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英宗朱祁镇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明英宗朱祁镇被明代宗朱祁钰囚禁于南宫之时,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拥立朱祁镇为帝。重登帝位的朱祁镇对朝中不支持他的部分群臣进行了清算,于谦、王文、陈循、商辂等人或被杀或被贬。夺门派的功臣填补了这些政治权力空缺,其中徐有贞入阁,加兵部尚书,石亨被封为忠国公,曹吉祥协理京营,并封嗣子曹钦被升为都督同知。那些攀附夺门派功臣的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升迁,其人数竟达数千人。一时间,以石亨、曹吉祥、徐有贞为首的夺门派功臣风光无限。拥有权势之下,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飞扬跋扈,任意把控朝政,此举引起朱祁镇的警惕。
年已三十的朱祁镇,曾经经历了十四年的皇帝生涯、一年北狩蒙古和七年多的囚禁生涯,早就不是当初那个不懂世事的小皇帝。朱祁镇很快就发现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存在很大的问题:1.他们都只是投机分子,才能有限,实在无法担当重任;2.他们权势太大,反而会做出很多违法犯纪之事,例如打击异己、提拔亲信等。
朱祁镇深为苦恼,虽有心铲除他们,但朱祁镇同样会面临两个问题:1.这些人都是夺门功臣,铲除他们会落下兔死狗烹的骂名;2.这些人权势太大,铲除他们会导致朝局动荡。这两个问题不能解决,朱祁镇也不敢贸然动手。朱祁镇只能徐徐图之,幸好朱祁镇也不是吃素的,他一步一步地将瓦解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的阵营,最终把他们一一铲除。
一、欲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
朱祁镇被幽禁七年多,对朝局并不了解,复位后就非常倚重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对他们言听计从。只要是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提出的建议,朱祁镇无不一一应允,这就助长了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的嚣张气焰。以石亨为例,石亨四处收受贿赂,公然买卖官位,甚至将朝廷中的文职撤换成武将担任,还要求朝廷给他的祖墓立碑。
御史杨宣、张鹏等人看不下去,于是当面弹劾石亨、曹吉祥,罗列两人凭恃宠幸独断专权的罪状。朱祁镇虽然夸奖杨宣、张鹏,却听从石亨、曹吉祥的话,将杨宣、张鹏治罪。
其实朱祁镇并非真的在袒护石亨、曹吉祥,只是心中有所顾忌,认为处置石亨、曹吉祥的时机并未成熟,只能稍微忍耐。在朱祁镇的故意纵容之下,石亨、曹吉祥等人更是无法无天。当他们气焰嚣张之时,就会受到他人的嫉恨,结怨较多,同时也会犯了种种罪行,落下把柄。日后朱祁镇对付石亨、曹吉祥时,也不会担负杀功臣的骂名。
二、从内部突破,明朝的文人与武将、太监本是宿敌,难以共存
石亨、曹吉祥、徐有贞虽然都是夺门功臣,但明朝的文臣和武将、太监向来都不会同心同德。徐有贞任内阁首辅后就开始疏远石亨和曹吉祥,多次在朱祁镇面前说石亨、曹吉祥的坏事。
