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是什么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我们国家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历史上,有一个朝代赵宋,深受人诟病,这个朝代因为失去了以往中原王朝在四方的地位,而被后人视之为“弱宋”,小编现在便推出系列文章——“赵宋”,来为大家解读不一样的赵宋王朝!
我们有一句古语,是这样说的“北宋无良将,南宋无良相”,历史上南宋真的没有良相吗?其实并不然,而是因为南宋的奸相如秦桧、贾似道之流太多太多了,把这些良相给掩埋了......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一位南渡第一人——李纲,便就是南宋被掩埋的一代名相,若是生逢其时,像萧何、魏征一般成就不世功名又有何难?
我们最早接触到的赵宋的故事便一个就是岳飞和他的岳家军了吧,而大家都知道是宗泽给了岳飞进入军中的机会,让他大放异彩,是张所给了岳飞实领兵权的机会,让他一战成名。或许,没有宗泽和张所,岳飞也就只能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了吧。可又有多少人知道,是谁赏识了宗泽和张所呢?
是李纲!李纲一手提拔起宗泽,让他在磁州搭建起了自己的班底,以至于让他有了能成为天下兵马副元帅的资本!李纲一手提拔起张所,重新起用张所,直接任命其为河北招抚使,收复大片失地!
李纲是那个时代的一个传奇,他在拜相之前,几次上书针砭时弊,几度被罢官流放,足迹从汴梁到湖广,再到云贵,最后去到了海南。他被流放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只为天下黎明苍生能够生活的好一点,更好一点......
他第一次被重用是在金军进逼汴梁城,宋徽宗仓皇出逃,是他力主让赵桓登上了皇位,稳定了汴梁的百姓。稳定了百姓之后,更大的威胁是金军,而他只是个书生......不过,这个书生做到了,一次次击退金军的进攻,成功抵御了金军,等来了勤王大军合围孤军深入的金军。可是呀,在这个君昏臣暗的朝廷,容不下这个一心为国的中年人啊!
在支开了李纲之后,赵桓和投降派和金军签下了屈辱的城下之盟,“礼送”金军出境,还割让了大宋军民抛头颅、洒热血,坚守的北方“三镇”!三镇之一的太原,全城军民孤军奋战两百余日,却没能等来援军,最后全城居民几乎全部殉国,李纲闻讯后,老泪纵横......
第一次汴梁之围被解除后,李纲便被赶出了中枢,不久又因为西军在枢密院的越级指挥之下,几乎全军覆没,李纲被流放。没过多久,汴梁再度告急,赵桓这才想起这一位忠心耿耿的老臣......
靖康二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遥拜李纲为丞相,李纲一上台就任用了一大批有着真才实学的文武大臣,改革军政弊病,为后来南宋的稳定奠定了基础。不过,这个换汤不换药的南宋朝廷啊,依旧是君昏臣暗,纸醉金迷,在众人皆醉的朝廷里,又怎会容得下一个清醒的人啊!仅仅七十多天,李纲被罢相,与此同时,南宋前线再度溃败,赵构逃亡海外……
后来,赵构念起了李纲的好,可是,这时的李纲早已如三闾大夫一般,看透了这个朝廷,拒绝出仕,最后老死在了一个偏远的地方……
宣和元年,正是北宋最黑暗的时期,对此,李纲上书皇帝宋徽宗,要求改革弊政,停止暴敛,整治军备,加强边防,以防外敌入侵,却因此被贬到南剑州任沙县税监(即今福建沙县)。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侵,一路势如破竹,进逼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刚任太常寺少卿不久的李纲不顾个人身家性命的安危,给宋徽宗上《御戎五策》、《论御寇用兵二十事札》等奏章,坚决主战,并给宋徽宗上血书,要求宋徽宗禅让,把帝位让给太子赵恒。赵恒即位后(史称钦宗),任命李纲为兵部侍郎,接着又临危受命,以尚书右丞任亲征行营使,担负起守卫京城的重担。在此期间,李纲以自己的智勇粉碎了金兵的猛烈进攻,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李纲不顾安危,战斗在最前线。在李纲的领导下,金兵灭亡北宋的企图破灭,北宋政权得以保全。李纲又用自己的才干,消除了太上皇宋徽宗和新皇帝宋钦宗父子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北宋政权从内部分裂的危险。对李纲的这些功绩,宋钦宗不仅不予褒奖,反而在局势安定后,把李纲贬到临江(今云南)。?
