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赵普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北宋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朝代,知名的宰相像是地里的庄稼一样,一茬接一茬地,也不知这个朝代究竟有什么魔力。个中原因不是这里讨论的重点,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北宋开国宰相赵普。
和其他宰相不一样,赵普不是传统文人出身,最初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小吏。吏和官在古代的差别还是挺大的,后者是士族阶层,前者却根本不入流。但是赵普却从一个不入流的小吏,一步一步走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帝国宰相的位置。不过,这还不是最值得称道的,最值得称道是赵普一共当了三次宰相,三起三落堪称传奇。
只是后两次出任宰相和第一次出任宰相的原因不同,第一次是因为他治国安邦能力突出,后两次则是因为他心思玲珑急皇帝之所急、为皇帝排忧解难,俗称救火。那么,赵普是如何从一个治国安邦的人才沦为救火队长的呢?皇帝为何会如此浪费人才?
献计开国出策安邦被拜宰相
赵普虽然被称为开国名臣,但是宋朝开国时他其实刚到赵匡胤的手下做事,时间也不过一年左右。但是文臣和武将不一样,武将靠军功晋升,文臣靠出谋划策。赵普到了赵匡胤手下之后,迅速谋划安排了陈桥兵变的全过程,这才有了他的后来居上,只是这一阶段赵普只是成为了赵匡胤的心腹,还没有出任宰相。
后来赵匡胤看到了赵普在谋略方面的能力,遇事就经常向他问计,赵普也总能给出非常好的解决方案,比如北宋初年的二李之乱,赵普从出谋划策到陪着太祖御驾亲征,全部亲力亲为,不过一年就解决了动乱;还有后来江山稳定后的杯酒释兵权,也是在赵普的出谋划策并亲自指挥下上演的;以及北宋强中央弱地方的政治格局……
可以这么说,北宋初年的重大事情以及治国方针,其中都有赵普的影子。正是因为功劳太大,太祖为了筹功,他才被拜为宰相。在宰相的位置上,他一坐就是好多年,更难能可贵的是赵普做事非常严谨,没有什么把柄可被人指摘。直到太祖朝末期,他才被皇帝以谋私的名义被罢黜的地方。
掺和皇位更迭沦为炮灰被罢相
赵普第一次被罢相的原因是谋私,谋私顾名思义就是谋划私利。这个罪名其实很可笑,在北宋,因为皇帝收缴兵权,就给了手下人贪污的权利,是典型的用兵权换富贵。所以贪污在北宋并不算什么罪名,而谋私的严重性甚至比不上贪污,但是赵普却因为这个罪名被处置了,可见是皇帝想处罚他。
那么赵普是因为什么才被皇帝厌恶了呢?原因很简单,他掺和进了皇位更迭的事情。宋朝初年的皇位更迭是兄传弟,和传统的父传子是相悖的。宋太祖答应把皇位传给弟弟的真实原因谜团很多,但是后来他肯定是后悔了的,不然他不会罢黜赵普这个兄传弟盟约的见证者,历史上也不会留下太祖暴毙疑云。
所以,赵普第一次罢相不是因为他谋私,而是因为他沦为了皇帝和继任者角力的炮灰,宰相的位置虽高,但是由谁当也只是皇帝一句话的事儿。
太宗皇位不稳成了赵普救火队长生涯的起点
在哥哥有儿子的情况下,赵光义越过侄子成为皇位的继承人,是在对当时礼法的挑战,所以他屁股下的位置并不稳定。为了稳固权力,赵光义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效果都不怎么好,时值宋朝边境和辽国又起了摩擦,他就顺势带兵出征,希望用军功稳固地位。
然而赵光义只想到了开头却没有料中结局,他被辽国打败了,自己也没有及时随着败军回去,他回去时朝中的大臣已经推举了侄子马上要继承皇位了。他不仅没能稳固地位,还让屁股下原本就不稳的位子更加摇摇欲坠。无奈之下,只得把赵普拉了出来,让这个见证人现身说法证明他皇位来得很正当。
赵普也知道自己第二次出任宰相的原因,所以他非常卖力为赵光义当证明人。不仅如此,赵普回到中枢后很快就发现了赵光义的私心,他不想把皇位传给弟弟和侄子,只想传给儿子。所以在赵普的谋划下,赵光义的侄子一个自杀一个莫名其妙身亡,弟弟也谋反被发配地方,至此,赵光义可以高枕无忧了。
赵光义虽然是既得利益者,但是他皇位稳固后又想起了和侄子、弟弟之间的血缘亲情,所以赵普这个参入进来的人又被炮灰了,第二次被罢相。
在皇帝陷入困境时搭台阶让皇帝体面退场
赵普第三次拜相是在赵光义第二次北伐之后。前面说了,赵光义第一次北伐被打得大败而归,所以他非常不甘心,几年后又处心积虑谋划了第二次北伐,希望报仇雪恨为自己挽尊。可惜第二次北伐也没有取胜,宋辽陷入了对峙,双方你奈何不了我,我也奈何不了你。
那时宋朝建国也没多久,综合实力不像后来,也怕宋辽相争渔翁得利,所以赵光义是打不起持久战的,可惜所有的手下都不了解他的这种心思。还是赵普,他敏锐地发现了这第一点,于是就赶紧上书请赵光义班师回朝。既然有人搭台阶了,赵光义顺势就下来了,回来不久就又一次拜了赵普为相。
赵普这一次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他明白了自己就是一个救火队长,所以上位之后一直安安分分的。后来为了不碍皇帝的眼,没等被赶,他就以年老体衰的借口自己请辞了。赵光义看他这么乖觉,也没有为难,还大肆封赏,也算是善始善终了。
赵普因为被重用,所以被拉入了皇位更迭的漩涡;因为踏入皇位更迭的泥淖,所以沦为救火队长……他的经历充分说明了什么叫因果,更告诫了后人,上面的神仙打架,凡人最好少掺和,不管谁胜利,凡人都容易被炮灰掉。
