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高柔为什么会支持司马懿政变西晋建立后子孙受到重用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6 05:04:43

高柔为什么会支持司马懿政变西晋建立后子孙受到重用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高柔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三国演义中,孙吴、曹魏、蜀汉三国征战多年,都想独占这片土地,统一国家,成为唯一的霸主。战火纷飞,狼烟四起,最后魏国获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但是好景不长,魏家皇位还没坐久,就被司马懿钻了空子,夺去了政权,开始了司马家族的晋朝。但是我们知道每次历史皇帝的更替,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而且司马懿的一众帮手里面,有一位经历了曹魏六位君王的老臣,这个人就是,高柔。

高柔的职业生涯

高柔的一生十分的励志,可以说是古代的职场升职记。从最初的小县令,到被曹丕封侯,到最后为了司马懿夺权立下汗马功劳。完全可以看出,高柔完全是一个被历史低估的人物。这么厉害,但是罗贯中并没有为他用掉太多笔墨。高柔本来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在自己30岁的时候才被曹操任命为县令,本想到自己都30岁了,这一辈子可能只是个县令了吧。

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因为在县令这一职上做的很尽心尽力,被曹操看重,一下子就提到自己的身边,做了自己的谋士,这时候高柔的真正作用才体现出来。跟在曹操身边后,高柔给出了很多建议,作为曹操的谋士可谓是十分及格了。曹操十分看重他,一直都将他放在身边的位置。而后来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也是不敢轻待这位老臣,赐爵关内侯。

而曹丕死后魏明帝曹叡继位后,封高柔为延寿亭侯,按说曹家对他一直很不错,那为什么自己还要支持司马懿谋反呢?首先高柔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从当初曹操骑兵讨伐张鲁,高柔劝他贸然进军会惊动马超,导致他叛变的时候就能看出来,当时曹操不听,结果马超等人果然叛变了。所以曹爽早已看出,现在的司马家族的实力极强,魏国迟早要被司马懿吃掉。

而自己作为经历了六代君主的老臣,在朝中说话自然是很有分量,如果自己带头支持的司马懿的话,肯定会有一大批随从。自己也就算了立下了功劳。后来司马懿兵变,带领人马控制都城,魏国历史自此结束。司马家族建立晋朝之后,这时候高柔已经去世,可是他的后代子孙都得到了重用,这也算是当初对高柔支持的回报吧。

