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迁和秦始皇皇陵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司马迁为什么可以详细描述皇陵内的结构?其实也没那么复杂,他能取得一手资料罢了。
很多从《史记》文本中找答案,我就从时间线来说说吧。
首先,秦始皇什么时候修的始皇陵?是从他年轻的时候,他刚即位成为秦王不久,也就是公元前246年。始皇陵修道什么时候呢?一直修到他死也没修完,秦二世还接着帮他修了两年,差不多公元前208年左右。
其次,我们还要关注一个时间点,那就是司马迁是什么时候写的《史记》。
司马迁是公元前145年生人,活到了56岁。他是从元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08年被封为太史令开始阅读史料、准备写作的。
距离秦始皇陵修完,满打满算也就100年。
如果当初一个参与过始皇陵工程的人对他的孙子讲过这段往事,那么很可能到司马迁这个时候,他的孙子还活着呢。
等等,你可能会说,修始皇陵的人不是都被杀死了吗?他怎么给他的孙子讲?
第一,就算参与修陵墓的人都被杀了,他也不是一到那就被杀了,也得先干活了,那干货的过程中这么大的工程、这么多参与的人、还是在荒郊野地里,想做到完全封闭,一点效益也不泄露,大概不可能。
第二,就算参与的被杀,难道外围工作也被杀,附近村里的也被杀,工人,工程师,负责的官员,总有机会接触相对外围的人,这些人限制没那么严格,全被灭口几率也不大。
第三,纵观人类漫长的历史,大范围杀人灭口这件事,就不可能做到。根据墨菲定律,越想得到的就越得不到这一原则,那些“一定要消灭某一民族”的人,最后往往在自嗨。
最后说下司马迁为什么能那么详细的描述,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其实就是时间线的原因。
他的时代离秦末不是太遥远,还能找到大量的史料记载、人证物证,换句话说,他离信息源头更近一些。
如果说本人讲述,亲历者的记录是一手材料,而转述是二手材料,直接或间接的传说是三首材料……那么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不知道几百手材料。
因为这个时间线,司马迁有着叙述上的优势。
你离发生的时候更近,就会更接近与事实。
他当时看到的始皇陵的地形,一定比我们今天看到的更准确,因为我们之间隔了2000年的沧海桑田,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不止多少河流改道,多少山峰被岁月削去棱角。
而当时司马迁访问过得人,看过的笔记素材文章,现在已经淹没在历史的烟尘里。
在没有却确凿考古事实的时候,我们就姑且信之吧。
不过在没有看到始皇陵真容前,一切还是未知,也许他说的全然不对也有可能。在特洛伊遗址被考古学家发现前,欧洲的历史学家一直认为特洛伊之战是个神话,只存在于荷马的想象中,结果啪啪打脸。
从人力资源管理上看,秦始皇陵墓修建时间长,活下来的工匠多。认为司马迁对秦始皇陵墓内部结构的描述是虚构的说法主要是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
说是秦始皇陵墓建成后,把所有参与建造的工匠都陪葬在陵墓内了。既然没了活口,那陵墓里面的情况自然就无从得知。
但这里有个问题,秦始皇陵墓是征发了72万工匠民夫,最多时到了80万,历时39年,能够参与建造陵墓的工匠民夫必然是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秦汉时期男子平均寿命为49岁,在39年这段漫长的修建过程中难免会有工匠民夫年纪大了或者工伤失去劳动能力,史书上并无秦军成规模屠杀陵墓修建完成前的失去劳动能力的工匠民夫的记载,说明这些人要么被发还回家,要么集中看管,如果是前一种情况,秦始皇陵墓里的结构外泄毫不意外;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在集中看管期间,工匠民夫或者私逃,或者和看管的秦军交谈聊天,导致陵墓内部情况外泄,也不奇怪。
从工程管理上来看,这么大的工程不可能没有图纸,而图纸有很大可能保存下来了。
秦始皇陵墓由丞相李斯设计,少府令章邯监工,由于项目大,工期长,两人不可能事事亲为,必须有记录各处设计细节的文件供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和工匠使用,必然是有施工图纸,而且会不止一份。文件多了,加之项目部也必然十分庞大,在机构管理还没有那么严格的古代,或人多手杂,或粗心大意,有些文件泄露到外面也是很有可能的。
由于秦始皇死得突然,死的时候陵墓尚未修好,自然不会下令销毁陵墓图纸。而胡亥和赵高以及负责工程的李斯、章邯等人不是忙着搞政治斗争就是忙着到处和反秦武装打仗,未必有心思专门处理工程文档。
此外,还有件事可能也导致陵墓工程文件被保存下来了:刘备入咸阳后,萧何派兵把丞相御史府包围起来,安排人将存放在里面的秦王朝户籍、地图、法律等档案都保护收藏起来,其中就很可能有秦始皇陵墓的工程图纸文件。
司马迁不是神,不可能猜出秦始皇皇陵地宫的结构;他也不是孙悟空,无法上天入地,无法亲临地宫现场观看。
司马迁是个史官,他的资料来源一般来自于两块,一是听到的,这就是现在经常所说的?口述历史?;二是看到的,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典籍?资料?。
司马迁听到的?秦始皇陵墓地宫构造?
