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蒙恬死前说了什么为何会令曹操感动不已

众妙之门 2023-06-26 06:32:33

蒙恬死前说了什么为何会令曹操感动不已

秦始皇手下大将蒙恬临死前留下两句话,为什么曹操读一次就哭一次?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蒙恬作为秦朝的名将,为秦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为秦征战期间,他率领了几十万大军进攻匈奴,夺回了原属于秦的疆土。但是一代名将蒙恬的结局却不好,奸臣赵高假拟了诏书,赐死了蒙恬。在他临死之前,他留下了两句话,而这两句话竟然令曹操每每读到都感动落泪。

那么这两句话到底是什么呢?到底是怎么样的话语会令一代枭雄曹操听到落泪呢?这两句话的大题意思便是:“从我的祖父父亲到我,长期受到秦国的信任和重用,至今已经三辈人了。现在我领兵三十多万,这些兵力都足够能与朝廷抗衡一番,但是我自己知道我就算是死也要恪守君臣之义的原因,是不敢辱没先辈的教诲而忘记先王的恩德。“如此忠诚的话,让曹操感动至极。曹操后来提到,自己的祖父辈开始到自己,一直受到朝廷重用,蒙恬是三世受重用,而曹操家族早已超过了三世,可以算是四代都被重用了。而曹操一直被外界评为奸人,忠诚之心没能得到认可,所以,曹操看到蒙恬留下的如此忠义的话,不禁被折服以至掉下眼泪,他也希望自己的忠诚能够得到认可。

根据史料记载,蒙恬在秦始皇26年,身为秦朝的武将,为秦朝攻破了齐国。正因为这一军功,在朝中被秦始皇封为内史。在秦王朝可谓一时之间风光无限。随后又帮助了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王朝。在秦王朝建立完成之后,他也不甘于只为自己的国家仅做出这些贡献,随后又一次带兵北伐匈奴,收复了失地。除了这些,蒙恬还掌管着国家的防御工程,修筑长城和长城的管理、以及战争之后人民的安置对于战败国的土地的处理等这些事情。也正是因为蒙恬不仅骁勇善战还有勇有谋,在各种事情上都体现了他超人的能力,也为秦朝短暂的统一和稳定带来了非凡的影响。

蒙恬死前说的这番话,充满了力量,他将自己对国家的一片忠诚之心展用两句话体现的淋漓尽致,外人看了也深深折服。曹操作为一代将领,更能体会蒙恬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意思,感同身受的同时,也明白他说出这些话时心中的热诚。

蒙恬临死前究竟说了什么,为什么曹操读一次哭一次?

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写过: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这里的“二人书”指的是孔子言论和蒙恬的遗言,就是说曹操读到蒙恬的遗言都会哭。那蒙恬说了什么,曹操为什么哭?

在弟弟蒙毅(蒙恬的弟弟)被秦二世所杀之后,蒙恬早已知道自己不免于一死了,他终于等来了秦二世所派的使者,他对使者解释说:“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意为蒙氏家族已经三代效忠秦国了,现在我手握三十万秦国精兵,想造反的话几乎易如反掌,之所以没有这么做,就是因为我对秦国的一片忠心,又铭记祖训,宁可冤死也不谋反。

其实曹操会哭,和他的经历又很大关系。曹操和蒙恬有太多相似之处,第一点是曹操和他的祖父、父亲都是东汉的大臣,且高居要职。曹操本人始终以臣子自居,至死没有觊觎过皇位,世人却骂他为篡汉之奸臣,这种被误解和诽谤是感同身受的。第二点,他们都曾经手握重兵,对外抵御强敌,对内平定叛乱。蒙恬曾经驱逐匈奴,曹操则曾经出征乌桓,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样看起来,曹操和蒙恬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读到遗言能感同身受,体会到了前人的辛酸,以及自己受到的误解,既是为前人流泪,也是为自己流泪。

蒙恬临死前留下两句话,为何曹操每读一次就哭一次?

这个故事是出自曹操写的一篇文章,叫做《让县自明本志令》,简称《述志令》,是曹操给自己写的一篇自传性质的文章,全文共计约1300余字,主要叙述曹操的奋斗历程和生平事迹。

在文章中,曹操特意引用蒙恬死之前说的一番话:?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翻译一下就是说:我家三代人都受到秦国的重用和信任。现在我领兵三十多万,按势力足可以背叛朝廷,但是我却是宁可死也要恪守君臣之义,因为我不敢辱没先辈的教诲,而忘记先王的恩德!