司马懿如何让所有人都站在自己一边,简谈高平陵之变前因后果

高平陵是三国时期魏明帝曹叡的陵寝,位于洛阳城洛水之南的大石山。公元249年,也就是曹魏的正始十年,曹爽带着皇帝曹芳前去高平陵为魏明帝扫墓,司马懿趁此机会直接发动政变,一举打垮曹爽一党,直接掌握曹魏的军政大权,为了魏晋禅代奠定了基础。 其实,一般人看来高平陵政变一直是历史上一个非常怪异的事情,要知道曹魏从曹操打下基础开始到此时已经有五六十年了,中原人已经接受了曹魏的统治,而且司马懿在曹爽当权的时候,司马懿只是官拜太傅,官位爵禄虽然高,但是只是虚位而已,并没有什么大用。而且此时的司马懿远离曹魏的政治权利中心已经有十多年了,年龄已经高达70岁了,曹爽虽然把他排挤出政治中心,但是对于司马懿依旧还是很尊崇,并没有紧逼司马懿。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担任中护军,直接隶属于曹爽掌握的禁军。曹爽征讨蜀汉的时候,司马懿的另一个儿子司马昭随军出征,还立下大功,可见曹爽也没有要干掉司马家族的打算。那么问题就来了,七旬老翁在政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孤注一掷发动一场冒险性的政变,为何后来就成功了呢? 曹爽夺权产生做出一系列错误操作 曹芳在历史被司马师废为齐王,所以一般把曹芳称为齐王曹芳。曹芳8岁继承皇位,实际上是没有亲政能力的,所以魏明帝曹叡在临死前托孤给司马懿和曹爽,但是曹爽上位之后,暗中采用丁谧的计策,让皇帝曹芳下诏升司马懿为太傅,尊崇司马懿的地位和爵禄,但是暗地里却把司马懿的实权给剥夺了。由此曹爽掌控了曹魏的大权,曹爽的弟弟曹羲做中领军,掌握禁军,弟弟曹训为武卫将军,统领禁军武卫营,弟弟曹彦为散骑常侍,其他的兄弟都是列侯侍从,出入宫廷。曹爽的表弟夏侯玄则被任命为中护军,负责总统诸将,选拔举用军队武官。另外和曹爽交好的何晏、邓飏、李胜、丁谧,毕轨等人都被曹爽招为心腹,并担任朝中要职。 爽弟羲为中领军,训武卫将军,彦散骑常侍侍讲,其余诸弟,皆以列侯侍从,出入禁闼,贵宠莫盛焉。南阳何晏、邓飏、李胜、沛国丁谧、东平毕轨咸有声名,进趣于时,明帝以其浮华,皆抑黜之;及爽秉政,乃复进叙,任为腹心。 此外曹爽还敢干出了一下事件: 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将吏、师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为伎乐。诈作诏书,发才人五十七人送邺台,使先帝婕妤教习为伎。 而且曹爽为了更好的控制朝政,把魏明帝的郭太后迁徙到永宁宫,以至于当时的郭太后和皇帝曹芳相互哭泣告别,如此种种行为想必使得郭太后和皇帝曹芳对于曹爽的极为厌恶。这在此后司马懿直接可以获得郭太后的诏书发动政变,获得了政治合法性。 曹爽做了另一件事情有损世家大族的利益,那就是曹爽针对九品官人法的弊端,采取了加强功课,以考绩和中正品状作为吏部选官的依据,如此一来中正官选拔人才在世家大族里面只能够选择优才,而不是人的出生,这就使得世家大族对于曹爽十分不满。 此外曹爽的做法也会使得曹魏的重臣对其不满: 当时曹魏重臣蒋济是领军将军,掌管禁军。曹爽上位后,蒋济被升迁为太尉,也是明升暗降,蒋济曾经对于曹爽的行为非常不满,他曾经批判曹爽的改制法度,认为曹爽改制法度是取祸之道。 大臣王肃就是因为非议曹爽的行为,就被以祭祀宗庙时有误的罪名罢免职务,后来改任光禄勋。 大臣孙礼因为在担任冀州牧期间为清河、平原二郡争议地界的事情得罪曹爽,直接被曹爽下令结刑五年,一直闲置家中。直到后来有人求情,曹爽才让孙礼担任城门校尉。后来北方匈奴人和鲜卑人作乱,边境不宁,孙礼再次被启用,被任命为并州刺史,加振武将军,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孙礼在出发前面见司马懿,说出了这样一番有着暗示意味的话: 本谓明公齐踪伊、吕,匡辅魏室,上报明帝之托,下建万世之勋。今社稷将危,天下凶凶,此礼之所以不悦也 希望司马懿像伊尹和吕尚一样匡辅魏室,现在社稷江山很危险。 这些错误使得曹爽在今后的政变失去支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司马懿成功进行高平陵政变的重要因素,依照「 ”陈平,周勃平定诸吕之乱”平定曹爽之乱 司马懿利用「 ”陈平,周勃平定诸吕之乱”的故事打动诸位曹魏元勋重臣。司马懿发动政变的开始,司马懿当时联合了蒋济,高柔等大臣,他让司徒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统领曹爽的禁军士兵,同时对于高柔说:「 ”君为周勃矣。”你现在就是周勃了,众所周知,西汉初年的诸吕之乱,正是周勃,陈平等人平定的。而且亲自和蒋济一起领兵到达洛水浮桥,做出一副群臣支持司马懿废除曹爽的样子。这就使得曹爽十分心慌,所以挟持天子的曹爽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处置比较好,曹爽晚上派侍中许允、尚书陈泰前去拜见司马懿,探探司马懿的口风和态度,结果司马懿装出一副很宽厚的样子,只是指点曹爽的过失,只是想要免掉曹爽的官职。司马懿随后又派出曹爽十分信任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前去告诉曹爽,司马懿指着洛水发誓,不会追究曹爽的过错,而且和司马懿一起发动政变的蒋济也写信给曹爽,蒋济说只是免除曹爽的官职,就这样曹爽觉得没有事情,投降了司马懿。 司马懿巧妙的利用朝廷大臣和元勋重臣对于曹爽的不满,把他们发展为自己的可以掌控的巨大政治力量。但是在抓住曹爽之后,司马懿以辅政大臣的身份杀死曹爽和曹爽亲信的三族。这使得很多元老感到失望,比如蒋济也因为自己被司马懿欺骗而生病去世。许允后来参加了李丰废除司马师的政变。但是司马懿老奸巨猾,不是这些人能够比的。 凶险的政变 其实这次政变是十分凶险的,司马懿在掌握武库的过程中,途中率领士兵需要取道曹爽的府邸,一度被曹爽府邸的帐下守督拦住,车架被迫停止,当时曹爽的妻子刘怖到达大厅问帐下守督现在曹爽出洛阳城,现在洛阳城内刀兵四起,当时帐下守督就说夫人不要担心,想在门楼上用弩箭射杀司马懿和司马懿的士兵,最后是手下将领孙谦说:「 ”天下事未可知!”天下事现在还不知道结果,司马懿才得以通过曹爽府邸,控制武库。 初,宣王勒兵从阙下趋武库,当爽门,人逼车住。爽妻刘怖,出至厅事,谓帐下守督曰:"公在外。今兵起,如何?"督曰:"夫人勿忧。"乃上门楼,引弩注箭欲发。将孙谦在后牵止之曰:"天下事未可知!"如此者三,宣王遂得过去。 可以想见当时司马懿的兵力之薄弱,但是这样还是成功的发起政变。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获得了哪些人的支持和帮助呢?