公元973年,翰林学士卢多逊奉毛之命被发配到南唐。回来后灵机一动,告诉南唐后主李煜,宋朝正在编纂一部世界地理百科全书,只缺南唐部分。唐朝统治者李煜,在风流韵事、文字、歌舞方面都有着高超的鉴赏水平,在政治上基本上是个白痴,立刻慷慨解囊,支持这项伟大的文化工程。由此,卢多逊心中知道了南唐的经济、人口、地理等情况。回国后,他向宋太祖提出收复江南的战略,北宋很快实现了江南的统一。这一事件使宋太祖对卢多逊刮目相看,同时也对他的政治前途寄予厚望。
卢多逊有理由为自己骄傲。他学识渊博,专业严谨,20岁就中了进士。先后主持编辑了开宝本草、开宝通礼、旧五代史等重要的文化典籍,可谓硕果累累。也许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学识过于自信,所以包括正处于权力巅峰的宰相赵普在内,很少有人能列入他的法眼。
赵普足智多谋。他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始作俑者,也是“一杯酒解甲归田”的幕后总导演。他可以说是北宋开国第一功臣。不过赵普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文化。卢多逊非常看不起没文化的人,这也让他对赵普这种人的地位之高非常不满。他决定用文化的猎枪像射鸟一样射下愤怒的牛赵普。
巧合的是,尽管宋太祖是一名士兵,但他热爱阅读,尤其是当他成为皇帝后。发现卢多逊的太祖经常命人到史馆借书,于是贿赂图书管理员。毛每次看什么书,都让他记下书名,然后他就赶紧把书借过来,连夜通读。死记硬背是他的长处,所以每次毛问起时事,卢多逊总是回答得很流利,赢得的啧啧称赞。相比之下,赵普可就逊色多了,常常答不上来,或者离题万里,从而被毛白眼,甚至被狠狠训斥。
公元965年春天的一天,心情不好,因为蜀国的入侵曾经受阻,所以他去文庙休息。在装满珍宝的雕案架上,他发现了一面雕有龙凤的精美铜镜,背面刻着六个小字:干德四年制。这让毛很疑惑,因为甘德是他自己取的名字,而且只持续了三年。这铜镜上怎么会出现“甘德四年”的字样?领导的迷茫是下属的责任。卢多逊立刻表现出了学识渊博的优势。他胸有成竹地回答说:“这面镜子是前蜀制造的,因为前蜀的后主王彦用过这个称号。但自他用此爵位,前后不过六年,前蜀亡矣。”皇帝私塾的名头其实是有人用的,是亡国之君用的。难怪这么倒霉。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学术问题。
毛立即命赵普接见他,因为他在拟这个爵位的时候,曾征求过赵普的意见。总理曾信誓旦旦地说,这个称号开了个好头,不仅响亮,而且意味深长。“在我之前,过去的时代在哪里?在我身后,是未来的几代人?”,他的阿谀奉承声震天响。当赵普一脸惊恐地赶到文庙时,宋太祖正手拿毛笔疯狂地写着丞相误国。他看到赵普走到面前,劈手一挥,毛笔在他脸上一挥。他一边画,一边气愤地说:“身为宰相,疏于民政,毁了我们的事,这是什么罪?你这么无知,怎么比得上卢多逊?”不一会儿,赵普的脸上就布满了书法,比京剧还要出彩。
首战告捷后,卢多逊信心大增,随后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史书上说“呼之即来,攻之即短。”公元973年,他揭露了赵普受贿卖官、包庇抗命官员等违法行为。毛对此深信不疑,因为有一天晚上他去赵普家,在院子里发现了十个瓶子。他问瓶子里是什么。赵普回答说,这是吴越国王钱_送来的海产品。毛打开一看,是一颗金黄色的瓜子。这成了压垮赵普的最后一根稻草。免去丞相之职,贬为河阳三市节度使、校对员邱。
最大的政敌赵普被推翻,卢多逊如愿登上丞相宝座。这是知识和智慧的胜利。就在他感觉春风得意的时候,有一个人却高兴不起来。这个人是他的父亲。有人祝贺他,他叹了口气说:“我家世世代代都是老实的儒生。今天我家突然出现了一个暴发户。我不认为这是一种福气。如果我死得早,我就不用看着败家子失去家园了,就算我运气好。”
他父亲似乎有点被高估了。毛死后,和相继继位,他仍然推崇卢多逊这个知识型人才,这使他享受了几年宰相的高位。也许是意识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好处,卢多逊为了让自己的宰相之路走得更长、更久,他开始充分发挥自己学识和智谋的优势,暗中布局,提前编好了唐太宗的三哥赵廷美。
作为一个首相,与皇帝的弟弟和其他贵族有一些联系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问题是宋太宗和赵光义对自己王位的合法性毫无概念。他没有继承几千年来的传统世袭制度,而是遵循了母亲——年皇太后的圣旨,出人意料地当上了皇帝。我妈有点自私,以至于两个儿子都沉迷于皇帝。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难免会被错误的路线质疑。更何况,按照兄弟情的逻辑,下一任接班人应该是他的弟弟赵廷美。很明显,唐太宗现在的观念是世袭制,他的儿子应该穿龙袍而不是弟弟。然而这一次,卢多逊太聪明了,没有碰到皇帝的痛处。
卢多逊虽然学识渊博,但显然忘记了一段历史经历。在官场,他必须对政敌痛打落水狗,这样他就永远不会翻身。赵普中枪了,但他没有死。他只是深深地蛰伏着,等待着春天的消息,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他是金匮之盟的见证人,太宗登基后传下来的圣旨都是他自己写的,解决了太宗皇位合法性的问题。然后,他又立下汗马功劳,以谋反的罪名杀死了唐太宗最大的心腹赵廷美。于是,一切都顺理成章了,赵普再次迎来了人生的辉煌时刻,重新找回了被偷走已久的相位。
