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嘉靖皇帝为什么不能跟朱载垕见面真相是什么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6 05:18:36

嘉靖皇帝为什么不能跟朱载垕见面真相是什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嘉靖皇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明朝有这样一位皇帝,他是朝野公认的皇储,却没有当过一天的太子。他有皇储之实,却没有皇储之名。当然,名声只是次要的,有实权才是真的。但是,我们不明白为何他的父皇不愿意给他这个名分?甚至,直到他登基的前一天,还是挂着亲王的头衔。这个皇储就是后来的隆庆皇帝:朱载垕。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尴尬的局面呢?

原来,是他的父皇嘉靖皇帝心中有一个让他害怕的魔咒——二龙不相见。

那么,什么是“二龙不相见”呢?

这个词语的发明人,是明朝有名的方士陶仲文。他的本名叫曲真,是邵元节的朋友,而邵元节则是嘉靖皇帝最信任的义士。有一次,皇帝要去给父皇的陵墓上香,召邵元节一同前往。邵元节有事走不开,于是,推荐了陶仲文。由此,陶仲文就有机会面见圣上了。

陶仲文陪同嘉靖皇帝前去上香,这期间,他做出了一个预测:今天必然有火光之灾。当时嘉靖皇帝还是半信半疑,没有完全认可这个说法,可是,当晚在宫里就发生了火灾。陶仲文仿佛有预测未来的能力,提前说出了将来要发生的事情。嘉靖皇帝非常佩服他,于是,给他封了一个“寻封神霄保国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的称号。后来,陶仲文还进宫当差,做了礼部尚书。

嘉靖皇帝这么赏赐陶仲文,陶仲文也尽力回报他,陶仲文卖力的帮他算前程、算朝廷的命运。嘉靖十三年,皇长子朱载基出生了。可是,仅仅过去两个月,这个婴儿就病逝了。身为父亲的嘉靖皇帝自然伤心欲绝。这时,陶仲文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就是那一句:“二龙不相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嘉靖皇帝是真龙,而太子是潜龙,这两条龙最好不要见面,否则双方都会受到影响。

其实,皇帝当的再好,在嘉靖心里仍然有一个痛点,那就是:他做了足足十年皇帝,后宫妃子这么多,竟然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这是十分不正常的现象。在古代社会,男女大多早婚,十四五岁就生育后代,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嘉靖帝到了25岁,都还没有让一个女人怀孕,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子女宫(子女宫,相学术语,表示子女之有无、多少、良否)”不好。

学过八字、紫微斗数的人都知道,像嘉靖帝这种情况,子女宫肯定是比较差的,因为,他有那么多的女人,结果十多年了才生下一个儿子,那当然是子女宫存在煞星、化忌等等与刑克有关的组合。解决这种刑克的方法,就是让他与子女分开,而且最好让他的子女认其他人为父亲、母亲。只不过,你让皇帝的儿子拜其他人为父亲,这是不行的,这简直是对皇帝的侮辱。

陶仲文也是算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跟嘉靖皇帝说了“二龙不相见”这样的话。

嘉靖皇帝听到方士陶仲文的这个研究成果感到非常惊讶,也顿时害怕了起来。嘉靖皇帝本来就非常迷信,从十五岁开始,他的身边就围绕着一堆的半仙、真人,他们和嘉靖皇帝一起幻想着祥瑞景象,讨论仙丹的炼制方法。这样迷信的皇帝自然不会质疑方士的推论,又过了两年,嘉靖皇帝相继有了朱载壑、朱载垕、朱载圳等皇子,他非常高兴,可是想到方士陶仲文的那句话,一时又变得消沉了。

嘉靖十三年的时候,长子朱载基确实是因为见面之后才夭折的,他不愿意见到这几个孩子又有什么意外,于是,选择不去见他们。这种行为确实非常冷酷,孩子从小就缺乏父爱,他们又怎么能够快乐成长呢?可是,嘉靖皇帝深信那个推论,又不得不遵守。朝堂之上,大臣们并不知道皇帝的顾虑,于是,纷纷请求嘉靖皇帝尽早确认太子人选,以保国家安定。嘉靖皇帝不愿理会这些奏请,只当做耳边风。

但是,时间一久,他也扛不住了。大臣们的奏折堆到他的文案上,已经堆了很高一摞了。没办法,他只能封较年长的儿子朱载壑为太子。但是,他还是没有过多去关心他们,也很少去见他们。随着太子朱载壑的长大,他到了读书的年纪了。可是,嘉靖皇帝却没有批准让太子进入学堂,一直拖着这个事情。大臣们也为此事奏请了很多次,就是没有一个结果。