曹操在文章中,说他每读到这段话,未尝不怆然流涕也。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每读一次就哭一次呢?其实,我们在分析任何一个政治事件时,必须将它所处的时代背景解剖清楚,这样才能搞清楚它的用意。

同样,曹操作为一个政治人物,特意搞出这样一个煽情的画面出来,肯定不是一时间心血来潮,而是用意深刻。根据历史记载,曹操的这篇文章时在建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10年所写的。

大家知道,在这一年之前,先是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接着在周瑜的围攻下,曹仁又被迫放弃江陵,由此全面退回北方。其后,孙权和刘备结成姻亲,孙权还将荆州借给刘备,两人达成战略同盟抗曹,并大肆宣扬曹操欲废汉自立。

与此同时,曹操在这一年又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所谓唯才是举,就是不管你的家世背景和血统,只要你有才能,都可以出来当官。

这与那些门阀士族所提倡的门第血统论完全是背道而驰,于是让门阀士族子弟都非常不满,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以后想当官,不能单靠自己的家世和背景。

也正因为此,不少门阀士族的子弟,也开始宣扬这是曹操要废汉自立的节奏,总而言之,曹操是想削弱各门阀士族的势力,想趁机加强它自己的中央集权,将大家都变成他的打工仔。

当然,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目的,也确实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从某种意义上说,他需要适当打击和削弱门下阀士族们的势力,否则他恐怕很难再更上一层。

事实上,在曹操提出唯才是举后不久,他就开始?参拜不名、剑履上殿?,接着又进封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进而再封魏王,从而让自己的嫡系势力越来越强大。如果不是后来汉中之战的失败和关羽的威震华夏,曹操恐怕已经登上皇帝之位。

当然,这是后话。在当时的背景下,曹操虽然有这个想法和计划,但是绝不能让大家公开知道。

因为,曹操在没有封公封王之前,他的私属力量还是非常有限,很多豪门大佬和他只是上下级关系。甚至而言,曹操集团内部的很多大佬,和他都还是合伙人的关系,而不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

如果这个时候曹操就让大家知道,他想要将大家都变成没有股份的打工仔,肯定会遭到大家的联合反对,到时刘备和孙权又在旁边煽风点火和虎视眈眈,肯定会让曹操出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在这种背景下,曹操趁着铜雀台建成之际,就特意写下这篇自传文章,表明自己对汉室忠心耿耿,以反击朝野的谤议。在文中,曹操先说自己的志向就是当个征西将军,死后在墓碑上题字说:?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接着他又借蒙恬的这番话,说自己的祖父曹腾、父亲曹嵩也都是地位尊崇,而他自己更是当到丞相,加上自己在朝中任职的孩子们,已经超过蒙恬的三世,相当于是四世受到汉朝的重用和信任,所以自己一家也会和蒙恬一样知恩图报,绝不会心存二志。

最后,曹操又说自己之所以不交出兵权,是因为现在天下还未安定,还需要他继续辅佐汉室。但可以把自己的封地阳夏、柘、苦三县的二万户赋税交还给朝庭,只享受武平县的一万户。以表明自己不是贪念权柄之人。

当然,我们知道这都是曹操说的鬼话,是他惯用的以退为进的权谋而已。至于他说每次读到蒙恬临终遗言就大哭不已,那就更是扯淡,以他的行事作风,只会将蒙恬的下场作为自己的经验教训,总而言之,绝不能重蹈蒙恬的覆辙;再总而言之,宁可我负天下人,决不让天下人负我。

秦朝名将蒙恬临死前留下哪些话,让后世曹操读一次哭一次?

蒙恬临死说的话是:“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其实就是表达了自己的忠心,但是却还是被天子信不过,被赐死了。

蒙恬真的是很忠心于秦二世的,但是无奈,他武力强大,秦二世留不得他。但是秦二世真的疑心太重了,明明蒙恬位了他,立下汗马功劳,却还是派使者来赐毒酒,表明他是一定要死的。当时,蒙恬说了一些话,把使者都感动哭了。

当时,蒙恬讲了周公旦和小成王的故事,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忠心耿耿,皇上还是要自己死。说实话,蒙恬是肯定有实力造反的,但是他一点造反的心都没有呀,就是因为他不想辜负蒙氏先祖的谆谆教诲,不想辜负始皇帝对他的无比信任,没想到,却还是被君主留不下。

使者感动落泪,蒙恬含泪而死,曹操每次看到书中蒙恬的这句话,就为他惋惜,为他痛哭呀。当时,蒙恬都把使者感动哭了,但是如果蒙恬不死,死的就是使者,所以他没有办法,蒙恬最后喝下毒酒,就这样,安安静静的死去了。我想,他在死的时候,肯定还在想着江山社稷,还在关心着秦二世,无奈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含恨而终。

我觉得曹操对蒙恬的死感到惋惜是很正常的,这个故事,没有人看见了不为他惋惜落泪的,一代忠臣,也因为皇帝的疑心,就这样死去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77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