曹公有命,使辽为其传达。”昌豨果然下山与张辽对话。张辽便说:“曹公神武,正欲以德政怀兼四方之众,所以先依附曹公者皆能受大赏”。于是昌豨便答应投降。张辽知其肯降,于是支身上三公山,入昌豨家中,并拜候其家人。昌豨见辽如此诚而无诈,心中欢喜,便随之往见曹操。 曹操先遣昌豨还东海,随后训责张辽说:“莽然支身赴敌巢穴,这不是大将所为。”张辽却拜答道:“因为辽凭著明公昭著四海的威信,既奉旨以往,相信昌豨必不敢加害,所以才会这样做的。”
攻破袁氏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张辽从讨袁谭、袁尚于黎阳时,咸有功劳,行中坚将军。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曹军攻袁尚于邺城,袁尚坚壁守叠,久攻不下。曹操纳郭嘉之计让二袁自行内斗而先还许都,使张辽与乐进攻拔阴安,迁徙其民至河南。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军又再攻邺,这次终于攻破邺城,张辽奉命别巡赵国、常山,招降了缘山一带的贼众及黑山孙轻等。然后张辽又从攻袁谭。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袁谭破后,又受命安抚海滨一带,征破公孙度所 真三国无双4张辽
置的营州刺史柳毅、与长广太守何夔合兵讨允平贼从钱等。曹操表汉帝,称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收复东莱诸县后张辽引军还邺城,亲自出迎张辽,更与辽共载一车,封辽为荡寇将军,其见任如此。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张辽复又别击荆州,平定江夏诸县,率军还屯临颍,封都亭侯。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其后从征袁尚于柳城前,张辽谏曰:“许都是天子的所在地,乃四方之会。今公远征塞北,若刘表遣刘备袭许,据之以号令四方,公之势去矣。”曹操策判定刘表必不能任用刘备,遂继续出征。 行军中途与敌军相遇。张辽壮气奋发,劝曹操即时赴战,曹操壮其行为,亲自把所持的麾旗授予张辽。辽遂引军突击,大破敌兵,亲斩单于蹋顿于阵前。
平定叛乱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那时候荆州尚未安定,曹操命张辽屯军于长社。军队临出发之际,军中忽有谋反者起事骚动,半夜惊乱起火,全军尽受其扰。此时张辽顾谓左右道:“不可惊动。这一定不会是全营尽反,必然是引起叛变之人,想藉此惑乱他人而已。于是传令军中,只要不是反乱者安坐勿动。而张辽则带领亲兵数十人,守立于阵中。不久情况稳定下来,军中随即擒获首谋者,并将其杀除,动乱亦告平定。 赤壁之战时曹操徙赵俨为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庐江人陈兰、梅成占据氐等六县作叛,曹操于是遣于禁、臧霸等讨伐梅成,又命张辽督领张郃、牛盖等讨伐梅兰。当时梅成诈降于禁,于禁引军便还
。不料梅成趁机会带其军众往投陈兰,二人转入灊山自守。灊山中有天柱山,高峻约有二十馀里,道路险狭,陈兰等众避于其上,山下进军难通。张辽意欲登山进兵,诸将皆说:“此山道路险恶,我军兵少,很难可以深入用兵。”张辽却说:“这正是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只有勇者可以前进)。”于是进至山下安营,起兵上山攻击,终于斩下陈兰、梅成首级,尽虏其众。曹操论诸将功劳,说:“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荡寇将军张辽)功也。”于是增其邑,假节。 当曹操征孙权无功而还时,任命张辽与乐进、李典等部领七千馀人马屯守于合肥。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与臧霸同为征濡须口的前锋,攻破孙权江西营,获孙权都督公孙阳。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孙权大将吕蒙奇袭攻下卢江的皖城,张辽在增援途中得知皖城失守,无奈被迫退军。
守卫合肥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往征张鲁,先教护军薛悌,付其一书署名急函往合肥予张辽,上有字样云“贼至乃发”(贼军来到便拆信阅之)。不久东吴孙权率领十万大军进围合肥,合肥诸守将乃共同拆信视曹操所教,信中言道:“若孙权军来到,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不得与战。”诸将皆为此感到疑惑。此时张辽便说:“曹公远征在外,待其救兵来时,敌军必定已攻破我们了。所以曹公教我等众将,待敌军未合便逆(迎)而击之,摧折敌军锋锐,以安众人之心,然后方可坚守。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须疑惑?” 