如果,按照这个剧情发展,那么,将来的皇帝肯定是一个文盲皇帝,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个时候,嘉靖皇帝的母亲出面了,她找嘉靖皇帝谈了好多次,这才说服嘉靖皇帝,让太子出阁讲学。而这一年,太子朱载壑已经十四岁了。太子出阁讲学,作为父皇的嘉靖皇帝是必须出面,参加这个出阁讲学的仪式的。皇帝参加,必然会见到自己的孩子,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事实。

之前之所以不愿意批准太子出阁讲学,就是怕“二龙相见”!现在没办法,也只能相见了。可是,就在仪式结束后,太子就病倒了,没多久就过世了,这次,魔咒又应验了!嘉靖皇帝非常痛苦,现在他想通了,无论如何都不会再见自己的皇子,严格遵守“二龙不相见”的规定,对皇子的事也绝不关心。皇子们上学、结婚等大事,他都不再理会,能拖就拖。

不但如此,就算皇子们想见父皇也是见不到的,就算见到了嘉靖皇帝也不愿意跟他们多说话,直接将头转向另一边,这样的父亲在孩子心里的留下多大的阴影呀。嘉靖皇帝死守着这个魔咒,没有告诉任何人,并将这个魔咒带进了黄土。1566年,嘉靖皇帝驾崩了,此时的朱载垕还是亲王,因为是所有皇子中最年长,所以,他是第一继承人。

这一年的十二月,朱载垕登基了,也为“二龙不相见”这个魔咒画上了句号。

明朝嘉靖皇帝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出生地湖广布政司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的堂弟。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正德十六年(1521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

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驾崩,由于武宗死后无嗣,因此张太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朱厚熜即位之初,通过大礼议逐步掌握皇权。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为隆庆新政与张居正改革、嘉隆万大改革奠定了基础。

后期崇信道教、宠信严嵩等人,导致朝政腐败。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壬寅宫变”中几乎死于宫女之手,此后明世宗长期不理朝政,迷信方士、浪费民力,最终激起农民起义。

同时蒙古鞑靼俺答汗寇边,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倭寇也侵略中国东南沿海,“南倭北虏”始终困扰,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明世宗为人聪明,尤其在书法和文辞修养都有不错的造诣。同时也特别敏感,但是也十分勤奋,批阅奏书票拟经常到后半夜。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嘉靖帝于乾清宫去世,享年60岁。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永陵,传位第三子裕王朱载垕。

扩展资料:

嘉靖皇帝生平大事介绍:

1、大礼仪之争

大礼议是指发生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到嘉靖三年(1524年)间的一场皇统问题上的政治争论,原因是明世宗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为其改换父母的问题所引起,是明朝历史第二次小宗入大宗的事件。

明世宗登基不久便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明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世宗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考),以及世宗生父尊号的问题发生了争议和斗争,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继嗣“要求世宗改换父母。

当时观政进士张璁上疏责廷臣之非,提出了“继统”的理论。至嘉靖三年(1524年),以世宗钦定大礼而结束。

大礼议的核心是明世宗能否改换父母的重大争论,即对明武宗遗诏如何诠释的问题。大礼议事件是明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在大礼议中张璁以明武宗遗诏为利器,打破了杨廷和一手操纵的廷议,并通过合理解读明武宗遗诏的文本逻辑和内容,维护了明世宗与兴献王的父子关系。

挫败了杨廷和及其依附者不顾明世宗继位的实情而强迫明世宗依照汉宋旧例改换父母的图谋,确保了明代法律的尊严和政治的秩序,并因此开创了嘉隆万大改革的新局面。

2、壬寅宫变

壬寅宫变又称宫女弑君,是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由宫女们意图杀死明世宗嘉靖帝的一次事件。由于此事发生在嘉靖壬寅年,所以称之为壬寅宫变。

嘉靖帝为求长生不老,要以“吸风饮露之道”成仙。在园中可植蕉数株,每早,阔叶上必布满甘露,晨起口干舌燥之即,吮吸若干片,可觉甘甜爽口,并有延年宜寿之说。嘉靖帝为采集甘露饮用,日命宫女们凌晨即往御花园中采露,导致大量宫女因之累倒病倒。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杨金英等十数名宫女乘着嘉靖帝熟睡之际,用黄绫布把嘉靖帝的脖子套住,然后用手拉扯,企图杀死嘉靖帝。而后又因打了死结,杀不死嘉靖帝,遂又用钗、簪等物刺向嘉靖帝。?

在这时其中一个胆小的宫女因害怕,报告给方皇后。方皇后赶到,将宫女们制服、并下令凌迟处死,首犯凌迟处死后诛灭九族。而且,连当时服侍嘉靖帝之端妃,王宁嫔也一并斩首。

壬寅宫变是中国历史上一起绝无仅有的宫女起义。

明穆宗朱载坖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吗?