有一句话叫做“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有充分了解敌人,才能打造出更强大的自己,从而获取胜利。当然,仅了解敌人还远远不够,也要清晰地认识自己。“知彼”是一种智慧,而“知己”才是最大的人生财富!

观古今历史,我们发现那些聪明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自知之明”。例如世人赞誉的范蠡,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勾践光复越国,还灭掉了强大的吴国。获得这样的成就,很多人都会沾沾自喜,从而祸从天降。而范蠡就很聪明,懂得谦虚,深藏功与名。

当时人们都以为范蠡会得到高官厚禄,从此一生衣食无忧。不过范蠡却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做法:“辞官回乡,四处周游,不贪恋权势,享受自由人生”。范蠡深知“伴君如伴虎”,而且所处的官位越高,自己的处境也就越危险,所以范蠡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当然了,做到“知己”的古人还有许多,今天我们就好好说一说司马懿。此人谋略相当高,在三国之中仅有他能与诸葛亮相抗衡。更难得的是,司马懿一生经历了四朝更迭(曹操、曹丕、曹睿、曹芳),侍奉过五位帝王(刘协、曹操、曹丕、曹睿、曹芳),最后还篡位成功!

要知道,司马懿篡位的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为什么他不提早篡位,而是等到七十岁之后,隐忍了这么多年,他究竟在怕些什么呢?

东汉末期,天下动荡不已,群雄割据战乱四起。正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个乱世确实涌现出了许多人才,例如大家熟知的关羽、张飞、诸葛亮等。司马懿同样是这一时期的能人,他智谋相当高,野心也很大。

曹操向来以“识人”著称,司马懿的野心曹操肯定一眼就能识破。既然如此,为什么他还要重用司马懿,这不是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大隐患吗?