李纲被贬的消息传到北方的金国,金国政权认为灭宋的时机已到,于是再次发兵南侵,很快包围北宋京城开封,此时北宋朝中文武百官没有一人能挑起保卫京城的重任。患难识忠臣,此时宋钦宗想起李纲,认为只有起用李纲,才能化解这场灾难,于是派人突围,诏令李纲北上解围,正在前往贬所的李纲接到诏书后,立即掉头北上,率领军队昼夜兼程去解京城之围。无奈路途遥远,还没等李纲赶到,京城被金兵攻破,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掳走,至此北宋灭亡。这年是公元1127年。? 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建立朝廷,史称南宋。宋高宗为使新建立的政权有号召力,同时也为了使混乱的局势稳定下来,就必须任命一位在朝在野都有威望、又有才干的人出任宰相,才能使新皇朝在动荡的局势中稳定下来。为此,宋高宗任命李纲为宰相。李纲上任后,提出抗金救国十大措施,其最高宗旨是收复失地,迎回二圣,具有卓越政治、军事才能的李纲此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在二个多月的时间内,政治上,建立了一系列抗金救国的策略,国内局势初步稳定下来;军事上,捷报频传,各地不断传来宋军打胜仗的喜讯,同时金兵占领区的义军也纷纷接受宋朝的指挥,给金兵以沉重打击。眼看收复失地,迎回二圣的局面即将到来,宋高宗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怕李纲真的把二圣迎接回来,自己做不了皇帝,于是把自己曾称之为学穷天人,忠贯金石的李纲给罢免了。至此,李纲仅做了75天的宰相。
李纲被贬后,宋金对峙的局势很快就逆转,金兵不久又发动进攻,宋军不断败退。此后,宋高宗曾几次起用李纲,但都是起用李纲去收拾宋朝境内的烂摊子,不敢派李纲到抗金的前线,更不敢起用李纲回朝主持抗金的大局。在此期间李纲不断地向宋高宗上奏章,要宋高宗北伐抗金,但这些奏章上的建议都不为宋高宗所用。绍兴十年(1140),李纲这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福州病逝。?
人物生平
李纲画像 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进士及第。政和五年(1115年),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不久即因议论朝政过失,被罢去谏官职事,改任部员外郎,迁起居郎。
宣和元年(1119年),京师大水,李纲上疏要求朝廷注意内忧外患问题,被宋徽宗赵佶认为议论不合时宜,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
( 图册:李纲画像来源 )
元年(1126年)五月,宋廷强令李纲出任河东、河北宣抚使,驱赶他出朝。李纲就任后,宋廷又事事加以限制,使宣抚使徒具空名,无节制军队之权。李纲被迫于靖康元年(1126年)九月辞职,旋又被加上“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先责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安置,再谪夔州(今重庆奉节白帝城)。 李纲被贬不久,金兵再次两路南下围攻开封。宋钦宗在被俘前夕又想起用李纲,任命他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但已无济于事。当李纲在长沙得知此命时,北宋已经灭亡。
宋朝皇室南渡以后,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另建朝廷。建炎元年五月甲午(1127年5月5日)宋高宗(赵构)一度起用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相)。御史中丞颜岐说:“李纲为金人所恶,不宜为相。”右谏议大夫范宗尹说:“李纲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不可以相。”