正巧杨宣弹劾石亨、曹吉祥,徐有贞多在背后支持,朱祁镇却自忖时机未到,未治石亨、曹吉祥的罪,反而把徐有贞下了监狱,后来又设计让朱祁镇把徐有贞贬为庶民。
朱祁镇对文臣一向都极为防范,反而更亲近太监和武将。再加上当时石亨、曹吉祥还掌握兵权,所以石亨、曹吉祥与徐有贞的争斗中,朱祁镇倾向于石亨、曹吉祥,徐有贞仅当了三个月的内阁首辅。
《明史·徐有贞传》:有贞既得志,则思自异于曹、石。窥帝于二人不能无厌色,乃稍稍裁之,且微言其贪横状,帝亦为之动。
三、拉拢重要人物,重振皇帝特务机构
朱祁钰曾打击锦衣卫,并将锦衣卫划归朝廷指挥。与朱祁钰不同,朱祁镇非常重视锦衣卫,因为他明白锦衣卫是皇帝专用的特务机构。所以复辟之后,朱祁镇将锦衣卫夺了回来。不过,锦衣卫指挥使逯杲却是经石亨、曹吉祥举荐才上任的,很明显他是石亨的人。
由于朱祁镇对锦衣卫的重视,逯杲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对逯杲来讲,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自然要比为石亨、曹吉祥效力要好得多。逯杲本就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一旦感觉到朱祁镇对石亨、曹吉祥不满,逯杲自然偏向于朱祁镇,为朱祁镇卖力。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的不法之事,很多都是被逯杲侦察得到消息后,上报给朱祁镇的。
《明史·佞幸传·逯杲》:石亨恃宠不法,帝渐恶之,杲即伺其阴事。亨从子彪有罪下狱,命杲赴大同械其党都指挥朱谅等七十六人。杲因发彪弟庆他罪,连及者皆坐,杲进指挥同知。明年复奏亨怨望,怀不轨,亨下狱死。
四、先把兵权抓在手
在政治斗争中,掌握军权至关重要。明朝自建立以来,军权一向掌握在五军都督府手中。土木堡之役,明军战败,于谦挺身而出。为击败进犯的蒙古军,于谦对明朝五军制和三大京营做了改制,建立团营。明朝击败蒙古后,军权却仍然掌握在兵部尚书于谦手中,五军都督府的权力名存实亡。天顺年间,朱祁镇废除团营,恢复三大京营,但兵部的权力越来越大,军队均由兵部调动,那么兵部尚书之职就很重要了。
天顺元年,兵部尚书由陈汝言担任。陈汝言是曹吉祥、石亨举荐才当上兵部尚书的,石亨借陈汝言之手插手兵部事宜。陈汝言却是个贪官,当兵部尚书不满一年,就被查出贪污。朱祁镇撤掉陈汝言时,曾当面痛斥石亨,石亨无言以对。朱祁镇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告诉石亨:陈汝言是你举荐的,出了事你要担责任,以后你不能再举荐人才。
结果,朱祁镇撤掉陈汝言,继任兵部尚书的是马昂。马昂也是将军出身,颇有军功。最重要的是,他和石亨等人并不是一伙的,石亨再也不能插手兵部相关事宜。
《明史》:上顾石亨曰:于谦兵部数年,自赐赉外,无长物。汝言未久,乃尔可恨也?!因柱斧戮地,称好于谦者三。亨俛首流汗,不能对。
五、先对付石亨,再逼反曹吉祥
当时机成熟之时,朱祁镇开始一步一步限制石亨的权力。朱祁镇听从李贤的意见,裁掉以往石亨和曹吉祥冒“夺门”功而举荐封官的人,人数竟达4000多人,一举把石亨和曹吉祥在朝中安插的亲信一网打尽。