而李典亦与张辽持相同意见。于是张辽在夜间募集敢于逆击敌锐之士,共得八百人,于是开剥牛支让将士饱食,准备明日大战。天尚未亮,张辽被甲持戟,独自先登直陷敌阵,立杀数十人,斩其二将,并于阵中大呼己名,然后突击冲入重垒,直至孙权麾旗之下。孙权见状大惊,其众手足无措,不知所为,只得走登于高丘之上,仅以长戟自守而已。张辽见敌军退避,便叱喝孙权,挑衅他下来对战,孙权惧而不敢动;及至望见张辽所领之兵原来甚少,于是忽聚众军数重围困张辽。张辽于吴阵左右突围,直前急击,其围不禁冲撞而开,张辽将领麾下数十人得以脱出。但阵中尚有馀众未出,皆号呼张辽道:“将军舍弃我们了吗!”张辽复又还入重围,救出被困馀众。孙权人马皆望风披靡,无人敢抵挡张辽。 朝辰战至日中,吴军锐气为张辽所夺,曹军此时还城修业进行守备,众心方才安然下来,诸将对张辽所为均表叹服。孙权守击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于是还军退师。张辽率诸军乘势追
漫画版张辽(20张)击,差点可以再有擒获孙权的机会。曹操闻此,大壮张辽的表现,拜辽为征东将军。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复征孙权。军到合肥,曹操循行视察昔日张辽作战的地方,赞叹良久。于是增加张辽手下兵,多留诸军徙屯居巢。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攻濡须口,孙权请降,留夏侯惇、曹仁、张辽等屯居巢。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围曹仁于樊城,适时孙权称藩于魏,不足为患,于是曹操召张辽及诸军悉数回救曹仁。但张辽军尚未至,徐晃已破关羽,曹仁之围遂解。此时张辽与曹操会于摩陂。辽军至时,曹操乘车辇视出慰劳张辽,张辽遂还屯陈郡。
加官晋爵
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即位魏王时,张辽转封前将军。朝廷分封其兄张汛及一子列侯。不久孙权又再叛变,曹丕遣张辽还屯合肥,并进爵都乡侯。朝廷又给予张辽母亲舆车,派遣兵马送张辽家人到张辽军屯之处,当张辽母亲至时,张辽导领随从出迎。张辽所督的诸军将吏皆罗拜于道旁,看见此景的人均认为这是十分荣耀的事。后来文帝践阼,张辽封晋阳侯,增邑千户,并前二千六百户。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张辽朝圣于洛阳皇宫,曹丕便引张辽会晤于建始
徐少华版张辽(9张)殿,亲问其昔日破吴时的情状。张辽述说过后,曹丕向左右叹息道:“简直是古代的召虎啊。(召虎即召公是与方叔、尹吉甫、秦仲等齐名的东周大将。他因平淮夷所以被曹丕借作比喻。)”于是为其建造第舍,又特为张辽母亲筑殿,当年跟从张辽突破吴军阵营、临时应募的一众步卒,皆为虎贲。
张辽病逝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孙权又复称藩。张辽奉命还屯雍丘,却在此得病。曹丕遣侍中刘晔带著太医审视其疾,并令虎贲问其消息,道路上往来相继不绝。张辽之疾久未痊愈,曹丕命人迎接张辽就行在所,自己则车驾亲临,执张辽之手,赐以御衣,又使太官每日送给御食。待张辽之疾稍可,辽即回还屯之处。正当其时,孙权复叛,曹丕遣张辽乘舟,与曹休到海陵临江驻防。孙权知张辽至此,甚为忌惮,敕令诸将道:“张辽虽然抱病,但仍是勇不可当的,千万要谨慎在意!”同年,张辽与诸将同破吴将吕范。不久张辽病笃,竟逝于江都,一代名将就此陨落。曹丕为之流涕,谥曰刚侯。其子张虎嗣任其爵。 黄初六年(公元225年)曹丕追念张辽、李典在合肥之功,诏曰:“合肥一役中,张辽、李典仅以步卒八百人,破贼十万之众,自古用兵,未见如此。他们使贼众至今仍气为之所夺,真可谓国之爪牙。现分封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 齐王芳正始四年(公元243年)张辽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 张辽是三国时期的名将,他为曹操统一北方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直到晚年,他还带病征战。张辽的一生几乎全部是在战争中度过的。他先后跟随曹操战山东、讨袁谭、灭袁尚、平辽东,在极端混乱的三国时代,结束“豪杰并起”、军阀混战的局面,使北方渐趋统一,这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的。
历历战功
从讨袁谭、袁尚于黎阳,有功,行中坚将军。 《真三国无双4》张辽形象