其实,在曹操执掌大权之时,司马懿的位置并不太突显,而且曹操对他戒心很重。司马懿也知道曹操对他有所防备,所以也是不敢太张扬,一直小心行事。

司马懿真正在曹氏阵营获得重用还是在曹丕掌权之时,曹丕能够继承曹操打下来的江山,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司马懿的功劳。曹丕和曹植在争夺世子之位时,曹丕明显处于下风,而司马懿仍然毫不犹豫的选择曹丕阵营,为其出谋划策。

最终,在司马懿的帮助下,曹丕获得成功。此后,司马懿也成为了曹丕的心腹,在曹氏阵营大放光彩。

司马懿为什么发动“高平陵之变”

司马懿发动的一场政变,成了司马家族乃至整个士族时代一个永远解不开的结。司马家族包括司马懿本人正式登场的方式,永远被后人强烈鄙视。效忠了曹家几十年、伺候了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代主子的司马懿,对曹家做出的所有杰出贡献,被彻底推翻,给当时中国半数地区带来和平生活的功绩,也被全盘抹杀,一个非常优秀的开国元勋,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狼心狗肺、禽兽不如的野心家,他对曹家几十年的忠诚,也全都变成了伪装。

就是同时代的人,都对司马懿的这种行为极度唾弃。曹爽死后,消息传到蜀汉帝国,曾经和曹爽交过手的蜀汉大将军费祎(一),还专门写了一篇《甲乙论》,来讨论曹爽被杀的真相。

费祎提出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曹爽这帮人,完全靠着他们的爸爸、爷爷,才能登上高位,然而,他们辜负了人们的希望,结党营私、骄奢淫逸,司马懿为了国家,为了自己辅政的责任,这才奋起一击,把曹爽一党全部消灭,大快人心;另一种说法是,司马懿本来就和曹爽尿不到一个壶里,他早就想尽办法想把曹爽除掉,在曹爽一再犯错的时候,他在一旁偷偷高兴,等到曹爽失尽人心,他又突然动手杀人,这哪里是正人君子的做法呢?如果当时曹爽真的想要谋反,那么他一定想要害死小皇帝曹芳,司马懿关闭城门说曹爽造反,不更是把小皇帝置于死地吗?其实司马懿也知道,曹爽根本就没想过谋反,他绝不可能害曹芳,所以,他才敢放心的关城门、搞政变,曹爽罪不至死,却落得满门抄斩,甚至连何晏的儿子,母亲贵为公主,是皇室血脉,都难逃一死,司马懿的行为,可以说是滥杀无辜、狭私报复。

作为同时代的人,费祎对司马懿的评价可以说是一针见血、深入骨髓,我个人认为,这个评价,绝大部分是极为正确的,但根本观点却又不尽然正确。我和司马懿先生没喝过酒,也没有什么交情,甚至早先我也很厌恶他,但反反复复读了这么多他的故事以后,我想为他说句公道话。
如果你是一个感性的人,你绝对不会喜欢司马懿。他长得一点儿也不帅,也没有留下什么潇洒和感人的故事,最重要的,他是个外表慈祥、内心狠毒的人。从他的一生来看,他灭了很多人的三族,无论是干掉政敌,还是用兵打仗,他都毫不留情,哪怕是违背誓言,哪怕是千夫所指,他也能毫不犹豫的以很多人的性命,去换取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只要能够胜利,他不在乎用什么手段,也不在乎死多少人,不管这些人是敌人,还是自己人。

但是,只要理性上一点,我们就能发现,单纯从能力上来说,司马懿是个绝顶聪明的领袖级人物。他是个非常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从来没有人说他的政治能力超过诸葛亮,也从来没有人说他的军事能力超过曹操,可是从汉中对策、关羽对策,再到干掉孟达、熬死诸葛亮,他没有任何失误,他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在谋略、内政、用兵方面的灵活和严密,不仅在同时代出类拔萃,即使和吴起、孙膑这样的老前辈相比,也有着独特的光芒。一个人有几次头脑灵光确实不容易,但是像司马懿这样一辈子头脑都灵光,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我们可以想象,这个人得多么聪明,才能把政治、军事形势看得这么透,才能害死关羽、熬死诸葛亮、干掉曹爽,直到他快死了的时候,还要连带着一个当时唯一能跟他抗衡的王凌。