李纲正在赴开封途中,接到任命,便赶到南京,竭尽思虑,为高宗筹划重整朝纲,组织抗金,并同高宗周围的汪伯彦、黄潜善等投降派展开尖锐斗争。他反对投降,主张“一切罢和议”,严惩张邦昌及其他为金兵效劳的宋朝官员,以励上节。为加强抗金斗争的力量,他推荐坚决抗战的老臣宗泽出任东京留守,去开封整修防御设施;又力主设置河北招抚司和河东经制司,支持两河军民的抗金斗争,并推荐张所和傅亮分别任河北招抚使、河东经制副使。他还针对北宋以来军 *** 败,赏罚不明等情况,颁布了新军制二十一条,着手整顿军政,并建议在沿江、沿淮、沿河建置帅府,实行纵深防御。 李纲整顿军政的设施,有助于宋朝廷支撑局面,尚能为宋高宗所接受。然而,他主张坚决抗金及反对投降活动,却为宋高宗及汪伯彦、黄潜善所不容。因此,他们又设法驱逐李纲。首先,调李纲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左相),另委黄潜善接任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以牵制李纲。接着,又罢免张所、傅亮,撤销河北招抚司及河东经制司,蓄意破坏李纲的抗金部署,迫使李纲辞职。李纲主政仅七十五天,建炎元年(1127年)八月十八日便遭罢相,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
人物成就 李纲为社稷生民安危,有效地组织了东京保卫战的城防,屡次击退了金兵。虽然朝廷不用他的建议,或者用了他的建议不久又废除,可是他的忠诚义气在士民中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李纲有著《易传》内篇十卷、外篇十二卷,《论语详说》十卷,文章、歌诗、奏议百余卷,又有《靖康传信录》、《奉迎录》、《建炎时政记》、《建炎进退志》、《建炎制诏表札集》、《宣抚荆广记》、《制置江右录》。其中《靖康传信录》、《建炎进退志》、《建炎时政记》等,系李纲在北宋末、南宋初置身朝廷时的亲身经历和亲见亲闻的记录,是研究这段历史的宝贵资料。
历史评价 陈东:“在廷之臣,奋勇不顾、以身任天下之重者,李纲是也,所谓社稷之臣也。” 朱熹:“纲知有君父而不知有身,知天下之安危而不知身之有痼疾,虽以谗间窜斥濒九死,而爱国忧君之志终不可夺者,可谓一世伟人矣!”
叶适:“公自起居郎极论都城水灾,斥为监当,而抗直之声震于天下矣。乃斡离不来寇,在廷茫然,将从乘舆以出,独公请与执政辨诘,遂夺其议,力守京师,虏以退却。...高宗中兴,首命公自辅,于是张邦昌以僭逆诛矣。先是,河北、河东录坚守者,建遣张所、傅亮往援接之,乞幸襄、邓以系人心而无走东南,使周望、傅通问二圣而无踵和约。时中原尚未溃也,公方除京、黼乱政,渐复祖宗旧法,奏请施行数十事,多中机要。使稍得岁年之须,则两河不遂陷,而虏不敢复鼓行入内地矣,而雠耻因可报也。不幸又七十五日而罢去,迄其后常外坎埃仅免颠沛,而曾不少得其意焉。自是祸难百出,而南北竟以分裂,此为国家惜者所以哀公之志,而深悲其相之不终。士至有未尝识公面,而坐论救公以死,彼岂有所顾望附托而然哉,盖公之贤自当时市井负贩,莫不喜为之道说。然而谤公者亦众矣,其尤甚者,罪公特以计取显位而已,京师之祸公实使之。...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考公之行事而深察其志,使要其功烈之所成就,则岂有于孔子所称者哉,悲夫!”
陈公辅:“材大古难用,功多忌更多;忠怀冲日月,谗口肆风波。”
文天祥:“其道则隆,其运则剥。噫,胡出处之不常,为苍天频卜。”
脱脱:“以李纲之贤,使得毕力殚虑于靖康、建炎间,莫或挠之,二帝何至于北行,而宋岂至为南渡之偏安哉?夫用君子则安,用小人则危,不易之理也。人情莫不喜安而恶危。然纲居相位仅七十日,其谋数不见用,独于黄潜善、汪伯彦、秦桧之言,信而任之,恒若不及,何高宗之见,与人殊哉?纲虽屡斥,忠诚不少贬,不以用舍为语默,若赤子之慕其母,怒呵犹焉挽其裳裾而从之。呜呼,中兴功业之不振,君子固归之天,若纲之心,其可谓非诸葛孔明之用心欤。”
郑大漠:“吾爱李丞相,经术文章匠。时事不可忘,书生作良将。旧筑读书堂,双江古刹上。”
谢肇J:“宋之人物,若王沂公、李文正、司马温公之相业,寇莱公、赵忠定之应变,韩魏公之德量,李纲、宗泽之拨乱,狄青、曹玮、岳飞、韩世忠之将略,程明道、朱晦庵之真儒,欧阳永叔、苏子瞻之文章,洪忠宣、文信国之忠义,皆灼无可议,而且有用于时者,其它瑕瑜不掩,盖难言之矣。”
归有光:“人主为之改容,奸萌为之弭息,四夷闻之而不敢窥伺,此正直之臣也。其在于古,若排闼、折槛、引裾、坏麻之类,皆可以言正直也。其大者,如汲黯、萧望之、李固、宋Z、张九龄、陆贽、李沆、范仲淹、李纲之徒是也。” 林时对:“国之任相,犹室之任栋;用匪其材,鲜不颠覆。虽云大厦将倾,非一木能支;然转亡为存、图危于安,不乏斡旋补救之术。如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古来旁求爰立、或取诸梦卜、或起自屠钓,咸能光复启宇,祀夏配天······.即东晋偏安用谢安石、桓玄叔(桓冲),遂延典午之祚。北宋南渡,用李伯纪、赵元镇,再奠艺祖之基。国以一人兴,岂不诚然哉!”