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八月,朱祁镇调时任大同总兵的石彪(石亨的侄子)离开大同,石彪私下授意大同官员出面上奏保留他在大同。朱祁镇觉得有异,让锦衣卫指挥使逯杲调查此事。如果石彪只是私下叫人奏保,朱祁镇又何必大动干戈呢?朱祁镇显然是想对付石亨,而且掌握了一定的证据,以石彪为突破口。
逯杲也算是尽职尽责,竟查出石彪私下藏有龙袍等违法物件,进而牵扯出石亨石彪谋反之事,朱祁镇果断抓捕石彪,并剥夺石亨的一切权力,后来石亨死在狱中。
曹吉祥和石亨本来就穿同一条裤子,石亨一倒,曹吉祥哪还能坐得住?天顺五年(1461年)七月,曹吉祥与干儿子曹钦商定起兵谋反。事发当晚,此事被左军都督府事吴瑾事先得到消息,并向朱祁镇告发昭武伯曹钦叛乱之事,怀宁侯孙镗召甘凉西征军和禁军共抗叛军,最终兵部尚书马昂及时率军赶到,平定叛乱,将曹吉祥一家全部灭族。
朱祁镇平定曹、石之乱,表现了朱祁镇在政治上的老道。刚复辟时,朱祁镇对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多有倚重之处,需要他们出力,以平稳朝局的动荡。朝局稳定之时,朱祁镇利用石亨、曹吉祥与徐有贞之间的矛盾将徐有贞清理出朝堂。朱祁镇又一方面故意纵容石亨、曹吉祥,使其气焰嚣张,招惹仇恨,一方面秘密调查石亨、曹吉祥,掌握他们的把柄。朱祁镇开始对石亨、曹吉祥动手时,先是从石亨的家人身上着手,逐渐解除石亨的兵权,再慢慢扩大并牵连到石亨。石亨一倒,剩下的曹吉祥孤掌难鸣,也只能挺身走险。
朱祁镇可谓是步步为营,机关算尽。
之所以发生夺门之变,跟朱祁钰的人品有关,换句话说,朱祁钰不具备当皇帝的才能。
当皇帝必须要具备执行力、决断力和过人的度量。等于说一个皇帝要够"狠"、够"毒"、够"虚伪"。
俗话说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概莫如此。
但朱祁钰不仅不够狠、不够毒、不够虚伪,也不是那种憨厚仁义的君子;严格说来,他倒是那种很小人、气量和狭窄的人。
从以下几件事就可以看出朱祁钰的人品。一、不够仁义。
土木堡之变,大家让郕王朱祁钰出来当老大,让他当代理皇帝,或者说过渡皇帝,所以叫代宗。因为皇太后跟大家约定了,太子还是英宗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但朱祁钰一上台就失约废了太子,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英宗回国后朱祁钰就给人家软禁了起来。如果你守信,就让出政权,如果你贪恋皇位,那就清除异己,把英宗失踪或者病故。
但朱祁钰却选择了两不靠,虐待软禁英宗,继续任用前朝大臣,这不是作死又是什么?
二、 没有气度。
徐有贞是英宗时的臣子,你要喜欢就任用,不喜欢就罢官免职。但朱祁钰很娘,既任用,又厌恶,不是自讨苦吃吗?
徐有贞是个有能力的官员,但因为在土木堡之变发生后建议迁都被代宗朱祁钰鄙视,事过几年还耿耿于怀。
当时于谦部下向代宗推荐徐有贞(当时叫徐珵),代宗一听名字就不任用了,就因为人家曾经建议迁都。
大家习惯把主战派叫做英雄,把主和派叫叫做奸臣。可是明末的时候,却又把不主张迁都的崇祯称为昏君,说要是迁都,明朝政权也许会苟延残喘。
说白了,提出迁都只是主张不同政见不同,没有必要贴上道德标签不是,用心都是好的,可是朱祁钰却没有这个胸襟。
后来徐珵不得不改名叫徐有贞,这才得到任用。
景泰三年(1452),黄河在沙湾一段决口已有7年,谁都治理不好,徐有贞自告奋勇去了,竟然治理好了,根除了水患。这说明什么?徐有贞分明是个能人,代宗朱祁钰不是任人唯才,而是根据个人好恶,这样的人能当好皇帝吗?