有人上来,就要有人下去。借口是现成的,与赵廷美通奸,诡计多端。皇帝诏书上,卢多逊被剥夺官职,依法处死。后来唐太宗想起他做官多年,没有功劳也很辛苦,就免了死刑。他家被流放到海南,再也没用过。卢多逊的政治生涯就此结束,三年后,他的人生大幕落幕,享年52岁。
魏征
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后入唐充太子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 太宗即位 魏徵彩像
,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贞观十七年正月戊辰(十七)日(643年2月11日)病卒于任。魏徵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作为太宗的重要辅佐,他曾恳切要求太宗使他充当对治理国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为对皇帝一人尽职的“忠臣”。每进切谏,虽极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动摇,使太宗也为之折服。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200多次,劝戒唐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仁义”行事,无一不受到采纳。贞观十三年(639)所上《十渐不克终疏》,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河北巨鹿人,祖籍为四川省广元剑阁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徵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徵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62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徵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徵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太宗点头称是。 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徵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2]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徵询问。魏徵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 魏徵全身像
[3]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徵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徵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徵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禅之事从此停止。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陈书》、《齐书》(时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时称良史。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唐太宗虽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 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 隋书
《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另一版本“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叁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畏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 以怒而滥刑。”选自《魏郑公文集》)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魏征在贞观年间先后上疏二百余条,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对唐太宗开创的千古称颂的“贞观之治”起了重大的作用。 魏征曾经力荐过杜正伦和侯君集,认为他们有宰相之才。因为魏徵的推荐,杜正伦被提拔为兵部员外郎,后又改任为太子左庶子:侯君集也官至检校吏部尚书。魏徵死后,他俩都因牵连到太子李承乾谋造反事件之中,一个被流放,一个下狱被杀。荐人失当,魏徵难辞其咎,世人甚至推测,魏徵此举有暗结同党之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76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