常有传说,修建秦始皇陵墓的工匠全部死光了,全都被杀了,这是真的吗?假的,千真万确,就是假的。
秦始皇陵墓前后修建39年,可谓工程浩大,出动人力最多时有70万左右,少的时候也有30、40万,要把这样的人全部杀了,怎么可能?况且也没有记载,秦国将几十万人工人杀了的情况。
其实,修建陵墓的人,也是分工种的,有些是搞土建的,有些是干技术活的,不同的工种决定了以后不同的命运。
三十九年间,完成土建的大部分人撤的较早,搞技术的留下较多,越到陵墓建设后面,留下的人越少,这些人知道的也越多。
最后,留在秦始皇陵墓里的只是一小部分,但是,非常可惜,完善陵墓的工作做完后,工匠们遭殃了,因为秦二世卸磨杀驴,让这些最后留下的工匠陪葬了,记载如下:
详细记载如下: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那么搞技术善后的人被陪葬了,是不是消息就没有了?当然不是,因为之前有大量的工人(其中有很多是犯人)先后撤了,这些人是知道大概结构的,最后撤出去的几批,甚至对于情况很清楚,只是不曾亲自看见建造成功及完善。
在项羽和秦军展看巨鹿之战时,很多修陵墓的加入了进去,战争很残酷,项羽等人有点猛,最后秦军大部分被俘虏,这一过程中,逃跑的绝不在少数。虽然投降的秦军大部分被坑杀,但那一部分逃走的工人,以及早早回到民间的年长者,成为了秦始皇陵墓构造或多或少的知情者,
那些得以获生的工人们,会对秦始皇陵墓的情况说给他人听,特别是秦朝灭亡后,对于这样的言论更是无人约束,毕竟大秦亡了。于是,这些关于秦始皇陵墓的消息就传了下来。
经过了近百年左右的时间,司马迁开始考证这个事情。
司马迁写东西很认真,不断走访各处,寻找秦始皇陵墓的传说,同时,对于秦始皇陵墓进行了实地考察,虽然只能看到秦始皇陵墓的外观,但多少都有些参考。如此下来,终于有了自己的一手资料。
司马迁翻阅各种典籍资料,比如《秦记》,得到了很大收获
秦朝暴政,刑法苛刻,让当时的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坚决实行连坐制度,让百姓苦不堪言。?焚书坑儒?,更是让知识分子们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最可惜那些烧掉的典籍资料。
但并不是所有的书籍都被烧了,关于秦朝的历史,以及有利于秦朝的书籍资料,保留了下来,比如那本由历代秦国史官(即秦御史)通过不断记录而积累成书的秦国?史记?《秦记》。
有人说了,战乱不断,这书籍能保存到司马迁时期吗?能。
当年,刘邦和项羽在义帝的协调下,分两条路向咸阳进发,约定:谁先进入咸阳,谁就是?王?。刘邦的军队实力远远不如项羽,但刘邦在郦食其的帮助下,没有多费劲,就进了咸阳。
当时的刘邦准备大肆享受,而手下的谋士张良劝刘邦还军灞上,否则会惹来杀身之祸。另一位臣子萧何,却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把秦宫里所有的书籍、资料等收集了起来。当项羽来的时候,后宫美女还在,金库还在,只是各种资料不在了。这就够了,项羽对于秦国的资料是没多大兴趣的,他只是一个武夫。
在萧何收集的资料中,就有《秦记》。后来,司马迁写《史记》时,这本《秦记》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于是,结合传说和《秦记》,《史记》当中就出现了这样的话: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什么意思呢?这是说:始皇帝一继位,就开始为自己在骊山建造陵墓。在统一六国后,从各个地方征来七十多万人。
陵墓建造时,(地宫)深的穿过了三层泉水,在下面用铜汁浇成棺椁,宫殿里面,奇珍异宝都放满了地宫。除此之外,地宫里面,做成各种机关,用以发射弓箭、弩箭,有靠近的机关动作射杀当地。地宫里,还用水银做成江河湖海,靠机械使水银循环不息、缓缓流淌,地宫顶上有天文,地宫地面有地理,非常神奇。而且为了保持地宫的光线,用人鱼油膏做成蜡烛照明,很长时间都不熄灭。
目前为止,秦始皇陵墓的地宫部分,还是没有开发,原因是国家不支持,技术上还是有不成熟。
至于,司马迁的论述,基本可以确定是真的,因为现在的遥感探测技术,对司马迁的论述进行了相应的对证。
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官,司马迁通过走访收集民间传说,通过《秦记》的参考,再通过秦始皇陵墓的实地考察,最后写出了关于?秦始皇陵墓地宫?的情况。
一个身残志坚的斗士,一个心怀理想的史官,在死后的两千年里,受到了?几乎所有的史官和历史研究者?的推崇,确实不容易,向其致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74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