说了这么多,意思是说,人都是多面的、复杂的,不是脸谱化的,非忠即奸。
夺门之变,石亨是始作俑者,徐有贞当时是三品官,觉得自己是受到于谦排挤,大材小用,一直心怀不满,于是就跟着参加了政变。
政变成功后,复辟的英宗论功行赏,徐有贞高升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宰相),可谓功成名就、志得意满。
徐有贞跟于谦本来就是不共戴天的政敌,政变成功后,徐有贞借着英宗的手除掉于谦,因为于谦在,徐有贞就永无出头之日;于谦在,徐有贞就没有安全感。但徐有贞忘了,政治是肮脏的,也是你死我活的。只要权力的地方争斗就会无休无止。
徐有贞独掌大权后,与石亨、曹吉祥也开始了争权夺利,明争暗斗。最后石亨们棋高一着,徐有贞失宠,被英宗削职为民,回到原籍,郁郁而终,享年65岁。
再说石亨。
石亨是一名武将,战斗力爆棚,在抗瓦剌的时候功勋卓著。因为于谦得到皇帝重用,石亨和徐有贞一样,觉得自己被打压了,大材小用了。
其实,如果站在老朱家的立场来看,夺门之变是利大于弊的。
因为当时朱祁钰病危,他自己又没有儿子,大明没有接班人。
而接班的最佳人选,就是朱祁镇。
一、 朱祁镇当过皇帝,有工作经验。二、朱祁镇口碑不错,在百姓中威望很高。三、朝中大臣多是朱祁镇下属,愿意听从他的领导。四、朱祁镇人品不错,仁德宽厚。
关于人品,想说几句朱祁镇的故事,朱祁镇是个非常厚道的皇帝,跟看大门太监阮浪见了就像朋友一样,一点皇帝架子也没有,还送给阮郎皇家金刀做礼物。
朱祁镇在瓦剌当俘虏的时候,跟看守他的也先弟弟关系很好,朱祁镇回国的时候,也先弟弟依依不舍,痛哭失声:"今天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我的皇帝?"
因此说,朱祁钰之后,朱祁镇当皇帝,于情于理于法都说的过去,于国于民都是大好事。
不过当时执掌大权的于谦没有出以公心,让朱祁镇接班,给了野心家石亨们一个邀功的机会。
石亨当时是从自己立场考虑的,于谦把持朝政,立谁为太子自己都得不到好处,还不如让英宗复辟,自己可以立头功。
于谦对待英宗的态度也是值得商榷的,在朱祁钰把朱祁镇迎接回京师后,囚禁英宗于南宫,名义上尊为太上皇。但却派了锦衣卫对朱祁镇严加看管,不仅把宫门上锁,还灌进了铅,吃喝拉撒就在里面,送去的食物只能打小洞递过去。如此虐待曾经的最高领袖,于谦当时是第一权臣,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另外,代宗朱祁钰病危,于谦为什么没有出以公心,让英宗复出呢?
所以说,所谓的忠奸需要一分为二,不能脸谱化。
不过这个石亨也真不是地道东西,他仗着自己有功,在朝中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仅杀了于谦,而且还把反对派给事中成章、御史甘泽等九人贬黜官职。制造冤狱,打击报复耿九畴、岳正,将杨宣、张鹏赶至边关。不作死不会死,不懂得文臣之道,只能自取灭亡。
天顺三年(1459年)秋,石亨被侄子谋反株连,被英宗罢官。
天顺四年(1460年)正月,昔日政敌、锦衣卫指挥使逯杲落井下石,上奏朝廷说石亨图谋不轨,朱祁镇下诏将石亨逮捕,以谋反罪判处死刑,没收财产。没等执行死刑,石亨就病死狱中,两个儿子也被斩首。
好的制度可以把好人变坏,石亨、徐有贞他们都不是天生的坏人,但因为制度设计有问题,让他们不能靠才华升职,施展自己的才华,他们把聪明才智都用到了争权夺利和害人、防人上面。
石亨如此,中国历代王朝的官员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恰在此时,天有异象,雷电闪个不停,朱祁镇认为这是上天示警,放了徐有贞,贬为广东参政。
石亨并不罢休,自己作了一封痛骂朱祁镇的投书,嫁祸给徐有贞。朱祁镇大怒,将走到德州的徐有贞抓回下了诏狱,没多久,又有异象,承天门被烧,朱祁镇大赦天下,也有放徐有贞出来的迹象。