从攻袁尚于邺,尚坚守不下。 太祖还许,使辽与乐进拔阴安,徙其民河南。 复从攻邺,邺破,辽别徇赵国、常山,招降缘山诸贼及黑山孙轻等。 从攻袁谭,谭破,别将徇海滨,破辽东贼柳毅等。还邺,太祖自出迎辽,引共载(被曹操重视了),以辽为荡寇将军。 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还屯临颍,封都亭侯。 从征袁尚于柳城,率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 于赤壁之战后,与乐进,李典等人共守要塞————合肥。孙权率十万大军来犯,张辽等仅以八百之众抗击,竟将孙权击败。
智平叛乱
时荆州未定,(曹操)复遣辽屯长社(地名)。临发(出发前),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起火,一军尽扰(全军一片混乱)。辽谓左右曰:“勿动。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译文:别慌,这不是全部的人马,一定是几个人带头的小叛乱,想要用火烧造成混乱罢了)”辽将(亲自率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乃令军中,其不反者(无意造反的人)安坐。”有顷定(不一会),即得首谋者杀之。
勇登峻险
陈兰、梅成以氐六县叛(发生叛乱),太祖遣于禁、臧霸等讨成,辽督张郃、牛盖等讨兰(分兵两路讨伐)。(梅)成伪降禁,禁还。成遂将其众就兰(两队叛军合二为一),转入灊山。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余里,道险狭,步径裁通,(陈)兰等壁其上(据险而守)。辽欲进,诸将曰:“兵少道险,难用深入。”辽曰:“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遂进到山下安营,攻之,斩兰、成首,尽虏其众。太祖论诸将功,曰:“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
合肥激战
太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张辽
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曹操派遣三将守卫合肥)。太祖征张鲁,教(教:诸侯王公的文书,这里可以理解为锦囊)与护军薛悌(给护军薛悌一个密封的文书),署函边曰“贼至乃发”(在边缘写着:敌人到了才打开)。俄而(孙)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看曹操的锦囊),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匆得与战。”诸将皆疑(兵力悬殊,出战的话怎么能赢呢?)。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等到救兵赶到),彼(孙权军)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这是叫我们在他们还来不及合流之前袭击他们),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英雄所见略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八百壮士),椎牛飨将士(大吃大喝一番),明日大战。平旦(清晨),张辽被甲持朝(全副武装),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孙权麾下(身先士卒,直闯本阵)。孙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孙权被这仿佛神兵天降的突袭吓得够呛,大家连忙保护孙权撤退到一个土山之上,用长戟守卫)。辽叱权下战(张辽:竖子孙仲谋,下来应战!),权不敢动(孙权暗忖:如此猛将,如何可奈何!),望见辽所将众少(突然发现张辽的人数不多),乃聚围辽数重(包围战法)。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虽有重重包围,奈何张辽当世之猛将,硬是杀出一条血路),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然而还是有一部分人马被围困。。。)辽复还突围(好一个张辽,回马又杀了进去),拔出余众(全员脱出!)。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孙权虽然人多势众,却无人能阻挡张辽之锋芒)。自旦战至日中(从白天大战到中午),吴人夺(夺:丧失)气(吴军士气),还修守备(张辽领军回城修筑守备工事),众心乃安,诸将咸服(全军上下心悦诚服!)。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孙权攻不下合肥,撤退了)。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张辽不愧乱世之青龙,竟然还敢引兵追击,甚至几度差点擒获孙权)。太祖大壮辽(曹操这才意识到,张辽不是普通的猛将啊!),拜征东将军。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一些人对当日的战斗依然感慨不已)。乃增辽兵,多留诸军,徙屯居巢。 《新三国》程相银饰张辽