屈大均:“汉唐以来善兵者率多书生,若张良、赵充国、邓禹、马援、诸葛孔明、周瑜、鲁肃、杜预、李靖、虞允文之流,莫不沉酣六经,翩翩文雅,其出奇制胜如风雨之飘忽,如鬼神之变怪。”
李光地:“李忠定每用辄效,次第井然,只是略急些。竟是一粗武侯。”
康熙帝:“李纲之忠悃笃挚,诚有大过人者。l靖康之时,国势已不可为。即使尽行其言,久居其位,亦未必有济也。”
林则徐:“进退一身关社稷,英灵千古镇湖山。”
轶闻故事
在雷州滞留约一年的时间里,李纲先后写了《论语详说》十卷、《易传内篇》十卷、《外篇》十二卷。还写了20多首诗歌。
李刚受既是福建同乡、又是京师同窗的湖光岩楞严寺长老释琮之邀到雷州府遂溪县的湖光岩一游。与僧月下对饮,互说世道世情,畅饮行吟。明代万历年间的高州、雷州两府的地方志,就收有李纲在居留期间写的《天宁寺阁提花》与《赠琮师》。
嚼起了槟榔果。父子俩向人打听去万安军如何走,当地人告之:万安离此地还有五百里,是罕有的敝陋之地,那里根本找不到生活用品,走山路还会遭劫。于是李纲登上东山岭,准备皈依佛门,就在刚要削发之际,被方丈一眼看出其“尘缘未了”,不肯为之剃度。李纲无奈,只好在寺中带发修行。就在修行的第三天,朝廷发来公文,:李纲被皇上赦免,准予放还,居住在何处自便。李纲父子俩听到赦免消息后,并没有马上返回,而是在海南逗留了一个多月。在李纲的诗歌总集《梁溪先生文集》中,共收录有建炎三年冬至之后,与渡海及海南有关的诗九首,可从中约略知道李纲在海南的行迹。 后世纪念
墓于1961年被福建省人民 *** 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前后花费十几万元整修墓园,今李纲墓已具规模,新立有诸多名人名家题跋,如王世襄、史树青、杨仁恺、郑乃等等;另外还有黄瑞霖亲题的“抗侵功业垂青史,经邦清名留人间”碑刻。
书建祠碑记,后毁。宋景定间(1260年-1264年)迁建于城东行春门外。元至正十六年(1729年)又移建于樵溪书院。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书院为府学,祠遂废。明正统四年(1439年)复建于府学大成殿之东,成化六年(1470年)迁建樵溪四曲之滨。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建于现址。其后历乾隆、道光至民国间都有多次修缮。1983年予重新整葺,辟为“李纲纪念馆”。 其作词集 艺术形象 1988年电视剧《八千里路云和月》:常枫饰演李纲;
1989年电视剧《李师师》:李中华饰演李纲;
1996年电视剧《梁红玉》:江庚辰饰演李纲;
1999年电视剧《清明上河图》:刘庆元饰演李纲;
2013年电视剧《精忠岳飞》:刘魁饰李纲;
2013年电视剧《名相李纲》(又名《七十二天宰相》):樊志启饰李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74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