“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讳载垕,世宗第三子也。母杜康妃。”《明史》中的这一段话指出明穆宗朱载垕的地位——世宗嘉靖帝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杜康妃。可以说朱载垕的个人条件不符合朱元璋所订立的嫡长子继承制,但历史偏偏把这个藩王推到了帝王的宝座上。

明穆宗朱载垕的经历在明王朝的历史上是十分少见的,大概只有他的孙子明光宗朱常洛能与之相比较。他短暂的一生中有六分之五是在抑郁、恐惧、孤独的时光中度过的。作为大明王朝的储君,可以说是生不逢时。他的父皇嘉靖皇帝痴迷道教,迷信谶语让他没有享受到家庭的温暖,留给他的只是冷酷的记忆。

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二十六日,裕王朱载垕即皇帝位,是为明穆宗。穆宗即位的当天就颁布了登极诏书,针对嘉靖时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十项兴革措施。诏书的核心是“革弊施新”,即革除嘉靖朝的弊政,推行隆庆新政。

所谓“革弊”,首要的就是平反冤案。穆宗在登极诏中指出:“自正德十六年(1521)以后,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以前,建言得罪诸臣,遵奉遗诏,存者召用,没者恤录。”

至于“施新”,穆宗在登极诏书中概括为“正士习、纠官邪、安民生、足国用”等项。实际上,这已成为隆庆新政的纲领。

“正士习、纠官邪”也就是抓吏治。经过一段时间对官吏的考察和整顿,使隆庆朝的吏治大为好转。“安民生、足国用”就是整顿经济,包括蠲免钱粮,救济灾民;限田清丈,抑制兼并;体恤商人,开放海禁等。

隆庆皇帝在位时开放了海禁,也称为“隆庆开禁”、“隆庆开关”,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这项政策对后世影响巨大,甚至有学者认为隆庆时期的对外开放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如果用几个词汇简单的描述一下明穆宗,我觉得应该是:谦和,宽仁、勤俭,明静。

明知道裕王朱载垕是继承人,严嵩为何还要跟他作对?

明朝的奸臣传里面最大的一个奸臣大家的一致意见一定是严嵩,在嘉靖朝严嵩在内阁首府的位置任职的时间超过了嘉靖朝所有的内阁首府,要知道这在嘉靖朝这绝对是一个奇迹,因为嘉靖皇帝对他的内阁首辅是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

而且嘉靖这个皇帝是一个非常难伺候的老板,一代奸相严嵩能够做到这一点,足可以说明他是个聪明人,那么为什么严嵩在对待嘉靖儿子裕王的问题上却处处与他作对,以严嵩的聪明是根本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下面我们就来认真的分析一下,为什么人生会有这种反常的举动?

嘉靖皇帝的性格我们必须要明白,严嵩之所以会对嘉靖的这个继承人根本不予理会,甚至是处处打击的一个最大原因,是因为严嵩的这个大老板嘉靖皇帝的性格,这个皇帝的性格是极其刚愎自用而且多疑,并且要求自己的臣子要绝对的忠于自己,而严嵩作为内阁首府嘉靖对严嵩的忠心,也是在处处考量的。

严嵩真的可以说是半君如半虎,如果他不表现的对嘉靖这个继承人处处为难的话,那么就会让嘉靖皇帝以为严嵩是想另找马头,严嵩是想两边讨好,这对于严嵩的仕途之路是有着很大障碍的,所以严嵩不得已只能对嘉靖的儿子下狠手。

想让裕王看清现实裕王身边的人太多,靠在裕王身边的人也太多,尤其是张居正,徐阶,高拱这些人他们都是严嵩的敌人,而这些人却又都在裕王的周围,而裕王又已经被公认为是嘉靖的继承人,严嵩能走的路只有两条一是示好,二是继续坚强,让裕王看清现实,让裕王能够重用自己,严嵩选择了第2条路,现在分析来看,严嵩是给自己选择了一条死,而且是一条毁灭自己全家的路。

迫不得已有一句成语叫骑虎难下,其实当时的一代奸相严嵩真的也就是遇到了这样一种情况,他真的把自己逼得奇虎难下,他没有办法,一边是老皇帝的多疑性格一边是小皇帝周围近臣的,排挤打压,再加上朝堂局势的暗流涌动,严嵩如果不做些什么,真的没办法稳住自己的位置,而他能做的就是拼命的告诉了皇帝自己是他的人,所以也就只有拼命的去打压小皇帝呀,有的时候作为一个全程来说真的也是没有任何办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75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