其他事迹
曹丕叹服——黄初二年,辽朝洛阳宫,文帝引辽会建始殿,亲问破吴意状。帝叹息顾左右曰:“此亦古之召虎也。”为起第舍,又特为辽母作殿,以辽所从破吴军应募步卒,皆为虎贲。 深得器重——辽还屯雍丘,得疾。帝(曹丕)遣侍中刘晔将太医视疾。虎贲问消息,道路相属。疾未瘳,帝迎辽就行在所,车驾亲临,执其手,赐以御衣,太官日送御食。疾小差,还屯。 孙权丧胆——孙权复叛,帝(曹丕)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英雄之死——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辽病笃,遂薨于江都。帝为流涕,谥曰刚侯。
官位
郡吏,骑都尉,鲁相,中郎将,关内侯,裨将军,行中坚将军,荡寇将军,征东将军,前将军,内朝官,亚于车骑、骠骑大将军;晋阳侯,谥曰“刚”。
兄弟姐妹
张辽有一兄长,名为张泛, 在魏国因为张辽之功而被封侯(曹丕即王位文帝时,张辽转封前将军。朝廷分封其兄张泛及一子列侯。)。
子女
张辽有一子名张虎,张虎有一子名张统,也就是张辽的孙子。
编辑本段三国志·张辽传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馀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布为李傕所败,从布东奔徐州,领鲁相,时年二十八。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数有战功,迁裨将军。袁绍破,别遣辽定鲁国诸县。与夏侯渊围昌豨于东海,数月粮尽,议引军还,辽谓渊曰:“数日已来,每行诸围,豨辄属目视辽。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豨计犹豫,故不力战。辽欲挑与语,傥可诱也?”乃使谓豨曰:“公有命,使辽传之。”豨果下与辽语,辽为说“太祖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豨乃许降。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欢喜,随诣太祖。太祖遣豨还,责辽曰:“此非大将法也。”辽谢曰:“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从讨袁谭、袁尚于黎阳,有功,行中坚将军。从攻尚于邺,尚坚守不下。太祖还许,使辽与乐进拔阴安,徙其民河南。复从攻邺,邺破,辽别徇赵国、常山,招降缘山诸贼及黑山孙轻等。从攻袁谭,谭破,别将徇海滨,破辽东贼柳毅等。还邺,太祖自出迎辽,引共载,以辽为荡寇将军。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还屯临颍,封都亭侯。从征袁尚于柳城,卒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傅子曰:太祖将征柳城,辽谏曰:“夫许,天子之会也。今天子在许,公远北征,若刘表遣刘备袭许,据之以号令四方,公之势去矣。”太祖策表必不能任备,遂行也。】 时荆州未定,复遣辽屯长社。临发,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起火,一军尽扰。辽谓左右曰:“勿动。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乃令军中,其不反者安坐。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陈而立。有顷定,即得首谋者杀之。陈兰、梅成以氐六县叛,太祖遣于禁、臧霸等讨成,辽督张郃、牛盖等讨兰。成伪降禁,禁还。成遂将其众就兰,转入灊山。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馀里,道险狭,步径裁通,兰等壁其上。辽欲进,诸将曰:“兵少道险,难用深入。”辽曰:“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遂进到山下安营,攻之,斩兰、成首,尽虏其众。太祖论诸将功,曰:“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增邑,假节。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孙盛曰;夫兵固诡道,奇正相资,若乃命将出征,推毂委权,或赖率然之形,或凭掎角之势,群帅不和,则弃师之道也。至于合肥之守,县弱无援,专任勇者则好战生患,专任怯者则惧心难保。且彼众我寡,必怀贪墯;以致命之兵,击贪墯之卒,其势必胜;胜而后守,守则必固。是以魏武推选方员,参以同异,为之密教,节宣其用;事至而应,若合符契,妙矣夫!】