石亨又加了一把劲,再次中伤徐有贞。
最后,朱祁镇将徐有贞贬为庶民,流放金齿(今云南澜沧江一带),天顺四年(1460年)被赦免回乡,成化元年(1465年)恢复了官员身份,但因谗杀于谦一事,遭到世人的仇视,未能再入官场,成化八年去世。
跟徐有贞比起来,石亨野心更大,下场更惨石亨是真正的心肠狠毒之人,于谦对他各种提拔重用,让他有机会接近权力中心,朱祁钰对他也很是信任,重病时命他守候在旁。
可他却翻脸无情,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看出朱祁钰命不久矣,立刻就为自己打算,"拥立太上皇复辟"这种奇葩思路就是他首先想到的,说服了曹吉祥,然后才找到了徐有贞。
他对朱祁钰狠,对有知遇之恩的于谦也毫不手软,力主杀于谦。
朱祁镇登基后,石亨以功臣自居,嚣张跋扈,整个家族都飘了起来,《明史》上的记载是"其弟侄家人冒功锦衣者五十余人,部曲亲故窜名'夺门'籍得官者四千余人。"
徐有贞在的时候,对他还有一些制衡,徐有贞倒下后,他为所欲为地干预朝政,将朝廷文职巡抚全部撤换成忠于自己的武将。最过份的是,他对朱祁镇并无多少尊重之心,把皇宫当自家,哪怕没有传召,他想去就去了。
朱祁镇起初还忍让,后来受不了了,对另一个心腹大臣李贤埋怨道:"阁臣有事,须燕见。彼武臣,何故频见?"意思是石亨是武将,怎么有资格随时入宫来见朕?
之后敕告左顺门:"非宣召,不得放进武官。"
石亨的入宫次数这才变少了,他却似乎不明白皇帝已经对他不耐烦,专横如初。
他的侄子石彪封定远侯,家里有数万猛士,后来涉及谋反及凌辱亲王被治罪,石亨也受到牵连削官为民,其党羽全被罢黜。后又被人以"谋反罪"告发,石亨病死狱中,侄子石彪、侄孙石后也被处斩。
史书上关于此事的记载很简单,但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其中的腥风血雨、残酷斗争。
总之,徐有贞和石亨拥立朱祁镇是出于私欲,他们本身并不是正直忠义之人,有这样的结局大快人心。顺便一说,那曹吉祥也没好下场,被磔刑处死。
徐有贞和石享的结局完全不同,石享谋定造反,被人告发,被朱祁镇关进监狱,不久就死在监狱里了。而徐有贞因为夺门之变被朱祁镇流放广东。
朱祁钰死后,朱祁镇被几个朝臣以发动夺门之变拥护着上位,成功地当上了君主。此次夺门之变的主要功臣其中就有徐有贞和石享。他们两个还有曹吉祥在景泰帝还没有驾崩的时候就已经商量着要拥护朱祁镇上位,为了得到更多的政治回报也是不择手段了。朱祁镇上位之后,重新整理了朝廷的官员,并且对这三个帮助他上位的人赏以高官侯爵。
夺门之变后,徐有贞和石享已经掌握了朝中大权。徐有贞有自己的抱负理想,但是他的品行却不为人称道。徐有贞希望自己能够在自己的政治仕途上大展身手,他也的确做到了兵部尚书等高官职位。在杀于谦这件事他存在私心,但是他的确也为朱祁镇办了很多有用的事情,而且他实实在在的是为了朝廷政务考虑。后来朱祁镇明白夺门之变其实是他被利用之后,他立即采取措施处理了当时的功臣,徐有贞也在其中。于是徐有贞被流放广东,后来也就默默无闻了。反观石享,他性格猖狂,不知进退,在得到朱祁镇宠信之后,反而变本加厉,越来越嚣张跋扈,而且还不把朱祁镇放眼里。后来居然跟人谋划造反,被人告发之后,朱祁镇把他关进监狱,后来也死于监狱之中。这也是他行事张扬的下场。
徐有贞跟石享的结局完全是因为他们的为人跟处理事情的方式所导致。所谓一步错,步步错,他们两个为了得到更多的政治利益,不惜自己的节操,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在历史上落得如此下场。
相比起其他拥立朱祁镇复位的功臣来说,徐有贞的结局算是好的,徐有贞也遭受到弹劾,但是徐有贞深得朱祁镇的宠爱,尽管下了狱,最后还是得朱祁镇的体谅,得以出狱回乡。回乡后的徐有贞没有老实安分,觉得自己还能回京做官,但是最终还是病死山林。拥立朱祁镇复位的功臣分三方势力,一方是石亨石彪,一方是太监曹吉祥,另一方就是徐有贞。