费祎说的很对,司马懿确实知道曹爽根本没有想谋反,但是他自己被曹爽逼得走投无路、气得抓狂,所以只有给他扣上一个造反的帽子。但是,曹爽是不会伤害曹芳的,因为他是首辅大臣,曹芳这个小皇帝,恰恰是他的挡箭牌,别管你司马懿干什么,曹芳的安危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说,费祎说司马懿发动政变不考虑曹芳安危,是不对的,说他早就想让曹爽完蛋,是更不对的,他算准了,曹爽一定会好好对待曹芳,而不是伤害他。
曹爽辅政的前几年,如果没有司马懿在足够退休的年龄,拼了一把老骨头东征西讨,他曹爽坐不稳首辅的位置,如果司马懿在那个时候就为难曹爽,大可以说自己已经太老了,走不动了,把实打实的战场扔给花花大少曹爽,看着他丢尽脸面、出尽洋相,看着他由于战场失败而被人们更加唾弃,但是,司马懿没有这么做。讨伐蜀国的时候,曹爽很有可能被截断退路而全军覆灭,也是司马懿给夏侯玄写信,才让明白了危机的夏侯玄把曹爽劝回了魏国。如果当时司马懿就早有独霸魏国的野心,大可以放任曹爽全军覆没,然后再出来挽救败局,理所当然的独霸朝纲,可是,司马懿也没有这么做。
曹爽兵败回来以后,越发嚣张放纵,权力已经使他更加狂妄自大、更加心胸狭窄、更加看着比他强百倍的司马懿不顺眼,248年曹爽指派李胜借机来刺探司马懿的近况,其实就说明,曹爽已经对了司马懿动了杀机。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李胜看到的是一个仍然精力充沛、老而不死的司马懿之后,等待司马懿一家老小的将是什么结局。我本人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坚持相信,正是李胜的这次拜访,使司马懿下定了拼命一搏的决心。

如果从万恶的封建专制制度上讲,司马懿本身也是个受害者。近两千年前的官员,没有什么退休制度,也没有什么国家可以出逃,只要进入官场,就只有两种结局:玩儿到死和被玩儿死。司马懿不是一个人,在他背后,有庞大的司马家族,有庞大的亲信网络,这个网络已经整体被曹爽视为眼中钉,如果不反抗,这么多人中的大多数就不会再有任何前途。所以,为了这么大的一个网络,为了自己的整个家族,为了自己这一派的力量,他必须发动政变。
实际上,司马懿的政变,是顺应人心的,得到了曹魏帝国多数权贵的同情和支持,像郭太后、蒋济、高柔这些人,在政变中都站在了司马懿一边,他们都认为,司马懿搞政变是为了匡扶曹魏、拯救帝国,司马懿无论是在智慧上、还是道义上,都站在了显著的制高点,没有人怀疑他的动机。
可是,当德高望重、受人敬仰的司马懿反击曹爽成功之后,他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掌握了最高权力,他就要面临两条路:勤勤恳恳的做首辅大臣,争做第一士族;架空曹魏皇室,做第一家族。其实,纵观整个士族时代,皇权并不十分强大,很多的士族在掌握了最高权力以后,也没有全家死光光,甚至一直都保持高官厚禄。可是,司马懿不是超人,他没法看到未来,对于他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他能够借鉴的王朝,只有一个汉朝,而在汉朝,除了刘家以外,所有掌握过最高权力的外姓人,甚至包括当了皇帝的王莽家族,没有一个不是落得个被满门抄斩的下场。所以,司马懿只能认为,他作为一个大臣,却掌握了只有皇帝才能有的权力,他想再把这种权力交还给皇帝,就会面临全家被杀的危险。失去权力,他一家老小就可能会被玩儿死,保持权力,他还可以保证一家老小的安全,再加上他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性格,让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干掉曹家,自己做第一家族。

有一句话经典的话:权力就像老虎,骑上去了就不能下来,下来就会被老虎撕得粉碎,所以,只有一直硬着头皮骑下去。司马懿的老上级曹操也说过,权力我是不交的,交出去我一家老小就会遇害的。司马懿不愿意冒断子绝孙的危险,从他发动政变的那一天,他就只能下定决心,要把对曹爽的反击,变成对曹魏帝国的颠覆。一代开国元勋,就这样成了他自己参与缔造的这个国家的掘墓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75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