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乃增辽兵,多留诸军,徙屯居巢。 关羽围曹仁于樊,会权称藩,召辽及诸军悉还救仁。辽未至,徐晃已破关羽,仁围解。辽与太祖会摩陂。辽军至,太祖乘辇出劳之,还屯陈郡。文帝即王位,转前将军。【魏书曰:王赐辽帛千匹,谷万斛。】分封兄泛及一子列侯。孙权复叛,遣辽还屯合肥,进辽爵都乡侯。给辽母舆车,及兵马送辽家诣屯,敕辽母至,导从出迎。所督诸军将吏皆罗拜道侧,观者荣之。文帝践阼,封晋阳侯,增邑千户,并前二千六百户。黄初二年,辽朝洛阳宫,文帝引辽会建始殿,亲问破吴意状。帝叹息顾左右曰:“此亦古之召虎也。”为起第舍,又特为辽母作殿,以辽所从破吴军应募步卒,皆为虎贲。孙权复称藩。辽还屯雍丘,得疾。帝遣侍中刘晔将太医视疾,虎贲问消息,道路相属。疾未瘳,帝迎辽就行在所,车驾亲临,执其手,赐以御衣,太官日送御食。疾小差,还屯。孙权复叛,帝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辽病笃,遂薨于江都。帝为流涕,谥曰刚侯。子虎嗣。六年,帝追念辽、典在合肥之功,诏曰:“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虎为偏将军,薨。子统嗣。 参考译文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是聂壹之后人,为了避乖辟怨,遂改张姓。张辽少年时便已举郡吏。汉季之期,并州刺史丁原以张辽武力过人,召其为从事,命辽带兵往赴京都。何进又遣张辽往河北募兵,共得千馀人。辽募兵尚未还,而京中何进已因剿宦失败而死,因此张辽所领兵尽归董卓所有。董卓死时,张辽统兵归属于吕布,迁任骑都尉(相当于骑兵队长,地位略低于将军)。 后来,吕布为李傕所击败,张辽跟从吕布往东奔至兖州,为曹操所败后至徐州。 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领鲁相,时年二十八岁。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吕布遣张辽与高顺等攻破刘备,但其后曹操破吕布于下邳,张辽部领吕布军馀众归降,被拜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命张辽与关羽同为解白马围的前锋,击破袁绍军。数有战功,累迁裨将军。及曹操击败袁绍时,别遣张辽镇治鲁国诸县。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张辽与夏侯渊同围昌豨于东海,历经数月,粮秣将尽,众人商议先引军而还,但张辽却向夏侯渊说:“数日以来,辽每次行于重围外时,昌豨都会特别看著我。而且其军所发矢石越来越稀少,此必是昌豨心内犹豫不定,所以……
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张辽_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张辽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_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又讨平辽东柳毅、淮南梅成、陈兰等。
濡须之战后,曹操任命张辽、李典、乐进等守合肥。张辽多次击退孙吴进攻,在215年的逍遥津之战,更是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成为历代推崇的名将之一,张辽止啼也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故事。
曹丕登基后,仍令张辽守御孙权。221年,张辽屯驻雍丘,染病。张辽大病期间,孙权依旧对其非常忌惮。222年,张辽不负众望,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在江都病逝,谥刚侯,享年五十四岁。后世将其与乐进、于禁、张_、徐晃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
生平
侍从多主
张辽本是聂壹之后人,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张辽少年时便已举郡吏。汉季之期,并州刺史丁原以张辽武力过人,召其为从事,命他带兵往赴京都。到京后,何进又遣张辽往河北募兵,共得千余人。可是当张辽募兵尚未还时,京中何进已因剿宦失败而死,因此张辽所领兵尽归董卓所有。董卓死时,张辽统兵归属于吕布,迁任骑都尉。后来,吕布为李_所击败,张辽跟从吕布往东奔至徐州,任北地太守、鲁相等职,时年二十八岁。
到了曹操破吕布于下邳后,张辽部领吕布军余众归降,被拜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77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