徐有贞这个人原名叫做徐理,是朱祁镇的父亲朱瞻基,也就是宣德年间的进士,也还算有学识。他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习得各种知识,算是个全面的人,在天文地理五行八卦这方面颇有造诣。宣德年间,徐有贞并没有得到重用,两年之后朱瞻基便去世了,随后就是朱祁镇继位,年号正统。后来土木堡之变,徐有贞同兵部侍郎于谦起了争执。
于谦力求保卫京师,而徐有贞则主张南下。徐有贞也是这时对于谦有了嫌隙。在京师保卫战胜利后,徐有贞因为主张南下,不得朱祁钰的重用。但是徐有贞把这一切全部算在于谦身上。于谦这人太过刚正不阿,容易得罪人。后来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这个?夺门?之变其实真的很可笑,这个皇位抢的也很投机。当时朱祁钰身体本来就不行了,且朱祁钰的儿子也已过世,所以皇位要不就是朱祁镇的,要不就是朱祁镇儿子朱见深的。
徐有贞因为这件事颇得朱祁镇赏识,朱祁镇这个人从小被管教甚严,所以喜欢听旁人奉承自己。徐有贞又是个投机取巧的人,自然与朱祁镇亲密。后来石亨和曹吉祥弹劾徐有贞,通过种种事件也算把徐有贞拉下了台,后来石亨和曹吉祥也摔下了马,朱祁镇觉得冤枉了徐有贞,便把徐有贞放出来,并且让徐有贞回家安享天年。
在景泰八年的时候,明代宗朱祁钰病重,一时间朝堂之内留言四起,到了最后石亨曹吉祥,徐有贞三个人联合密谋发动了夺门之变。在这一次的政变之后,一直被幽禁的明英宗朱祁镇登上了皇位,而当时的功臣于谦也含冤被杀。这可以说是明朝历史一次重要的转折。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因为把明镜中重新扶上了皇位,这三个人都得到了提拔,不过也应正因为这样,这三个小人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开始大打出手,互相陷害。哟真这个人出生近视,而且肚里边儿有墨水。在三个人当中是最有才华的那一位,而且家庭出生比较好,在当时已经成为能够跟明英中朝夕相伴,可以说是明英宗最信赖的人之一。他在位期间也提出了很多的有力治国之策,当时他让明英中注意西南的防护工作,不过却没有被采纳。最后因为土木堡之变,落得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而三人当中的石亨就比较浅薄,虽然他那个时候手握大权也是夺门之变的主要发起人,并且在之后斩杀了于谦。但是在被提拔之后就开始飘起来了,在当时的朝堂上,他可以随意的提拔自己的亲人,而且干涉朝政,污蔑其他的大臣,并且有时候还要皇帝为他的老家树碑立中宗。这样嚣张的行为终于引来了别人的嫉妒在天顺三年的时候,他的侄子想要谋反,他也因此被贬为平民,最后在大牢里边儿病死。
三个人里边儿曹吉祥可以说是死的最惨的一个。因为他的出生比较低,是市里监的掌印太监,作为一个宦官,他能够得到权力的机会并不多,因此在辅佐朱祁镇登上皇帝之后,他的野心也开始一步步膨胀,不过在看到前边儿两位同事都身死的时候。他的情绪走向了崩溃的边缘,竟然向皇上问道,在历史上难道就没有太监的子弟成为天子的吗?模仿的话一说出来就被皇帝得知直接下令把他给斩杀。曹吉祥是死于凌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76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探索封狼居胥的霍去病短暂而灿烂的一生
下一篇: 三国最完美的将领是谁揭秘卢植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